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网络舆情总结.doc
《2022年网络舆情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网络舆情总结.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网络舆情总结2022年网络舆情总结2022年网络舆情总结作者:刘彦伟(供凤凰周刊,谢绝任何转载)如果以门户网站作为中国网络舆情观察的窗口,则2022年的舆情特征,或可概括为“一个中心N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声讨为王今天网上最热门的对立概念,一个是“民众”,另一个是“权贵”。后者指的是一切未能自证清白的政府部门、官员、公务员、国企、国企职工、大的私企、富人、精英,这些人之外的就是“民众”。如果除去一些枝节,我们每天看到的网络舆论主干,无非就是“民众”在声讨“权贵”。1、网络舆情模式的固化从舆情角度做简单二分法,网络新闻可分为负面新闻和非负面新闻,所谓负面新闻,主要就是曝光“权贵”如何欺
2、压“民众”的新闻,在网友眼里,网络新闻的主干就是负面新闻。在负面新闻中,又有一些会被当成大热点,如宜黄拆迁、宝马碾童、李刚门等,每个大热点都会持续一段时间。于是,网络舆情显示出的固定模式就是:每天都是一个或两个大负面新闻领着一些小负面新闻,热闹了网络,网友对这些大小负面新闻一通声讨,意见领袖则充当“领骂”的角色。即便在负面新闻比较“淡”,或非负面新闻里也出现了大热点的时候,声讨也不会停止。网友总会在跟帖中把话题引到声讨上来;或者干脆你说你的ABC,我骂我的123,比如李刚门发生后,一些娱乐体育新闻的跟帖里,“热帖”中也充斥着对李刚门的讨论。由于声讨的帖子太多,现在一篇新闻的跟帖里,普遍有3/4
3、以上的跟帖不能显示出来。在“阅读心情”里,其它心情基本形同虚设,“愤怒”独占鳌头。当然也有例外,“长沙税务分局大楼爆炸”新闻中,有九成网友多达16万票选择了“高兴”。网友也非常在意自己的“声讨权”。今日话题接到的来信投诉中,往往最大的一块就是责问为什么删帖或者不让他的帖子显示。李承鹏转型的背后李承鹏曾是著名的足球评论员,但今年的李承鹏,已经转型为第二个韩寒一个“领骂”的意见领袖。类似的人物还有郑渊洁、郎咸平、时寒冰等。这些人依靠走在声讨的前沿,博得了美誉。其中有的以前就是其它领域的名人,依靠声讨,把名气转成了美名;而像时寒冰、牛刀这种评论员,以前虽没有多大名气且无专长,但贵在持之以恒,也逐渐博
4、得声望。这些“领骂”的意见领袖,一度占据了今年百度人物风云榜前十席的一半。在今日话题中,通常只要是涉及负面新闻的主题,不管内容做得好不好,好评一般在七成以上;而如果是触及宜黄拆迁这类大负面新闻,则好评可轻松攀上九成。反之,如果主题涉及的是非负面新闻,那么不管内容做得多好,也就能拿下六成的好评。声讨的非理性特征声讨的非理性,主要表现为对“政府部门、官员、公务员、国企、国企职工、大的私企、富人、精英”的有罪推定,只要你不能自证清白,那就是“权贵”,就是坏的。但是自证清白谈何容易,你的任何证明都被认为是造假。比如年末的上访村长钱云会被碾死案,人们怀疑这是被钱云会举报的人策划的谋杀,这些被怀疑对象要怎
5、样才能证明自己没有策划谋杀呢?依靠警方?警方被认为说谎;依靠媒体?媒体被认为受到管制;依靠公民独立调查团?公民独立调查团被认为给收买了;就算拿出一段录像来它还可能被认为技术造假所以想证明清白几乎做不到,而没证明就是有罪推定。N个基本点1、民族主义的坚硬与松动2022年的钓鱼岛争端,又引起一波民族主义浪潮,依旧是铺天盖地的喊打喊杀;6月还有过一次“反韩”的“69圣战”。这些舆情说明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依旧坚硬。但同时也要注意,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在减弱。以今日话题为例,关于抵制日货和“69圣战”分别有一个专题,两个专题都是呼吁理性的,而好评率分别接近六成和超过五成,这说明大多数中国人已经可以理性的
6、面对这些问题,不再一味的喊打喊杀。民族主义情绪的减弱,与两个因素有关。第一,网友的愤怒中,既有对外国人的愤怒,也有对自己人的愤怒,目前对自己人的愤怒越来越强,分流了对外国人的愤怒。第二,网络带来的信息开放,使网民有越发开阔的视野,看问题看世界的方式在变。2、西方好与传统更好网友认为现实是不好的,参照系其实就是西方,凡是有什么负面新闻,总爱说国外(主要指美国为首的西方)是怎样的,现在经常会出现不分新闻内容,跟帖中直接出现“美国人类的希望”之类的热帖。但是仰望别人总有点“伤自尊”,难道中国人的出路只能是拜服西方吗?大多数网友认为当然不是,还有一条出路就是传统。他们认为,现实不好,西方好,但比西方更
7、好的是我们的传统。所以,在今日话题中可以发现,一般凡是赞西方的,即便证据确凿,好评也只能勉强上七成;而批评传统的(如中医、针灸、地动仪)等,即便证据确凿,差评也动辄过五成。3、极端和谐与极端不和谐如果你经常光顾某些“高端”网络版块,比如“鞋狂”论坛,感觉中国的富强超出你的想象,有钱人真多,而且一团知书达理的文明氛围,眼看着中国就是奔着盛世去的;但是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不经审核的开放言论空间,都会迅速被无穷无尽的申冤贴占领,这同样是超出想象的平时生活的也还算安稳,真有这么多冤屈不公?4、道德高标与道德虚无共存在今日话题中,好评排前十的主题有“洋雷锋卢安克”和“好学者蔡定剑”。这反映了网友对道德的渴
8、求,这种渴求也表现在对另一个新闻人物救人“求表扬”的杭州孙老伯一边倒的支持中。对道德的极端渴求,自然是由于道德的严重缺失。道德的严重缺失会造成两种情形:一是太过渴求道德,以至苛求,也就是“嫉庸如仇”不高尚就是恶的;二是由普遍不高尚,得出不存在高尚的结论,进而认为一切高调都是虚伪,反而为自己庸俗得“真诚”而洋洋自得。在今年大热的“非诚勿扰拜金女”讨论中,这两种情形表现得很明显:一边是仇视拜金、对拜金女“皆曰可杀”;另一边是标榜拜金、大大咧咧的说出“20万摸一下手”、“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有趣的是,在不同的事件中,道德高标和道德虚无各有优势。比如国美之争,网友对陈晓的道德要求就很高;在唐骏造假事
9、件中,网友对唐骏的道德要求则很低。5、“商业五毛”大军压境2022年绝对是“商业五毛”最猖獗的一年,随着前几年的探索发展,其运作模式渐趋成熟。让人担忧的是,以前的“商业五毛”更多的是为雇主做广告,今年则出现了为雇主诬陷竞争对手的趋势。而且还出现了司法干预这种行为的第一例:蒙牛诬陷伊利案。但是论坛中依旧充斥着类似的诬陷,并没有被查处。网络诬陷的兴起,一方面与商业规则不彰,企业“竞次”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网友疑罪从有,只要是企业的负面,就是宁可相信真有问题,不相信澄清,所以诬陷特别管用,有可能一次小的诬陷就能把对手打得半死。今年的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就能说明问题,记者的一篇不确实的报道,就几乎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网络 舆情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