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1.中考系列(中考课件)四、《三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版)--1.中考系列(中考课件)四、《三峡》.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三峡郦道元【2013年考查单篇阅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三峡的七百里( 江流 )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七百里:约合现在的两百公里。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 就 )看不见太阳和月亮。自:如果,假如。非:不是。亭:正。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有时遇到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皇帝有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早晨( 坐船 )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或:有时。宣:宣布、传达。虽:即使。疾:快。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在春、冬两个季节,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 各种景物的 )影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有趣味。每至晴初霜旦( 21 ),林寒涧肃( 22 ),常有高猿长啸,( 秋天, )每逢天刚放晴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寒,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属引( 23 )凄异( 24 ),空谷传响( 25 ),哀转( 26 )久绝。故渔者歌曰: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人唱道:“巴东(
3、27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猿猴啼叫了几声,泪水沾湿了衣裳。” 绝:消失。赏析评点第一部分( 第1段 ):写三峡的山。先写山的连绵不断,再写山形之高和挺拔险峻,最后从侧面进一步渲染山峰的险峻。第二部分( 第24段 ):写三峡夏季、春冬、秋季的情景。第2段:写夏季三峡水涨流速,交通阻断。“襄陵”“阻绝”写夏水的凶险,水涨路绝;“朝发”“暮到”“千二百里”则写夏水的迅疾。第3段:写春冬季节三峡水退潭清,风景秀丽。先写俯视江中所见,再写仰视山上所见。最后以“清荣峻茂”状写四种景物,且各具特色,导出作者心境。第4段:写秋天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凉。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烘托三峡秋景的凄凉。引用渔歌衬托三峡深秋的清幽寂静,既是对秋景的总结,又引起缠绵的愁思。节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 q )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郦道元( 约470527 ),字善长,范阳涿( zhu )县( 今河北涿州 )人,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当时南北分裂,此书记北方河流,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与作者实地考察的成果;涉及南方江河,则博采他人记述,精心选择,细致
5、加工,融汇成文。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 x )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 xin )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沿溯( s )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奔这里指飞奔的马。不以疾没有这么快。素湍( tun )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绝( yn )极高的山峰。飞漱( sh )飞速地往下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
6、草盛。荣,茂盛。良甚,很。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肃肃杀,凄寒。属( zh )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凄异凄惨悲凉。响回声。哀转声音悲凉婉转。巴东今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一、内容主旨作者通过对三峡地貌和四季景色的描绘,写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二、结构图解三峡山两岸连山隐天蔽日水夏夏水襄陵乘奔御风春冬素湍绿潭悬泉瀑布秋林寒涧肃高猿长啸高峻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三、写作特色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2.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描写三峡特点,着墨不多而境界全出。3.语言精练准确,清新优美;骈散结合,张弛有度;言简
7、意丰,生动形象,极富神韵。一、重点字词句梳理1.重点词语解释( 1 )略无阙处略无:完全没有2013( 2 )自非亭午夜分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3 )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漫上( 4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2013( 5 )或王命急宣或:有时宣:宣布、传达( 6 )虽乘奔御风虽:即使御:驾、乘( 7 )不以疾也疾:快( 8 )则素湍绿潭素:白色( 9 )林寒涧肃肃:肃杀,凄寒( 10 )属引凄异属:连接2013引:延长( 11 )故渔者歌曰故:所以20132.通假字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3.一词多义( 1 )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介词,于,这里是在的意思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如果
8、( 2 )绝4.古今异义( 1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2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的组合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3 )良多趣味古义:甚,很今义:良好5.词类活用( 1 )动词用作名词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 2 )形容词用作名词回清倒影清:清波( 3 )名词用作动词每至晴初霜旦霜:下霜6.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划1处 )( 1 )自非/亭午夜分( 2 )绝/多生怪柏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2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文:到了夏季,江水漫上山陵,上行
9、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3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4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013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很有趣味。( 5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译文:经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文中采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中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态景物描写,又有“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态景物描写,色彩对比鲜明,有声有色。4.文中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
10、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5.三峡中,“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一句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三、课文内容探究( 一 )理解文章内容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三峡的自然景观?是怎样描写的?作者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了三峡的自然景观。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2.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景象来描写江水的特点的?课后练习第二题变式夏天,写三峡水涨流急,交通阻断,突出江水凶险和迅疾的特点;春冬之时,水退潭清,突出了三峡春冬景色的清丽奇秀;秋季,景色清冷寂静,水枯寒冷,以高猿哀鸣衬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三峡
11、秋天的萧瑟气氛。3.作者为什么要先写山,后写水?写水时为什么要先写夏水?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 或为下文做铺垫 )。山高,水的落差大,水流自然急速。夏水水势浩大,所表现出的奔放美最能突出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所以先写夏水。( 二 )分析写作手法从全文看,结尾引用了渔者的歌谣,有什么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衬托三峡深秋的清幽寂静,渲染了萧瑟的气氛。也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三 )阅读启示探究1.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 或:速度快、水势迅猛、水流湍急 )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某些联系吗?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和三峡描写的都是三峡风光,前者是七绝古诗,后者是游记散文。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第一、二、四句相对应,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急的特点;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描写了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则和诗中的“万重山”相对应,突出了三峡山峰连绵不断的特点。本课过关检测见强化练习册( 教用P4、学用P4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