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总第十六课时6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然界生物的爱护之心。教学重难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3)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2、-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2.导语。我们知道,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 课爬山虎的脚。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3.给文章分段。三、精读课文,重点分析(17)1.(课件
3、展示爬山虎图片)教师:大家观察了爬山虎,最引起你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学生自由发言)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1)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嫩红变成嫩绿)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2)课文写爬山虎的脚, 为什么要写第1、2 自然段(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4、- 2.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3.齐读第二自然段。四、写字( 10)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继续学习(35)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那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1.教师:这段( 3、4、5)是课文的重点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了爬山虎的样子,谁能来说说。(非常细、像蜗牛的触角)这都是你们观察到的,现在咱们来观察它的脚的样子。 (课件展示爬山虎的脚)你们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上,形状是怎样的(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 也是嫩红的。 )请大家看这段话,如果这样写,你们看好吗请你们轻声地把这两段读一读,比较一下,
5、体会一下“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伸出细丝,也是嫩红的。 ” (学生讨论:原句观察更细致具体,描写更生动形象。)2.齐读第 3 段。3.教师:爬山虎的脚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会爬墙。(板书:爬墙)谁愿意读一读,看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指名读)4.教师:现在老师让大家观察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注意它在向上爬的过程中脚有什么变化。(多媒体课件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展示)谁观察到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爬山虎触着墙的脚变成了
6、小圆片,那小圆片把它的茎拉了一把。)它的细丝刚一触到墙的时候它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小圆片了。)它变成小圆片对它的脚向上爬起什么作用(它会巴住墙,不容易掉下去。)在墙上巴得怎么样(牢固)大家再看,当它的细丝触到墙的时候,它细丝的头上有什么变化(再演示一遍课件) (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它的脚由直变弯,它的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看一遍录象)(它的茎被它的脚拉了一把,长了一块,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的。)5.我们看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一边说一边画出爬山虎是怎么向上一脚一脚爬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边画边说。6.教师: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观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向上爬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这段
7、话用笔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来。(触、变、弯、拉、贴)7.教师:大家看,如果把这个“触”字换成“贴”,你们看好吗(学生讨论: “触”字表示刚碰到墙,而“贴”是碰到很久了。)用“触”字表示刚碰到墙就变成小圆片了,说明速度快。“触”换成“贴”不行,那“巴”换成“贴”好吗(学生讨论: “巴”是特别有力,而“贴”没有力气。)8.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介绍了爬山虎脚一个有趣的特点,谁来读最后一段。 (指名) 这段介绍它的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牢固)从哪个词看出牢固(休想)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二、归纳写作方法(5)1.学生讨论交流。2.教师总结:观察仔细,抓住特点;运用比喻;按一定顺序,具体细致地描写。三、课后作业观察植物并练习写作。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