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word教案 .pdf
《2022年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word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word教案 .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名师精编优秀教案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 1 (人教版必修1)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掌握西汉的“中朝”与“外朝”、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和元朝的中书省等权力机构的设置,理解封建皇帝加强君权、削弱相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要求。(2)通过汉至元各朝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引导学生分析封建王朝加强中央集权,控制地方权力的目的和影响。(3)通过对汉至元政治制度特点的剖析与归纳,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从剖析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的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逐步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2)运用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2、比较历史事物的发展变化特点;通过学生制表或画示意图,促使学生动脑、动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既有助于我国统一的封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学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教学难点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一些重要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具准备幻灯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乡镇一级机构改革。大家知道乡镇机构改革的原因和目的吗?生 1:目前我国乡镇行政机构队伍庞大,干部职务过多,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不高,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生 2:我国进行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就是要改革机构重叠、人浮于事和办事效率不高的局面,通过精简
3、、整合等办法,进一步发挥乡镇行政机构的活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师:看来大家还是挺关心国家大事的。我国目前对乡镇行政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是因为庞大的乡镇行政机构, 已经成为我国农村财政的巨大负担,不利于我国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在我国古代, 许多朝代也曾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中央和地方的权力机构进行改革。在我们即将要学习的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中,就谈到这一问题。(板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推进新课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想想议议:师:大家看了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后,知道汉武帝刘彻在继位之后,就急于对西汉王朝的政治制度进行改革。那么,西汉初期中央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是怎样的呢?汉武帝为精品资料
4、-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什么要对它进行改革呢?改革后的西汉中央集权制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议一议,想一想。生 1:西汉初期的中央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汉承秦制”。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行皇帝制度,维护皇权,这一做法也为后来各王朝所沿用;二是在中央设立三公,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军事。生 2:但是西汉时丞相权力比秦朝丞相权力大,他集决策、司法和行政大权于一身,这样导致丞相与皇帝之间在处理国家政事上常发生矛盾。汉武
5、帝认为丞相权力过大会削弱皇权,于是他于公元前124 年任命儒生公孙弘做丞相,改变了原来由贵族做丞相的做法,从而加强了对丞相的控制。生 3:汉武帝改革中央行政机构的具体做法是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起用他身边的一些侍从等人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国家大事决策,而让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只管执行皇帝下达的诏书、旨意和手谕等。这样,就形成了由尚书令、侍中组成的“中朝”决策机构和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外朝”执行机构。至此,丞相被夺去了决策权,权力受到限制。师: (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议论,我们现在对西汉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脉络就清楚了。到汉武帝时, “中朝”成为西汉重要的中央权力机构,三公九卿的权力被削弱。到了东汉
6、光武帝时,三公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由汉武帝时“中朝”演变而来的尚书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师: (过渡)既然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相对于秦朝有很大变化,那么隋唐时期的中央政治制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结合下面的示意图,想一想它相对于汉朝的中央政治制度有什么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怎样逐步完成的?(幻灯片课件打出示意图)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政事堂皇帝唐朝中央政府机构结构示意图生 1: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其中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掌政令的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尚书省下面设立六部,分别主管六个方面的事务。生 2:最大的变化是唐朝中央机构中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
7、的主管都在行使宰相职权。这样,唐朝中央机构就有三个宰相,而汉朝时只有一个宰相。生 3: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相对于汉朝的中央官僚机构有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也是逐步完成的。尚书省最早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当时叫尚书台),魏晋南北朝时除了尚书省以外,又相继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正式形成。隋朝时期,进一步确立尚书省、内史省和门下省三省体制,使之成为中央政府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唐朝时三省六部制更加完善,为唐朝政令的畅通起了重要作用。师: (小结) 综合大家的意见,可以归纳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重要特点:相权一分为三,宰相的权力被大大削弱;三省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最终扩大了皇权,保证了封建君主专
8、制中心地位。值得同学们关注的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为以后历朝所沿用。师: (过渡)尽管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是重要的权力机构,但到北宋时期就不同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北宋的中央政府机构又是怎样构成的呢?请大家结合唐朝末年以来我国社会形势进行剖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生 1:唐朝末年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节度使拥兵自重, 五代十国是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宋太祖赵匡胤就是当时后周一名
9、掌握兵权的大将,他通过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了北宋王朝。赵匡胤做皇帝后,害怕武将发动兵变夺权的事在他当皇帝时重演,所以就想办法削夺大将兵权来加强皇权。生 2:宋太祖认为影响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因素就是相权,因为北宋刚建立时,沿用唐朝三省六部制,由宰相掌管全国的行政、军事和财政大权。宋太祖后来削弱了宰相的权力, 使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他的具体措施是让中书门下行使宰相的行政权,后来又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还把原来由宰相把持的军权和财政权分别交给枢密院的枢密使和三司使掌管。师:是呀,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是进一步削弱宰相的权力,使皇帝总揽全国的军政大权。 但事情有利也有弊,北宋由于把宰相权力
10、分割了,使得中央权力过于分散,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密切, 制定政策不切合实际,这是造成后来北宋贫弱的一个重要原因。这种中央权力过于分散的情况,在元朝建立后有所改变。元朝以中书省行使宰相权力,统领六部掌管行政权,以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同时设宣政院管理宗教和西藏地区的事务。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合作探究:师: (过渡)从汉朝至元朝,不但中央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而且地方的政治制度也在随之而不断变化。下面,我就把汉朝至元朝地方上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特点讲一下,然后请同学们根据其特点和自己的理解,把汉朝、 隋唐、 北宋和元朝这四个时期我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情况,以表格或示意图的形式描绘出来。(方法
11、归纳)(1)从继承的角度讲,首先是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州县两级制,元朝继承了宋朝的路、州、县的机构设置。这一点说明秦汉、隋唐、宋元时期,地方上中层行政区划设置比较稳定,前后继承性比较强。 (2)封建皇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设置监察区来监督和限制地方官吏的权力,这些派出机构后来又演变为地方高层行政区划。如西汉监察区到东汉时成为郡县之上的州,“刺史”变为“州牧” ;唐朝设道和派出观察使监督州县两级官吏。 (3)各个朝代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吸取前朝的教训,不断对地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改革。东汉把秦朝郡县制改为州郡县三级;而隋朝因为地方机构重叠,撤郡改为州县两级;北宋从削减节度
12、使权力出发,派文臣做地方官;元朝疆域辽阔,同时也为改变北宋时地方无权的状态,设立行省制度,赋予行省以大权。师:下面,请大家完成刚才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我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列表或作示意图。生 1: (演板)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汉朝初年地方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 诸侯王国郡(郡守) 郡(郡守) 州(州牧) 县(县令)县(县令)东汉末年地方隋朝地方唐朝地方宋朝地方元朝地方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022年人教版必修1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word教案 2022 年人教版 必修 至元 政治制度 演变 word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