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法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法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宽严相济体现以人为本寓教于审重在挽救教育县人民法院搞好违法青少年帮教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平安工程,能使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得到有机的统一,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我院在审理青少年刑事案件中,认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对未成年人“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不断探索创新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审判方式,努力做好青少年被告人的帮教工作。一、主要措施和做法(一)建立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成立未成年人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监督本院的青少年帮教工作。在刑庭内设
2、立少年法庭,指派具有丰富的未成年人案件审判经验的法官组成未成年人犯罪审判组,并配备了专门的女法官,负责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我院制定了县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帮教工作实施方案、县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县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审理未成年人案件操作规程,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我院的未成年人审理和帮教工作更加规范和完善。案件审理和宣判后,我院针对个案制定未成年罪犯帮教措施和方法,搭建帮教平台,指定专人对犯罪未成年人定期跟踪教育,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教,坚持定期回访制度,对青少年罪犯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进行了解和摸底,形成文字材料,并建立青少年罪犯帮教档案,及时掌握未成年罪犯动向,防止其失控和重新走
3、向犯罪。(二)建立庭前专访制度,认真做好社会调查。开庭审理前,组织人员成立“青少年犯罪帮教调查小组”,就未成年被告人的自然情况、性格倾向、家庭环境、社会交往、成长经历、被指控犯罪后的心理状态及表现等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形成书面材料,并对帮教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供法庭对青少年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参考。(三)实行人性化的审判方式,坚持寓教于审,审教合一,积极推行圆桌审判。我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积极推行圆桌审判方式,让庭审方式明显区别于普通程序的审判,使气氛更加融洽,消除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心理,达到最佳庭审效果。同时,尽力邀请青少年被告人的家属、所在学校的老师、社区和妇联以及关工委等部门的有关人
4、员到庭参加诉讼,共同对青少年被告人进行教育、感化,促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问题,反思犯罪原因,真心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在案件审理中认真贯彻执行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打防并举,对一些初犯、偶犯和有投案自首和立功表现的未成年被告人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特别对在校未成年学生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依法给他们重返校园的机会。(四)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活动。我院除了坚持在庭审中以案讲法外,还积极安排刑事法官走进家庭、课堂和社区,建立“三位一体”的帮教模式,通过法制宣传活动教育青少年,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引导他们知法守法。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积极为青少
5、年创造良好健康的生活环境,帮助已判刑的青少年解决升学、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五)认真贯彻省司法体制改革精神,积极探索轻罪犯罪消除制度。我院协同相关部门积极进行调研,共同拟草县“6.28”事件涉案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消除试行办法初稿,对符合条件的涉案未成年人违法及轻罪犯罪记录予以试行消除,使其在升学、就业等方面不受影响,该办法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到目前为止,我院已受理了4名涉案未成年人的申请,经过认真审查和讨论,其中符合条件的1人已经同意对其犯罪记录予以消除,另外3人因缓刑考验期限未满而暂未予以同意。今后我院将继续进行该项制度的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院 预防 青少年 违法犯罪 工作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