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为深入了解我校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把握其思想脉搏,探索教育规律,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德育处会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先后组织初一,初二年共500多位学生就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一、调查的主要内容:1、思想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注程度。2、道德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以及道德判断、法制观念形成的标准和依据。3、心理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文明素养水平、心理健康程度和青春期人格取向形成的原因,以及成
2、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烦恼。4、生活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对网络生活的认知程度、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特性养成的背景因素。二、调查结果分析:1、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学生的思想道德基本表现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生活品质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信念正逐渐成熟,思想道德修养等正向健康积极方面发展。主要表现在:(1)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感。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尊严感,绝大部分学生对祖国都抱着一种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能热爱的祖国,对社会的关注度高。其表现为:作为一名中国人,有75.86%的同学感到骄傲和自豪;有
3、95.57%的同学认为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景的看法中,充满信心的占96.85%;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是比较敏感的,而且他们对社会热点表现出的关注倾向也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2)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能摆正国家,集体和个的利益关系,42.36%以上的学生选择“为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56.65%的学生选择“权衡利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对“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看法时,60.59%的同学选择“诚实守信”、54.
4、19%的同学选择“待人真诚,善良宽容”、30.54%的同学选择“自尊自强”。在问到:“看到有人做出损害学校或晋江形象的事,你会怎么做”时,33.99%的学生选择“主动上前劝阻”,36.45%的学生选择“视情形而定,能劝阻的就劝阻”,只有0.49%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视而不见”。在对自己的信仰问题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如在入团或入党的问题上有72.9%的学生认为是积极上进。在社会公德意识上大多数学生反映出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如在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91.63%的学生选择“主动退还”,在拥挤的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孩子或孕妇时74.88%的学生会马上起身让座。在学习方面,我
5、校58.62%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时,选择“佩服他,并努力赶上”;34.48%的学生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其他方面超越他”。在课余生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对这些活动产生了极大关注和热情,如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看法上,80.3%认为很好;对班级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64.53%的学生选择“积极主动参与活动”。(3)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调查显示,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在他们回答“将来你选择职业的标准可能是什么”时,有56.65%的人认同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特长”,有18.23
6、%的人认同“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有16.26%的人认同“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在回答“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很大的挫折和困难,你的态度是什么”时,选择“相信自己,征服困难”的人占了61.58%。另外,从他们对学习态度的认同中,也可以折射出这种主体意识的增强。在回答“你的学习态度主要什么”这个问题时,46.31%的被调查者认同“有选择地学习和吸取老师和同学的知识”,39.41%的人认同“根据自身特点,攻已之长,补已之短”,两项之和为85.72%。至于合作意识,在问到“对班级举办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你会怎么做”时,有64.53%的人选择的是“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在问到“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时
7、,你会如何处理”,有62.0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沟通交流,化解矛盾”,有33.5%的被调查者表示要“宽容、忍让他”。在问到“老师与你商量,将你的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你会怎么想”时,有39.41%的人选择的是“欣然接受”,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心胸是开阔的。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较强的法制意识。当问到“在上下学途中,当穿越马路遇到红灯时,有87.68%的学生选择“严格遵守交通法”。此外,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校中学生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能较好的处理老师、父母、同学之间关系。如在问到“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你的选择是什么”时,有63.05%的被调查者表示“谁对
8、就听谁的”;在问到“在街上遇到曾经教过你的老师,你会怎样做”时,有85.22%的被调查者表示“主动问好”;在问到“你与父母交流吗?”有45.32%的被调查者表示“主动交流”,有40.39%的被调查者表示“视情况而定”;在问到“每天进出家门时,你会怎么做”,有89.16%的被调查者表示“主动和父母打招呼”。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40.39%的学生认为“应当继承,并由成人发扬光大”,另外有55.67%的学生选择“努力了解,并从我做起”。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大多数的学生能较好的利用网络抵制不良内容的诱惑;在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态度和要求上,47%的学生认为对其影响较大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33%
9、的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一些,29%的学生则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一些。从以上数据上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胸怀祖国,紧贴时代,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体现了新时期中学生鲜明的特征。2、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调查结果同时也反映和暴露出当前我校学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在学习动机中,48.28%的学生是为了“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2.96%的学生学习是“迫于社会父母的压力”,1.97%的学生说是“没目的,得过且过”,只有46
10、.8%的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在职业取向上,56.65%的学生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16.26%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18.23%的学生选择“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只有8.87%的学生选择“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带有明显功利主义。调查中,关于“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时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你会怎样做”,有48.28%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2)、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调查表明,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调查中,关
11、于“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中,有31.53%的学生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12.32%的学生表示“奉献与索取应该完全相等”。在问到用非正当手段能解决你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会采用吗?有30.05%的学生表示“可能会”。而对于“面临生活困境而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获取钱财”的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有9.85%的学生表示“赞成,我也可能这样做”。调查还显示,目前少数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如在问到:你是不是一个“做错了事勇于承担,绝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2562的学生“视情况而定”,4.93的学生回答“不是”。这些数据表明了道德实践资源短缺制约了道德水准整体提升。调查还表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
12、影响大。在对当前道德生活状况的看法调查中,55.67%的学生认为“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不好”,11.33%的学生认为“完全认同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治理缺乏信心”。()、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已成为当今一些学生的通病。3、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个人特质。它包括个人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内在因素。二是家庭因素。中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发生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
13、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很大的。三是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塑造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显得更有优势。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培养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而且学校教育有专业的老师,科学的教材并在学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集中、系统的进行,因此更具有科学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有新的要求,品德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的需求,学校与家庭比,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更灵敏,而且也能更及时地把握方向,更新内容,紧紧跟上时代的脉搏。四是社会心理因素。当代中学生时刻受着各种大、小气候的
14、影响。这种种大、小气候主要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影响。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渠道便利畅通,每天都沐浴在信息之雨中。而大量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和舆论来传播的,因此大众传媒和舆论已经成了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2、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校园是八面来风。各种社会风气、社会潮流一阵阵地涌向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他们去看、去听、去比较、去鉴别、去模仿或摒弃,这个过程就是在社会风气吹动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思想品德 状况 调查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