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演进(1).pptx
《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演进(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演进(1).ppt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现代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演进叶叶 初初 升升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引言: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p理论是什么?为什么需要理论?客观世界与观念世界。 任何理论都既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知识体系,同时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p社会经济是由成千上万个变量和参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系统。经济学理论只是在某个特定分析空间中研究经济问题。p经济学是一种探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经济学思维方式是理解现代经济学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经济学教育的核心内容。经济学思维方式及其逻辑演进一、经济学的思维视角及其调整变化二、经济学的思维视野及其
2、扩展三、经济学的思维模型四、经济学的思维形式:数学问题五、经济学思维的方法论意义一、经济学的思维视角及其调整变化 1、客观基础、客观基础 2、思维视角、思维视角 3、思维视角的调整变化、思维视角的调整变化1、客观基础、客观基础p像天文学、力学、物理学等学科一样,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是由社会实践决定的。p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的稀缺性或有限性同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矛盾,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是经济学产生的实践基础。p经济活动:稀缺资源配置与人类选择行为p分析经济活动的视角:机会成本基础上的理性选择2、思维视角、思维视角p机会成本机会成本n如果相对于人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言,资源仅仅是有限的
3、、稀缺的,还不足以需要经济学。关键在于,稀缺的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 n在资源稀缺的世界中,每一种选择都是以放弃其他选择机会为前提、为代价的。只有那些机会成本大于零的资源才可能进入经济学的理论视野。 n越来越多的稀缺资源进入经济学视野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学研究对象越来越广泛、经济学理论也越来越丰富的过程:生产劳动土地和资本海洋、大气技术、知识 2、思维视角、思维视角p理性选择理性选择n理性选择的基本要素:主观愿望/目标与客观约束n人是以可预期的结果作为行动的基础。理性选择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的利益。经济学是人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站在人自身的立场上去审视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自利”并不等于“自
4、私”。n客观约束:自然约束、制度约束、经济约束n理性选择是在给定约束条件的限度之内权衡各种机会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在排队购买减价商品的人群中,哪类人居多?)社会观察与思考:机会成本与人生选择社会观察与思考:机会成本与人生选择生活充满了选择,人生无时不刻地面临着各种具体约束下的选择。虽然选择总是为了获取,但它首先意味着放弃。如果无所谓放弃,就没有选择的自由,就不是真正的选择。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同时也是扩张人的选择自由的过程。没有选择自由固然痛苦,但太多的选择机会未必就意味着幸福。人的理性选择总是根据机会成本来做权衡。一般而言,机会越多、机会成本
5、越大,选择也就越艰难。如果迄今为止你的人生不算成功,那么,面临新的选择就没有那么多的痛苦。因为,在你做出新的选择时,失去的只是无奈,而得到的可能就是辉煌。许多人之所以一生碌碌无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理想的翅膀不能承受机会成本之重。“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在紧要处往往只有那么几步”。一旦选择了某一条人生道路,就会形成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的惯性(自我强化与路径依赖)。如果中途转向,往往要经历痛苦的“换羽”过程,要付出比当初更高的代价,有时甚至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进入一种“锁定”(lock in)状态。一个有所成就的人,如果还有干更大事业的潜力与抱负,能否做出新的选择,就要看他是否不为现有机会成本所
6、拖累,有没有从主观上降低机会成本,甚至破釜沉舟(主观地或人为地将机会成本降至零)的胆识和勇气。当然,最终能否实现新的梦想,还要取决于他在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战胜困难的智慧和力量。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重大的人生选择要经历长期的犹豫和痛苦的彷徨,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做出。可见,尽管机会成本可能并未真正发生,但它却是一面镜子,总是把各种可能的机会映射到我们的头脑中,深深地刺激着我们的每根神经,影响着我们的选择。3、思维视角的调整变化、思维视角的调整变化p1、从既定偏好到内生偏好 经济学以“偏好”来描述消费者的主观愿望 先在既定偏好显示(既定)偏好(萨缪尔逊) 外生既定偏好内生变化偏好(诱致性偏
7、好变化、演化经济学)p2、从完备理性到有限理性。 偏好的两个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及其问题 有限理性选择 理性选择的实质,在于经济行为主体能否根据自身所意识到的约 束条件和所拥有的信息结构,去寻求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p3、从纯理性选择到一般行为选择 行为经济学(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二、经济学思维视野及其扩展二、经济学思维视野及其扩展 1、基本理论视野、基本理论视野 2、理论视野的扩展、理论视野的扩展1、基本理论视野、基本理论视野p主流经济学主要是以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为背景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或经济制度,它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价格引导、分散决策、自愿交换。p尽管完
8、备的市场经济机制并不现实,但并不意味着以它为“论域”毫无意义。完备市场的经济学理论就像无摩擦状态中的力学理论一样,它是进一步分析现实问题的参照系。 p现代经济学首先是在完备市场经济的假定下,去寻求经济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去揭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然后,再逐步放宽假定而逼近现实,提出与现实基本相符的理论。1、基本理论视野、基本理论视野企 业家 庭生产要素市场产 品 市 场产出收益消费支出要素收入要素支付产品出售产品购买要素投入要素供给市场体系的形式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市场体系的形式结构及其运行机制2、理论视野的扩展、理论视野的扩展(1)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2)
9、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3)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4)制度等外生变量的内生化)制度等外生变量的内生化 (1)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p始于边际革命的新古典经济学,脱离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总体经济分析传统,把理论分析的视野聚焦于微观市场。p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学家们认识到,微观经济分析并不能代替对宏观经济活动的研究。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标志着经济学的理论视野又一次从微观市场经济扩展到宏观经济层面。p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中,政府不再只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守夜人”,政府
10、也有自己的目标,也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化。在财政状况、国内外经济环境等约束条件下,实现高就业、低通货膨胀、经济稳定增长等目标(1)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从微观市场经济到宏观国民经济p在研究方法上,宏观分析多采用归纳法,而微观分析则以演绎为主。p前者的思维取向是透过“森林”看“树木”;后者的思维取向是观“森林”而知“树木”。p两者的联系:n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为补充。n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例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n微观经济学往往能够从宏观经济学那里吸取思想营养。例如,储蓄函数、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2)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
11、实的市场p不完全竞争问题不完全竞争问题n20世纪30年代中期,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使经济学的理论视野真正从完全竞争市场扩展到不完全竞争市场。n人们之间的选择是非独立的。例如囚徒困境的合作。n博弈论已经成为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种基本分析工具p信息问题信息问题n市场信息的不完善,交易者掌握信息的不对称,是现实市场经济活动的常态。n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号显示 (2)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从理想的完备市场到现实的市场p外部性问题外部性问题n当私人边际成本与社会边际成本、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时,经济行为主体做出的经济决策不可能带来社会资源的帕累托最优配置。(环境污染、夜半歌声、见义勇为)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经济学 思维 方式 及其 演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