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产煤区摇身一变农家乐园发展种养业励志人生.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龙岩产煤区摇身一变农家乐园发展种养业励志人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岩产煤区摇身一变农家乐园发展种养业励志人生.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岩产煤区摇身一变农家乐园发展种养业励志人生山野间,树木在阳光下更显苍劲;田野里,果实在青藤下尽展身姿,那是一个个暗红的百香果、一串串闪亮的大葡萄,让人垂涎欲滴昨日,记者走进龙岩经开区(高新区)培丰镇洪源村,发现这个曾经的产煤区已摇身变为农家乐园。 转变,并非偶然 简光星,洪源村村民,曾经的煤老板,现在已是家庭农场主。 “从煤老板到农老板的转变并非偶然,挖煤风险大,污染也大,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简光星深有感触地说。 记者了解到,思想观念的转变,源于当地长期以来润物无声的宣传教育。“通过具体案例,让越来越多煤老板认识到问题所在,引导他们转型发展。”洪源村驻村第一书记苏江锋说。 观念转变后
2、的简光星,在政府帮助下,投资200多万元承包了10多亩流转地,种植优质葡萄和百香果。没几年,他的农场就扩大到50亩,下一步打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除种植葡萄、百香果外,简光星还种莴笋,搞立体化种植,并获成功。“每年葡萄、百香果等水果亩产量达1500余公斤,总利润有三四十万元。” 帮扶,助解难题 像简光星一样弃煤转业者,在当地还有不少,他们大都转型发展种养业。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许多刚转型的煤老板面临投入大、利润少、缺技术、招工难等问题。“我们通过鼓励土地流转、成立专业合作社、帮助向上争取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苏江锋说,他带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种养大户等走访有关部门,了解政策,
3、对接项目,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 为解决用工问题,洪源村积极引导农业大户吸纳贫困户为劳动力,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有政府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支持,又聘用村里的7户贫困户11人到农场工作,亩产量从500余公斤增加到1500余公斤,利润翻了好几倍!”简光星高兴地说,贫困户也受益,像农场葡萄一年有23季,贫困户在葡萄收获季前来帮忙,赚工钱,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收入,每人年收入约有1.3万元。 融合,增强动力 在转型发展中,洪源村盯紧“产业转型富民”目标,实行“整村推进计划”,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党建工作三者融合为一体,使其相互促进。 该村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家中积极宣传政策,帮助聘请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且多方争取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基层党建、农村经济、生态环保大丰收。 为鼓励更多人带动群众致富,当地还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即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通过吸收优秀人才入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增强发展动力。 据悉,截至目前,洪源村已流转土地种植烤烟1000余亩,种植绞股蓝、葡萄、百香果、柚子等500余亩,成立烤烟、养鸡、蔬果等专业合作社6家,与森宝公司合作,开办的养鸡场年可出栏肉鸡20余万只,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生产初具规模。 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岩 产煤区 摇身一变 农家 乐园 发展 种养业 励志 人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