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doc
《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9 页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第一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寻它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活泼。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心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憧憬和痴想2学习作者追求理想时的锲而不舍的精神3了解“海”与“山”的内在涵义学情分析:这首诗起源于童年经验,诗中那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对于刚刚告别童年的学生来
2、说,是熟而又知的。抓住这一共同点,使学生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这节课的突破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蕴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课前准备:准备:我的梦想。教具准备:配乐朗读磁带;录音机;投影仪;配文插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同学们,对于我们来说,童年刚刚过去并不陌生,你还能回忆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吗?(唤起童年的回忆)你还记得童年时你的那个最大的梦想吗?(同学们争先回答第 2 页 共 19 页)的确,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幻想和心愿,可能就是这些幻想和心愿吸引着我们,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哪怕为之付出代价,也不放弃。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童年时代追求梦想得事,让
3、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童年梦想吧!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检查预习情况(投影)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隐秘 痴想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 一瞬间(明确:隐秘:隐蔽不外露诱惑:愿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在本诗中是吸引的意思。喧腾:喧闹沸腾。2、在山的那边选自_,作者_。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朗诵此诗(2 遍)第一遍:了解本诗的内容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2朗读此诗(自己练习)3找同学起来朗读4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读准字音普通话标准自然流畅,不读破句有感情的朗读5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再练习朗读6再找学生起来朗读小结:经过教师的教读,学生们的朗诵水平明显提高。(给予鼓励和
4、表扬)课下可以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巩固朗读能力。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诗中的“我”的童年幻想是什么?(明确:“我”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我”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第 3 页 共 19 页,不怕困难,并为之锲而不舍的少年。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六、布置作业。把自己的梦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超过30行。七、板书设计。在山的那边王家新山海八、课后反思。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在山的那边选自_,作者_。2、解释词语:隐秘 痴想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1“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为什么?(明确:诗中并没明确说出理想实现了没有,只是在诗尾用向大家发出号召
5、的方式提出:经过努力,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观点。因为这首诗的主旨并不在于实现理想的结果,而至于过程,是要赞美那种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2提炼诗的中心思想(明确:本诗通过写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赞扬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习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建议:最好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心思想,教师给予引导就可以了。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1探究讨论: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着什么意思?(分小组讨论,因为诗的中心思想已明确,学生只要用脑一想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个题学生自己讨论就可以了,教师不必要讲解)(明确:海是少年的梦想,理
6、想(自己总结)信念,想望(诗中的词)山是少年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第 4 页 共 19 页个个困难,一个个小的目标。2诗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明确:不是写山的颜色,是拟人的手法。把山比拟成人,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拟人定义:是把事物模拟做人来写的修辞方式。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建议:让学生举例子,教师点拨四、体验与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后发言)(1)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看你面对困难时怎样对待,怎样克服困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想。(2)小结(师)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
7、本课中的”海”.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提示:1充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过一座座大山,经历无数险阻之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这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2讨论之后写下这段话,找几个代表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答案并不唯一,目的在于开拓思路,发挥想象。六、课堂总结:这篇课文我们胜利的完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大家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积极,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主动学习,这是我们这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习都像今天这样令人满意。七、布置作业:学习本文,你又重新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将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课后写一篇练笔,要有第 5 页 共 19 页感而发。八、板书
8、设计:九、课后反思:山锲而不舍克服困难 在山的那边努力奋斗 海实现理想 3第二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一、导入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当一个山区孩子面对无言的群山时,最美丽的梦便是对山那边的世界的憧憬,让大海秀美的面容和自由奔放的豪情照亮眼睛和生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边,倾听有关山和海的诉说。二、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朗读2遍3、齐读三、探究感悟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教学难点)文章题为在山的那边,诗中提到了“山”,也提到了“海”, 你觉得诗人通过对“山”和“海”的描写要表达什么样的
9、思想感情?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一些共同点:困难理想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教师引出文章的象征手法四、品析研讨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教学重点)、教师安排讨论要求:(1)形式为四人小组;(2)讨论内容参照练习二进行;(3)展示形式为:我们小组探讨的是?句中的?字(词)我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的品析是?、分小组讨论,同学边讨论边记录提出的问题及(品析内容),教师巡视。、全班交流,由各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并由同学帮助解答,再由同学评论所第 6 页 共 19 页提的题目质量高低及解答是否正确,如重点内容没有提出来,教师可随时补充。4、在品析时,用正确方法朗读品析的句子。五、再读诗歌,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1、我们学习了这
10、篇文章后,能学到什么?2、老师讲讲自己的看法,老师从这篇文章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尤其是最后一小节。 多角度朗读诗歌最后一小节:1、坚定的语气:“在山的那边,是海吗?”这是作者借读者的口吻在问,借困惑中的人们在问。作者坚定地告诉人们,经过磨砺后,就一定能实现理想。这也是作者对正在奋进中的人们的激励,那就热情洋溢地读起来吧。2、温情而坚定:“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作者用他的亲身体验讲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可靠的成功的路径,那就用一个历经磨砺的老者对后代的切切叮咛的语气给青年人一份力量吧。3、自信而坚定:其实作者更想知道读他的诗的我们是否已经获得了力量,是否已准备面对人生的一切苦难勇
11、往直前,所以,我们用第一人称给作者一个响亮的答复,给自己一个坚定的自信!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请相信我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我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我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我的眼睛?六、作业完成作业本,方法指导第 7 页 共 19 页丛书。第三篇: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1.在山的那边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知识和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深入诗歌意境,体会“山”和“海”的不同含义,体会诗歌蕴含的人生哲理。过程和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读成诵;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能初步
12、读出语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正确方法,激发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的情怀。学习方法:朗读、背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本课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课,贯彻“课程标准”精神要有个好的开头。要让学生自己研究,合作学习,教师要引而不发,路让学生自己走,教师起引导、扶助、鼓励作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当你进入中学,跨入人生道路一个新的起点时,你一定对未来充满了新的憧憬和向往。追求美好的人生,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中共同的目标。在山的那边这一课的作者王家新以自己的情感体验给我们非常有益的启示。在山的那边是诗人在二十多年前写的一首诗,这首
13、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2、题目解说:从表面上来说,“山那边还是山”这样的发现,自然不过是“山那边是海”一类幼稚幻想的破灭.然而,“山”在诗中第 8 页 共 19 页,是阻碍诗人通向他无比向往的“大海”的一个屏障,是一种阻碍他梦想实现的现实存在.所以,这种挫折也就预示了诗人生活中所有的伤痛和失败,它超越了具体的生活经历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情感经验的象征.与之相对应,“海”则是那种永远呼唤着我们出发的诱人的愿望的象“在山的那边”二、朗读感知:1、读得字正腔圆。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痴(ch)想隐秘(yn )凝成(nng )诱惑(yu
14、hu )喧腾(xun )瞬(shn)间2、听课文录音,注意诵读中的语气、语速、语调、停顿、重音等。3、朗读指导:朗读基调因文而异以诗歌为代表的古韵文,应抑扬顿挫地读,通过音调的变化来领会作品内涵,感受诗人情感,体验诗歌意境。短小精悍的美文,应舒缓流畅地读,从字里行间寻找与作者的共鸣,从而深入到作品的思想和情境中。小说、剧本这类情节性强的文章,应把握好文中人物的性格,设身处地地去品读,从而领悟作者的意图。4、自由读,读得抑扬顿挫。5、齐读:融入自己的诵读体会。6、默读:读出问题,学生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在课文中做标记,然后把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美读导航:读出音韵美,读出意境美,读出意蕴美。(注:括
15、号里标注的是语气)一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好奇)妈妈给我说过:海哦,山那边是海吗?(向往、憧憬)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终于第 9 页 共 19 页爬上了那个山顶可是,我却几乎是哭着回来了(伤心、失望)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失望、沮丧)妈妈,那个海呢?(困惑、渴望)(语速平缓,以儿童天真的语气读出“我”的渴望与困惑。)二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肯定、坚信)今天啊,/我/竟没想到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深情)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
16、鼓起信心向前走去(渴望、坚定)因为我听到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在山的那边,是海吗?是的!人们啊,请相信(深情)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坚定)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惊喜)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兴奋、欣喜)(语速稍快,语调上扬,惊喜、兴奋。)诵读就是读者与文本的一种对话方式,是一种对文本创造性的感知过程,它既是读者对文本意义的一种建构、内化,同时也是文本的言语积淀为读者语感的过程。三、小组交流、探究发现的问题。1、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一个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不愿困居于狭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那边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