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oc
《浅议新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新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议新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浅议新教育理念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摘要新教育技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会产生推动作用,但不适当的使用就会对语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造成资源的喧宾夺主,减弱学生的想象力,妨碍师生情感互动,退化教师技能等现象。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词新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优势 误区 应对方法普及新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的共识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与潮流。我国教育部也于2004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其中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把人类在社会生产与生活
2、中创造出来的新技术、新设备加以改进并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实质就是要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信息技术凭借其知识的多样、广泛、速度快等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教学带来了一场全新的革命。一、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整合之优势1、信息表现的直观性,能突破学生视觉的限制,让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教学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通过信息技术制作的课件创设出的情境,可以让学生轻松进入学习氛围。并且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3、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
3、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一特性建立在教师对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上,要熟练掌握链接、留言板和计算机的操作,才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4、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例如学习说明文时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既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作者写作的顺序、方位、角度,更有助于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5、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1。传统课堂教学无法重来,但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把课堂教学记录下来,以供同学参考,减少知识的遗忘。对难点的重放则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总之,大量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信息技术的确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与革新,然而目
4、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认识、理解上的一些偏差,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出现误区。笔者仅就所闻所见谈谈自己的认识。二、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1、教学资源喧宾夺主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在于利用其图、文、声、像等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简单化,达到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制作出适宜的教学课件,以发挥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2但在我所了解的汕头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
5、这个目的,使用了过量形式优美的视频、动态信息,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但冲淡了教学的主题和内容,偏离了语文教育、语言学习的中心目标,影响教学实效性。具体表现在:(1)信息容量大。比如在讲授黄山记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花了很多精力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总想将课文内容扩展开来讲。他认为只要讲了学生就能理解掌握并应用,讲了比不讲好。于是课件成了 黄山图片展 。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积极发言,实际由于信息量过大,学生目不暇接,没思维的空间,对整节课的内容只是囫囵吞枣,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对作者的感情理解并不深刻。对文章整体的结构把握不清。个别学生在反馈教学意见时甚至说: 这不是机器化大生产下的 填鸭 教育吗?不
6、用人灌用机器灌。 (2)信息表现方式复杂。在课堂教学中是所教的内容决定教师备课的内容及课件的表现方式。如果在形式上一味追求新颖和动感,大量运用强烈的色彩、丰富的图片和多变的动画。看似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特点,实际上仅仅是追求了优美的形式和艺术效果,过多的运用了强烈的色彩、动画和声音以致喧宾夺主,致使学生被新异刺激所吸引,注意力分散。还有一些问题用简单的语言、文字、图形就可表示清楚,却采用各种形式优美、复杂的课件,使得视频影像的播放占用大量教学时间,授课量减少,降低了授课效率。应对方法 教育心理学认为接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过多的信息和信息表现方式,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学生接受有用信
7、息。因此,课件制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教学设计的思想进行设计制作;要简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要强调实用性,避免追求表面,喧宾夺主,更不能画蛇添足;要根据各个阶段的学生制作出不同的课件,因人而异。2、图解减弱学生的想象力、使创新思维僵化(1)以诗歌教学为例,诗歌最重要的存在形态是意象, 意象是作家的感知,情感和理智等心理因素与所描写的事物有机结合所构成的复杂的经验世界。古诗文作品的审美经验,传达着作者的情感和生命体验,也能引发读者从自我的出发进入情感和生命体验,这样就使意象具有了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3。信息技术手段的不当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作品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使作品原有的优美意境变
8、成了简单的画面,其结果是破坏了学生对作品想象再造的重要环节。如六都中学教师讲授杜甫的登岳阳楼时,课堂上展现的是多幅洞庭湖的图片。饱览湖上风光对于学生理解诗歌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每个人对景物的想象都是不同的。固定的画面会割断作者的情感联系,让这些画面成为一个个单独的个体,不利于学生想象。例如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样一幅雄浑壮阔的景象,是很难用具体画面来传达的。笔者认为在这里如果使用讲授法会让同学们在自由大胆的想象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不受约束在品位语言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对诗进行思维再加工使他们有更丰富的想象和作者能产生情感共鸣。就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是每个人的心中之美是 千人千美
9、。如果用一幅美女的画表现不仅太直白而且一点意蕴也没有,更没有让人有想象自己心中美女时的那种再造的兴奋感,幸福感。(2)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是语文新课标所要求达到的总目标之一。现代信息技术使信息大量出现,学生的大脑只能像一台存储器,尽可能记忆呈现的信息,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文章的理解就停滞在所显示的图文、声音、解释上限定了学生的思维。如教授山居秋暝一诗时,老师给定学生的画面就是山间傍晚,茂林修竹起伏摇曳,澄净碧蓝的河水蒸腾着雾气,雾霭迷蒙中,主人公伫立于蜿蜒的水畔,远眺周围的景物。浣女们在竹林中忽隐忽现,可望而不可及,水上漂来小船,荷花在风中摆动 如此一来,学生就只跟着老师做的课件走,没时间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议新 教育 理念 信息技术 语文 教学 整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