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共3051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共3051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共3051字).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共3051字)计算机病毒特征研究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最早的科学定义出现在1983年Fredcohen的博士论文“计算机病毒实验”,论文中将计算机病毒定义为“一种能把自己注入其他程序的计算机程序”。目前关于计算机病毒已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计算机病毒被定义为:“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通俗地讲,计算机病毒就是通过某种途径潜伏在计算机里,达到某种条件时即被激活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破坏的一组程序代码或指令集。二、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和其
2、它计算机程序相比,计算机病毒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病毒通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从已被感染的计算机扩散到未被感染的计算机,或借助非法拷贝进行这种传染。在某些情况下被二次感染的计算机也会发生工作失常甚至瘫痪。2.寄生性:又称为感染性,是指计算机病毒程序寄生到宿主程序中,依赖于寄主程序的执行而生成并起破坏作用的特性。它是计算机病毒的一个根本属性,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为病毒程序的主要依据。3.潜伏性:有些计算机病毒侵入系统不会立即发作,而是依附于其他媒体寄生,并通过修改其他程序而把自身的复制体嵌入到磁盘甚至硬盘的主引导区中,等到条件具备时就突然发作。4.隐蔽性:隐蔽性
3、也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之一。不同的病毒会隐藏在不同的位置,或在扇区中,或以隐藏文件的形式出现,甚至时隐时现、变化无常,增加了查杀难度,让人防不胜防。5.破坏性:系统一旦被病毒感染,强大的病毒会迅速地按照设定直接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抢占系统资源、影响运行速度或对计算机硬件造成破坏等,这些破坏对计算机用户造成的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也正是由于计算机病毒可怕的破坏性使得计算机病毒越来越令人谈虎色变。6.攻击主动性:计算机病毒对系统主动攻击,无论采取多严密的措施都不能彻底地排除病毒对系统的攻击,且即使许多单机上的病毒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查杀并删除染毒文件,甚至是格式化硬盘等措施彻底清除,但是只
4、要网络中有一台计算机没有彻底杀毒,就可能使整个网络再次遭受病毒的肆虐破坏。三、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一)计算机病毒的入侵途径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互联趋势日益增强,病毒入侵电脑的途径成倍增加。总的来说,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与传播主要是通过文件拷贝、文件传送、网络传输和文件执行等方式进行,其中,文件拷贝与文件传送均需要传输媒介,而文件执行是计算机被病毒感染的必然途径。所以,病毒的传播与文件的传播媒介有紧密联系。由此,我们可以将病毒入侵和传播途径划分为以下四大类:1.软盘。由于在计算机应用早期,大部分执行文件都是通过软盘互相拷贝和安装,这样病毒就容易通过软盘传播文件型病毒。可见作为最常用的交换媒介,软盘在早
5、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2.硬盘。由于计算机病毒的强传然性,一旦硬盘被病毒感染,当其在本地或移到其他地方使用和维修时,就会造成病毒的迅速传播扩散。而且,当对软盘格式化时,如果系统硬盘中已经有病毒存在,则会对软盘进行新的传染并再扩散。3.光盘。光盘由于容量大,在存储大量可执行文件的同时也使大量的病毒就有了藏身之处。尤其对只读光盘,因为不能进行写操作,光盘上的病毒无法清除。另外,当前泛滥的盗版光盘更给病毒的传播带来极大的便利。非法盗版软件的制作过程以谋利为目的,他们不会为病毒防护担负责任,更不可能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保障来避免病毒的侵入、传染和传播扩散。4.网络。网络病毒的传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病毒 特征 研究 305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