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绪论.pptx





《消费经济学绪论.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经济学绪论.pptx(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费经济学主讲:主讲: 许许 春春 Email: 1消费经济学学好能干什么l1、如果到政府部门工作,特别是主管经济的部门非常需要该学科的知识l2、如果你到企业工作,那么一些微观的消费理论,对企业产品经营非常有帮助l3、如果你选择继续深造,那么这方面的研究充满着机会l4、当然,对你的未来的生活也非常有用2上课大纲:l第一讲:绪论l第二讲:消费者的消费决策l第三讲:消费者的储蓄决策l第四讲:消费信贷l第五讲:闲暇消费决策l第六讲 消费函数l第七讲: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l第八讲: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l第九讲:消费方式及绿色消费l第十讲:消费者权益保护及消费调控政策3参考资料:l消费经济学消费经济学中国人
2、民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尹志宏主编尹志宏主编l消费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尹世杰 主编l消费经济学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文启湘主编l消费经济 杂志l消费经济学前沿4考试:l成绩组成:l平时30分l测试70分5l1、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的有关理论l2、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研究的历史演变l3、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l4、研究消费问题的重要意义l (包括消费需要问题)l5、消费者及其行为的一般特征第一讲 绪论6马克思主义关于消费的有关理论l消费有关概念l消费的特征l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消费的特征l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l消费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7消费有关概念l什么是消费?l通常是指满
3、足需要的行为,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物质产品和劳动力产品的消费过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l消费的两种分类: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广义消费)l生产消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资料及劳动者体力、脑力的消耗。l生活消费:满足个人或家庭生活需要而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劳务的使用和消耗。(狭义消费)8消费有关概念l消费的三要素 :l1、消费主体l2、消费对象l3、消费工具l消费力定义:消费主体对消费客体发生作用的力量。l与社会经济条件有关(社会消费力),又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有关(经济消费力,相对消费力),因此消费力既取决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又取决于社会的分配关系。l消费力反映了消费者消费需要
4、得到满足的可能性,又反映了消费者消费需要以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消费客体消费客体9消费的属性l消费的自然属性:l定义:商品的使用价值发挥作用的行为与过程,也就是商品用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中的自然磨损、损耗与消耗。生理学、营养学、商品学学科研究的对象。l消费的社会属性:l定义:消费不是孤立的单个个人的行为,而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制约下,在人们相互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与过程。l(消费主体、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供给)10消费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l消费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通过消费力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l消费力是消费关系的载体和物质内容,消费
5、力是消费关系的社会实现形式。l消费资料所有制,即消费产权状况是消费关系的基础,它反映了人们对消费资料占有关系的性质,它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的。l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它最终由消费来体现和实现。11消费的特征l1、消费具有多样性:l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差别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差别和自然环境的差别、人们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俗的人们在经济收入、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俗的差别差别l2、消费具有层次性:l消费三个层次:生存、享受、发展;消费三个层次:生存、享受、发展;l生活开支排序:吃、穿、住、用、行、闲暇生活开
6、支排序:吃、穿、住、用、行、闲暇12消费的特征l3、消费存在有限性和无限性、消费存在有限性和无限性l消费欲望、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l4、消费具有广泛参与性、消费具有广泛参与性l 个体消费决策、公共性消费、社会性消费l5、消费具有示范性、消费具有示范性l消费的社会属性l手机消费、汽车消费、住房消费、消费流行13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的特征l1、消费具有直接目的性l消费不仅是生产的最终目的、而且是首要动机和消费不仅是生产的最终目的、而且是首要动机和直接目的;直接目的;l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厂家、商家的经营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厂家、商家的经营l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l2、消费具
7、有自主选择性l计划经济时代:限量、凭证、凭票、控制供应l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从国家计划向市场调节的转变14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的特征l3、消费商品化和市场化l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向市场机制转变;供给制和半供给制向市场机制转变;l从直接实物分配、免费或低价供应向商品化转变从直接实物分配、免费或低价供应向商品化转变l农民消费自给性消费比例在下降?农民消费自给性消费比例在下降?l4、消费个性化l5、消费国际化和信息化15161718地方粮票19消费与生产、分配、交换的关系l消费与生产的关系l消费与分配的关系l消费与交换的关系l政治经济学背景知识20消费与生产的关系l一、生产决定消费l二、消费制约
8、生产21政治经济学背景知识l劳动力的价值:由生产它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因此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就是维持人的生存的生活过程。l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可以创造剩余价值。l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也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基础。l价值形成过程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又是物化劳动即生产资料的旧价值的转移过程。l价值增值过程则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的价值形成过程。22政治经济学背景知识l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价值:lW=c+v+mlc: 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过来的价值l
9、v+m:活劳动创造的新价值。2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l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交换实现的:l第1部类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1部类内部在生产资料(不变资本)上消耗的补偿;l第2部类内部内部各部门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l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1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以及第2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m)II(vm)I(vm)vII(cIIcIcc)mI(vIIcm)I(v2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l两个前提条件:l1、为了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追加的生产资料,第1部类一年中所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
10、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需要有一个余额,用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即:I(c+v+m)Ic+IIcl2、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被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m- m/x就是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II(c+v+m)I(v+m/x)+II(v+m/x)l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同样必须使得两大部类相互交换的产品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lI(V+V+m/x)=II(c+ c)l引申:I(c+v+m)=I(c+ c)+II(c v)lII(c+v+m) = I (v+ v+m/x)+II(v+ v+m/x)25总结:l两大部类的积累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存在相互依赖、
11、互为条件的过程。l第I部类生产为第II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生产资料,规定着第II部类的积累规模和积累率。l第II部类生产为第I部类生产提供追加的消费资料,又规定着第I部类的积累规模。l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地发展,才能顺利实现社会扩大化大生产。26一、生产决定消费l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水平和结构l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l3、生产创造消费的动力和能力27二、消费制约生产l1、消费是生产的动机、目的和归宿,使生产最终实现l2、消费为生产创造条件(消费再生产出劳动力、消费决定劳动者的素质、消费决定着劳动者的工作热情)l3、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l4、消费影响生产的规模、结构和速度l5、消费是生产与
12、生产关系的最终检验28消费与分配的关系l一、分配决定消费l二、消费影响分配l有关社会主义分配与消费背景资料29分配决定消费l1、分配决定消费水平l社会产品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社会产品的分配、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l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以及积累基金中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以及积累基金中生产性积累和非生产性积累的分配比例积累的分配比例l2、分配决定消费结构l社会物质产品的分配结构(农轻重)l社会阶层l3、分配决定消费的方式30消费影响分配l1、消费是分配的最后实现l2、消费影响分配的方式和结构l3、消费检验分配制度l(水平、质量、结构)31背景资料l
13、社会总产品: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年内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l实物形式:包括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l价值形式:c+v+ml国民收入:l实物形式:生产出的净产品l价值形式:v+m32国民收入的分配l初次分配:在直接参与物质资料生产的社会成员或社会集团之间分配。形成三种社会主义国家的原始收入及国家、集体、个人收入。l再分配:目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的需要、建立后备基金的需要)33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l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积累和消费,分别形成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国民收入积累基金消费基金扩大再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
14、:个人消费基金:社会消费基金社会后备基金:用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和国家行政、国防部门的基本建设国防和国家管理基金科教文卫基金社会保证基金:社会救济、劳动保险、公费医疗后备物资储备用于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的劳动报酬基金,前三项社会消费基金已经包括这些部门的职工工资34用于补偿用于补偿消耗的生消耗的生产资料产资料用于扩用于扩大生产大生产的生产的生产资料资料全部全部消费消费资料资料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分配35补偿基金补偿基金积累基金积累基金消费基金消费基金社会消社会消费基金费基金社会保社会保障基金障基金个人个人消费消费基金基金非生产非生产性基建性基建基金基金社会后社会后备
15、基金备基金扩大扩大生产生产基金基金36消费与交换的关系:一、消费决定交换一、消费决定交换l交换:联结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产品生产出来以后分配规定产品归个人的份额,然后通过市场进行交换,最后进入消费。从而交换是在生产过程的中间环节。l1、消费是交换的目的和动机、消费是交换的目的和动机l2、消费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交换的规模和速、消费的规模和速度决定交换的规模和速度度l3、消费结构决定商品结构、消费结构决定商品结构37消费与交换的关系:二、交换影响分配l1、交换影响消费的实现程度l商品交换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技术设施、网点布局l2、交换影响消费水平和结构l交换所提供的物质对象影响消费结构、交换中价
16、格的变化影响需求投向l3、交换影响消费方式l消费社会化程度提高、公共消费发展l4、交换影响消费效果l流通部门企业素质、服务质量l5、交换在一定程度下决定消费l没有生产没有消费、没有交换也无法实现消费38消费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l一、消费是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重要依据l消费者的“货币选票”l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和主要源泉l消费需求、出口需求、投资需求l三、消费是商品旺销、市场开拓的基本条件l四、消费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和经济文化一体化l消费也是在一种文化现象,质量优美的消费品,高雅、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人们科学文明的消费39一、经济学对消费问题认识和研究的历史演别l1 、古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费 经济学 绪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