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研讨活动精选心得体会精选3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8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研讨活动精选心得体会精选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研讨活动精选心得体会精选3篇.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研讨活动精选心得体会精选3篇教育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对于它的专研是永无止境的,毕竟人类的发展是不停止的,科学是我们小学时需要接触的一门课程,里面有很多知识引起我们的好奇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兴趣,我们要做好科学教学工作。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2022年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研讨活动精选心得体会精选3篇。 篇一 在上午的培训中,我们一行人听取了*教授的精彩讲座,胡教授科学态度严谨,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给在场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其讲座主题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教学建议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课程演变:从自然课程到科学课程 胡教授首先通过建国前后的自然科学课程对
2、比,到内容与能力结构层次上有了较明确划分80年代的新自然课程;再到从过去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发展到进一步关注学生知识、能力与态度等多方面发展的新世纪的科学教程,一一作出了对比与讲解,让我们对科学这门课程的发展有了更直观,全面的了解。 二、课程标准:用2011年版到2017年版的教材进行了对比。在2011版的科学教材中,胡教授先从科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展开,同时以科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作为为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对2011版教材从学科的课程性质、目标、内容及其实施建议等方面进行剖析与阐述。而2017版的科学教材,则是在2011版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主要表现在: 1、在年级全覆盖的同时,
3、把探究式学习调整为 重要的学习方式 同时,明确了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和倡导学习教学进阶两个主要概念。并以概述、命题、分解概念、学习目标、活动建议的方法呈现课程内容。 2、在强调科学与技术结合思想的基础上,增加了 技术与工程 并对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等提出了明确的定义,说明了课程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增加年段目标,并且教材作用将被淡化。 3、在课程性质的表述方面,沿用了2011版的基础性、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这四条性质是构成课程性质的基础、是四个重要组成模块。课程性质决定了课程的属性,明确了课程的涵盖范围。这些科学内容对于小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不仅可以实现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
4、还可以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操作技能,还可以把这些科学技能应用于日常的社会生活中。 总体来讲,2017版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上更注重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框架从三维目标提升到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四维目标。课程内容更丰富:如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 幽默风趣的胡教授还给我们提出了小学课标的一些非常实用的教学建议,这些都很有助于我们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小学 科学 课程 实施 研讨 活动 精选 心得体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