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 .pdf
《2022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 .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word 九年级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 0和 100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 5 摄氏度” ; “ 20”读作“零下 20 摄氏度”或“负 20 摄氏度”二、温度计1、常
2、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 、刻度;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相平。三、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2、测量范围: 3542;分度值为 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
3、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四、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吸热,凝固要放热;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3、晶体熔化的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 继续吸收热量;
4、晶体凝固的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五、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 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5、-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word B 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C 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3)沸腾和蒸发的区
6、别和联系: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外部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比蒸发剧烈;(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
7、玻璃的内表面)七、云、霜、露、雾、雨、雪、雹、 “白气”的形成1、温度高于 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水蒸汽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大水滴就是雨;云层中还有大量的小冰晶、雪(水蒸汽凝华而成),小冰晶下落可熔化成雨,小水滴再与0冷空气流时,凝固成雹; “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一、内能1、内能(1)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内能与温度有关,但不仅仅与温
8、度有关,从微观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同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2) 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3)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的温度越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内能也常叫做热能。(4)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
9、度、形变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比如静止在地面土的物体。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word 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是一样的,国际单位制都是焦耳,简称焦。用J 表示。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与热传递(1) 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2
10、) 热传递:热传递的条件:物体之间( 或同一物体不同部分 ) 存在温度差。物体吸收热量,物体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内能减少。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3、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4、热量(1) 概念:物体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所改变的内能叫热量。(2)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所以在热量前面只能用“放出”或“吸收” ,绝对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也不能说某物体的热量是多少。(3) 热量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焦耳(J) 。二、比热容1、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
11、温度升高( 或者降低 )1 吸收 (或者放出 ) 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用符号c 表示比热容。2、 比热容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 符号是 J/(kg ) 。3、比热容的物理意义(1) 比热容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2) 水的比热容是 4.2 103J/(kg )。 它的物理意义是: 1 千克水温度升高 ( 或降低 )1,吸收( 或放出 )的热量是 4.2 103J。4、比热容表(1)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2) 从比热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这
12、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升高的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3) 水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5、说明(1)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所以某种物质的比热不会因为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而改变,也不会因为质量的多少或温度变化的多少而改变。(2) 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比
13、热是一个不变的定值。(3) 物质的状态改变了,比热容随之改变。如水变成冰。(4)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6、热量的计算: Q=cm t 。式中, t 叫做温度的变化量。它等于热传递过程中末温度与初温度之差。注意:物体温度升高到 ( 或降低到 ) 与温度升高了 ( 或降低了 )的意义是不相同的。 比如:水温度从 lO升高到 30,温度的变化量是 t= =30 -lO =2O ,物体温度升高了20,温度的变化量 t =20。 热量 Q不能理解为物体在末温度时的热量与初温度时的热量之差。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14、 - - - - - -第 3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word 因为计算物体在某一温度下所具有的热量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理解是热量Q是末温度时的物体的内能与初温度时物体的内能之差。三、热机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1)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2) 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 周,飞轮转 2 圈,活塞往返 2 次。(3) 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
15、能转化为内能。(4) 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5) 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完成。(6) 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一一 阀门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方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吸气门)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排气门)一一一一一一(7)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项目构造吸入气缸的物点燃方式效率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一个火空气和汽油混
16、点燃式效率较低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一个喷空气压燃式效率较高2、燃料的热值(1) 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2) 燃料的热值定义:lkg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用符号“q”表示。热值的单位 J/kg ,读作焦耳每千克。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热值是为了表示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性
17、。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3) 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 ” ,要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 ,式中, q 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 ; m 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5 若燃料是气体燃料,一定体积V的燃料完全燃烧
18、,所放出的热量为:Q=qV 。式中, 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m3;V表示燃料的体积,单位是m3;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3、热机效率(1)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右一所示是热机的能量流图:燃料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word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2) 定义: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3) 一一 :=E
19、有/Q100% 。式中, E有为做有用功的能量; Q总为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4) 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改善燃烧环境,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尽量减小各种热散失。减小各部件间的摩擦以减小因克服摩擦做功而消耗的能量。充分利用废气带走的能量,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第十三章了解电路一、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摩擦起电;二、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三、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四、验电器1. 用途: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2. 原理: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五、电荷
20、量 (电荷) :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为C;元电荷:1、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2、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 表示; e=1.610-19; 3、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呈中性;六、摩擦起电的实质 :电荷的转移。 (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新的电荷产生,只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七、导体和绝缘体 :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
21、绝缘体 (如橡胶、玻璃、塑料等) ;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八、电流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九、电路 :用导线将用电器、 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电路;电源:提供电能(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的装置;十、电路的工作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正负极连同;十一、电路图及元件符号: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记住常用的符号)画电路图
22、时要注意:整个电路图导线要横平竖直;元件不能画在拐角处。十二、串联和并联1、 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 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相影响;2、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并联电路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各用电器互不影响;3、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 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 沿电流方向走一圈, 回到负极,则为串联,若出现分支则为并联;十三、电路的连接方法1、线路简捷、不能出现交叉;2、连出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一定要与电路图保持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23、- - - -第 5 页,共 15 页 - - - - - - - - - - word 致;3、一般从电源的正极起,顺着电流方向,依次连接,直至回到电源的负极;4、并联电路连接中,先串后并,先支路后干路,连接时找准节点。5、在连接电路前应将开关断开;十四、电流的强弱1、电流: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符号I ,单位是安培,符号A,还有毫安 (mA)、微安(A) 1A103mA 106A3、电流强度( I )等于 1 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十五、电流的测量 :用电流表;符号A1、电流表的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2、电流表的使用(1)先要三“看清”:看清量程、指针是否指在临
24、刻度线上,正负接线柱;(2)电流表必须和用电器串联;(相当于一根导线); (3)选择合适的量程(如不知道量程,应该选较大的量程,并进行试触。)注:试触法:先把电路的一线头和电流表的一接线柱固定,再用电路的另一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另一接线柱,若指针摆动很小(读数不准),需换小量程,若超出量程(电流表会烧坏) ,则需换更大的量程。3、电流表的读数:(1)明确所选量程;(2)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 (3)根据表针向右偏过的格数读出电流值;十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一、电压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路
25、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一要有电源;二是电路是通路。2、电压用字母 U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 )和毫伏( mV ) 。1KV = 103V=106mV 。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2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3、电压表的使用: 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 (当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要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进,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2 2022 九年级 物理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