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四章.pptx
《公共经济学第四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第四章.pptx(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运行机制。公共选择的特点是,它从经济学的角度,以经济学的假设出发,运用经济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政府行为的机制,并探索使政府行为合理化的途径。l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发端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195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后有美国经济学家森和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对阿罗理论的发展,其中布坎男成为公共选择理论最主要的代表人物。l企图在任何情况下,以个人偏好次序推导出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l根据“阿罗悖论”的思想,结果证明:真正的民主政体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存在的。l在阿罗看来,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把个人偏好次序总合为社会偏好次序。而为了探寻这个“一定
2、的条件”以便求得总合的社会偏好次序,便促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兴起。l阿罗不可能定律之所以被引入公共财政学,是由于它促使人们对于国家干预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国家干预是否产生更有效或更好的结果?“更有效”属于实证的考察;“更好”属于规范的考察,后人在两条不同的路线上继续着阿罗的工作。布坎南是进行着实证的分析和研究,创立了“公共选择学派”。l (1)“政治市场”学说:把国家的预算决策过程看成是类似市场的公共品的供求双方相互决定的过程。这个学说的中心是对投票制度的分析,其中特别是对“中间投票人”等定理作了论述。l (2)对财政制度中官僚主义行为的分析。l 主题始终是:在国家或社会中的个别成员的破坏与政府作
3、出的公共选择之间的关系。l 这种关系存在着多种可能性:(1)习惯或宗教法典;(2)独裁;(3)投票;(4)集中计划;(5)市场;l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上一般通过市场决策;政治上一般通过投票来进行集体选择的。l公共选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布坎南、唐斯、塔洛克与麦肯都认为国家不是神的创造物,它并没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国家是一种人类组织,在这里做出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差别。公共选择学派的方法就是把经济市场与政治决策这两个人类行为的基本方面重新纳入单一的私人利益分析模式。 l依照多数投票决定公共事务,这是人们长期向新的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但是,美国经济学家阿罗却应用数学方法,以严谨的逻辑
4、向人们证实,投票制度其实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即存在着所谓的投票悖论。l阿罗在考虑社会选择的基础时,首先就想到要以一些阿罗在考虑社会选择的基础时,首先就想到要以一些起码的必要条件为前提,有以下五项:(基于人类理起码的必要条件为前提,有以下五项:(基于人类理性和道德原则的条件)性和道德原则的条件)l 1个人理性假定个人理性假定 即个人偏好符合完全性与传递性。即个人偏好符合完全性与传递性。l 2与选择方案无关的独立性假定。与选择方案无关的独立性假定。 即在一组可供选择的社会状态之间进行选择,只即在一组可供选择的社会状态之间进行选择,只取决于各个个人对于这些状态的偏好顺序,而与别的取决于各个个人对于这
5、些状态的偏好顺序,而与别的因素无关。因素无关。l 3帕累托原则。帕累托原则。l 4定义域的非限性假定。定义域的非限性假定。 即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个人偏好顺序的定义域来产即我们不能通过限制个人偏好顺序的定义域来产生某一个社会顺序。生某一个社会顺序。l 5非个人独裁决定。非个人独裁决定。l 即不存在某一个个人i。l公共选择过程中,最常用的方式是多数投票法。现在要问,多数决策是一个好规则吗?举例检测:l假定有3个人1、2、3,每个人共同面临A、B、C三种选择方案,下表代表着三个人的偏好顺序: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 1 A B C 2 B C A 3 C A Bl首先,对A与B方案投票,结果是 ABl
6、其次,对A与C方案投票,结果是 CAl最后,对B与C方案投票,结果是 BCl按照偏好的传递性原则,如果AB, BC 则必有 AC而上述考察不能符合传递性原则,这就是“投票悖论”。要解决投票悖论,基本的思路是修正阿罗提出的社会选择规则的五条准则(即五条必要条件)l单峰偏好定理的提出其实正是经济学家企图放松阿罗五条条件中的某一条,从而摆脱投票悖论的一种尝试。l这是由邓肯布莱克在1958年出版的委员会与选举理论一书中做出的。他认为:通过对个人的偏好进行适当限制,使其适合于某一种类型,则多数决策结果界满足可传递性的假设。l对二人的偏好进行适当限制,(给定其偏好结构),则多数决策的结果就可以满足偏好的可
7、传递性。第一选择第二选择第三选择个人1 A B C个人2 C B A个人3 B C Al其次,对A与C选择投票,结果是 BCl最后,对B与C选择投票,结果是 CAl总结果是, BC A 即BC, CA, BA 符合可传递性。l用下次面两个图比较说明:l l上图中的表(a)示表1上的个人偏好结构,而图表(b)示表2上的个人偏好结构。两图的区别在于:图(b)中,三个人的偏好都是单峰形状的,而图(a)中,个人3的偏好线是双峰的。A个人3个人2个人1第一第二第三第一第二第三ABCABC个人2个人3个人1l单峰状的个人偏好结构在观察中出现的概率有多大呢?布莱克认为,很大。假定A代表低水平的预算,B代表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经济学 第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