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中儿科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共2906字).doc
《药学干预中儿科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共2906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学干预中儿科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共2906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药学干预中儿科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共2906字)药学干预中儿科临床的抗菌药物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儿科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于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接收的102例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合理应用指导下进行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皮肤不良反应、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39.41%,组
2、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抗菌药物并加以药学干预进行合理控制是保证药物疗效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科治疗;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作为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药物,具有预防、控制和治疗感染的作用1。儿童由于身体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感染引发疾病,因此抗菌药物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应用较多。为了保证药物疗效,须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2。为此,本次研究对儿科临床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进行干预,并选择我院于2014年4月2017年4月接收的102例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纳入研究,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4年4
3、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儿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儿,男28例,女23例,年龄212岁,平均为(6.532.71)岁;包含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1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例。对照组患儿,男29例,女22例,年龄212岁,平均为(6.422.69)岁;包含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1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其中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1.2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
4、均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依据常规抗菌药物应用方式,不进行特殊指导;观察组则在药学干预下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观察组患儿在入院后,需要及时进行患儿病情的评估,并进行常规检查,依据检查结果和患儿临床表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使用抗菌药物,需要向患儿及家长询问是否有过敏史,并明确患儿的生理反应,选择合理的抗菌种类,控制适宜的剂量。对于能够口服的抗菌药物应尽量口服,减少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等用药方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等药物均属于常见的抗菌药物,注意谨慎使用新药治疗。1.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儿在经过5d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临床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学 干预 儿科 临床 抗菌 药物 应用 290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