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及加密技术研讨(共3040字).doc
《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及加密技术研讨(共3040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及加密技术研讨(共3040字).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及加密技术研讨(共3040字)摘要:在信息化时代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建设效率,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在企业的生产运营中,往往将大量的信息数据储存于计算机当中,为了保障其安全,需要采取先进的加密技术予以保护。本研究围绕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问题展开讨论,分析潜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加密技术的应用及其保护作用。【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加密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自动化水平,处理和储存庞大的信息数据。计算机信息数据往往涉及到企业的商业信息,属于机密性内容,需要对其进行加密,防止其泄露。计算机信
2、息数据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控,在储存、传输等环节中应用加密方法,强化对信息系统的运维,充分保障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1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威胁1.1人为操作失误计算机的应用提高了社会生产生活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同时减轻了人力的工作负担,工作效率更高,还可有效避免差错和疏漏。但是计算机本身需要人工进行操作,而操作失误则可能引起计算机故障,造成信息数据丢失或泄露。企业应安排优秀的计算机人才进行信息系统的管理,并定期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保证其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出现失误,同时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1.2系统故障而计算机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
3、由于硬件老化、损坏或电磁干扰等原因而发生故障,进而导致信息数据丢失或泄露。升级和完善计算机的硬件设施,加强日常的计算机运维工作,在计算机机房,采取滤波去耦、电磁屏蔽、电磁隔离等方法,防止电磁干扰,保障计算机、安全、稳定的运行,避免故障的发生。1.3恶意侵入人为因素是影响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性的主要因素,除了内部人员的操作失误外,还包括外部人员的恶意侵入。恶意侵入是指不法分子使用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当中,进行信息数据的窃取和破坏,从中谋取利益或进行电子诈骗。2017年5月,WannaCry勒索病毒爆发,波及到金融,能源,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其计算机系统的数据信息被被锁定加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
4、行工作。受害者需要支付数百美元的比特币作为赎金,可以将其视为电子诈骗。诸如此类恶意侵入事件还有很多,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投放木马病毒,窃取用户私人信息和收集资料,给用户和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计算机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进行系统保护,并严格检查计算机系统的通信安全问题,预防计算机病毒、木马的恶意侵入,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2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加密2.1存储和传输加密在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储存和传输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将数据信息储存于计算机系统时,主要采取信息数据储存控制办法,确认用户登陆系统是否合法,需要对其身份和登陆权限进行验证与核实,安全进行信息读取。在此基础上,使用加密模块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信息 数据 安全 加密 技术 研讨 304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