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丽乡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丽乡村,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广西建设,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2*年起,用2年时间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改善全区乡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创造良好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是打造天蓝、地绿、水净洁美乡村,倡导珍爱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生态工程”;是改变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培育文明行为,形成争创文明先进长效机制的“新风工程”;是践行党的群
2、众路线,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新形象的“作风工程”。“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主要任务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为主要任务,改善人居环境,改良田园生态,改造水源质量,进一步提升乡村规划建设水平、提升生态建设水平、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一)清洁家园。清扫垃圾,清除杂物,清洁房屋。开展乡村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理工作,整治农村环境卫生。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二)清洁水源。清淤治理乡村水井、水塘、小河流、排水沟、下水道,清理水面漂浮垃圾,处理厕所、畜禽场(圈、栏)污水排放。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开展生活污水处理和饮用水水源地
3、保护示范村建设。(三)清洁田园。清收和处理各种农业生产废弃物,控制农药、化肥等过量使用,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实用技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区开展农业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县区和田园生态经济发展示范村建设。我的实践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参与学校的组织活动,身为预备党员的我自然一马当先,踊跃参加到“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实践中去。本来是计划到桂林市全州县咸水乡开展活动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去,所以我就在自己的村子里做了这次实践活动。放假没几天我就回家了,当看到村里的环境的时候,我顿时有种厌恶的感觉,那种场景真可以用不堪入目来形容。不过回头一想,因为村子本就比较贫穷,村民们每天都在
4、为生计奔波,哪里还有时间去在意村里的环境是否清洁呢?然而,既然政府号召,我又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我就应该担负起责任,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我就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我打算自己先做着先,于是我就备好扫把、钳夹、铁铲和垃圾筐等工具,从自家附近清洁开始,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天下来,总算是看到了自己的成果,自己家门口焕然一新的感觉很不错,但是我也快累趴下了。晚上的时候我在想:我这种方式是否是正确的?个人的力量再大毕竟也是有限的,今天我只是清洁了自家门口的垃圾就已经很累了,更何况全村的呢?于是我认识到了,只有将群众团结起来,这样才能发挥巨大力量。但是,村民们都在忙碌,不可能会听我的
5、。最后我想到了村子里的年轻人们,这也是一股生力军。我开始找来和自己玩得好的儿时伙伴,再让他们帮找人,不多时间十来个青年人就聚在一起了,我预计我们将在村上干上一番很有意义的事。刚开始也有部分人不愿意做,但是我非常诚恳的晓之以情理、告之以利弊,最后,大家都心甘情愿,充满信心的出发了。我们开始分工合作,两个人一组,从中心向四面出发,开始地毯式的清洁。在这过程中,我们互帮互助,有说有笑。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的是,有好多闲在家中的村民自发的加入到我们的队伍当中,虽然其中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但也让我们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收到了成效。经过了连续三天的艰辛、努力,村上的环境终于焕然一
6、新。我们的行动,村民们看在眼里;我们的付出,村民们记在心里。我们得到了村民们的赞赏,家长们为他们的孩子骄傲,我们也感到非常自豪。村支书也代表我们西山村全体村民对我们表示感谢,并鼓舞我们将这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此刻,我们虽然已经非常疲惫,当时我们却感到无以言喻的舒心。此次“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结束了,我做出了我应该做的贡献,但是“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不应该是一时的事情,不应该是一次的活动,它应该形成一种风气,让所有村民都加入到其中;它应该变成一种精神,扎根于所有村民的内心深处。这一次活动还不够,我还应该继续努力,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我相信,“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终将融入到所有村民的生活当
7、中。扩展阅读:000美丽乡村建设浙江在线01月15日讯13日,湖州安吉县在县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即用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使之成为继“中国竹乡”、首个“全国生态县”之后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按照这一计划,安吉县将建设“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新农村,打造全国生态环境最优美、村容村貌最整洁、产业特色最鲜明、社区服务最健全、乡土文化最繁荣、农民生活最幸福的地区之一;实施“环境提升”、“产业提升”、“素质提升”、“服务提升”四大工程。据介绍,安吉县已拟定近期(202*年202*年)、中期(202*年202*年)、远
8、期(202*年202*年)的工作目标。在202*年至202*年:重点完成递铺皈山孝丰报福章村、递铺山川天荒坪上墅示范带和环灵峰山休闲产业带的建设,以及配套的示范带连接工程的建设,总体完成5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创建,初步打响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品牌。202*年至202*年:完成杭垓、高禹良朋鄣吴沿线和溪龙梅溪昆铜沿线建设,以及配套的连接工程的建设,总体完成70个左右的美丽乡村创建,基本完成“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202*年至202*年:全面完成全县剩余村的创建和配套连接工程的建设,最终实现安吉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特色在发展中更亮乡村建设是很多国家关注的话题。在我国,新农
9、村建设正在让九亿农民对他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期待。当很多乡村还在为经济发展而不得不付出环境代价时,安吉,曾经的浙江省贫困县,已经从生态立县与工业富县的博弈中做出抉择,正在通过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从经营资源向经营品牌的自我超越。新农村建设中的安吉实践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期对话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博士,听听他对于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和思考,以及其它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建言。主持人:人们往往容易把山区县与偏僻、闭塞、贫困等状态联系在一起,而在安吉这个典型的山区县,您的切身感受如何?彭真怀:我最早关注安吉是因得知有大熊猫要
10、移居到安吉的消息。我当时就想,一个熊猫“移民“的地方环境肯定很好。来到安吉,我们乘车行驶在公路上,就犹如穿行在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中,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在安吉,我们感受到每一个小村子都有自己特别的韵味。202*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县、乡、村立即联动起来。除了32个重点行政村以外,自主申报的行政村还有79个。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告诉我们,全县187个行政村就是187幅风景画,他设想用10年时间,把这187幅风景画连点成片,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美丽大乡村。主持人:安吉曾经是浙江省25个贫困县之一,而县里却选择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在经济增长指标
11、考核没有根本改变的大环境下,作出这样的决策有可能会牺牲暂时的发展速度,有可能减少财政收入,有可能拉大与周边县区的差距,因此,很多人都在关注,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否实现富民强县?彭真怀:安吉之所以选择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是基于挫折之后的深刻反思。上个世纪80年代,安吉也曾走工业强县之路,引进了造纸、化工、印染等资源消耗型或环境污染型产业。尽管一度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却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被国务院列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由此,安吉人终于认识到发展必须顺势而为,从生态立县与工业富县的博弈中作出了抉择,把生态建设作为立县之基、强县之本。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取向是立足于特色基础,依托于特色优势,取胜
12、于特色发展,保证支柱产业符合生态要求。安吉境内有山林198万亩,其中竹林100万亩,立竹量1.45亿株,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乡看安吉”之说。安吉发挥了4000家农村家庭工业、20个家庭工业示范村的引领作用,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产业布局。20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收入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依托资源优势,安吉竹制品加工从根到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开发了竹地板、竹工艺品、竹叶生物品、竹炭等7大系列近6000个产品,书写出以全国1%的立竹量创造了全国20%竹产值的奇迹。在安吉,我们感到一股
13、全民创业的热浪扑面而来。有136家企业与125个行政村结对互助,随处可见百姓创家业、企业创大业、干部创事业的红火场面。一批种养能人、企业管理者、产业经纪人和乡土技术人才,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和宜旅则旅的原则,孵化了30个工业经济强村、20个农业特色强村和10个休闲旅游强村。202*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96元,比上年增长14.5%,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结构正在形成。主持人:您在调研报告中提到,美丽乡村建设使安吉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这种差异化发展体现在哪些地方?彭真怀:站在生态立县的战略高度,美丽乡村成为统领安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并由此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他们用生态的理念,打造
14、特色产业集聚区;用生态的方式,谋划休闲旅游先行区;用生态的思维,设计城乡建设示范区;用生态的意识,培育新的创业基地。“大竹海”是安吉的资源优势,而这个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其他很多地方是不具备的。这里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在长三角工业发达地区可以说已经非常罕见了,长三角是一个发达的象征,而安吉人则自豪地说:“我这里就是大乡村。”这种差异化思路让安吉活了。在安吉,我们发现每一个村庄都有浓郁的乡土文化色彩,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相得益彰。以黄浦江之源为纽带,生态安吉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被列为上海市环境教育基地。参与调研的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教授说,当一些地方把生态文明仅仅
15、看作一项硬性任务的时候,安吉已经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自觉探索,做好了经营村庄、经营农户这篇大文章。根据202*年浙江省“民俗民间文化遗产”普查结果,安吉共有各类民俗民间文化样式119项,约占整个湖州市的1/2。首批民间舞蹈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8项,数量和质量名列湖州市前列。安吉正是以创建优美乡镇、精品生态村为具体抓手,融合竹文化、茶文化,打造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不求最大,但求最特色;不求最富,但求最和谐”,作为首个“国家生态县”,安吉已经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落实到美丽乡村建设中。主持人:您一直强调安吉是个美丽的大乡村,那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安吉实践,您认为其有哪些对全国有积极借鉴意义的
16、创新成果?彭真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提出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改革发展难题。这项战略任务最艰巨最繁重的工作在基层,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基层,需要发挥基层的首创精神。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方面作出了新尝试,在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形成生产要素、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制度安排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首先,安吉把规划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构建立体规划体系,不仅委托浙江大学编制了县域总体规划,而且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乡镇和行政村,也都有一脉相承的布局规划,各职能部门还有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实现了规划全覆盖。这种一张蓝图绘
17、到底的做法,在起点上就保证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科学性、连续性和严肃性,保证了领导班子能够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任干给一任看。尤其值得借鉴的是,安吉在规划中引入生态文明的理念,按生态规律行事,顾及生态、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既不愧对先人,又能造福后代。坚持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杜绝“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新农村建设涉及20多个部门,“九龙治水”必然造成财力、物力分散,权力寻租机会增多,因此迫切需要整合部门利益,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为了把美丽乡村建设落到实处,安吉县委、县政府成立了新农村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靠前指挥,有效梳理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握指成拳,步调一致。这种全县一
18、盘棋的总体战意识,有利于集中力量抓好沿路、沿线、沿河地带的生态建设,有利于提升精品示范村和核心示范区的质量水平,客观上扩大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效果和影响力。新农村建设要落实在经济发展上,就必须立足资源条件、环境优势和人文特色,把特色放大,让特色形成竞争优势。但一些资源富集地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支持经济增长,谋一时而不谋万世,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安吉实践的重要经验在于,从确立生态立县战略那一天起,就坚定信念,发挥生态优势,谋划布局合理、优势突出、市场广阔的生态产业新格局。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得失,取决于农民心中一杆秤。一些地方指望两三年工夫就能立竿见影,全然不顾实际情况和农
19、民意愿,搞大拆大建的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引起农民的反感。安吉实践的重要经验在于,把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权交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自我管理,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就有了自觉自愿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从2600多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全县农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知度为87%,满意率和支持率为99%。正是有了农民真心实意的拥护,一个生态环境优美、产业特色鲜明、社区服务健全、乡土文化繁荣、农民生活幸福的“美丽乡村”,才会继“中国竹乡”、“国家生态县”之后,成为安吉的第三张国家级名片。安吉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意义中国农民的世代追求202*年
20、10月24日至26日,由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牵头,邀请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等7个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浙江省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实地考察了6个有代表性的乡村,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了座谈。参与调研的领导和专家认为,美丽乡村建设起步超前,生动实践了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理念,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城乡统筹推进、产业协调发展、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高度融合方面堪称典范,对全国具有深刻启迪和深远影响。一、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安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响亮品牌,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长篇通讯。安吉是浙西北一个典型的山区县,三面环山,茂林修竹,河道密布,
21、可以概括为“七山一水二分田”。以“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为内容的美丽乡村建设,正是基于对县情的清醒认识和总体把握。我们乘车行驶在公路上,犹如穿行在一条如诗如画的长廊中,车在路上行,人在画中游。黑色的柏油路面,鲜花苗木相间的隔离带,图案各异的绿色边坡与路边的峰峦、田野、溪流、村寨融为一体。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一幅城乡一体、工农并举、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协调融合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1、村村优美,为农民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202*年初,安吉县委、县政府决定实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县、乡、村立即联动起来。除了32个重点行政村以外,自主申报的行政村还有79个。藏在天目山深处的大
22、溪村,以原生态的风景和众多的“农家乐”著名,幢幢村居高低错落,点缀在青翠的竹林中,深吸一口气,清新中带着丝丝甜味;如果要看竹,就去高家堂村,无边的竹海绿得连绵不绝,气象万千;而群山环抱的迂迢村除了自然美,还有翰墨飘香,村里人白天握锄,晚上握笔,画扇面成为村里的文化产业;坐落于黄浦江之源的深溪坞村,则是一座生态博物馆,有落差800米的亚洲第一大石浪,有华南面积最大的高山杜鹃林在安吉,我们感受到每一个小村都有自己特别的韵味,浸润了灵秀之气。在调研座谈会上,安吉县委书记唐中祥同志告诉我们,全县187个行政村就是187幅风景画,他设想用10年时间,把这187幅风景画连点成片,打造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甜
23、美、社会和美的美丽大乡村。抱着追根溯源的探究心理,我们在横山坞村进行了实地察看。这个村是浙江省文化示范村,共有400家农户,90%以上都进行了卫生设施改造,公共卫生责任到组、到户,“垃圾要入箱、污水要处理”成为当地村民的自觉行动。每一户人家的卫生间都独立分开,配备抽水马桶和洗脸盆,污水全部流入三格式化粪池,逐层过滤,最后用于庭院绿化灌溉。当地领导介绍说,横山坞村只是安吉的一个缩影,全县各村都建立了“户集、村收、乡镇中转、县统一处理”的垃圾处理网络,垃圾收集率在95%以上,有288支巾帼义务保洁队活跃在城乡各地,有60%以上的村实行了生活污水处理。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源于安吉人仰承先贤遗风,源于
24、长期形成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2、家家创业,为农民创造致富的发展环境。安吉境内有山林198万亩,其中竹林100万亩,立竹量1.45亿株,有“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浙江、浙江竹乡看安吉”之说。很多人都十分关心,美丽乡村建设能否做到创新与创业并举、富民与强县并重?安吉给出的答案是,发挥4000家农村家庭工业、20个家庭工业示范村的引领作用,带动千家万户增收致富,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块状产业布局。202*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财政收入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依托资源优势,安吉竹制品加工从根到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开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丽 乡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