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系统工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系统工程.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章 系统理论概述p学习内容系统的概念系统理论简介系统工程系统是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体。系统一般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系统一般具有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的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v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由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元素)组成; 要素与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在系统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者秩序; 任何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而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组成要素的新功能,它是由系统内部的有机联系和结构决定的。系统理论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
2、同学突变论系统工程v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它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理交叉学科,它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某些理论、方法、思想、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论、方法、思想、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相结合的方法和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
3、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更充分地计、最优控制、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更充分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管理技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系统的综合最优化。解决系统问题的思路1. 确定一个或多个目标;2. 确定达到目标需要的资源与条件;3. 确定可达到目标的(可行)方案;4. 对各个方案在达到目标与所需资源、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估;5. 根据一定的标准,判别各个方案优
4、劣的次序;6. 选择最终实施的方案。硬系统方法软系统方法问题现状说明(无结构问题)搞清问题的关联因素概念模型比较实施说明现状,目的是为了改善现状,弄清问题本身的基本定义搞清楚与改善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因素间的相关关系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考描述系统活动的现状,可用结构模型和有流向的框图表达根据数学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改进上述概念模型,然后将概念模型和现状进行比较,逐步得出满意的可行解对改善问题予以实施第2章 管理系统分析p学习内容系统分析的定义系统分析的要素系统分析的步骤系统目标分析系统分析的含义v 一般认为,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思维推理系统观点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
5、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的一种辅助决策的方法。系统分析的原则整体优化整体优化F 设计管理系统基本架构时,具有整体观点,正设计管理系统基本架构时,具有整体观点,正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确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协调有序协调有序F 管理系统架构中各种管理要素、对象、手段乃管理系统架构中各种管理要素、对象、手段乃至管理主体之间的结合关系和方式都处于最佳至管理主体之间的结合关系和方式都处于最佳状态,元素之间不仅要互补匹配,而且相互融状态,元素之间不仅要互补匹配,而且相互融合,系统有序度达到最大,基本架构的整体管合,系统有序度达到最大,基本架构的整体管理力和管
6、理功能达到充分发挥。理力和管理功能达到充分发挥。动态平衡动态平衡F 关注环境要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管理参量,关注环境要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相关管理参量,确保管理系统的运行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要求。确保管理系统的运行能够适应外界的变化要求。保持管理系统的动态结构稳定。保持管理系统的动态结构稳定。与时俱进与时俱进F 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和系统的变化。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和系统的变化。系统分析的要素1. 目标目标2. 可行方案可行方案3. 费用费用4. 模型模型5. 效果(效益和有效性)效果(效益和有效性)6. 准则(目标的具体化)准则(目标的具体化)7. 结论(建议,不是决策)结论(建议,不是决策)系统
7、分析的主要环节1. 系统环境分析系统环境分析 确定系统与环境的边界确定系统与环境的边界 摸清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摸清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程度2. 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目标分析 论证系统总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论证系统总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当系统总目标比较概括时,需要分解为各级当系统总目标比较概括时,需要分解为各级目标,建立目标系统,以便逐项落实,保证目标,建立目标系统,以便逐项落实,保证总目标的实现总目标的实现系统分析的主要环节3.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结构分析 系统要素集的分析系统要素集的分析 相关性和阶层性分析相关性和阶层性分析 系统整体性分析系统整体性分析4.系统建模与系统仿真系统建模
8、与系统仿真 系统建模是系统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系统建模是系统定量分析的主要工具 系统仿真是用预想的方法观察系统在不同的输入条件系统仿真是用预想的方法观察系统在不同的输入条件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而改变相应条件时系统又将会下将会有怎样的结果,而改变相应条件时系统又将会有何种变化,它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有何种变化,它是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5.系统优化与综合评价系统优化与综合评价第3章 管理系统结构p学习内容系统结构与系统功能系统结构分析方法企业结构进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 功能是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所反映出的能力; 结构的基本特点 稳定性
9、层次性 开放性 相对性 功能的基本特点 整体性 易变性 相对性 控制性系统结构模型的建立等级划分等级结构图描述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从属关系、主次关系等;明确系统结构的等级;根据等级划分的结果,绘制系统的多级递阶结构图;总体结构等级分析法第4章 管理系统环境p学习内容不确定性管理循环经济机遇与风险分析不确定性管理v定义:不确定性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完全不可知的情形。v类型 从原因上看: 外生不确定性(企业环境因素) 内生不确定性(企业内部因素) 从程度上看: 环境前景清晰明显 环境前景有几种可能 环境前景有一定范围 环境前景不明确不确定性管理(1)线的分析方
10、法 例:决策树分析方法: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期望损失值),以最大期望收益值(最小损失期望值)为决策准则。假设有n个方案 ;有m个自然状态,发生概率为 ;各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为 ,则各个方案的期望损益值为:(1, )iA in (1,)jP jmijV1()miijjjE AV P 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出两个方案:一是改造原有生产线,需投资100万元,工期为2个月;二是建一条新生产线,需投资180万元,工期为6个月。按技术改造 (甲)、新建生产线 (乙) 和维持老产品 (丙) 三种方案进行估算,到年底的损益值(万元)见下表: 方案方案市场市场甲甲乙乙丙丙市场好(市场好(0.6)
11、市场一般(市场一般(0.3)市场差(市场差(0.1)300200-50350300-7010080-50 计算各方案的期望值为甲:3000.6+2000.3+(-50)0.1-100=135(万元)乙:3500.6+3000.3+(-70)0.1-180=113(万元)丙:l000.6+800.3+(-50)0.1-0=79(万元) 可见甲方案的获利期望值最高135万元;不确定性管理(3)面的分析方法 例:SWOT分析,综合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S-优势、W-劣势、O-机会、T-威胁。 第一部分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 第二部分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 在进行SWOT分析时:1. 分析内外
12、部因素2. 构造SWOT矩阵3. 制定行动计划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 (recycle economy)(recycle economy),一种以,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环境人本经济优化从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从
13、开环的末端性治理到闭环的全过程控制的全过程控制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到质量型的服务增长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从就业减少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到就业增加型的社会循环经济的三维结构循环经济的三维结构机遇与风险分析F 机遇与风险都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两者的关机遇与风险都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源,两者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系是对立统一的。v 机遇价值链机遇价值链就是要就是要“增正增正”,获得最大的收益值;,获得最大的收益值;v 风险价值链风险价值链就是就是“减负减负”,实现最小的损失率;,实现最小的损失率;v 双链互动双链互动就是企业在寻机、乘机和创机的过程中,就是企业在寻
14、机、乘机和创机的过程中,同时关注机遇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兼顾机遇同时关注机遇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兼顾机遇和风险双重因素,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和风险双重因素,实现企业的快速增长。第5章 管理系统控制p学习内容优化控制流程控制量化模型优化控制反馈控制:用于稳定控制中,可以使被控量稳定在目标值的容许偏差范围内。1. 正反馈效应:反馈信息失真,对问题的性质或方向判断错误;比较器失灵,是非不清;调节方法及措施失当,效果相反;2. 反馈失时与反馈失度:控制时机与控制力度的把握;3. 控制的滞后性:动态系统具有保持原有状态的惯性,延长了被控制系统在偏差状态上的运行过程和时间;准确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适度
15、性原则随机性原则优化控制优化控制就是在各种不同的资源资源配置方案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管理目标的要求。方法之一:优选法优选法优选法优选法是以数学原理为指导,用尽可能少的试验次数,尽快找到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最优方案的一种科学试验方法。1. 明确目标;2. 确定因素:分析影响目标的因素,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3. 确定合理范围:试验范围为多大;4. 确定合适方法:具体安排实验的方法。优化控制一、面对实际问题,研究者首先收集充分的信息资料,调用有关方面的统计数据,作为研究工作的基础准备;二、研究者邀请有关专家对系统状态、特性、运行机制等进行分析研究,明确问题症结,对系统的可能行为走向
16、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作出定性判断,形成经验性假设,明确系统的状态变量、环境变量、控制变量和输出变量,确定系统建模思想;三、以经验性假设为前提,充分运用现有的理论知识,把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特性、输入输出关系定量表示出来,建立系统模型;优化控制四、依据系统模型把有关数据、信息输入计算机,对系统行为做仿真模拟试验。通过试验获得有关系统特性和行为走向的定量数据资料;五、组织专家群体对计算机仿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对系统模型有效性进行检验,以便进一步挖掘和收集专家的经验、直觉、判断。六、依据专家们的新见解、新判断,对系统模型作出修改,调整有关参数,然后再进行仿真模拟试验,再将新的试验结果交给专家群
17、体分析评价,根据新一轮的专家意见和判断再次修改模型,再做仿真实验,如此反复循环,直到计算机仿真试验结果与专家意见基本吻合为止。流程控制流程再造的六个阶段与技术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节点法节点法工作节点编号持续时间D最早时间最迟时间总时差TF关键工序ijESEFLSLFABCDEFGH11223345233445661532655300115511111543111016141029581113255111113161610180302*第6章 管理系统评价p学习内容系统评价原理定性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 所谓系统评价是指根据预定的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对各种可选方案可选
18、方案进行评审和选择,找出可行或最优方案。通过特定的原则和步骤,依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得出的系统评价结果,是选择方案或衡量系统工作效果的客观依据。系统评价原理系统评价原理系系统统评评价价的的复复杂杂性性1.评价目标的多样性2.定性指标的主观性影响3.评价方案各有优势和不足4.人的价值观起主导作用系统评价原理系统评价的原则系统评价的原则评价评价的客观性客观性方案方案的可比性可比性指标指标的系统性系统性方法方法的综合性综合性系统评价原理系系统统评评价价的的步步骤骤1.整理说明评价方案2.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3.确定评价指标体系4.确定评价指标权重5.进行单项指标评价6.进行系统综合评价第第7章
19、章 管理系统集成管理系统集成 集成管理的内涵集成管理的内涵 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点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点 集成管理结构设计集成管理结构设计集成管理的内涵集成管理的内涵 集成管理就是要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造集成管理就是要通过科学而巧妙的创造性思维,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对待各种资源性思维,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来对待各种资源要素,拓展管理的视野和疆域,提高各项管要素,拓展管理的视野和疆域,提高各项管理要素的交融度,以利于优化管理对象的和理要素的交融度,以利于优化管理对象的和谐有序性,增强企业的集成效应。谐有序性,增强企业的集成效应。 集成管理的内涵集成管理的内涵第一,集成管理能够成倍地提升整体的效果,它不是管理要素
20、第一,集成管理能够成倍地提升整体的效果,它不是管理要素简单的聚合、简单的汇集,它是要把各项管理要素所蕴藏的优简单的聚合、简单的汇集,它是要把各项管理要素所蕴藏的优势,通过竞争性的互补转化为比别家的效果大得多的优势,呈势,通过竞争性的互补转化为比别家的效果大得多的优势,呈现出优势爆炸的格局。现出优势爆炸的格局。第二,各个管理要素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集成和一般的系第二,各个管理要素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集成和一般的系统是不一样的,是在竞争性互补机制的作用下各个管理要素不统是不一样的,是在竞争性互补机制的作用下各个管理要素不能以同样的条件进入集成体当中,各个元素要在集成的过程当能以同样的条件进入集
21、成体当中,各个元素要在集成的过程当中并不享有平等的权力。中并不享有平等的权力。 第三,集成管理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管理要素之间结合方第三,集成管理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管理要素之间结合方式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集成体也必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式是不断变化的,也就是说,集成体也必然是一个活的有机体,企业集成将随着集成要素不断演变而呈现动态变化的态势。企业集成将随着集成要素不断演变而呈现动态变化的态势。集成管理的内涵集成管理的内涵第四,集成管理体现的是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企业集第四,集成管理体现的是全方位的、开放的格局。企业集成管理覆盖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硬件要素,更成管理覆盖的领域是
22、非常广泛的,不仅包括硬件要素,更重要的还包括软件的要素,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重要的还包括软件的要素,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资源,还包括企业外部的资源。包括企业外部的资源。 第五,集成管理有人的创造性的思维在内,各种集成要素第五,集成管理有人的创造性的思维在内,各种集成要素之所以产生竞争互补的作用,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创造性之所以产生竞争互补的作用,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创造性的思维,要拿企业的战略统帅集成管理。依靠科技,科技的思维,要拿企业的战略统帅集成管理。依靠科技,科技现代化的手段、工具、方法不断增加集成过程当中智力的现代化的手段、工具、方法不断增加集成过程当中智力的水平和智力的含量,保证集成
23、效果的最大化,水平和智力的含量,保证集成效果的最大化, 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点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点v集成效应集成效应集成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从管理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管理活动的经济效果上。1. 集成效应的经济分析范围经济效应,通过以适当的成本提供尽可能多的产品品种、种类。聚集经济效应,各种生产要素,甚至包括企业,由于聚集在一起形成相互匹配、相互支持的综合作用体,而带来的一种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收益的经济效益。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点集成管理的理论基点速度经济效应,企业由于在经营速度上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大优势而赢得的一种比较经济效益。知识经济效应,知识在反复使用、扩散使用的过程中,它的价值可以进一步增加和扩展。组织
24、经济效应,企业通过借助外力、外脑,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使自身能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经营理念 管理基点管理基点 适应条件适应条件 追求目标追求目标 基本要求基本要求基于技术基于技术平台的集平台的集成管理成管理技术驱动技术驱动(着眼于(着眼于技术的推技术的推进)进)相对忽视相对忽视市场,集市场,集中于技术中于技术需求大量需求大量化,消费化,消费者选择主者选择主动权较小动权较小效率指向效率指向较强的技较强的技术开发实术开发实力力基于市场基于市场平台的集平台的集成管理成管理市场驱动市场驱动(先寻找(先寻找市场,再市场,再组织资源)组织资源)适应需求,适应需求,扩展市场扩展市场(容量、(容量、范围)范围
25、)需求成熟,需求成熟,消费者理消费者理性化,竞性化,竞争激烈争激烈效果指向效果指向敏锐的市敏锐的市场感应力,场感应力,善于组织善于组织调配资源调配资源基于知识基于知识平台的集平台的集成管理成管理知识驱动知识驱动(以智慧(以智慧资本创造资本创造价值)价值)激活潜在激活潜在需求,诱需求,诱导、创造导、创造新市场新市场消费日趋消费日趋个性化,个性化,竞争格局竞争格局相对均衡,相对均衡,难以获得难以获得市场机会市场机会效率、效效率、效果并重果并重极强的创极强的创新能力,新能力,企业是学企业是学习型组织,习型组织,知识要素知识要素含量高含量高第第8章章 管理系统创新管理系统创新 系统创新的内涵与特点系统
26、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系统创新规律系统创新规律 系统创新常见技法系统创新常见技法系统创新的内涵与特点系统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系统创新侧重于创新的组织管理技能,可以系统创新侧重于创新的组织管理技能,可以说系统创新是一项创新的组织管理技术,是对组说系统创新是一项创新的组织管理技术,是对组成系统的诸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结构、成系统的诸要素、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结构、系统流程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的、系统流程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的、全面的组织过程,以促进系统整体功能不断升级全面的组织过程,以促进系统整体功能不断升级优化。优化。系统创新的内涵与特点系统创新的内涵与特点v 系统创新的内容
27、系统创新的内容1. 统筹管理系统诸统筹管理系统诸要素要素的功能,这是系统创新的基础。的功能,这是系统创新的基础。2. 创新系统的重要思路在于通过改善要素创新系统的重要思路在于通过改善要素关系关系及及结构结构,提升系统整体功能。提升系统整体功能。3. 在系统创新工作中,要关注在系统创新工作中,要关注系统层次系统层次内部和层次之间内部和层次之间的协同优化。的协同优化。4. 重视创新系统与重视创新系统与环境环境之间的联系,使系统与环境做到之间的联系,使系统与环境做到最佳衔接与协调,提升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最佳衔接与协调,提升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系统创新常见技法系统创新常见技法5. IDEAL模型模型I=确定问题和机遇确定问题和机遇(identity problems and opportunities)D=定义目标定义目标(define goals)E=探寻可能的策略探寻可能的策略(explore possible strategies)A=预期结果与行动预期结果与行动(anticipate outcomes and act)L=反视与学习反视与学习(look back and learn)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