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全纳教育研究_王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国全纳教育研究_王俊.doc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英 国 全 纳 教 育 研 究 对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的启示 专 业 比较教育学 研究方向 发达国家教育 导 师 黄 志 成 教授 研 究 生 王俊 2002年 5月 目 录 摘要 ABSTRACT 0U S . 1 弓 I? .3 一、 全纳教育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 . 3 () 全纳的涵义 . 3 (二) 全纳教育的涵义 . 4 (三) 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及范围 . 5 二、 英国全纳教育发展之背景 . 8 (一) 国际社会的全纳教育努力 . 8 (二) 各国的全纳教育发展迅速 . 10 (三) 英国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 . 11 三、 英
2、国发展全纳教育的历史进程 . 12 ()1976 年教育法 . 13 (二) 华诺克报告 . 13 (三 ) 1981年教育法 . 14 (四 ) 1988年教育改革法 . 14 (五 ) 1993年教育法 . 15 (六) 特殊教育需要鉴定与评估实施章程 . 15 (七) 苏格兰与威尔士的残疾法案 . 16 (八) 绿皮书与白皮书 . 17 四、 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具体举措 . :; . 17 (一) 评定与安置 . 18 (二) 资助 . 21 (三) 课程与教学 . 24 (四) 师资培养 . 25 (五) 家长参与 . 27 五、 英国全纳教育对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的启示 . 29 (
3、) 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9 (二)英国全纳教育对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的启示 . 33 娜 . 39 参考文献 . 40 后记 . 43 全纳教育是于 20世纪 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随着教育平等、教育民 主化和全民教育的兴起,随着各国对于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的追求,全纳教育 的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许多国家幵始把全纳教育的思想付诸实践。 全纳是提高参与并且减少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过程。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 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而不论这些儿童处于何种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及 其他状况。全纳教育是 “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 ” ,从而使每个儿 童能够
4、受到最适合其本人的教育。 英国是当今世界上全纳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提高成绩和促进全纳现己 成为英国教育发展的两大原则与目标。国际社会的推动以及英国特殊教育面临的 问题促使英国政府与民众开始坚定地实施全纳教育。 英国全纳教育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华诺克报告、 1981年教育法、 1988年教育改革法以及 “ 特殊教育需要鉴定与评估实施章程 ” 等一系列重要的 法律 、法案中可以清晰地透析英国发展全纳教育的历史进程。 到目前为止,英国己经基本确立了一套全纳教育的实施框架并做了许多具体 规划。政府积极推进,从立法的角度保障实施;逐步关闭特殊学校,对残疾儿童 转入主流学校实行多样化的安置政策
5、;对残疾儿童的安置与辅导提供多渠道的资 金支持;实施灵活的课程计划,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为班级中有特殊教育需要 的儿童配备课程辅助人员、学习辅导人员,配备特殊教育需要协调人对整个学校 的特殊需要教育政策进行协调;对全纳教育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吸收儿童家 长参加。 我国自 80年代末幵始实 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在我国有了全纳教育的试验 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师培训方法,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做法与经验对我国的随班就读教改试验具有一定的启示和 借鉴意义。 ABSTRACT Inclusive education is an international educa
6、tion thought emerging in the 1990s. With the rising thoughts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democratization and Education for All, and also with the pursuit of educational equality and democratization in every country, the conception of inclusive education was accepted all over the world and many countrie
7、s begin to put it into practice. Inclusion is the process of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decreasing exclusion from mainstream social settings. Inclusive education means that education should meet all the childrens need, regardless of the states of health, intelligence, society, emotion, language, a
8、nd etc. Inclusive education tries to increase students5 participation and decrease their being excluded, and then makes every child receive optimum education for himself. Nowadays, U_K. is one of the countries that inclusive education is developing much faster in the world.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
9、d accelerate inclusion has become two main principles and targets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U.K. The drive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and the problems special education faces urge British government and the populace to put inclusive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firmly. In U.K*5 the practice of inclusiv
10、e education is a gradual process. We can clearly dialyz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from a series of important bills: Wamock Report, the 1981 Education Act, the 1988 Education Reform Act and “the Code of Practice” , and etc. So far, British government has fundamentally established a set of practical fra
11、mework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and made some specific projects. They are drived by Government and ensured to take effect by means of legislation. Special schools were closed gradually, diverse placement policies were done to replace disabled children from special schools into mainstream schools. Fun
12、ds from multi-channels were supplied to replace and support disabled children. Curriculum plans were carried out flexibly and teaching methods were reformed,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 were provided with curriculum support, learning support assistant, and SENCO who coordinate all school
13、polices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 Personnel of inclusive education were trained Childrens parents were admitted to attend it actively. In China, the experiment of inclusive education began to be performed at the end of 1980s. There are experimental schools of inclusive education, teaching pattern
14、s and methods of training teachers, much achievem在传统的特殊教育体制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在特殊学校接受隔离 式的特殊教育。随着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以及全民教育思潮的兴起,从本世纪 60及 70年代起,在英、美等国家开始建立一体化教育 (integrated education)体系, 或称 “ 回归主流 ” ( mainstreaming), 让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一起在普通学校接受 教育。一体化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迈向全纳教育。 之所以要进行全纳教育,是因为全纳教育是一种人权, 是儿童平等地接受教 育的一种权利。所有儿童有权利共同学习,
15、不应该歧视那些因为残疾和学习困难 而被排斥的学生;儿童是互相拥有的 每个儿童都有他们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他们不需要被保护起来。之所以要进行全纳教育,是因为全纳教育是一种优良的 教育,它不但能促进残疾儿童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所有的儿童。研究表明,儿 童在全纳教育的机构里能够做的更好。当残疾儿童或成人出现时,其他儿童或成 人会感到差异,而这种感受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人性的严峻考验,全纳教育教会我 们该如何接纳那些外貌、举止、思维和通常所说的 “ 普通人 ” 相异的 人。之所以 进行全纳教育,是因为全纳教育可以培养所有儿童的社会感,促进所有儿童的社 会融合。隔离会使学生变得恐惧,无知并且容易形成偏见,全
16、纳教育可以帮助儿 童减少恐惧、建立友谊、增加尊敬和理解。 目前,全纳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己成为全球性的教育课题。全纳教育 研究的范围已远远超出特殊教育领域,全纳教育的涵义也超越了一体化教育的思 想。全纳教育对现行的普通教育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全纳教育要求对普通教育的 方方面面进行改革,包括现行教育体制、课程和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以满足普通 学校中越来越多的特殊教育需要。目 前,作为体现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思想, 作为实现全民教育最有效手段的全纳教育的理念己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人们对 什么是全纳教育以及如何实施全纳教育尚存在许多疑问。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国家
17、都在进 行全纳教育的试验。我国于 80年代末开始实施全纳教育的一种形式 随班就 读教改计划。在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令人困惑和值得 探索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基于自身国情的基础上,理智地汲取国外比较成功 的经验和做法。 在实施全纳教育的国家中,英国较有成效地推行了全纳 教育计划,从政策立 法、资源配置等宏观外部条件进行保证,从改革学校组织结构、教育人员的培训 等方面进行积极调适,从微观层面上积极构建全纳课堂,对课程规划、教学方法 进行改革。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和发现了不少问题。研究英国全纳教育的经 验与教训对我国全纳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国外 研
18、究全纳教育的文献较多,而国内全纳教育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尚无比较全面 系统的研究著作。论文拟对全纳教育作一番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讨,以期引起人 们对全纳教育的关 注,从而在倡导教育平等、教育多样化以及个性化教育的今天, 借鉴别国经验,真正做到 “ 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 ” ,使每个学生能 够接受到最适合其本人的教育。 论文力图清晰地阐释全纳教育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从国际背景以及英国 国内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考察英国全纳教育的发展背景;重点研究英国发 展全纳教育的历史进程以及实施全纳教育的具体举措;以英国伦敦纽汉姆区为 例,对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成功实践进行个案研究;梳理并分析我国随
19、班就读教 改试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英国的成功经验, 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全纳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与构想。 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全纳教育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 第二部分分析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国内外背景。 第三部分考察英国发展全纳教育的历史进程。 第四部分详细研究英国实施全纳教育的具体举措,力图从学生的评定和安 置、资金、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教育人员的培训以及家长的参与等方面全方位地 探究英国全纳教育的实施情况,总结英国全纳教育的实践经验,以供我国随班就 读教育改革之用。 第五部分主要梳理我国随班就读教改试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 借鉴英国的做法
20、与经验,对我国实施全纳教育提出意见与构想。 当人类进入新世纪,我们的教育面临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如何面对越来越多 的各种类型的学生,特别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全纳教育为这个问题提供了 很好的答案与范例。 全纳教育意味着新鲜的、激动人心的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意味着 “ 与残疾儿 童共存,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共存 ” 。全纳教育意味着接纳每个儿童!意味 着让每个儿童成为全新的教育、学校和课堂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全纳教育意 味着邀请那些被排斥的儿童的重新加入。全 纳教育要求我们的社会与教育设计出 一个新体系,这个体系将鼓励每个儿童作为参与的伙伴和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 他们的潜力。 全纳教育意味着欢
21、迎所有的儿童。 “ 我要被接纳! ” 这一心声在不同的年龄、 阶层、形体、肤色、文化的儿童心中诉说、默念、呐喊。这是简单的要求,而 回答也是简单的, “ 欢迎!我们愿意接纳你。来吧,成为我们中间的一份子。 ” 一、全纳教育及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 随着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以及全民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全纳及全纳教育 (Inclusive Education)的理念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 识到构建全纳社会、全纳学校、全纳课堂的重要性。今天 “ 全纳教育 ” 这一术语 被广泛地运用,但是人们对什么是全纳以及全纳教育仍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明 晰 “ 全纳 ” 及 “ 全纳教育 ” 的
22、涵义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全纳教育,辨别全纳 教育与特殊教育的深厚渊源但是却大相径庭的本质,明了全纳教育与一 体化教育 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的全纳教育实践。 (一)全纳的涵义 要了解 “ 全纳教育 ” 的涵义,必须先明确 “ 全纳 ” 的涵义。 “ 全纳 ” 与 “ 全 纳教育 ” 一词是从英语中的 “ inclusion” 与 “inclusive education”翻译而来的, 其动词是 “ include” , 其含义是 “ 包容、接纳、联合、环绕 ” ,其反义词为 “ exclude” , 意为 “ 排斥 ” 。全纳与排斥经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要全纳,肯定是由于存在
23、排斥。例如,我们的社会目前还存在许多排斥现象,存在社会排斥、文化排斥以 及教育上的排斥等。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对 “ 全纳 ” 的涵义有着不同的理解。目前,在这一 领域中尚无一个一 致公认的定义。福瑞斯特 (Forest)与皮尔彭特 (Pearpoint)于 1992 年提出 : “ 全纳就是如何处理多样化,如何处理差异。 ” 1 Potts于 1997年提出: “ 全纳意味着增加参与并且减少主流社会的排斥。 ” 2其他人,如,巴兰德 (Ballard)、 克拉克 (Clark)等人的全纳概念则强调社会的组织安排与学校的改善。 3 全纳不仅仅是将残疾儿童安置在教室或学校中。安置只是全纳中的
24、一个微小 部分。全纳更是关于我们是怎样处理多样性,怎样看待差异,怎样评价我们的道 德的。全纳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是相同的、一致的。实际上,全纳用尊重和感念 高赞人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更多的差异性会使人类有更丰富的能力去创造、去 超越。全纳是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消灭剂,因为它欢迎人类的差异,把差异当 成是不同的能量而不是种种缺陷来庆祝。全纳意味着所有人结合起来相互支持。 最近,一个关于全纳的定义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赞同,即,全纳是 “ 提 高参与并且减少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过程 ” 。 4这与目前国际上用来指导全纳教育 发展的定义是一致的,即认为,全纳是一种机会,即有残疾的人完全参与社会的 教育、就
25、业、消费、娱乐、社区和国家活动。 全纳的这一概念直接切入了人类的文化和信念的核心,它对人类历史的核心 思想发出了猛烈的攻势。全纳挑战着我们对人类的信念,同时也锤击着我们的心 灵深处。我们的将来倚赖于我们在一个没有战争的社会中共同生活的能力,倚赖 于创造出一个能同情每个人和体谅所有人的社区。全纳将重建我们的心灵,作为 我们的一个工具,让人类在地球大家庭中繁衍不止、生生不息 (二)全纳教育的涵义 在教育领域,尽管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但是,至今为止,仍有 许多残疾儿童被排斥在普通学校之外;普通学校中还有许多学生被排斥在学校的 课程、氛围与团体之外。当提到将这些被排斥的儿童进行全纳教育时,总
26、有为数 不少的很显然是 “ 正常 ” 的成年人失去了镇静。专家认为,残疾儿童的到来意味 着一场大的教育变革,对很多人而言,这变革充斥着危险因素,使人产生恐惧感。 然而,在危险之中蕴含着成长的机遇。就在学校和社区、教师和市民在面对要接 纳所有儿童时产生的害怕与担忧的那一刻,一种有利于所有儿童成长的新气候产 生了。全纳教育成为建设一个更美好,更博爱,更民主的教育体系的契机和催化 剂。 关于全纳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研究全纳教育的专家学者曾对全纳教育作过 不同的阐释 : 全纳教育把所有儿童看作是学校的成员。 5 全纳教育是扩展普通学校范围的一个动态过程,普通学校可以容纳更多 样化的儿童。 6 全纳学校
27、具有共同的使命,即强调向所有的学生学习。 7 在当地学校的适龄班级中,残疾儿童和其它学生一起学习相同的课程。 残疾儿童与他们的同龄人一起度过课外时间。 8 -全纳教育的原则,即残疾学生在每个方面都被看作是学校中一个有价值 并且被其他人所需要的成员。 9 全纳学校通过不同于把一些学生排斥在普通班级之外的学校所运用的 组织向学生提供课程。 10 全纳教育是学校通过重新考虑它的课程组织与措施竭力满足所有作为 个体的儿童的过程。 11 全纳学校是接收所有儿童的学校。 12 在众多定义中,以托尼 布思 ( Tony Booth)为代表的英国全纳教育专家所 提出的全纳教育概念较具代表性,这一概念认为:全纳
28、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促进 学生参与就近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区活动并减少学生被排斥的过程。这一概念 的贡献是把全纳教育研究的领域从特殊教育领扩展到了整个教育领域。 全纳教育的发展过程,伴随着怀疑、否定与争议。许多残疾儿童、学习困难 儿童的家长、特殊学校的教师、普通学校的教师如果说对全纳教育持否定态度的 话,那么他们主要担心的是,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安置到普通学校受教育是 否能够提供给他们最适合他们自身的教育,因为全纳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根据学 生的不同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给儿童最适合他们自身的教育,那么对有特殊教 育需要的儿童来说,进普通学校是否能够接受到最适合他们自身的教育呢?之所 以造成这样的
29、想法是因为我们的普通教育尚存在很大的问题,至少我们目前的普 通教育体制还不能满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如果普通教育能 够满足所有 儿童,特别是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要的话,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 童的家长肯定会选择把子女送进就近普通学校就学。因此,问题的症结仍然是在 普通学校。可以说,特殊学校的未来取决于普通学校能否有效地满足所有学生的 不同教育需求。 “ 要加强学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 ” 这一全纳教育理念是对将全纳教育 局限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观念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后者关注的仅仅是有特殊教育需 要的儿童,而前者则关注所有儿童,从而引起对普通教育领域的问题的探讨。这 对我国的教育改革
30、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三)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及范围 特殊教育需要是全纳教育发展过程中甚至是整个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 常重要的概念,正是由于出现了特殊教育需要这一概念,特殊教育在走向一体化 教育再迈向全纳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要的转折,促使我们的焦点从仅仅关 注特殊儿童到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进而发展到关注所有的儿童,因为每 个儿童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教育需要。因此,特殊教育需要这一概念的产生直接促 使了全纳教育思想及实践的产生。因此,了解特殊教育需要的概念、范围及发展 脉络具有重大的意义。 1.特殊教育需要的涵义 每个学生在求学生涯中总会遇到某种类型或某种程度的特殊教育需要,
31、并 且,当回首学生时代,他们总是对在学习或社会中所遭遇的困难难以忘怀。困难 已经发生了,这些儿童不得不属于少数学生中的一份子,从而被认为有别于他们 的同龄人。然而,儿童在学校或社会上遭遇的困难并不意味着他们会必然得到特 殊教育服务。这往往对儿童的学业和心理发展以至他们的一生造成影响,他们的 人生可能从此改变。忽视儿童的困难对儿童的成长不利,而把有困难的学生贴上 标签的做法同样会伤害儿童的心灵,容易使他们产生自卑的思想与行为,不利于 儿童以后的社会融合。 传统上,我们习惯于从医学或心理学的角度诊断与评定儿童残障的特殊教 育,把特殊教育 “ 治疗 ” 的需要与儿童身体或精神方面的残疾相结合。英国
32、1945 年残障学生与学校保健服务法规 ( Handicapped P叩 ils and School Health Service Regulations)确定了残疾的 i一种分类,随后又减为十种。这些分类 包括了不同程度的盲童或聋童、身体残疾、言语缺陷、智力低下以及不能适应环 境的儿童 。除了后两类,残疾用医学术语描述并且诊断显得相对清晰。智力低下 及适应环境能力差难以加以确定,当后两类学生变成残疾儿童中的最大类型时, 人们开始关心定义是否适当,尤其当发现残疾与特定的民族和社会阶层的状况相 联系时。人们开始认识到,不管儿童的残疾如何严重,他们没有一个应当被认为 是不可教育的。在 1976年
33、的立法中,要求地方教育当局为所有类型的残疾学生 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然而,尽管没有明确规定服务应当采取隔离式教育的形式, “ 特殊教育 ”总是被人们认为是发生在特殊学校的教育。 特殊教育需要的概念首先是由 华诺克委员会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的。华诺 克委员会于 1978年发表的关于缺陷儿童及青少年的教育的报告统合了当时 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大多数人的观点,并且主要代表了英国政府的观点。华诺克 委员会对特殊教育采取了一种更为广义的观点。他们注意到在普通学校中的相当 多的一部分学生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某些时候会遇到困难。报告认为,大约有 20%的儿童在某些时候会需要某种形式的特殊教育。 13 按照这一方式
34、扩展特殊教育的范围,华诺克委员会建议取消旧的残疾分类。 他们指出,旧的残疾分类是给儿童打上烙印;并且进一步指出,儿童 通常不仅具 有一种形式的困难,在有同样类型残疾的儿童的教育需要之间同样存在广泛的个 人差异,对他们残疾的过度关注分散了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其它重大因素的 注意。因此,委员会建议,用 “ 学习困难 ” 来代替先前的残疾分类以欢迎所有的 儿童。英国 1981年教育法用 “ 特殊教育需要 ” 来代替了所有旧的有特殊教育需 要的儿童的分类名称,把 “ 特殊教育需要 ” 定义为:如果一个儿童有学习困难需 要特殊教育设施,那么就认为这个儿童有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需要可以是长 期也可以是
35、短期的,并且 在程度上也会产生变化,这些因素影响着儿童的学习。 另外,特殊教育需要的概念更多地关注儿童与其经历的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作 用。所有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这种新的观点对于普通学校和教师具有广泛的意义。它促使我们不能把特殊 教育视作同普通教育体系相隔离。相当多的学习困难发生在普通学校学生的身 上,如果 5个学生中有 2个学生被诊断为有类似的困难,那么特殊教育就必须被 看作是整个教育系统的必要的一部分。因此所有教师必须有责任为在他们的班级 中遭受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教育服务。再者,承认学生的特殊教育 需要的相 互作用、相互关联的本质使教师与学校减轻学生的困难的角色更加
36、明确。 2.特殊教育需要的范围 在英美等国家,特殊教育需要的概念和范围比较广泛。不仅把生理和智力发 展有残疾的儿童列入特殊教育体系,还包括有行为与情绪障碍等的儿童。在美国, 1993至 1994学年,接受特殊需要教育的学生,大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10%,其中, 学习障碍是一个最大的类别。 14 在英国,特殊教育需要的范围更广。英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是指广 义概念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在英国的克偌 (Croll)中学和姆塞斯 (Moses)高级 中学,班级教师判断在他们学生中的 18.8%有某些形式的特殊教育需要。 15当时 , 不到 2%的学生被安置在特殊学校受教育。然而, 20%的数目
37、已经成为一个目标, 学校倾向于据此确定特殊教育需要的范围并对他们的最低成就学生进行分类。 目前,英国接受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超过了全部学龄人数的 20%, 因此,英 国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的概念范围极为广泛。英国特殊教育发展主要以全纳教 育为主体,大约 120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中,仅有 2%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 儿童在特殊学校中接受教育,其余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接受的是全 纳 教育。 16 在我国,残疾的标准比较严格,残疾的种类和数量都较少。因此,我国有特 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主要是指狭义概念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专指生理或心理 发展上有缺陷的残疾儿童,包括智力、视觉、听觉、肢体、言语等
38、方面有缺陷的 儿童。根据 1994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 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对象主要是指视力 (盲和低视力 )、听力语言 (聋 和重听 )、智力 (轻度 )等方面有问题的儿童,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包括中度等类别 的残疾儿童少年。 值得一提的是,特殊需要教育的范围正在变得越来越宽泛,以致于特殊需要 教育正在成为针对所有儿童的教育。目前,国际上已经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特殊 教育需要的范围不仅包括特殊学校的儿童,也包括普通学校中的所有儿童,特殊 需要教育应该面向所有的儿童。因为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需要,每个儿 童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考虑这些个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的
39、优良的教育。这也是全纳 教育的精髓之所在。 二、英国全纳教育发展之背景 英国是当今世界上全纳教育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到目前已经基本确立了一 套全纳教育的实施框架并做了许多具体规 划。提高成绩和促进全纳现己成为英国 教育发展的两大原则与目标。英国的全纳教育能够得以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的积 极推动、全纳教育蓬勃发展的国际背景以及英国特殊教育面临的问题密不可分。 (一)国际社会的全纳教育努力 全纳教育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教育研究课题,全纳教育的实践探索 己经形成一股国际性潮流。在全纳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联合国人权宣 言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纳教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经合组织
40、(OECD)、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教育局等国际机构密切关注的领域之一, 这从一些世界性宣言、公约以及国际性会议可见一斑。 1989年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目前,世界上有 177个国家认可儿童权 利公约。英国在 1991年认可了公约并全面推向实施。公约提出了儿童 的三项基本权利:生存的权利、发展的权利、保护的权利;公约提出,儿童 受教育的权利是机会均等的基础,残疾儿童有获得特殊照顾、教育、培训、就业 准备的权利,所有这些要有利于残疾儿童达到完全的社会融合和实现个人发展。 1990年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发表了世界全民教育宣 言和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 行动纲领。宣言提出: “ 残疾人
41、的学习需要应 受到特别的关注。必须釆取步骤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并且使这 种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 17 1993年 2月,作为 “ 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 准备会的 “ 亚太地区有特殊 需要儿童、青少年教育政策、规划和组织研讨会 ” 在哈尔滨召开。这是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首次在中国召幵的地区性特殊教育会议。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越南、 新西兰等 12个亚太地区国家的 130多位代表与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 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视障协会、国际聋教研究会和英国 拯救儿童基金会 派出观察员。在这次会议上全纳教育与全纳学校作为一个全新的思想和概念被提 出来,通
42、过了哈尔滨宣言 ( HarbinDeclaration),其中指出:承认儿童的基本 学习需要各不相同,应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系统来加以满足,有必要对残疾人 的学习需要给予特殊注意,有步骤地向作为教育体系组成部分的各类残疾人教育 提供同等机会。并就实施全民教育目标,对形成全纳学习观念、分享随班就读成 功的策略和方案、强化现有网络、增进相互了解、提高管理者和教室能力、加强 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提髙公共机构支持能力、提供教学材料、形成随班就读学校 观念、增强地区间的合作、建立监测评估制度等 12个问题提出了实施意见。 在哈尔滨会议的基础上, 1994年 6月 7 1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西 班牙政
43、府的主办下, “ 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 ” 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这标 志着全纳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全纳教育的理念得到世界性的认同并幵始广泛 传播。大会通过了萨拉曼卡宣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方针和实践 (Salamanca Statement), 为了指导各国实施萨拉曼卡宣言,又通 过了特殊需 要教育行动纲领,以积极的组织和行动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 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的 5大原则: 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必须给他实现和维持他可接受水平的 学习机会; 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 一 -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 差异;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而这些学校应以一种 能满足其特殊需要的儿童中心教育学思想接纳他们; 以全纳性为导向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态度,创造受人欢迎的社区,建 立全纳性社会以及实现全民教育的最有效途径;此外,普通学校应向绝大多数儿 童提供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效率并最终提高其成本效益。 18 在其他一些国际性会议上,包括幼儿教育和特殊需要教育国际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