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讲话稿【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讲话稿【6篇】.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8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讲话稿【6篇】积极推动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驻村工作队员始终牢记责任,自觉以董福财为榜样,真正把自己当成 村里人 ,与党员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讲话稿【6篇】。 1.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强化党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 自2014年7月开始,省直机关工委负责帮扶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具体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汇集全委之力,以强化机关党建为引领,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 高度重视并落实帮扶责任。省
2、直机关工委始终高度重视驻村帮扶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担负责任。一是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省直机关工委将驻村帮扶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重要平台,先后把6名优秀干部放到扶贫攻坚中经受锻炼。在阜新市委和彰武县委的支持下,有3名驻村队员分别担任 三级书记 ,即县委副书记、镇党委副书记和村第一书记,都分工负责党建和扶贫工作,都倾力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省直机关工委对工作队出思路、交任务、压担子,同时,跟踪他们的履行职责情况,对扶贫工作业绩突出、得到各方认可的驻村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其中,2人被提拔为正处级领导干部,1人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二是每月听取驻村工作汇报。省直机关工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脱贫
3、攻坚工作。在每月的工委机关工作例会上,都专门听取驻村工作队汇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主要领导每年多次到村里调研,班子成员有25人次到北甸子村研究解决脱贫问题。三是所有支部结对帮扶。在开展驻村帮扶的同时,省直机关工委把北甸子村作为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 双联系 教育基地。机关和工委党校的每个党支部都与当地的贫困户结成 一对一 帮扶对子。党支部每名党员像 走亲戚 一样走进农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在田间地头、农户炕头接受教育。 总结推荐和学习宣传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北甸子村党支部原书记董福财同志数十年带领党员群众在荒漠中持续植树造林、防风治沙,是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优秀代表。在开
4、展驻村帮扶中,省直机关工委认真总结推荐和宣传董福财先进事迹,以此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凝聚弘扬强大精神力量。一是总结推荐董福财事迹。省直机关工委向省委及有关部门汇报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的重视和推动下,董福财同志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宣传。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二是带头学习董福财精神。按照省委部署,省直机关工委把学习弘扬董福财精神作为省直机关党建工作重要内容,号召省直机关全体党员学习他的先进事迹。2015年以来,省直机关工委党校把北甸子村作为现场教学基地,分批组织主体班学员开展党性教育。三是持续丰富董福财精神内涵。2016年6月,
5、省直机关工委与阜新市委共同建立了董福财精神党性教育基地。目前,累计参观学习人数已达1万多人次。最近,在当地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下,董福财精神干部学校正在规划设计中。 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精准帮扶。三年来,省直机关工委及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机关党建优势,凝聚各方力量,积极落实帮扶责任,通过党建引领推进精准扶贫。一是积极推动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驻村工作队员始终牢记责任,自觉以董福财为榜样,真正把自己当成 村里人 ,与党员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三年来,配合村党支部发展了4名新党员、培养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二是带领党员群众脱贫致富。省直机关工委组织北甸子
6、村党员干部到省内先进村镇学习,确定了将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作为北甸子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目前,共带动2批32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贫困户年平均收入已近6万元。三是协调各方力量办好实事。协调省直医疗单位开展免费义诊活动,推动沈阳知名学校与镇九年制学校建立协作共建关系。协调省直机关有关单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村屯全部铺设了水泥道路、安装了路灯、建设了文体广场、重建了新村部,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变化。面对今年罕见旱灾,省直机关工委及时协调支援抗旱器材,为100多受灾农户送去了抗旱资金。如今,当年曾是省级贫困村的北甸子村已在2016年底实现了整体脱贫。 2.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党建统领凝聚力
7、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xx市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市委把脱贫攻坚确定为今后5年全市 四大任务 之一,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走出一条党建统领脱贫攻坚之路。 高度重视,压实责任,强力推进落实。市委把脱贫攻坚作为农村党建的龙头任务,出台了关于以党建为统领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先后召开3次千人大会,建立4项机制部署推动。一是建立责任落实机制。市委书记负总责,四级书记一起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建立党建扶贫联系点303个,构建了人人负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二是建立 2+2+1 工作推进机制。市委每年至
8、少听取2次专题汇报,开展2次专项督查,以 党建统领脱贫攻坚 为主题开展1次拉练观摩。三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制定脱贫攻坚系列考核办法,把脱贫攻坚纳入县区和市直部门年度实绩考核。实施督查巡查制度,率先设立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办公室,选调10名后备干部,负责日常督查考核。四是建立 三个一批 奖惩机制。着力解决脱贫攻坚干好干差一个样的问题,坚持好的表彰一批、差的召回一批、业绩突出的提拔一批。 聚焦问题,靶向施策,夯实基层基础。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关键要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此,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推进,补齐基层短板,做到 五抓 。一是抓班子队伍。将56名优秀干部调整
9、提拔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对7个县区中的6名扶贫办主任进行调整,新配备的扶贫办主任全部具有扶贫一线工作经历,担任过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去年以来,提拔14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乡镇班子。结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调整村班子185个、村干部267名,撤换村党支部书记118名,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常态化机制。二是抓党群共富。我们鼓励和引导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大力推行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模式,带动贫困户多渠道脱贫增收。三是抓内生动力。组织贫困村党组织开展 比干劲奔小康 活动,村级每两个月一评比、乡镇每半年一评比,结果在乡村张榜公布,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让贫困群众干有目标、学有榜样。四是抓集体
10、经济。三年来,消灭集体经济 空壳村 615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达到90%,10万元以上的达到32%,39个村被确定为省级集体经济试点村,增强了村级组织的 造血 功能。五是抓基础保障。三年筹资5亿多元,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789个,文化广场859个。全市1343个行政村全部达标。市县两级每年按财政收入的2 比例建立基层党建基金,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整合资源,凝聚力量,投入脱贫一线。一是坚持紧盯 685 指标抓行业扶贫。与31个行业部门签订责任状,按照跷脚蹦高标准,逐一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今年,我们针对短板问题,重点抓实健康、金融、光伏和农业共营制扶贫。深入开
11、展 百企联百村同走致富路 活动,国有企业党组织募集脱贫攻坚基金1.14亿元,504家非公企业帮扶资金2亿元,落实产业扶贫项目231个,安置就业5963人。二是坚持全面覆盖抓驻村扶贫。在向413个省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的基础上,坚持副市级领导所在部门带头加码、资源多的部门和单位带头加量、人员少的单位组建小型工作队,市以上有 两代表一委员 的企业承担社会义务,剩余由县级兜底,向249个市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实现662个省市贫困村全覆盖。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了抓班子带队伍、建制度立规范、兴产业谋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作用。三是坚持全程纪实抓结对扶贫。深入开展 党员干部走基层联系群众心贴心 活动,组织3.3
12、万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每季度至少入户一次,帮扶物资折合4653万元,解决实际问题1.6万多件。 3.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模式 xx县共有44家基层党(工)委,有党支部607个、党员15790名。近年来,我们突出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模式,以 脱贫路上党旗飘 微信平台为载体,以 一线工作法 牵手计划 农村脱贫人才建设工程 为措施,全力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建立微信平台,创新模式助推脱贫攻坚。我们经过反复论证,于去年10月份建立了微信号、公众号、微信群 三位一体 的 脱贫路上党旗飘 微信平台。目前,通过微信平台,已开展论坛活动200余次,转发相关消息14
13、83条次,发布各类信息701条次,累计帮助基层解答咨询3898个,交办解决实际问题106件,协调落实帮扶资金、贷款6240万元。我们已经将微信平台打造成了带动党员干部发挥脱贫攻坚模范带头作用的先锋工程,集政策咨询、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经验推广、问题反馈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和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带动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真正实现了脱贫攻坚天天在拉练、夜夜在调度、时时在交流、分分在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注重一线工作,转变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按照习近平总书记 三个推进 工作要求,我们注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转变干部工作作风。今年以来,实施了 一线工作法 ,确保每个乡镇和贫困村都有县级领导包保,每个行政村
14、都有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保,每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都与1至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目前,县级领导、乡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包保村2150人次,解决问题872件,制定脱贫计划96个,走访贫困群众712人,提供帮扶资金30.3万元,帮助群众上致富项目1000余个,协调惠农贷款2000余万元。通过实施 一线工作法 ,我们不仅推进了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更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的 最后一公里 问题。 实施 牵手计划 ,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我们在省市向我县派驻60支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为全县其他114个村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开展了 牵手计划 活动,实现了全县174个行政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全覆盖。活动中,我们明确了 五帮
15、 工作内容。一是帮建好队伍,二是帮理清思路,三是帮人才技术,四是帮资金项目,五是帮化解矛盾。目前,各级驻村工作队为全县174个行政村制定了发展规划,已落实帮扶项目73个、帮扶资金3858万元,办好事实事1728件。通过这一活动,让我们整合了各级资源,推动了人才、技术和资金向基层倾斜,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强化人才建设,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我们实施了 农村脱贫人才建设工程 ,对全县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进行了调查摸底,建立了由90名乡土人才组成的 土专家库 。同时,整合组织、劳动等部门,积极协调扶贫培训资金,依托xx电大农科学院教学平台,通过 百生带百人、百师带百品、百计带百队、百企富百村
16、 的 三带一富 模式,在全省率先开办了村级创业致富人才培训班。目前,已经对90名村级创业致富学员进行了培训,学员毕业后,每人都要按照要求,带动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我县这一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全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9个示范案例之一。 4.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抓好党建促脱贫稳步打赢攻坚战 xx乡共有10个村,其中5个为重点贫困村,建档立卡未脱贫657户、1754人。乡党委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发展任务和民生工程,以抓好党建为根本,充分发挥产业项目的 龙头 作用,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初战告捷。 明思路,绘制脱贫 作战图 。乡党委坚持统筹发展、先谋后动、规划引领,高标准
17、高质量夯实脱贫攻坚工作根基。一是抓领导。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挂帅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立月调度制度,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各村党组织都在村中显著位置,竖立了脱贫攻坚倒计时牌,时刻提醒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二是抓责任。乡党委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村责任制,乡村干部每人包保5户贫困户。乡党委与各村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明确规定 三个必须 :必须保证每户贫困户当年新上一个产业项目,必须将所需资金协调到位,必须确保完成当年脱贫任务。三是抓联动。每年xx乡机关党员到省科协机关接受科普培训,开展互动,效果明显。四是抓统筹。确定了长期项目抓林果业、中期项目抓养殖业、短期项目抓种植业和
18、光伏产业的脱贫规划。2016年,全乡375户、1160人实现脱贫。 强组织,筑牢脱贫 主阵地 。脱贫的总体路子定了,关键还是要把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真正起到 中坚 作用。一是重教育。年初以来,全乡91名乡村党员干部开展 佩戴党徽亮身份 活动,制定并严格执行乡机关干部 十条禁令 、村干部 五要十不准 制度,为脱贫攻坚凝心聚力。二是重激励。乡党委连续四年组织村干部进行体检,为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办理三险一金;对村干部实行结构工资制,按月发放村干部工资报酬。开展村党支部书记 达标增星 创建活动,对县委评定为四星、五星的党支部书记,乡党委另行奖励,极大地增强了村党支部书记干
19、事创业的积极性。三是重带头。乡党委大力实施党员 创业带富 工程。一方面积极动员在外打工人员、有经济头脑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另一方面主动帮助在家的能人党员上项目、办实业,现已培育党员示范户120多个。四是重保障。健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开展便民服务 阳光行动 ,公开办事流程,今年上半年为群众代办事项1250件,实现了弱势群体办事不出门、村民办事不出村。 兴产业,找准脱贫 主攻点 。脱贫成效主要看项目,乡党委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一是发展户户脱贫项目。到2016年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实现户户有项目、户户有稳定收入,争取实现整乡脱贫。二是摸索集体经济项目。通过创办
20、实体、服务创收等方式,增强 造血 功能,集中攻坚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全乡10个村,今年已全部新上村级集体收入项目。三是落实民生保障项目。近三年来,年年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办理平安保险;投资1116万元,为372户贫困户翻建险房;投资31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455盏,村屯主要道路全部实现硬化和亮化,解决了 出行难 问题。 5.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履好第一书记职责抓实党建促脱贫 我是团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赵莉,现任团省委xx自治县xx镇xx村工作队队长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两年多来,我把抓好党建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村民当亲人、以扶贫为事业,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实现了后进村转
21、化、贫困村摘帽的目标。 聚焦主责抓党建,着力打造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我们抓住村 两委 换届契机,协助镇党委严把换届程序和人选标准,把两名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的年轻同志选进村班子,支部 双带 能力显著提高,让群众看到了新气象。针对村部年久失修问题,通过团省委党组争取资金35万元,修缮了村部和文化广场,设置12个党建宣传栏,配备办公设施、音响设备和图书室,村级活动场所成为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扎实推进村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帮助建立 三会一课 、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26项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主题活动。村里各项工作正常起来、规范起来,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全村凝聚起
22、上下一条心、共同奔小康的精气神。 聚焦发展抓产业,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原动力。我们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一起,到沈阳、大连、丹东等地的先进村考察学习,让大家开阔眼界和思路。回到村里后我们确定了 巩固传统产业、发展绿色产业、探索新兴产业 的发展思路。在传统产业上,我们依托村民有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传统这一优势,帮助建立柞蚕养殖合作社,带动30多户农户参与。申请成立中草药种植合作社,已推广种植黄芪等20多个中草药品种,有近40户村民参与。在绿色产业上,我们组织62户贫困户通过流转土地收益和入园打工收益的方式,每户年收入突破2万元,打开了全村乃至全镇脱贫致富的门路。在新兴产业上,我们利用宽甸旅游资源丰富
23、的优势,帮助引进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重新规划浴水山庄建设,启动溪山圣地综合旅游项目,带动村民发展农家乐产业,就地销售农产品。此外,还协调有关部门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修建了贯通全村7.5公里的青年路,整修了3.8公里河道,安装环保厕所86个,给每个村屯都安装上路灯。 聚焦长远抓助学,点亮永久脱贫致富的新希望。我们坚持把公益助学,作为帮扶工作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为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助学行动,工作队协调省市新闻媒体5次到村里拍摄专题公益节目,通过实施蒲公英计划 七彩心愿包 活动筹集资金33.67万元, 一支铅笔乡村助学 活动两天筹得5万元,解决镇村学校教学设施和学生用品问题;争取中国福利基金会
24、 爱心午餐 项目,两年投入资金120万元,为镇村426名学生和教师提供免费午餐;协助镇党委、政府争取市县教育部门支持,投入专项资金200余万元,新建中学和小学教学楼,修缮学生宿舍楼,改善了农村教学环境 目前,我们的助学行动已经覆盖到全镇乃至全县,通过 暖流计划 希望厨房 等活动筹集20万元资金和物资,覆盖了全县19所小学;通过 圆梦大学 活动筹集49万元,资助全县98名贫困大学生。 6.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发言稿:支部带着群众干脱贫不丢一个人 我叫白金山,是xx自治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中,我们按照全市开展的 党建+精准脱贫 活动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
25、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为主的脱贫致富之路。2016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全村2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支部引领,把 小葡萄 干成 大产业 。我们村地处辽西北干旱丘陵地区,土地瘠薄,但适宜葡萄种植,产出的葡萄口感好、甜度高,深受消费者欢迎。2014年初,我们借助阜新市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契机,在市委组织部派驻的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决心把冷棚葡萄项目作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抓起来。一开始就遇到了资金问题,我们转变观念,采取市场化模式运作,经驻村帮扶单位牵线搭桥,引进了阜新金亿亨公司,垫资300万元;2015年初,又实行
26、企业化模式经营,通过垫资企业成立了阜新关山实业公司,投资2100万元建设高标准产业园区,为引导群众发展冷棚葡萄产业作出示范。在村党支部强力推动下,三年多来,全村参与冷棚葡萄种植的农民达到100多户,其中贫困户62户;每公顷冷棚葡萄纯收入在30万元以上,人均增收达到9300元。 党员示范,让群众由 站着看 变为 跟着干 。发展冷棚葡萄初期,村里群众对以前种植裸地葡萄的教训心有余悸,都抱着怀疑观望 边上看 的态度,有顾虑 不想干 ,我们就组织党员干部做示范,带头干给群众看。2014年我们组织61户建了20公顷冷棚葡萄,其中党员干部就占32户。2015年种植户每公顷平均收入30万元以上,是大田收入的
27、30多倍,这更激发出了群众发展冷棚葡萄的热情,过去 站在边上看 的村民,主动找到我们要求 跟着干 。当年秋天,就有25户农户自发栽植冷棚葡萄约25公顷。为发挥好党员带动作用,我们设立了 党员示范棚 ,组织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成立党员服务队,向棚户传授种植技术,提供全程服务。 合作社带动,让每户贫困户都尝到 喜日 (蒙古语 糖 的意思)的甜。从2014年到2015年,我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由203户、708人,减少到62户、192人。剩下的62户怎么办?村党支部提出 不能让1户贫困户掉队。 我们采取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模式,把精准脱贫与冷棚葡萄产业结合起来,组建了 喜日 果树种植合作社,将扶贫资金、市县财政建棚补贴,折股量化到62户贫困户和村委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苗、统一设计、统一建棚、统一技术和统一销售的办法,建立了精准脱贫冷棚葡萄产业园区,实行经营收益按股为贫困户分红,实现了扶贫资金由分散使用向集中统一使用的转变,不仅兜底保证了最后6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同时为村集体增收30多万元。从2015年开始,我们举办了3届关山生态葡萄采摘节,现在 xx葡萄 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知名品牌。 第 17 页 共 1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