《建筑的诗性符号探讨(共184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的诗性符号探讨(共1847字).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的诗性符号探讨(共1847字)建筑的诗性符号探讨 在建筑设计中,针对特定的建筑体验者群体,选用恰当的符号,能引起建筑体验者的情感共鸣,从而对建筑诗境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正所谓“寄情于物”、“睹物生情”。传统建筑形式的因借由于传统建筑样式的原型以集体无意识的形态存在于特定人群之中,能从一定程度上唤起特定人群心理上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建筑诗境的构建过程中,因借传统建筑形式的手法,能激发人们对过去主题的沉思冥想,能唤起人们对质朴本心的指认与回归。经过人们的这种溯源类推的意识活动,能完成与先民古风的对话,让心灵回到工业社会之前的纯真、宁静、平和、安居的状态,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建筑场所中的情感。例如,
2、贝聿铭先生幼年时在狮子林中生活的记忆,深深的影响了他对苏州博物馆设计。在苏州博物馆中,贝聿铭先生对苏州传统建筑园林的特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化,保留了其粉墙黛瓦及木结构的基本特征,传统的菱形、八边形漏窗被变形为六边形的取景窗,中央大厅形式感极强的大圆孔造型则脱胎于苏州园林中的月亮形拱门,而在博物馆中轴主道两旁的庭院灯,也是由江南古时的风灯抽象而来的,诸多在苏州传统建筑园林中存在的形式,在苏州博物馆中都得到了重构。贝聿铭先生借助这些苏州传统建筑园林的形式片段,使博物馆的气氛更显朴雅清幽。又如,墨西哥建筑大师巴拉干,通过将拉丁风格的传统建筑语汇进行抽象、变形,“再现”于自己的建筑作品中,是他使建筑
3、充满恬静之情的常用手法之一。巴拉干在早年旅欧之时,当他置身于西班牙南部地区的阿布拉罕宫的庭院中时,摩尔园林建筑艺术的宁静与恬澈之美,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童年时在墨西哥乡村中生活的经历,也是巴拉干的设计灵感源泉之一。在巴拉干的建筑作品中,通过再现墨西哥民居中的那些用石灰水粉刷的围墙、天井、水池、果园、色彩丰富的街道、环廊围抱下的小广场等地域性建筑语汇,营造了一种同样宁静恬澈的诗境。特定文化符号的置入如果要使建筑呈露情感,以催化建筑诗境的生成,除了因借传统建筑形式这一手法以外,还可以置入特定的文化符号。文化符号在建筑中是一种线索,能刺激建筑体验者的联想、回忆、想象,并使场所表达特定的空间意义。文化
4、符号隐含了某种伦理、传统、神话传说或建筑师的精神特质,文化符号可贯通于建筑空间环境的始终,或完全呈现,或部分消隐,文化符号能强化赋予建筑的情感,使得建筑的诗境更加生动与充分。例如,在苏州博物馆的中央水池的北部,贝聿铭先生布置了一组片石假山。据贝先生自己透露,这一组片石假山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米芾的山水画。中国人对自然山川乃至山水画的美学认同,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一种审美惯性,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提示,也能接受自然山川与山水画的美。所以,苏州博物馆的这一组片石假山,可视为一种文化符号。贝先生将片石假山设置在一个能从各个视角都能看到的重要位置上,正是在借助片石假山所蕴含的文化力量,激发起游客的人文情思,观今而
5、思古,使建筑场所获得游客的审美认同,从而将人们引入到恬淡、婉约的情感之中。又如,十字架的形态,在安藤忠雄的风、光、水三大教堂中多次出现。在多数人的眼中,十字架是一种具备强烈的宗教意味与精神导向性的文化符号,当人们看到十字架或是类似十字架的形态,人们波动的情绪会得到相对的平抚。在风、光、水三大教堂中,安藤忠雄常常将十字架安放在人们的视域中心,或是在建筑中以变形、扭转、倒置等手法隐喻着十字架的形态,通过十字架对人们情绪的安定作用,把人的情绪变得平稳而沉着,并强化了场所的静谧、安宁的气氛。结语从诗歌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符号在建筑中的作用,是有必要的。诸多诗歌中频繁出现的符号化景象,不会使读者将之视为俗套,是因为这些景象恰如其分的承载了诗人的情感,这些景象引起了人们思绪的跃动,人们会超克景象的束缚,将自己的生命情怀与诗情融为一体,最终进入到了一个深广超迈的诗境。在建筑中,符号虽然不代表建筑本身,也不是建筑空间场所中的主角,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符号就是可忽视的。相反,建筑中的符号,具有深层的情感内质,是建筑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它们赋予了建筑更多的诗性,维系着建筑与场所精神。在我国当代的建筑设计中,要恰当使用这些符号,避免堆砌与杂糅,以呈现出中国当代建筑的民族诗性美学。(本文第 4 页 共 4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