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注意问题根据初中学生特点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我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趣味性。数学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比较枯燥,我们要在引入新课环节下工夫,创设有趣的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反感程度,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意识,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制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情景引入可以让学生表演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品、讲故事、说笑话、听歌曲等等。其次是活动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能充分发挥主人的作用,主要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要参与课堂就要动起来,动脑思考、动手做、动口说,千万不能让学生一动不动坐到下课。合作学习使学生较好
2、地动脑、动口,多练习、折一折、画一画充分动手操作,我的原则课堂上不能让学生闲着。最后是老师的主导性。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组织大家都动起来,指导每一个同学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精练清楚。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浅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新课程要求教师组织数学教学,要设计合理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体验数学,享受数学,在数学的熏陶中自觉的应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所以,教学设计应从实际出发。问题素材应是生活中的原型,不要编造一些生冷硬抽象的问题,而是要让学生感到比较熟悉、比较形象,易理解,有实用性,能调动学生学习研究探索的兴趣,体会到数学即生活
3、,学有所用。如教学 有理数的意义 ,我的设计思路是:(1)从自然数的减法入手,提出问题:大家的掌握的数不够用了!(2)提供一两个实例,指出负数的实际存在及意义,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负数并探究其表示的实际意义。(3)体验有理数。如果设定向南为正,一步长为单位1,先据动作说出有理数,再根据有理数做出动作。(4)比较 向南5步 与 向北5步 之异同,我们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初中数学的内容,大多数学生都能领会掌握。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探索、经历、交流来获取数学知识。所以
4、,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 做一做 试一试 议一议 猜一猜 的题目,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主动轻松地来获取知识。改革传统的教案书写方式,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一节,在华师大版的新教材中是作为阅读材料的。从定理的推导到应用都比较简单。但是它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根据它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又可以为今后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等奠定基础
5、,并且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其它综合性问题。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运用。教学关键: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其逆定理使用条件的透彻理解。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对b?4ac的作用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b?4ac作用,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总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学生对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已经有所接触。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
6、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22三、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技能: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过程和方法:1、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2、加深师生间的交流,增进师生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四、教学策略:本着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理念,同时也为了使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
7、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节课主要采用了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按照 实践 认识 实践 的认知规律设计,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和体验获取知识过程的时间,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具体如下:五、教学流程: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教案设计者:南康市三益中学张建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一、 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关键信息: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
8、。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二、学习者分析: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法则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三、 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9、:(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0、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四、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2、采用 问题情景 探究交流 得出结论 强化训练 的模式展开教学。3、教学评价方式:(1) 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
11、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2) 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3) 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五、 教学媒体 :多媒体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2m+3n)2=_,(-2m-3n)2=_,(2m-3n)2=_(请收藏好范文 网+3n)2=_。二、分析问题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2m+3n)2= 4m2+12
12、mn+9n2,(-2m-3n)2= 4m2+12mn+9n2,(2m-3n)2= 4m2-12mn+9n2, (-2m+3n)2= 4m2-12mn+9n2。(1)原式的特点。(2)结果的项数特点。(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a+b)2=a2+2ab+b2;(a-b)2=a2-2ab+b2.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x+y)2 =_; (-y-x)2 =_;
13、(2x+3)2 =_; (3a-2)2 =_; (2x+3y)2 =_; (4x-5y)2 =_; (0.5m+n)2 =_; (a-0.6b)2 =_.四、学生小结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1)公式右边共有3项。(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五、冒险岛:(1)(-3a+2b)2=_(2)(-7-2m) 2 =_(3)(-0.5m+2n) 2=_(4)(3/5a-1/2b) 2=_(5)(mn+3) =_(6)(ab-0.2) =_(7)(2xy-3xy) =_(8)(2n-3m
14、) =_六、学生自我评价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七、课后反思本节课虽然算不上课本中的难点,但在整式一章中是个重点。它是多项式乘法特殊形式下的一种简便运算。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公式两种形式的使用方法,以提高运算速度。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让学生总结公式的等号两边的特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公式的内容,让学生说明运用公式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特别注意的细节。然后再通过逐层深入的练习,巩固完全平方公式两种形式的应用。为完全平方公式第二节课的实际应用和提高应用做好充分的准备。 332222222第五篇: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课题名称: 8.2 消元 二元一
15、次方程组的解法(1)一、 内容简介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对前一节具体方程组的讨论,归纳出 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 的消元思想,引导学生从解方程组的过程中认识、体会消元思想。二、学习者分析: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技巧。消元思想的概念。代入消元法的定义。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观察,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思路,找出较简单的解方程组的方法,充分理解应用代入消元法求解方程组。三、 教学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运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二)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
16、组。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消元 (三)数学思考: 通过对方程组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 消元 ,从而促成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培养观察能力和体会化归的思想。(四)解决问题: 通过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训练及选用合理、简捷的方法解方程组,培养运算能力。(五)情感与态度: 通过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四、 教学重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五、 教学难点;探索如何用代入法将 二元 转化为 一元 的消元过程。六、 教学和活动过程:1、整个教学过程叙述:教材 消元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内容共含四课时。本节是其中的第
17、一课时,需40分钟完成。2、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提出问题引入同学们,首先我们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某队为了争取较好的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根据上一节课内容,我们可以设两个未知数:胜x场,负y场,可以?x?y?22列出方程组?2x?y?40,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而我们运用上一学期所学的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只设一个未知数:胜x场,可列一元一次方程2x?(22?x)?40。引导学生思考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关系?二、分析问题适当给予学生一点提示,例如从设未知数
18、表示数量关系的角度或从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结构上观察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数量关系及结构特点感觉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组中的第二个方程有点相似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y?22?x2、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消元思想:这种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3、教师归纳 而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代入消元法:上面的解法,是把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一个方程的一个未知数用含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三、运用所学,解决问题1、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的式子表示y的形式。(1)2x?(
19、2)3x?y?3 y?1?02、例1用代入法解方程组?x?y?3. ?3x?8y?14.?3、例2 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消毒液的大瓶装(500g)和小瓶装(250g)两种产品的销售数量(按瓶计算)比为25。某厂每天生产这种消毒液22.5吨,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大、小瓶两种产品各多少瓶? 分析:问题中包含两个条件:大瓶数小瓶数=25,大瓶所装消毒液+小瓶所装消毒液=总生产量。可设这些消毒液应该分装x大瓶和y小瓶。根据大、小瓶数的比以及消毒液分装量与总生产量的数量关系,得?5x?2y?500x?250y?22500000解出未知数四、学生小结在运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1)充分理解消元思想 。(2) 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 。五作业p98随堂练习p103 习题1 2七、课后反思通过对本节的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在解方程组中的程序化思想,熟练掌握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化归思想,为下一节课的内容进行铺垫。访问其他精彩内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及反思如何写初中数学教学设计?awniixu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与反思110010110000浅谈综合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 第 12 页 共 12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