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doc
《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八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成忠富本学期,我接手了八年级三个班级的科学课程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的进行我的教学工作。如今临近学期结束了,我也对自己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目的是希望能准确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更希望能把握好以后的教学方向和目标。一、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由于八年级三个班学生的学情不同,学风不同,原有的知识构成也不同,这就要求我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他们所隐含的不同情况。对于八年级学生,因为开学的时候,我基本上不知道他们的学习情况(以前的科学是另外一个科学教师任教的,所以我基本不了解)和他们的知识构成。针对这些情
2、况,我利用这个学期第一周的时间,观察他们学习情况,注意他们的知识构成和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然后在开学第二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执行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走的也是严格、负责的路线,就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教学工作顺利的进行。二、抓好教学过程、激励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八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差,学习的激情不强,学习的习惯也很不好,所以在教学计划制订时,我比较强调调和学生的玩与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因为他们基础比较差,上课时,我特别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也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主。而对某些学生,学习的情况比较好,基础比较扎实(还有少数的学生必须提高)所以在执行教学计划时,给学生的自
3、由时间相对比较多,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虽然以突出基础知识为主,但很注重知识的提高,比如知识的延伸和迁移等。一个学期下来,效果也不错,总的来说,我们的教学都以落实基础知识为主,加强知识的延伸,联系生活的实际,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其实是轻松的!让他们喜欢上科学课。扩展阅读:八年级下科学全教案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教学目标-1、体验使用符号、建立模型的思想。2、能用物质粒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作业本A本P1第4题重点难点分析体验使用符号与建立模型的思想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在我们已经学完的三册科学书里,我们接触了很多新的东西。例如
4、:运动学:vts电学:RIU单位:m/ssm单位:AV这些都是一些符号【新课】一、常见的符号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投影展示:常见的符号如:交通符号,安全符号等(作业本A本P1第1、2题)二、符号的意义主问: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要使用这些符号?讲解:1、简单明了地表达事物如一些复杂的事物,如电路图中的元件,如果都要用实物表示,那么电路图会变的十分复杂,所以我们就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2、避免因语言文字的不同而引起的混乱。例如时间,不同国家用不同的文字表示,为了减少这种语言文化带来的差异,我们就用T来表示时间。3、避免因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小结:符号的作用:1、简单的表明事物2、避免混乱
5、三、模型主问:为什么要使用模型?1、请同学描述一下对地球的认识2、请同学在地球仪上找到一些相应的位子,并描述一下。3、同学们都知道,任何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请同学说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画出细胞模式图再请一位同学根据细胞模式图来分析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4、眼球的结构很复杂,所以我们通常用人们制造的眼球模型来认识其结构5、请同学们填写书本第二页的填空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就是用模型来表示一些我们通过肉眼直接很难观察很难认识清楚的对象时采用的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符号也是一种模型。四、水的三态变化模型请问同学水有几种状态?(作业本A本P1第4题)水用符号表示为“H2O”也
6、就是说它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用模型表示水分子从三态说明三种模型(略)请同学在书上填空通过模型,我们可以直观的区分出水的三态,从模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水在三态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是分子间的距离。需要强调一点,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张图,一份表格,一条曲线,一条公式等。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对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如光合作用,我们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的变化概括的写成一个简单的表达式就是一个模型,包括我们以后要学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五总结通过学习同学们应该建立一种使用符号和模型的思想,它可以帮我们形象的认识事物的共同点,免去一些外因的科学研究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符号
7、和模型就是中间的纽带,所以我们建立了模型和符号的概念对我们以后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是很有利的,同学们通过学习后经常去使用一些符号和模型,也可以去设计一些符号和模型,只要方便使用就可以。板书设计一、符号二、模型三、水的三态变化模型课后反思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模型和符号在生活、学习中建立和作用,所以除了书本提到的例子以外,可以再举一些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材所要求的目的。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第1课时)教学目标1道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2知道物质也可由原子直接构成。教学重点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
8、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不但用肉眼和放大镜看不见,即使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见,只有用现代最先进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看到一些较大的物质分子。知道了分子之间有空隙,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等特性。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子及其他一些微观粒子板书: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课件显示: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实验装置主问:水的汽化和水的电解有什么不同?讲述:水的汽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的分子,.是物理变化而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
9、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1。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提问1:你能用直观的方法表示上面两种变化的区别吗?课件显示:水分子电解模型提问2:从上述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作业本B本P1第3题)讲述:1、分子由原子构成。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3、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分成更小的原子。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提问3:从上述水的两种变化的模型中你能归纳出物理变化和化学
10、变化的根本区别吗?还能说出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吗?(作业本B本P2第5题)讲述: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可以是分子间地距离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读图:下面图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讲述:一杯水是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的。读图:各种各样的物质填图:水由构成金刚石由构成铜由构成二氧化碳由构成食盐由构成提问4:这些信息告诉了你什么?讲述:地球上的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但也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
11、成。分子、原子、离子是三种构成物质的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碳、硅。二、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有由原子构成的有A、铜B、二氧化硫C、液氧D、硅E、碘F、冰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当碳和氧气发生化学变化时,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不变的微粒是。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成的新分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反应前的分子和反应后的分子是不同物质的分子,所以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性质不同。三、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原子组成分子时,结构和种类不同,物质的性质也不同。2认识分子微粒大小、质量的数量级。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可分解成原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难点: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作
12、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项目分子原子定义本质区别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显示: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主问:你能用“球”表示下列分子的模型吗?(作业本A本P2第3/4/8/11题)读图:问1:你是否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呢?读图:问2:你是不是感到很熟悉?你联想到什么了吗?24个英文字母可以组成多少个单词?出示:甲烷分子、氮气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模型提问3:上图表示了几种分子的模型?提问4:数一数上图中一共有几种原子?分别是什么原子?提问5:这些原子还能构成其它分子吗?通过上述这么多物
13、质的构成情况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讲述: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原子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能构成不同的分子。出示:石墨、二氧化碳、氧气模型提问6:上述三个模型又表示了什么呢?填图:二氧化碳由构成。二氧化碳分子由构成石墨由构成。氧气由构成,氧分子由构成。小结: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但能构成分子,还能直接构成物质.主问:一种分子能构成多少种物质?填图:水分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甲烷分子构成讲述: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思考:一种原子是否也只能构成一种物质?提问1:构成上述几种物质的原子分别是什么呢?提问2:碳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的原因是什么?讲述: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物质时,原子的排列
14、方式不同,结构不同.思考:想一想金刚石与石墨在性质上有哪些不同?与结构有什么关系?出示:1、一滴水的分子个数:1021个水分子构成,1ml水需要约20滴水组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2、如果把水分子放大到乒乓球那么大,那么乒乓球就要放大到地球那么大。3、铅笔留下的黑色的笔迹是碳原子的堆积,一个句号竟有1018个碳原子。讲述:分子很小,原子更小实验:掂一掂硬币谈谈自己的感受?讲述:硬币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提问3:五角铜币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从实验结构和分析你又得到了什么启示?讲述:原子虽然很小,但还是有一定质量和体积的。(作业本B本P2第5题)出示:一个氢原子质量:
15、1.67410-27千克一个碳原子质量:1.99310-26千克一个氧原子质量:2.65710-26千克一个氢分子质量:3.34810-27千克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质量:7.30710-26千克体验:感受10-27数量级天平上称1克大米,算出一粒大米的质量,然后耐心的计算:如果等分这粒米,要分几次才能把它分到10-27克。二、课堂练习:1、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别很大,石墨很软,而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石墨导电而金刚石不导电。你推断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是()A.结构不同B.组成不同C.用途不同D.化学性质不同2、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相同的()A、氧原子个数B、碳原子个数C
16、、原子总数D、以上都不对三、作业板书设计一、分子1、分子由原子构成。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分子原子定义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联系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课后反思:本节内容分2课时。第1课时上到P7不同种类的物质。第2课时包括不同种类的物质和粒子的大小和质量。由于本节内容较为抽象,所以用球棒模型来帮助理解。因为作业本及课后的练习有较多是书本上没有讲到的,所以在课堂上略作补充。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
17、目标1、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2、了解同位素的结构特点,能说出12项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3、知道物质也可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结构模型及其在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难点:对原子结构知识的初步了解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1、练习: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2、复习:物质的构成【新授】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
18、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作业本A本P3第1题)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作业本A本P3第4题)【介绍】实验:粒子轰击原子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电子在核周围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多,有的区域出现的次数少,就象“云雾”一样笼罩在核的周围。【小结】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二、原子的结构:(作业本A本P3第2题)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2、原子核大小与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原子大小)的比较。7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是
19、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读表】主问:在原子中哪些数目总是相等的?(作业本A本P3第8题)(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2、质子、中子核电子的质量比较质子、中子的质量大小几乎相等。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所以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读图】一杯水的微观层次分析(作业本A本P3第3题)3、一杯水水分子氧原子、氢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夸克四、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
20、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作业本B本P4第2/4题)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同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核电荷数、质子数与中子数是一定的。但有的原子其核内的中子数会发生变化。【举例】氧的三种原子的原子核:核内都有8个质子,但中子数分别是8个、9个、10个。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氧的同位素原子是氧元素的不同种原子。【思考】氧的3种同位素其核外电子应各有几个?8个。如:氢有3种同位素原子:氕、氘、氚。汞有7种同位素。3、同位素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等。【阅读】利用碳14同位
21、素测定年代五、带电的原子离子(作业本A本P4第3/5/6题)【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并通过flash动画演示)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学生实验】估计高锰酸钾离子的大小说明:这是一个思想实验。目的:让显示感受到离子的存在,利用简易可行的实验估计构成物质的粒子离子大小的数量级。基本操作技能:固体药品的取用;毫米刻度尺的使用;液体体积的测量;振荡。主要科学方法:估计方法、观察实验方法、对比方法。实验设计思路:已知经过多次
22、按1/10稀释后,最后能看到的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每100毫升大约存在1000个高锰酸钾离子。根据稀释的次数克推算出高锰酸钾晶体中含有的高锰酸钾离子数为N。溶解前,先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并估算出离子的大小,这是一种通过宏观现象推测微观世界的思想方法。板书设计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2、原子核大小与核外电子运动范围(原子大小)的比较。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质子和中子构成的。2、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四、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
23、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3、同位素元素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五、带电的原子离子阴离子阳离子教后反思关于同位素原子的应用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课外安排了一个探究作业:上网查找同位素原子的应用,再在课上交流。在课上对于阅读材料的讲解,学生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科学真奇妙。本节内容安排4课时。第1课时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重点介绍粒子轰击原子的实验现象的分析及模型建立的历程,体验科学家提出假设、建立模型、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第2课时:揭开原子核的秘密;第3课时:原子的“孪生兄弟”同位素;第4课时:带电的原子离子和本节内容的简单小结和复习、练习。一
24、下子在本节内容中出现很多概念,学生很难接受,所以安排半节课左右的时间来温习。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教学目标1、知道自然界的物质由100多种元素组成,从组成物质元素角度出发理解物质初步分类思想。2、知道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教学重难点重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难点:区别单质、化合物、混合物作业布置:作业本教学过程【引入】讲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历史【新授】一、元素的种类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注意】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科学 教学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