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pdf(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课题26 少年闰土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重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难点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时间、时数三课时教具挂图、生字卡教学手段、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过程教学实施修改第一课时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3讨论分段。二、1抽读课后题1(1) ,贴挂图,
2、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 勇敢机智) 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 ) ,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 深蓝,金黄、碧绿、 )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二、学习第二大段。1轻读2、 3 小节,思考: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
3、、“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 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四、师课的小结。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 两题。第二课时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 题的词语。二、抽读第三段 (第 4、5 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貌特点的语句。 (“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外貌特点紫色的圆脸生活特点头戴小毡帽地方特点套一个银项圈时代特点,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4、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2 提问:第4 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 ( 盼望、好容易、飞跑 ) 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 只是、便、于是 )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 小节。三、1抽读第四段 (第 616 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板书:稀奇事。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 板书 ) 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 管西瓜刺猹 )抽读“闰土又
5、对我说油一般的滑”, ( 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 ) 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 “有胡叉呢”节) 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 勇敢机智,板书。 ) 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 在雪地捕鸟,板书) 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 扫、支、撒、拉、罩等) 。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 聪明能于。板书。 )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 (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
6、 1(2) 、(3) 两题,生回答。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 (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 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 ?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 小黑板出示本节,
7、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 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第三课时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 、(3) 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 1 (3) 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8、。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 ( 抽读)。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 恋恋不舍 )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 2 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9、- - - - - - - - -第 2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3 板书设计26 少年闰土外貌特点活泼可爱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品质特点海边捡贝壳略写见多识广沙地有跳鱼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课题27 凡卡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时间、时数三课时教具挂图、生字卡教
10、学手段、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过程教学实施修改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翻译小说凡卡。小说的作者是19 世纪后期俄国的伟大作家契诃夫。契诃夫从小就熟悉学徒生活,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写得真实感人。他写了很多极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统治和旧俄人民悲惨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经受到列宁的赞赏。今天学习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旧俄沙皇统治时期人民的悲惨生活。(二)自学课文。1自学生字、新词。(自己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2弄清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名字要读顺口。3思考下列问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凡卡是怎样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样?
11、(2)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3)凡卡给爷爷的信主要写些什么?(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2人物身份及部分词语解释。3指名逐节试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分小组讨论思考题。(学生讨论后,老师小结:凡卡是一个才9 岁的农村孩子,他没有爹没有娘,只有一个亲人,就是他的爷爷。爷爷是个穷苦人,在乡下给庄园主当守夜人。9 岁的凡卡, 3 个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当学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惨。小说写的是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这事发生在圣诞节前夜临睡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凡卡写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诉爷爷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爷精品资料 - -
12、-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4 爷带他回乡下去。)(四)给课文分段。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信之前、写信过程、写信之后。 )2按照这个顺序将课文分为三段。(第 1 段:从开头到“把那张纸铺在讲台上”。第2 段:从“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玛卡里奇”。第3段:从“他很满意”到课文结束。 )(五)作业。1抄写词语。(课内完成)2仔细阅读课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写了哪些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凡卡的
13、悲惨生活的?(以圣诞节前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个方法来表现的。)(二)学习第 2 段课文中写信部分的内容。1想一想,凡卡给爷爷写信的目的是什么?(凡卡在莫斯科的学徒生活很悲惨,他实在无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写了很多话,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里,回到爷爷身边。)2找出第 2 段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写信的内容?画在书上。(第 3、8、10、11、12、15 这六个自然段是凡卡写的信的内容。 )3信的内容共有六个自然段,用一个词组成短句来进行概括,写出每一段的小标题。(只有一个亲人;告诉爷爷自己在学徒中受尽折磨;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莫斯科不是穷人的;求爷爷给他摘一颗金胡桃;再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
14、去。 )4指名根据小标题有条理地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三)学习课文中插叙部分。凡卡在写信时有许多内心活动,作者是用插叙的手法来表现的。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叙部分。(第 4、5、6、13、14 自然段是凡卡在写信过程中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文章的插叙部分。 )2导读 4、5、6 自然段。(1)第 4、5 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让学生先默读,这两个自然段插叙凡卡回忆爷爷在乡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当凡卡写到“只有一个亲人了”时,想到些什么?(3)爷爷在凡卡心中是怎样一个人?(年老、困苦、劳累,但很乐观、风趣、慈祥,跟爷爷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乐。)(4)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4、5 自然段。(
15、提醒学生用思念亲人的心情来朗读。 )(5)第 6 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家乡节前美丽的夜景。 )(6)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是“美”的。)(7)说说家乡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样的美?(宁静、优美、柔和、蓝蓝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个林子沉浸在过节的气氛之中。 )(8)指导朗读第 6 自然段。(用赞美的心情来朗读。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5 小结:这一部分关于爷爷守夜的回忆和家乡节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写凡卡内
16、心活动的。从这两段插叙中,反映出凡卡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心情。3导读 13、14 自然段。(1)凡卡写到请爷爷“摘一颗金胡桃”时,又插叙了什么?(“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这件事。 )(2)凡卡回忆起砍圣诞树这件事时,心情怎样?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心情是快乐的。可以用“乐”字概括。 )(3)从哪里可以体会出凡卡这种快乐的心情?(“他想起到树林里去砍圣诞树的总是爷爷,爷爷总是带着他去。多么快乐的日子呀!”“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乐一会儿)(4)带着快乐的感情朗读13、14自然段。(凡卡这种快乐,是“苦中有乐”,朗读时要带着这种心情来读。 )4说一说插叙手
17、法在文中的作用。(起到对比作用,凡卡想到在农村的“乐”,更衬托出目前生活的苦,更反映出凡卡要求爷爷带他离开的迫切心情。)(四)小结: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农村,真像凡卡想象中那样美好吗?不是的,那也是劳动人民的火坑,从爷爷挨冻、守夜、砍树等足以说明爷爷的生活是困苦的。只是因为凡卡在乡下与亲人在一起,得到爷爷的爱护,才产生农村生活比学徒生活好一点的想法。第三课时(一)默读全文,概括中心思想。小说通过凡卡在圣诞节前给爷爷写信这件事,真实地反映了旧俄沙皇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这篇文章为什么那么令人感动呢?(因为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真实具体,对凡卡写信的内容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都展
18、开了细节描写,写得有血有肉。由于全文注意了细节,抓住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所以使人印象深刻,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分析重点细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习第 2 段“写信过程”的细节描写。(1)请同学朗读“信的内容”,并思考:凡卡在给爷爷的信中都写了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写得最具体?(告诉爷爷学徒生活的痛苦,受尽种种折磨。)(2)默读“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打我就要死了!”。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作者是怎样注意细节描写的?(分四层意思:挨打;挨饿;没法睡;离开这儿。抓住细节,让学生体会:为什么挨打?“不知不觉”说明了什么?用什么打?“随手”又说明了什么?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揪、拖、
19、戳、捞这些动词说明了什么?“吃的呢?简直没有。”“简直没有”是什么意思?从哪里看出“简直没有”?)2在写信过程中凡卡回忆了哪些往事?(1)默读“砍圣诞树”这件事。(思考:和爷爷一块砍圣诞树时,冻了的山林怎么样?爷爷和凡卡冷得怎么样?要砍圣诞树时爷爷怎么样?被砍的树什么样?砍树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什么?爷爷说了些什么?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语句。 )(2)说一说,从这些细节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3)从“爷爷冷得吭吭地咳,他也跟着吭吭地咳”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砍圣诞树实际上是一种挨冷受冻的苦活,可是为什么凡卡现在回忆起来却觉得那么有趣呢?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20、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17 页 - - - - - - - - - - 6 (在冰天雪地中砍圣诞树既冷又累,但在凡卡的回忆中却是那么美好、快乐、有趣,这正说明了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独和痛苦。)3学习第 3 段课文“写信之后”,体会课文结尾的作用。(1)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 段,先找出哪些地方是细节描写,再说说你是怎样体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的。(2)学生自学。(3)学生汇报自学情况。(4)讨论:凡卡的梦能不能实现?为什么?(三)总结: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
21、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四)作业。1思考课后练习第2 题。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7 凡卡写信前怕挨打命学徒生活挨冻(信文)挨饿苦运写信乡下生活守夜悲(回忆)砍树“乐”惨写信后(甜蜜的希望)梦教学反思课题28 孔明借箭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各种方法,把课文读通顺。2、引导学生通过默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孔明
22、借箭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和刻画人物的方法。3、引导学生联系全文内容,理解全文中心句,认识孔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特点。4、帮助学生认识“瑜、曰、吾、晌、嘱、擂”;会写“曹、瞒、吾、嘱、勿、诈、擂、呐”;理解“妒忌、军令状、迟延、调用、奇谋、神机妙算、欣然而立、军中无戏言”等词语。5、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把对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加深、扩大。重点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7 页 - -
23、- - - - - - - - 7 难点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教学时间、时数两课时教具查阅搜集介绍诸葛亮及故事中人物的文章或相关资料。教学手段、方法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教学过程教学实施修改第一课时、揭题激趣。1启发入题,了解出处。孔明借箭这篇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的前半部分,有所删改。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2简介背景,了解人物。(1) 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孔明借箭的故事,
24、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2) 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 ?(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诸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孔明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 二、自读课文。1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请教老师和同学,读通课文。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2自学生字新词 (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 。3填空练习,了解大意。( )要( )三天赶造 ( )。( )向( )借船,然后用草船向() 借到了箭。三、检查自学情况。
25、1认读生字词。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擂”读作 l i ,不读成l i ;“丞”读作 chng,不读成cn。比较下面各组字,检查生字掌握情况:2初步理解课文意思。3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正音、评读 ) 四、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回答问题。(理清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2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借箭的过程:准备逼近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3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 、2 自然段) 、二( 3-9 自然段) 、三( 10 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五、自己练习读课文。六、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精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2022 小学语文 年级 下第 单元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