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件(1).pptx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件(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件(1).pptx(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公共安全危机管理 第一编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第一章第一章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概述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概述n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与构成n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违反国家法律、法群体性事件,是指聚众共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犯公民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n二.群体性事件的构成n1.必须有引发者和参与者n2.主观方面具有目的性n3.事件环境具有特定性n4.事件必须要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n三.群体性事件的种类n1.性质分:政治性,社会性,经济性,涉外性n2.范围分:(1)人数较
2、多的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n (2)集会、游行、示威和集体上访活动中出现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n (3)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罢n工;罢课、罢市;n (4)非法组织和邪教等组织的较大规模集会活动;n (5)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讯枢纽、外国驻华使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单位;n (6)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破坏公共交通n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n (7)在大型体育比赛、文娱、商贸、庆典等活动中出现的聚众滋事或者骚乱;n (8)聚众哄抢国家仓库、重点工程物资以及其他公私财产; n (9)较大规模的聚众械斗;
3、n (10)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社会秩序的其他群体性行为。n四.群体性事件的特征n1.社会性社会性n2.突发性突发性n3.层次性层次性n4.互动性互动性n5.危害性危害性n五.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n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n2.经济利益经济利益n3.社会问题社会问题n4.文化差异文化差异n5.民族与宗教民族与宗教第二章第二章 外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外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原则n1.及时 6.高效n2.精干 7.合法n3.快捷 8.科学n4.协同 9.经济n5.安全 10.适度 第三章 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n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在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处置。一般坚持以下五项基本原则:n
4、1、依法处置的原则;n2、团结教育大多数的原则;n3、“三慎用”原则-慎用警力,慎用武器警械,慎用强制措施。n4、“三可三不可”原则-可散不可聚,可顺不可激,可解不可结。n5、“三解决”原则-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单位内部。一、一、 群体性事件的初期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初期处置 初期处置的中心任务是初期处置的中心任务是及时发现,快速应对。及时发现,快速应对。(一)及时获取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一)及时获取群体性事件的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一是群众的报警;一是群众的报警; 二是上级的通报、指令;二是上级的通报、指令; 三是有关单位的转告或报告;三是有关单位的转告或报告
5、; 四是各种秘密力量的反映;四是各种秘密力量的反映; 五是担负现场初期处置任务的人员观察发现。五是担负现场初期处置任务的人员观察发现。核实信息的内容:核实信息的内容:1 1、最早提供信息的人的基本情况;、最早提供信息的人的基本情况; 2 2、群体性事件目前的状况;、群体性事件目前的状况; 3 3、群体性事件主体的构成、规模,引发的状态;、群体性事件主体的构成、规模,引发的状态; 4 4、群体性事件现场环境状况;、群体性事件现场环境状况; 5 5、现场围观群众情况;、现场围观群众情况; 6 6、现在的危害后果及发展趋势等。、现在的危害后果及发展趋势等。信息核实的方法:信息核实的方法:1 1、派出
6、先遣人员或先遣队到达现场实地观察了解;、派出先遣人员或先遣队到达现场实地观察了解; 2 2、详细询问提供信息的单位或个人;、详细询问提供信息的单位或个人; 3 3、向现场附近的有关单位进行查问;、向现场附近的有关单位进行查问; 4 4、利用监控设备观察;、利用监控设备观察; 5 5、利用直升飞机侦查核实。、利用直升飞机侦查核实。 1 1、快速准备的内容:、快速准备的内容:(二)快速进行准备(二)快速进行准备 指挥员紧急会议:指挥员紧急会议: 一是对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及其趋势作出分析判断、统一是对群体性事件的情况及其趋势作出分析判断、统一认识;一认识; 二是明确上级的意图并对所担负任务进行分工;二
7、是明确上级的意图并对所担负任务进行分工; 三是对队伍的组合进行部署;三是对队伍的组合进行部署; 四是制定出初步的处置方案。四是制定出初步的处置方案。 组织动员:组织动员: 包括人员挑选,情况介绍,交代任务,明确队伍包括人员挑选,情况介绍,交代任务,明确队伍出发的时间、路线,强调纪律,确定机动力量,激发参战出发的时间、路线,强调纪律,确定机动力量,激发参战人员的战斗热情等。人员的战斗热情等。 落实后勤保障;落实后勤保障; 机动力量的准备。机动力量的准备。 做好交通、通讯、警械、饮食、医疗等做好交通、通讯、警械、饮食、医疗等后勤保障工作。后勤保障工作。2 2、快速准备的基本要求、快速准备的基本要求
8、迅速、充分、有条不紊。迅速、充分、有条不紊。 (三)赶赴现场(三)赶赴现场 先期处置:先期处置:1 1、先遣队、先遣队 在快速准备的同时,可立即挑选业务能力在快速准备的同时,可立即挑选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的人员组成,配备通讯器材,先强、身体素质好的人员组成,配备通讯器材,先期赶赴现场。期赶赴现场。2 2、后续力量、后续力量 后续力量采取什么形式进入现场位置,取决后续力量采取什么形式进入现场位置,取决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和现场环境。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和现场环境。3 3、机动待命、机动待命 机动力量待命的位置,一般以隐蔽在现场附机动力量待命的位置,一般以隐蔽在现场附近,能够迅速进入和撤离现
9、场的地方为宜。近,能够迅速进入和撤离现场的地方为宜。4 4、抢占地形、抢占地形 有利地形有利地形. .是指便于观察全局动态,能够将是指便于观察全局动态,能够将事件主体与指向目标或冲突各方隔离,切断事件事件主体与指向目标或冲突各方隔离,切断事件主体与未卷入事件人群的联系;利于建立现场指主体与未卷入事件人群的联系;利于建立现场指挥部;利于机动力量隐蔽和出动;利于内外联挥部;利于机动力量隐蔽和出动;利于内外联络;可增强处置队伍机动性的地形。络;可增强处置队伍机动性的地形。二、群体性事件的中期处置二、群体性事件的中期处置 中期处置的任务是:中期处置的任务是:控制局势,平息事态。控制局势,平息事态。 (
10、一)控制现场(一)控制现场 控制现场目的:控制现场目的:通过显示警力起到震摄的作用,通过显示警力起到震摄的作用,将事件控制在原有范围,不使其蔓延扩大,并通过正面将事件控制在原有范围,不使其蔓延扩大,并通过正面舆论的引导,使事件趋向缓解。舆论的引导,使事件趋向缓解。控制现场一般采取的措施控制现场一般采取的措施 1 1、设置警戒线,封锁现场、设置警戒线,封锁现场 一是可以控制事件现场范围,不使之扩大;一是可以控制事件现场范围,不使之扩大; 二是防止和减少外界对事件主体的挑动、鼓励等刺激二是防止和减少外界对事件主体的挑动、鼓励等刺激因素,使事件主体与外界不会形成消极互动;因素,使事件主体与外界不会形
11、成消极互动; 三是使事件主体与被冲击目标脱离接触,保证被冲击三是使事件主体与被冲击目标脱离接触,保证被冲击目标生命财产和首脑要害部位安全;目标生命财产和首脑要害部位安全; 四是使事件主体陷于被孤立、被监视的处境,产生畏四是使事件主体陷于被孤立、被监视的处境,产生畏惧心理,促其分化瓦解,以便相机处置。惧心理,促其分化瓦解,以便相机处置。 2 2、开展宣传教育、开展宣传教育 3 3、显示警力、造成震慑、显示警力、造成震慑 陈兵耀武,引而不发;在相应地区内高频率的调动警陈兵耀武,引而不发;在相应地区内高频率的调动警力,高密度的进行武装巡逻,形成强大震慑力,使闹事力,高密度的进行武装巡逻,形成强大震慑
12、力,使闹事人群畏缩,瓦解。人群畏缩,瓦解。 4 4、疏散围观人群、疏散围观人群 5 5、命令解散或强行驱散、命令解散或强行驱散 责令解散;限时离开现场;强行驱散。强行驱散时经责令解散;限时离开现场;强行驱散。强行驱散时经过批准,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催泪弹等非杀伤性武器。过批准,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催泪弹等非杀伤性武器。 6 6、及时解救被围人员、及时解救被围人员 一是采取恰当措施缓和气氛、巧妙周旋,控制事态一是采取恰当措施缓和气氛、巧妙周旋,控制事态发展,排除各种可能刺激事件的因素;发展,排除各种可能刺激事件的因素; 二是积极做好强行解救前的准备工作,一旦其他方法二是积极做好强行解救前的准备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安全 危机 管理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