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归纳.doc
《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归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归纳.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归纳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归纳第六单元归纳污涩s消耗ho绫lng纱怂sng恿yng吱z吱惆chu怅chng蜷qun伏惩chng戒畏罪潜qin逃头衔xin虐n待肌腱jin逞chng能苍穹qing骚so动恍hung惚h炫xun目迥jing然不同甜腻n悲怆chung娴xin熟略胜一筹chu弧h线磐pn石桥墩dn目瞪dng口呆绚xun丽秩zh序井然栅zh栏呵h斥胆怯qi苍苍莽mng莽抽搐ch趾zh爪zho捆kn绑铰jio沟壑h咆po哮xio劫ji掠l剽pio悍hn慷kng慨ki以赴驯xn良抖擞su驾驭y操纵zng窥ku伺s意旨zh勒li疮chung痍y和婉wn阔绰chu观瞻zhn妍yn媚mi
2、撮zu项鬣li庇b荫yn遒qi劲赋f予犷gung野抵御y眷jun念妒d忌j相得益彰zhng面面相觑q犀x牛鬃zng毛枉wng然窘jing迫虎视眈dn眈死不瞑mng目目不暇xi接寐mi隧su卧薪xn尝胆狡黠xi二、解释:污涩(肮脏不光滑)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惆怅(失意的样子)蜷伏(曲身趴着)惩戒(惩罚以示警戒)苍穹(天空)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炫目(光彩夺目)甜腻(甜得发腻,有时形容声音过分柔和)悲怆(悲伤凄凉。怆:悲伤)娴熟(熟练)磐石(大石头)抽搐(肌肉不随意地收缩)咆哮(大吼大叫)劫掠(掠夺,用不法的手段获取)剽悍(敏捷而勇猛)驯良(和顺善良)抖擞(焕发、振作、旺盛的样子)驾
3、驭(驾驶马车)操纵(控制;支配)窥伺(暗中观望,等待时机)迎合(逢迎。指猜度别人的心意而投其所好)意旨(意图)疮痍(创伤)和婉(温和委婉)阔绰(生活奢侈)观瞻(具体的形象和景象给人的印象)妍媚(妍:美丽;媚:讨好)庇荫(遮挡阳光的树木)遒劲(雄健,有力量的)赋予(给予)犷野(粗犷狂野,强悍野蛮)眷念(想念;思念)勇毅(勇敢坚毅)枉然(徒劳无功,浪费时间)窘迫(处境困急,进退两难)寐(小睡)狡黠(狡猾)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死不瞑目(瞑目:闭眼。死了也不闭眼)目不暇接(暇:空闲。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妄
4、下断语(随便地下结论)进退维谷(维:相当于“是”;谷:比喻困境。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一尘不染(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迥然不同(迥:远;差得远)略胜一筹(筹:筹码。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石破天惊(形容箜篌之音高亢激越,有惊天动地的气势。这里形容声音大得惊人。)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赴:前往)有过之无不及(超过)依依不舍(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相得益彰(益:更加;彰:显著。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面面相觑(觑:看。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目瞪口呆(目
5、瞪(dng):睁大眼睛直视;口呆:嘴里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秩序井然(井然: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苍苍莽莽(形容草木茂盛)舍己从人(舍己为人)三、主题:1.猫:本文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过,重点写了我们一家对三只猫的不同态度,借此,呼吁人们同情、关心、怜爱弱小者、不幸者,同时也告诉人们:判断事物要公正客观,不可主观臆断。2斑羚飞渡:本文描写了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般挽救一半的方法飞渡山涧的故事,赞扬了斑羚的机智镇定勇敢无私的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呼吁人们要尊重爱护动物。3.华南虎:本文塑造了一只高傲不屈、勇于抗争、渴望自由的华南虎形象,表现了
6、作者在困境中的不屈的人格和对自由的渴望。4马:本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家养的马和野生的马的不同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家养的马的感激、敬佩和同情的复杂心情,对野生的马的热情赞颂和无限敬仰之情。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尊人格的追求。5.狼:本文写一个屠户杀死两只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决不能姑息、妥协,而应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四、人物形象概括:1、“我”:原先是个做事武断,后来能知错就改、有良知有思想的知识分子。2、第三只猫:是个遭人漠视甚至歧视、被人误解惨遭屈打的可怜的弱小者。3、镰刀头羊:机智勇敢、镇定沉着、有决断力、以身作则、勇于牺牲、宁死不屈、从容不迫、富有尊严。4、华南虎:高
7、傲不屈、勇于抗争、渴望自由。5、家养的马:勇毅、驯良、忠诚,对人毫不保留地贡献一切,却惨遭人的摧残和侮辱。6、野生的马:自由、豪迈、平和不欺凌弱小,自尊无求于人。7、屠户:开始时是妥协退让、息事宁人,后来勇敢机智地杀狼。8、狼:贪婪、狡猾。五、写作方法借鉴:1.猫:(1)对比(2)借事说理2斑羚飞渡:(1)一波三折,分解过程(2)景物渲染3.华南虎:对比4.马:(1)对比(2)拟人5.狼:(1)以物喻人(2)借事说理六、文学常识:郑振铎: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用40年时间写作自然史。蒲松龄: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书房名;志:记;异:奇异的故事
8、),共491篇。郭沫若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七、语文活动:马的世界流程:(1)汉语汉字中的马:说“马”的别称(千里足、天马、宝马、驹、骐骥、骏、飞黄);举“马”旁汉字(骏、骥等);讲“马”成语(兵荒马乱、车水马龙、单枪匹马、害群之马、汗马功劳、快马加鞭、老马识途、悬崖勒马、龙马精神、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人仰马翻、驽马十驾、千军万马、青梅竹马、犬马之劳、蛛丝马迹、一马当先、指鹿为马、万马奔腾、塞翁失马、戎马生涯);找“马”的俗语。(马大哈、打马虎眼、捅马蜂窝、露马脚、拍马屁、马后炮、驴唇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白马王子、驸马、黑马)(2
9、)历史传说中的马:王亥驯马、九方皋相马、赵高指鹿为马、燕昭王千金买马骨、田忌赛马、秦琼卖马、按图索骥、赤兔马、乌骓马、的卢马、汗血马、白龙马、昭陵六骏(3)艺术作品中的马:看八骏图、照夜白图听赛马,说说你脑中的意境。(4)文学作品中的马:说说各句中哪个词写出了马的特点?表达作者什么心情?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10、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五月四日风雨大作(5)前途未卜的马: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马不得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冲锋陷阵,不再拉车拉磨)。你认为,它的未来的命运会是怎样的?(控制数量,放归自然:马忠诚无私地服务人类几千年,人类应该报答马、善待马。但应控制数量,否则太多就成灾了)八、课文语句理解与欣赏:1、我们一家对三只猫的称呼有何不同?为何写前两只猫?答:(1)称第一只猫为“小侣”,称第二只猫“亲爱的同伴”(以示喜爱)。称第三只猫“可有可无的动物”。(2)我们一家对猫的态度前后形成对比,(3)突出了我们对第三只猫的不公与歧视,为下文揭示主题(批判“欺凌弱小
11、、主观臆断”行为)服务。2、如何理解“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答:(1)第二只猫的亡失(不是死亡,是跑掉、被抱走的意思),让我们一家很气愤、很痛苦,(可见,我们对猫的喜爱,为第三只猫的到来做铺垫)(2)为了避免触及内心的伤痛,我们长久不养猫。3、如何理解“至此,我家永不养猫”?答:(1)第三只猫是因我妄下断论、粗暴地虐待致死的,我感到无比的愧疚(2)为了避免触及内心的愧疚之情,我们永不养猫。4、“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答:(1)这句话在文章中
12、起着点题的作用。(2)作者为自己妄下断语,冤枉猫而难过;为自己粗暴地虐待不能申辩的弱小的动物而羞愧(3)表现了作者自我反省的精神。5、作者如何说明斑羚到了“进退维谷”的地步?答:(1)斑羚到了前有悬崖后又追兵的绝路(2)悬崖宽6米,超出斑羚跳跃极限(3)一只老斑羚以身试险而死(4)镰刀头羊也无能无力。6、作者如何具体分解“飞渡”过程的?答:镰刀头羊看到彩虹顿悟分组排队再分组排队结伴飞渡头羊悲壮死去。7、在这篇文章中,人充当的是怎样的角色和作用?答:(1)人类充当的是一个不光彩的角色,是自然的侵害者和掠夺者。(2)猎人是故事组成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是他们把羚羊逼上绝境,是他们见证了羚羊飞渡。
13、(3)从侧面突出羚羊的超乎人类的自我牺牲精神:猎人因飞渡而目瞪口呆,猎人怀疑有个别老斑羚耍滑头不跳,这都从侧面表现了斑羚们的牺牲精神。8、镰刀头羊的三次咩叫各是什么含义?答:(1)第一次,当发现斑羚们陷入绝境时,镰刀头羊悲哀地咩了数声,这是无能为力的表示;(2)第二次,在一头母斑羚恍惚走进彩虹的斑斓光带时,镰刀头羊发出“咩”的吼叫,招回母斑羚,同时告诉斑羚群,它已想出自救办法,并指挥实施命令分组排队;(3)第三次,在老年斑羚与年轻斑羚两队数量悬殊时,镰刀头羊悲怆地轻咩一声,这表示为了让更年轻的生命获救,只能牺牲正当盛年的包括自己在内的同类了。这叫声既是一声忧伤的叹息,也是召唤补充注定死亡队伍的
14、命令。9、文中为什么说“镰刀头羊的叫声透露出某种坚定不移的决心”?这里的“决心”是指什么?答:(1)决心在这里是指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2)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种族不灭亡,赢得生存的机会,所以文中说是“坚定不移的决心”。10、三次写“彩虹”有怎样的意义?(彩虹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一、渲染。二、衬托。三、铺垫。四、交代)答:彩虹是虚幻、美丽的。(1)第一次:“这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的天空突然出现一道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另一头飞越山涧,连着对面的那座山峰,就像突然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这里的彩虹起铺垫作用,为下文母斑羚走向悬崖、镰刀头羊想出办法做铺垫。(2)第二次:“山涧上空,和
15、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就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驾驶起来的桥”。这里的彩虹起着渲染作用,渲染了斑羚飞渡的悲壮,赞扬了斑羚的自我牺牲精神.(3)第三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这里的彩虹起着渲染作用,渲染镰刀头羊的悲壮从容,赞扬镰刀头羊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11、如何理解“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答:(1)这句话暗示镰刀头羊以跳崖的形式悲壮地死去(2)灿烂,指彩虹,象征了镰刀头羊的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12、文中为什么说“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的桥”?答:(1)因为每一只年轻斑羚的
16、新生,(2)都是以另一只的年老斑羚的死亡作为代价的,所以说是“用死亡做桥墩”。13、如何理解“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从头至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答:(1)作者拿人类与斑羚做对比,(2)突出了整个斑羚群的超乎人类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3)表达了作者由衷得赞美之情。14、如何理解“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更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答:(1)“没想到”,是赞扬斑羚非凡的智慧(2)“更没想到”,是赞扬
17、斑羚超乎人类的牺牲精神和临难不慌的尊严。(3)“更”,表示递进关系,强调后者,表明作者更赞赏斑羚的伟大的精神力量。15、如何理解“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舌头叫”?答:(1)这里是神态描写,(2)写猎人与狗的神态,(3)目的是从侧面突出斑羚的宁死不屈、自我牺牲的精神。16、火焰似的眼睛是什么眼神?答:(1)“火焰似的眼神”是愤怒的眼神,(2)表明华南虎对饱受人类拘押、摧残的愤怒,(3)突出华南虎的高傲不屈的个性。17、为何说观众“胆怯而绝望”?答:(1)观众在两道栅栏外戏弄华南虎,显得胆怯(2)观众无法让华南虎屈服,本身又是没有独立人格、无聊庸
18、俗的人,而显得绝望、自卑。18、老虎为何感到屈辱?答:(1)华南虎从山林中被捕获来关在笼中被人戏弄玩耍而感到屈辱(2)华南虎,是高贵自由的山中之王,现在整天与一群卑微无聊的观众生活在一起而感到屈辱。19、观众为何可笑而可怜?答:(1)观众没有独立人格、无聊庸俗、麻木冷酷而显得可怜(2)他们想让高贵的华南虎屈服而显得可笑。20、作者为何觉得血痕像闪电般耀眼刺目?答:(1)刺目,表明作者心灵受到了震动,开始惭愧,开始觉醒(2)作者为自己也像别的观众一样庸俗无聊而羞愧(3)为自己缺乏华南虎的反抗精神而羞愧。21、我明白了什么?答:(1)我明白了这是一只高傲不屈、勇于反抗的老虎。(2)我明白了世人的庸
19、俗无聊、自私冷酷(3)我明白了人们应该勇于抗争,维护尊严。22、“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答:(1)从内容上说,它概括里家养的马的两个特点。(2)从结构上说,承上启下。2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答:(1)这里采用反语的修辞,把对马的摧残说成是“教育”(2)表达了作者对马的同情,对人类自私冷酷行为的憎恶。24、如何理解“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答:(1)“蹄铁”是指对马的肉体的摧残,梳辫挂毯,是对马的精神的侮辱、尊严的践踏(2)在作者看来,精神的羞辱比肉体摧残更让马难以接受。(3)表现了作者对马的同情,对自私无聊的养
20、马人的憎恶。25、赏析“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答:(1)这里采用做比较的说明方法(2)把家养的马与野生的马作比较(3)突出野生的马具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这样的美质(4)表达作者赞赏之情。26、赏析“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答:(1)这里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把马头与驴、牛的头作比较(3)突出马的头漂亮、匀称的特点(4)表达作者赞赏之情。九、文言文狼一屠晚归,担中肉
21、尽(完),止(止:同“只”,只有)有剩骨。途中两狼,缀(紧跟着)行(走)甚(很)远。投(扔)以(把)骨(即“以骨投(之)”),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仍然)从(跟从)。复(又,再)投之(它,代骨头),后(后得到骨头的)狼止而(可是,却)前(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至(到)。骨已尽矣,而(可是)两狼之(不译)并(一起)驱(追赶)如(像)故(过去,原来)。屠大(很)窘(窘迫,急迫),恐(担心)前后受其(它们)敌(攻击)。顾(回头看)野有麦场,场主积(堆积)薪(柴草)其(它,代麦场)中,苫蔽成丘(苫:覆盖。蔽:遮蔽。屠乃(于是)奔(跑)倚(倚靠)其(它,代柴堆)下,弛(放下)担持(拿)刀。狼不敢前(上前),眈
22、眈(dn注视的样子)相(他,代屠户)向(朝着)少时(一会儿),一狼径(径直)去(离开),其(其中)一(一只狼)犬(像狗一样)坐于(在)前(前面)。久之(不译),目似(好象)瞑(闭),意(神情)暇(空闲,悠闲)甚(很)。屠暴(突然)起(跳起),以(用)刀劈(砍)狼首,又数(几)刀毙(杀死)之(它,代狼)。方(正)欲(要)行(走),转(转头)视(看)积薪(柴堆)后,一狼洞(打洞)其(它,代柴堆)中,意(意图)将(将要)隧(打洞,钻洞)入(进去)以(以便)攻其(他,代屠户)后也。身已半入,止(通“只”)露尻(屁股)尾。屠自(从)后断其(它的)股(大腿),亦(也)毙之。乃(才)悟(明白)前(坐在前面的
23、)狼假(假装)寐(小睡),盖(原来)以(用来)诱(诱惑)敌(对方,敌人)。狼亦黠(狡猾)矣(了),而(可是,却)顷刻(一会儿)两毙(被杀死),禽兽之(的)变(变化)诈(狡诈)几何(多少)哉)呢)?止(通“只”)增笑(笑料)耳(罢了)。1、本文叙事部分可分为几部分?答:屠户杀狼:遇狼惧狼御狼杀狼。2、本文议论部分,提出什么观点?答:像狼一样的恶人,再怎么狡猾,终究以失败而告终(邪不压正)。3、狼的贪婪表现在哪里?答:缀行甚远。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4、狼的狡猾表现在哪里?答: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
24、,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屠户的机智体现在哪里?答:(1)占领有利地形: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2)把握战机: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3)考虑问题周详谨慎: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扩展阅读:七上语文第六单元归纳七上第六单元归纳一、字词炫xun耀更gng衣称chn职忙碌l辨bin别狡辩bin供给j妥tu当呈chng报滑稽j狡猾hu陛b下骇hi人听闻赏赐c御y聘pn驰骋chng装卸xi松弛ch头衔xin爵ju士授shu予勋xn章转zhun动转zhun身乖g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第六 单元 归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