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共4417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共4417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共4417字).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浅析(共4417字)摘要: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缉虎营,是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寺内碑刻记载,普光寺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现存明代遗构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文章介绍了修复之后的普光寺建筑的布局形式及构成特点。关键词:普光寺;建筑;布局形式;构成特点普光寺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西辑虎营15号,始建于社会比较动荡的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享有“普光第一地”的美誉,是太原市甚至山西省,乃至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寺院之一。2009年被列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普光
2、寺肇始与变迁普光寺内现存一通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所刻石碑,名为重修普光寺碑。据碑文及乾隆四十六年(1781)太原府志记载可知,普光寺初创于汉建安年间,坐落七府营街,唐初名为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后为避武则天(武曌)名讳改为普光寺。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在圆通殿后建影堂,内有遗像。万历四十二年(1614)修影堂,并建后院。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又建山门。雍正三年(1725)建钟鼓二楼,且有三块匾额,其上题“晋光第一地”“欢喜地”及“菩提德本”。普光寺自初创至今,尤其在明清两代历经数次修葺。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明万历四十二年(1
3、614)、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等均有重修记载。后经战乱等灾难,只存有圆通殿。2013年,太原市政府启动了普光寺的修复项目,在原址的基础上修复了圆通殿,并复建了其他建筑。据了解,在修缮前,仅存的明代大殿圆通殿位于一片低洼处,陷于深坑中,低于路面1.6米,常年受水患影响,建筑本体岌岌可危,损坏较为严重。为解决此隐患,修复时将其整体向上抬升了2.6米,施工难度极大。修复之后的圆通殿,其主体木构梁架是明代遗构,其他构筑物包括墙体、门窗等小木作则都是依原有风格和规制修复的。2020年初,完成修复的普光寺交由太原市双塔博物馆管理,成为一座集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体,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的群众身边的博物馆和广大市民开展文化交流的城市会客厅。2普光寺整体布局及建筑构成2.1整体布局形式现今的普光寺占地面积50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寺院整体都是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庄严肃穆、精巧宁静,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门、圆通殿、普光明殿、经幢、藏经阁,东西两侧则对称布置钟鼓楼、配殿、廊房、连廊、耳殿等,这些建筑和空间循序渐进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国古建筑的一种传统手法,不像西方建筑开门见山地把所有景物展现出来,而是通过空间序列,层层递进,在游览观赏的过程中一点点展示给游客,一步步达到景观观赏的高潮。第一进院落为明清风格建筑,以求与寺内仅存的明代大殿圆通殿的风貌协调统一,后面两进
5、院落中的建筑则均为仿唐建筑,以体现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记忆(图1)。2.2建筑构成特点2.2.1一院。第一进院落的正殿圆通殿(图2),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南、东、西三面出廊,前出三间卷棚歇山顶抱厦,抱厦三面开敞。大殿的金柱柱础雕刻为须弥座样式,前檐门窗置于金柱上,明间和两次间均为四扇六抹隔扇门,明间比两次间稍宽,棂心为“双交四椀菱花”样式,裙板、绦环板上绘有吉祥纹饰。隔扇门上方(中槛和上槛之间)还安有横披窗,以使建筑整体构图比例看起来更加和谐,避免立面显得过高或面阔过宽。后檐明间与前檐一样,用四扇六抹隔扇门,两次间则做圆形窗,棂心为龟背锦样式。主体建筑无斗拱,只在抱厦南、东
6、、西三面柱子上方置三踩斗拱,除了柱头科和角科外,每间都有平身科两攒。斗拱有元代遗风,前檐下的柱头科和柱子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把抱厦正中两根前檐柱之间的距离拓宽,加宽了明间,有可能是作为戏台用,台口宽便于使用。此外,正面直接在柱头上安大横额,横额上安垫板,其上置斗拱,而不用额枋和平板枋。且斗拱样式比较独特,是官方做法的一种变形,坐斗口上不做传统的横拱,而是做木板斜插入坐斗口内。木板雕刻纹饰极为精美,如同骑马雀替,且所有斗拱坐斗口上的木板都连为一体。跳头上同样也是做斜木板,雕刻成如意状。屋顶采用孔雀蓝琉璃瓦剪边,正脊两端的正吻呈张口吞脊状,正脊中部有吞口,吞口上还有脊刹兽托宝瓶,前后屋面上各布置两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光寺 建筑 布局 形式 构成 特点 浅析 44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