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机技术创新发展分析(共5035字).doc





《采煤机技术创新发展分析(共5035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机技术创新发展分析(共5035字).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采煤机技术创新发展分析(共5035字)摘要:回顾了我国采煤机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采煤机关键技术的现状,并与国外先进采煤机技术对比,分析了与国际先进采煤机技术的差距,指出我国采煤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应为高效高适应性总体设计关键技术、可靠性技术、关键零部件材料与热处理工艺开发、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等。关键词:采煤机;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引言采煤机是煤矿井工综合机械化开采的关键设备。我国采煤机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历经引进仿制到自主开发阶段。经过近60a的积累、沉淀与发展,我国采煤机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从无底托架、多电机横向布置整体布置,到具有高强度摇臂、高速行走系统等高可靠
2、性部件及完善智慧化的电控等特点的系列化产品,适用一次采全高范围由0.8m的极薄煤层到9m的特厚煤层。我国采煤机技术在一些领域内已达到了国际先进甚至国家领先水平。1我国采煤机技术现状处在工业4.0的新技术变革期,近年来电牵引采煤机技术取得重大发展,小松JOY、德国Eick-hoff、上海天地等具有行业领先技术的公司纷纷推出了新一代综采设备。当前采煤机技术的特点:(1)功率密度越来越大,牵引速度越来越快当前矿井向高产高效、集约化生产发展,采煤机对工作面地质条件的适应性、产品本身可靠性、可使用率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整机功率密度和截割功率密度越来越大,以适应高产及硬煤、矸石和强过断层以及开解放层
3、的生产需要。为了满足高效快速截割的需求,要求采煤机行走系统具有牵引力大、牵引速度快、整体可靠性高等特点。目前国内机组单摇臂最大截割功率达到1250kW,单牵引功率达到250kW,最大工作牵引速度达到17.5m/min,调动牵引速度达到35m/min。薄煤层采煤机在机面高度小于750mm的情形下,截割功率已达到450kW,总装机功率1050kW;机面高度小于900mm的情形下,截割功率已达到500kW,总装机功率1200kW。适于特厚煤层开采的超大型采煤机也已成功应用,最大一次采全高9.0m。该种机型的成功研制,提高了资源回采率,标志着我国采煤机技术在国际上达到了新的高度,推动了整个煤炭工业技术
4、的发展。(2)高速高可靠的大节距行走系统齿轮-强力销轨结构牵引方式具有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寿命长等特点,能满足采煤机装机功率、牵引力和牵引速度的增大对其行走系统可靠性的要求。采用速度快、强度高的齿轮-销轨结构行走系统是现代综采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销轨节距已从126mm发展到147mm、151mm。最新推出节距为172mm、176mm大节距强力销轨,相应采煤机的牵引力从60t级提高到100t级、150t级,采煤机行走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于2018年成功开发了凹凸齿形无链牵引行走系统,该技术通过对齿形、材料与工艺优化以及表面强化和大深层渗碳技术,实现行
5、走系统使用寿命不低于120d或过煤量大于4Mt。(3)高强度摇臂壳体为满足高强度、高频冲击性负载的摇臂工况需要,要求摇臂壳体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即在具有较高抗压强度、屈服强度、硬度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国内现有摇臂壳体用材ZG25MnNi、ZG270-500在煤矿上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由于这2种材料强度和硬度都比较低,对高强度采煤和恶劣的工况条件越来越不适应,在使用时间不久后摇臂壳体易发生变形、拉裂等质量问题,严重制约了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通过对采煤机壳体材料、铸造工艺、壳体后续热处理方法和加工方法等方面多年的深入研究,于2015年研制出Cr
6、NiMo系新材料,形成了整套的生产、加工工艺。新研制的摇臂壳体硬度大于HB200,抗拉强度大于700MPa,屈服强度不小于550MPa,伸长率不小于17%,收缩率不小于35%,冲击功AkV40J,使采煤机摇臂壳体综合机械强度大幅提高,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完善的电控保护功能与自动化控制系统当前采煤机电控系统具有较全面的保护和监测功能,如瓦斯超标断电保护、与输送机之间的电气闭锁、温度监测和热保护、功率监测和恒功率自动控制及过载保护漏电闭锁。采煤机具有故障自诊断专家系统,具有参数记忆功能,有助于分析查找系统故障原因,能自动跟踪记录系统参数异常以及出现可保护性故障时采煤机的工作参数,便于分析和
7、处理。随着信息工业化的发展,采煤机自动化控制技术逐步发展,现已实现了采煤机和工作面配套设备间的通信,基本实现综采工作面的信息传输、交互和地面远程控制,满足了自动化开采需求。采煤机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采煤机工作在记忆截割学习模式、自动重复操作模式、在线学习(修改)模式以及采煤机与顺槽集控中心数据的实时双向通信。(5)负载敏感技术成功在采煤机上应用负载敏感比例阀具有速度负载特性好、通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泵流量足够、执行复合动作时各执行器互不干扰的特点,在采煤机上应用可实现采煤机调高系统的电气-液压控制,实现滚筒位置的连续控制和精准调节。(6)虹膜识别技术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于20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煤 技术创新 发展 分析 503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