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农户与农场经营管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农户与农场经营管理.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0章 农户与农场经营管理第10章 农户与农场经营管理第十章农户与农场经营管理一、名词解释1农户家庭经营制度2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二、简答题1农户家庭经营的主要特点有哪些?2农户家庭经营要素组合的类型有哪些?3国有农场经营的特点有哪些?三、论述题1请谈谈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发展趋势?2你认为目前中国农户家庭经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应如何解决?3评述国有农场收入分配的形式?4试述如何深化国有农场经营体制改革?四、案例分析207户家庭农场,25980亩粮田,这是近日叶榭镇对秋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的一组统计数字。家庭农场,作为一种农业新型经营机制,在上海松江区叶榭镇开始全面推广。202*年
2、10月,叶榭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扶持新型专业农民、培育家庭农场、推进农业品牌化战略等20条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镇现代农业办公室同时制定关于扶持专业农民、培育家庭农场的实施细则,鼓励本镇农民申报家庭农场。从10月15日起,叶榭镇13个村的农民纷纷走进村委会办公室,申报家庭农场。经各村委会核实、公示,首批207户农民家庭成为首批秋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户,共承包粮田25980亩。近年来从事一定规模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种田经验的农业种植户,成为此次家庭农场户的首选。金家村农民沈忠良就是其中一个。一直从事农业机耕工作的沈忠良,去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成了金家村帮联粮食合作社的一个分
3、社组长,承包了146亩粮田,在他的辛勤耕耘下,他承包的粮田今年每亩收成550公斤以上,按照合作社“三定一奖”(定管理费、定成本、定产量、奖超产)的考核办法,他大约有2万多元的收入。现在,沈忠良的身份再一次转变,从合作社分社组长转变成了家庭农场户。这一身份的转变,使沈忠良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更高了,因为从现在起,他将真正为自己打拼。今后,除了缴纳土地租赁费外,他承包的粮田所有收益都将归他个人。按今年的秋粮收成标准,他明年的秋粮收入大约可增加五六千元,加上秋粮收割后利用部分土地播种小麦等夏熟作物,按照每亩100元的净收入计算,播种80亩就可增加净收入8000元。这几天,沈忠良正一边忙着收割今年的单
4、季稻,一边抢时间播种80亩小麦。在207户秋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户中,也不乏新手。10月25日,从未承包过土地的农民戚占泉走进金家村村委会办公室,与村委会签订了土地租赁协议书,承包了131亩粮田,尝试着做一回家庭农场户。像戚占泉这样首次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的农户,在207户家庭农场户中占了20左右。除了秋播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外,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和西甜瓜种植家庭农场的筹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叶榭镇13个村在区镇财政投入的支持下,将村村建起专业农民扶持基地,新型专业农民租赁基地大棚设施享受租赁优惠。在大庙村,81亩蔬菜基地开始建设,已有8家农户向村委会申报承包蔬菜基地,成为家庭农场户。请分析:家庭农
5、场模式的利弊及发展方向。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农户家庭经营制度,是指农户家庭经营的行为规则或合约安排,主要由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分配制度构成。2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是指农户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率、获取利润为目标,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实行独立经营、科学管理、企业化的运作过程。二、简答题1现行的农户家庭经营,有以下特点:(1)分散性与统一性农户家庭经营,一方面,作为承包经营户,是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据承包合同,接受社区的统一规划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和各种信息服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完成包干任务,具有“统一性”特点。另一方面,承包制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属于新型的
6、家庭经济,无论与过去的集体经济比较,还是与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经营比较,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自主经营,包干分配,具有“分散性”特点。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其统一的项目、手段与范围等也有所不同。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户自主决策的分散经营与以合作、联合为特色的统一经营的联系将日益紧密。(2)自给性与商品性由于各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环境不同,农户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程度及其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在交通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市场范围小,产品运销不便,常形成自给性生产为主与商品性生产为辅的相互结合的经营形态;在交通方便的城市近郊、工矿地区,市场区位优势突出,多发展适应市场
7、需求的商品性生产,形成商品性生产为主和自给性生产为辅的结合经营形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农户家庭经营,也逐步分离出以农业专业化经营和农村非农产业经营为主的农户,商品性生产经营正逐步成为农户家庭的主要经营方式。(3)专业经营与兼业经营农户家庭专业经营,即指农户从事某一项生产或劳务的经营。兼业经营,是指以户为单位实行主业与副业相结合的经营。即依据劳动者的专长和有利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市场需求状况,选择某项生产为主业,同时又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和其它生产资源从事某些副业。现在,农户家庭经营除经营农业外,还可从事工、商、运、建、服
8、务业中的一些项目,不放弃承包的土地,在从事农业同时又兼营其他,这样一来,既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又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能促进农户家庭的生产专业化,农户成为专业户,而且将逐步在市场需求引导下,把多余的家庭资源投入到最有利的生产项目,集中发展优势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4)灵活性与计划性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户家庭,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其人员少,规模小,管理层次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做出相应决策,其经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同时,一般农户虽然没有正规的书面计划,但大多都能按照自身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要,做
9、出灵活的计划安排。随着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经营计划内容将不断丰富,作用也日益突出。(5)小规模与大群体目前,除专业大户雇工经营外,一般农户家庭经营是地少、人少、资金设备少、产量产值小的小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一方面,显示了生产劳动与经济成果直接挂钩的激励关系,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应了农户现有文化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生产管理,充分挖掘劳力、土地(包括庭院空间)和资金设备潜力,提高经营效益。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也逐步显露出来,如不便于实行机械化耕作,不便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便于形成批量规模生产等等
10、。2经营要素组合的类型,依据农户自家各生产要素拥有状况,及其所占比重的不同,大致划分为以下三种:(1)劳动密集型。指技术装备程度较低、占用人员较多、占用资金较少的经营要素组合类型。具体表现为资金有机构成低,人均占用的固定资产少,劳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较大的比重。这种类型适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资金较少的家庭采用。(2)资金密集型。指技术装备程度较高、占用人数较少、占用资金较多的经营要素组合类型。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来说,其资金有机构成高,人均占用的固定资产多,劳工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小。由于资金占用的比重与技术装备程度成正相关,故资金密集型又称技术密集型。它能够采用先进技术,改进产品质量,降低物
11、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这种类型适于资金较富余的家庭采用。(3)知识密集型。即强调现代化科学技术成果和科学技术人才应用的经营要素组合类型。其特点表现为:能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与技艺,从事新产品开发,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密集度。如作物良种繁育场、种畜场等属于这种类型。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这种知识密集型的农户家庭经营,将会不断出现。3国有农场经营的特点有;(1)国有农场的“三农”性特点所谓“三农”就是农村、农业、农工。国有农场是历史的产物。我国的国有农场大多数是20世纪5060年代在学习原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创办的。在当时,国营农场是比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更高层次的经济组织形
12、式,它集党、政、经于一体,担负着经济、行政、社会管理的多重职能。一般是通过垦荒、围湖造田等建立起来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生产性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所谓“农业”,即国有农场是以农为主,农业生产在农场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其最主要的资源是土地,突出粮棉大宗农产品生产。改革开放后,国有农场的二、三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有些地方二、三产业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第一产业。但从整体上看,农业仍是国有农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是农场工业的主要形式。所谓“农工”,就是国有农场的农业职工,他们是国家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享受国家工人福利待遇,农场对农业职工的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进行统筹管理。所谓“农村”
13、,指农垦企业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和农工生活的环境同地方农村相同,在行业的分类中农垦是归属于农村的范围。(2)国有农场的双重性特点即国有农场具有企业性、社区性的双重性特征。首先,国有农场作为一个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依法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经济实体,具有企业性质,这是它的基本属性;其次,农场作为一个自成体系的生产、生活区域,实际上又承担了大量的社会行政管理职能,具有社区性。在农场范围内,职工生产、生活完全融为一体,与之配套的教育、卫生、治安、集镇建设等社会事业通常都由农场承担。这些社会职能超出了企业的范畴,也给农场带来了沉重负担。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剥离国有企业社会职能的决定,但由于农场
14、本身具有社区性的特点,社会职能的完全剥离也是不可能的。国有农场职能的多重性,客观上造成了农场管理目标的多元化,这是国有农场区别于一般国有企业的重要特征之一。(3)国有农场的综合性特点我国农垦事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已发展成为以农为主,农、工、商综合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群体。农工商综合经营起源于延安大生产运动。当时,坚持以农业为第一位、工业与运输业为第二位、商业为第三位的方针,建立了农业、工业、运输业与商业的一系列较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建国后,在创建国营农场的过程中,为适应农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的需要,各地农场先后办起了一些粮油加工、农机修配、建筑材料生产及生活商品服务项目等
15、,形成了以产前的农机具修配、产后的粮油加工及工业品销售为主的场内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雏形。到1984年底,全国农垦系统基本上实现了农工商综合经营。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兴办,冲破了旧体制的束缚,解放了生产力,充分发挥农场自身的资源优势,走出了“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工商综合经营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产业化经营阶段。目前,农垦系统已基本形成“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经营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一批规模较大的生产基地。三、论述题(略)四、案例分析(略)扩展阅读: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精品课程教案10农户与农场经营管
16、理第十章农户与农场经营管理第一节农户家庭经营管理一、农户家庭经营的涵义家庭,是整个社会组织的基础细胞,是指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经营,是指以家庭为生产或经销活动单位,具有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营自主权的生产经营单位。农户,是指在农村从事农业和非农业生产(或经销)活动的农业户口家庭或农户家庭。我国现阶段的农户家庭经营,是指农户以家庭成员劳力为主,利用家庭自有生产工具、设备和资金,在占有宅基地、承包、租用或其他形式占有的土地上,按照社会市场的需求,独立自主的进行生产经营的组织单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经营不再是过去的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而逐步形成以农户家庭为主体,
17、以社会化服务为条件的、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开放式经营。农户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属于新型的家庭经济,而不是个体经济。它有利于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利用家庭劳力资源和传统的工艺技术,发展工艺美术雕刻、编织业,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及菌类、蔬菜和特种养殖、种植业等,为市场提供多品种、多花色、高质量产品,满足市场的多样需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就业环境,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二、农户家庭经营的产生与发展家庭生产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化,特别是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形成及私有制产生而产生的。我国奴隶社会末期,就存在大量的个体家
18、庭,并构成井田制的个体农户。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了这种情况:“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以别野人也。”同时,孟子在会见梁惠王时,根据人地资源和生产力水平,提出为民置“恒户”理论和置“恒产”标准:“百亩之田,五亩之宅”、“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意思是为个体农民家庭,划给一百亩农田,种植粮食作物;五亩宅基地,种菜、种桑养蚕和其他副业。农民有了这种固定的私有“恒产”,只要不违背农时,就可以有粮吃,有衣穿,达到温饱了。这些从某些方面描述了当时个体家庭的生产现状和要求。在我国见于文字记载,并充分反映个体家庭的经营规模及其生产情况的,却还以孟子的论述较为集
19、中和完整。这里所说的农户家庭经营,一般是指以农户家庭为生产单位,进行农副产品生产活动,包括生产项目的安排、生产作业活动的组织和产品的收获和处置等。我国的农户家庭经营,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个体农户”时期的家庭经营从春秋战国到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前的几千年间,即以土地私有制、农户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个体农户家庭经营阶段。解放前,在封建土地私有制条件下,除少数地主、富农外,绝大多数是个体农户家庭经济形态,即小农经济,有自耕农(中农和部分富农),有佃农(贫雇农)。他们遭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尤其是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只得靠耕种地主的土地的贫雇农,在政治上、经济上同剥削阶级(地主)是一种附属
20、关系。但这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经营方式,却是长期没有多大变化。有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和房屋及生产工具设备;有的是租赁地主、富农土地,另有自己部分私有土地、房屋和生产工具设备;有的则全部租赁地主、富农土地。土地多、生产项目多的农户,主要从事自给自足为主的农副产品生产;有的土地少、生产项目少的农户,在从事农副产品生产外,同时还要对外从事劳务服务,做短期雇工,以出卖劳动力来维持家庭的贫困生活;少数头脑灵活的少地、失地农民,在某些特殊的需要条件下,形成专业户或兼业手工业户。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较快,大城市郊区也出现少数资本主义农场。在农村,除部分专营商业、手工业户外,绝大多数仍是
21、个体农户家庭经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事农业生产并兼营工商业的农户家庭增多,即形成了许多兼业农户。其中,少数以工商业为主,兼营农业;大多数还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工商业或服务业。土地改革后(20世纪50年代初)到农业合作化前,由于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分得了田地,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家致富的积极性。这时农户家庭所拥有土地的数量比较平均,再加之国家的政策鼓励、经济扶助,农民的投入增加,农业生产、农村经济恢复和发展很快,从而使农户家庭的经营实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当时农村经济生气勃勃的发展局面。(二)“集体经济”时期的农户家庭经营农业合作化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22、,特别是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和适度集中土地经营的要求,出现了农业互助合作组织,如以土地入股形式的合作社等经营形式。但由于当时一些极左路线的影响,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了高度集中的高级农业合作社,并快速过渡到“一大而公”的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在这种高度集中、规模过大的集体经济中,农户除从事一些明文规定的少量“自留地”、“自留山”和家庭副业生产外,基本上没有,也不允许有从事商品性生产的家庭经营。显然,这种“集体经济”这种超前的生产关系调节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违反了的经济规律,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三)“双层经营”时期的农户家庭经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23、会后,农村广泛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成功地实行了村级“统一经营”和农户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双层经营的一个层次,农户家庭,一方面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实行联产承包经营;另一方面还可以自主开发庭院空间和其他闲散荒地等资源,进行独立的家庭经营活动,形成一种兼业的或多业的家庭经营模式。村级“统一经营”层次,为了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一是,为农户家庭经营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二是,创建村办企业,经营非农产业,促进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以扩大家庭经营规模,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以减少承包户的经济负担,增加建农资金。近几年,为满足农民市场化导向的
24、需求,形成的各类由从事农产品生产,或经营的专业农户组成的超越社区界限的专业合作组织与社区集体组织相配合的新型服务模式,使“统”的内涵更加丰富,这为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集约农业和规模农业发展,提供了可能。这一时期的农户家庭经营形式有:多数是承包和自营相结合的家庭兼业经营;少数是专业农业承包经营、或专业养畜业和非农产业自有自营;还有一些私营企业性质的雇工经营。三、农户家庭经营的特点现行的农户家庭经营,有以下特点:(一)分散性与统一性农户家庭经营,一方面,作为承包经营户,是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据承包合同,接受社区的统一规划指导、统一机械作业和各种信息服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完成包干任务,具有
25、“统一性”特点。另一方面,承包制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属于新型的家庭经济,无论与过去的集体经济比较,还是与规模较大的国营农场经营比较,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自主经营,包干分配,具有“分散性”特点。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方式的不同,其统一的项目、手段与范围等也有所不同。随着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户自主决策的分散经营与以合作、联合为特色的统一经营的联系将日益紧密。(二)自给性与商品性由于各地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市场环境不同,农户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的程度及其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在交通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市场范围小,产品运销不便,常形成自给性生产为主与商品性生产为辅的相互结合
26、的经营形态;在交通方便的城市近郊、工矿地区,市场区位优势突出,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性生产,形成商品性生产为主和自给性生产为辅的结合经营形态。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极大地促进农业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农户家庭经营,也逐步分离出以农业专业化经营和农村非农产业经营为主的农户,商品性生产经营正逐步成为农户家庭的主要经营方式。(三)专业经营与兼业经营农户家庭专业经营,即指农户从事某一项生产或劳务的经营。兼业经营,是指以户为单位实行主业与副业相结合的经营。即依据劳动者的专长和有利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市场需求状况,选择某项生产为主业,同时又利用剩余劳动时间和其它生产
27、资源从事某些副业。现在,农户家庭经营除经营农业外,还可从事工、商、运、建、服务业中的一些项目,不放弃承包的土地,在从事农业同时又兼营其他,这样一来,既可以分散经营风险,又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农村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能促进农户家庭的生产专业化,农户成为专业户,而且将逐步在市场需求引导下,把多余的家庭资源投入到最有利的生产项目,集中发展优势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四)灵活性与计划性与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体经济相比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户家庭,拥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其人员少,规模小,管理层次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做出相应决策,其经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同时,一般农户虽然
28、没有正规的书面计划,但大多都能按照自身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需要,做出灵活的计划安排。随着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扩大,农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户经营计划内容将不断丰富,作用也日益突出。(五)小规模与大群体目前,除专业大户雇工经营外,一般农户家庭经营是地少、人少、资金设备少、产量产值小的小规模经营。农户家庭小规模经营的特点,一方面,显示了生产劳动与经济成果直接挂钩的激励关系,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适应了农户现有文化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生产管理,充分挖掘劳力、土地(包括庭院空间)和资金设备潜力,提高经营效益。但是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也逐步显露出来,
29、如不便于实行机械化耕作,不便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便于形成批量规模生产等等。目前,农户家庭经营中,出现了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共同从事某项生产经营,如具有群体性的粮食生产、棉花生产、果品生产、蔬菜生产,以及养殖业、工副业生产经营等,均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所以,农户家庭的小规模经营与群体性经营相结合,将是今后农户家庭经营发展的一大趋势。四、农户家庭经营的类型农户家庭经营有多种分类方法。从家庭经营的组织形式来分,有承包经营、庭院开发经营、独立企业性经营和联合经营;从家庭经营的生产内容来分,有种植业经营、养殖业经营、工副业经营和商业服务业经营;从家庭经营的专业化程度来分,有专业经营、兼业经营和综合经
30、营;从家庭经营的技术特点来分,有传统农户家庭经营、立体经营和生态经营等。以下介绍几种主要分类经营形式。(一)按其在双层经营中的关系划分1承包经营型承包制家庭经营,是在坚持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在合作经济组织的统一管理下,将集体的土地发包给农户耕种,实行自主经营,包干分配。它是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系中一个经营层次,属于新型的家庭经济,而不是个体经济。承包制家庭经营的权、责、利是借助于承包合同来规定,其权力是在完成包干任务的前体下,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实行自主经营,有权支配自己占有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组织生产经营过程,任何单位和人员都不能无偿地平调承包户的劳力、资金和产品。承包户应得的物质利
31、益,是完成合同任务后的全部合法所得。2自有经营型是农户利用为集体所有、农户永久占用的住宅庭院,包括房前屋后及划归农户开发利用的街道路边和隙地,利用自有资产(财产)而独立进行的家庭开发经营。它与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经济承包关系,不受集体组织的直接指挥控制,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行独立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它是一种独立性较强的家庭自营经济。它可以与集体经济服务组织及其他农村经济组织发生业务往来关系,但这些往来关系,均是一种独立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不是行政隶属关系。家庭自营型经济是以提供市场商品为目标,进行较大规模或较多商品生产的开发性经济。它包括农户家庭庭院经营和农户家庭企业经营两种形式。家庭庭院
32、经营,它是一种利用家庭有利条件,如利用自家的劳力、技术、资金、设备等,进行商品生产的市场经营。家庭企业经营,是指农户庭院开发经营扩大后,退包或转包农田,在集体经济组织统一规划下,拨给场地,建立专业养殖场(如养鸡场、养猪场)、专业加工厂(如豆制厂、服装厂)等,实行企业化经营。这种家庭专业化的独立企业经营,已经不是典型的农户家庭经营。3承包经营与自有经营相结合型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发展与农户家庭经营自主权的扩大,自有经营型比重加大,多数农户是承包经营与自有经营相结合型,少数是自有经营型。(二)按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专业化程度划分一般分为专业农户和兼业农户。兼业经营农户,按照家庭主要男劳
33、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天数不同,又分为“一兼”农户和“二兼”农户。1专业农户经营又称专业化经营。是指农户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的绝对精力主要用于从事农业(包括农、林、牧业)的生产经营,其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农副产品的生产销售收入。这种专业经营户是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中,而形成的纯农业生产农户。这类纯农业户,为了充分利用劳力资源、劳动时间,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的各种服务,一方面扩大生产规模,进行适度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采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设备,发展相应的生产项目。所以,它被称为农业现代化的专业农户,也即家庭农场。2“一兼”农户经营是指在家庭经营中以经营农业为主、又兼营非农产业
34、。这类兼业户,其家庭中必须有一个整劳力从事农业生产,且在一年内其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基本保持在150天以上,即称之为“一兼”农户。这种兼业户经营的特点是,农业是家庭经营的主业,占主要的地位,或至少是主业经营项目之一。3“二兼”农户经营指在家庭经营中,是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以兼营农业为辅。这类兼业户,家庭成员中的主要劳力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全年只在150天以下,即称之为“二兼”农户。这种兼业户经营的特点是,非农产业是家庭经营的主业,农业则处于副业的兼业地位。从发展的趋势看,这部分农户将逐步脱离农业,完全转向非农经营,把土地通过转包或其它的流转形式集中到农业专业户。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业资源的
35、浪费,又有利于促进农业专业户的规模经营。(三)按家庭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划分1单个经营型即分散经营型。我国农户家庭经营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小规模分散经营。2联合经营型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农户之间的相互联合。由农户共同集资投劳,形成新的联合体,从事某种专业化的生产经营,且大多是经营非农产业。其特点是规模小,经营灵活,适应性强。二是,农户与村级社区合作组织联合。由集体提供资源、设备和场地,由若干农户自愿组合的经济联合体,承包经营。其收入在上交承包利润和提留公共积累后,大部分按劳分配,一部分按股金分配。三是,专业生产者协会。这是一种松散的合作组织,未形成经济实体,入会成员自主经营,只在生产经营过程的
36、某些环节上进行合作,以便实行自我服务。四是,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详见第20章)。(四)按家庭经营的商品化程度划分1自给性经营自给性农户经营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而是直接获取使用价值,以满足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消费的需要。其特点是:以自身的消费定产。在自家既定的资源条件下,按照家庭成员生活消费的需求,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在自家生产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吃啥种啥,不需要也不可能有科学的预测,只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既有的“套路”安排生产。“小而全”式的农业经营。在较低农业生产水平下,自给型农户经营游离于社会分工之外,自成体系,构成封闭式的投入产出系统,进行再生产过程的内部循环
37、。自给自足的小农通过自家生产来满足对多样化生活消费品的需求,必然导致“小而全”的农业经营方式。因而,“家庭是自给自足的这差不多是十足的自然经济,货1币几乎根本不需要。”回避风险的简单管理。自给性经营的农户,一般比较保守,不愿也无力承担风险。一方面,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生产和收成的不稳定性,会给他们的生存带来威胁;另一方面,他们所掌握的农业技术比较传统,生产率低下,从而造成收入水平的低下。故他们在生产中力图回避风险,以减少因此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如果他们想要引进新品种或采用新技术,把产量提高一倍,则需要更为复杂而严格的管理,否则,随之而来的将是失败或更大的损失。2商品性经营商品性农户经营
38、是指为他人生产使用价值,为自己生产价值,即为交换而进行生产。其经营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农户家庭经营活动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据产品和要素市场的供求变化及价格涨落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项目。因而,农户必须重视市场调查和预测,并借此实行“以销定产”,使供、产、销过程在市场导向下良性循环。实行专业化经营。一般地说,以较高商品率为特征的商品型农户经营,都是建立在专业化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P289-299.经营的基础之上。专业化经营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专长技能,充分利用农户的资源优势,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提高产出商品率以获得更多的货币收入。追求利润最大化。与自给型农户经营不同,商品型农户经
39、营是通过市场交换出售自己的产品,并承担较大的市场风险,才能获取较多的货币收入。因此,它必须重视价值生产,降低产品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不是追求产量最大化。3自给性与商品性结合经营是一种半自给、半商品型农户的经营方式。它既从事自给性生产,直接为家庭成员提供生活消费资料;又从事商品性生产,用于市场交换以获取货币收入。它是介于自给型与商品型农户经营之间的过渡形态,也被称为半商品型农户经营。其经营特点是:具有三重经营目标。一是为家庭成员生活消费提供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即生存目标;二是作为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基础层次,必须完成国家对农产品的合同定购任务,并交足集体规定的各项提留、统筹任务,即任务目标;三是
40、以市场为中介实现自家生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转换,以获取更多的货币收入,即效益目标。实行兼业经营。在半商品型农户中,大多实行农业与非农业的兼业经营。有的是以经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为辅的一类兼业户;有的是以经营非农产业为主、农业为为辅的二类兼业户。经营农业(特别指粮食生产)多以自给性为主,经营非农产业则是商品性的。半开放式的投入产出系统。半商品型农户经营系统的开放程度介于自给型与商品型之间,处于从封闭到开放的变化之中。随着农户经营商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经营过程与社会(市场)结合将愈加紧密,那种孤立、封闭的经营状态逐步被打破,表现为农户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生产要素逐步由以家庭自给为主转变为以市场购入
41、为主;生产的产品由直接满足家庭生活需要为主转变为满足市场需要、换取更多的货币收入为主;生产过程的各环节也从“小而全”、“万事不求人”逐步转变为对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依赖。五、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一)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的涵义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是指农户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率、获取利润为目标,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实行独立经营、科学管理、企业化的运作过程。它将使农户家庭成为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实体。也就是说,农户家庭的企业化经营,仍然还是家庭经营,但其经营活动大体上依据企业原理与方法,将家庭生活和生产经营分开,家庭劳动开始计算生产费用,从而使家庭经营具有协调性、连
42、贯性、系统性,使农户真正成为为卖而买的商品生产者。农户家庭的企业化经营与传统的家庭经营,其主要区别在于:1.经营目标不同传统家庭经营主要是以满足家庭的基本物质消费需求为目标,即满足个体的需要。由于农户家庭需要的多样性,而温饱又是农民最基本的需要,所以,农户家庭经营的内容也呈现出以自给自足为基础的多样性,如种植各种习惯消费的农作物,而主要不是为了交换。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户家庭企业化经营,已不再是以直接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为目标,而是要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对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的前提下,以收入最大化为主导目标。2.生产导向不同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的实现要以市场的承认为前提。因此,企业化经营要以市场为
43、导向,而不能以自家的消费为导向;实行“以销定产”,市场的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是农民制订生产计划、分配利用资源的依据。3.管理理念不同传统的家庭经营是以传统的经验、技术为主要依托,实行家长制管理,追求物质生产的使用价值。而农户家庭的企业化经营,是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作指导,充分利用市场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重视供销渠道,正视市场风险,以扩大产品销售量和获取利润为经营过程的出发点;实行科学的计划和管理,追求物质生产的价值,以实现货币收入的最大化。(二)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的条件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需要政府、社会的支持以及农民自身的努力。其中,政府的推动是前提,农户家庭经营制度的创新是关键。1.农户家庭经营
44、制度的创新农户家庭经营制度,是指农户家庭经营的行为规则或合约安排,主要由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分配制度构成。农户家庭经营产权制度。是农户家庭经营拥有资产产权的划分、组合、界定、保护和运行的一系列规则,包括所有权制度、占有权制度、支配权制度、使用权制度和受益权制度等。依据产权所依附的财产类别不同,可分为土地产权制度、劳动力产权制度、非土地财产权制度等。农户家庭经营交易制度。是在产权初始界定的前提下,农户家庭经营为完成交易而对产权中各种权能在不同当事人之间所作的进一步细化或重新界定。我国现行农户家庭经营的交易关系可分为:家庭经营与政府之间借助权威规制的配额交易:家庭经营与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借助权威
45、规制的管理交易;家庭经营与市场主体之间法律上平等的市场交易。以上三方面交易制度便构成了农户家庭经营交易制度。农户家庭经营收益分配制度。它受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的制约,主要包括:租、费制度和其可自行支配纯收入的积累制度、消费制度等,旨在处理好国家、集体、农户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及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的总体目标,即建立一个“产权明晰、经营自主、决策科学、负担合理”的农户家庭经营制度。具体概括为:农地集体所有,农户家庭永佃,独立自主经营,加强经营合作,依法规范流转。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客观上要求,农户家庭经营制度创新,应从其结构的整体性、关联性、耦合性出发,在不影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前
46、提下,通过强制或诱导的方式来进行,以新制度取代旧制度,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率。2.政府提供制度性服务促进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企业。使一部分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占有能力的农户,由家庭经营型向企业经营型转变,促进其管理升级。二是,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合作社、专业协会、公司农户等各种形式,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规范农民的市场行为,提高其经营效益。三是,全面改造传统农户。在传统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将企业运作思想和管理模式逐步引入农户,提高其家庭企业化经营的程度。因此,必须强化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制度
47、保证。诸如:建立土地产权交易制度,培育和规范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推行新农业税制。在农地国有永佃、政社分开的基础上,将农户家庭经营负担的名目繁多的租税费,统一归并为“三位一体”的“新农业税制”,取消一切涉及农民的合法或不合法的强制性收费、集资、摊派。并从202*年开始,按照五年内取消农业税的总体部署,逐年降低农业税税率。推行新农业税货币化。新农业税税率是根据地区生产力和农户家庭收入水平,以合理确定的。并制定了相应的税源动态管理、征管人员岗位责任、票据管理、税款报解、税证检查等管理制度。加强农副产品的市场管理。在逐步放开大宗农产品市场的过程中,政府要加强涉及农民的行政性罚款的监督检查等,让农民自由
48、进入市场,自主选择交易对象,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三)农户家庭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内容1.经营决策的市场导向家庭经营企业化,首先,农户家庭要引进以下新观念:一是,产品服务观念,要改变传统“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树立产品服务于社会需求的观念,而不是单纯地满足自给消费;二是,产品价值观念,长期以来,农户家庭经营产品,尽管有在市场上讨价还价,进行货币交换,但大多数农民并不清楚产品生产成本与价值的关系、价值与价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农民学会成本核算和利润核算十分必要;三是,市场竞争观念,在农产品买方市场条件下,各种产品,都要通过在市场上的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实现其价值。因此,农户家庭要
49、加大对产品的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取胜;尽可能节约物资消耗,降低产品成本,以优价取胜;努力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服务取胜。同时,引导农民树立信誉竞争观念也很重要。家庭经营企业化,其关键在于科学的经营决策,而科学决策的前提是以市场为导向。即农户家庭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应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为指导思想,针对市场需求变化,组织生产,改过去“以产定销”为“以销定产”的决策模式。2.资金筹措的科学预测农户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除了要有劳动力和承包一定面积的土地外,还必须拥有机械设备、耕畜、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以及一定数量的现金和存款。这些生产资料的货币表现,及其现金或存款,统称为农户生产资金。它是农户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基础。资金的筹措,需要考虑资金的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资金的需求即以资金需要量的科学预测为基础。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计算:按照单位耕地面积所需要的投资额计算;按照单位产值(增加值)所占用的资金额计算;按照经营规模扩大的速度和经营资金的平均增长速度推算;按照农户所需要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的数量来推算。资金的来源一是,自有资金。即家庭经营长期积累的资金;二是,借入资金。包括银行贷款、信用合作社贷款以及私人借款等适度的负债;三是,外来资金。即国家或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