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3.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宏观经济学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3.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篇第二篇 核心篇核心篇 第三章第三章 简单凯恩斯模型简单凯恩斯模型 第四章第四章 修正凯恩斯模型修正凯恩斯模型 第五章第五章 完整凯恩斯模型完整凯恩斯模型 第六章第六章 开放凯恩斯模型开放凯恩斯模型分析思路:分析思路: 静态分析静态分析 总需求分析:产品市场两部门(消费政策) 三部门(财政政策) 四部门(对外贸易政策) 货币市场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市场均衡与利率决定 货币政策 总供给分析:要素市场总供求模型 供给政策 动态分析动态分析 经济增长总供求均衡下总供给的增长 经济周期总需求的扩张与收缩过程一国的经济环境: 四个主体: 居民(家庭 the household sector) 厂
2、商(企业 the firm sector ) 政府(the government sector) 国外部门(the foreign sector ) 三个市场: 产品与服务市场(the goods and service)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the monetary market) 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 the labor market)站在宏观角度考察各主体的作用:站在宏观角度考察各主体的作用:居民:为厂商提供生产要素,从厂商得到报酬; 用厂商的报酬(收入)消费厂商:使用居民提供的生产要素并支付报酬; 提供商品与劳务,购买厂房、机器等(投资)政府:提供特殊商品与劳务,并支付报酬; 购买厂商
3、的产品与劳务形成消费和投资; 向居民与厂商收税国外:购买出口商品和提供进口商品总需求分析:第三章与第四章总需求分析的前提:生产能力闲置 价格水平不变 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第三章分析前提:不考虑货币市场 只考虑产品市场一、两部门模型前提:只存在厂商与居民; GNP=NNP=NI=PI=PDI 投资为外生变量(一)两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 1、居民收入全部消费 2、居民有储蓄 产品市场厂商居民消费(C)收入(DI)产品市场厂商居民银行要素报酬收入消费C储蓄S投资I结论: 消费与投资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即Y=C+I; 扩张经济的因素 即 注入因素:投资(I); 收缩经济的因素即漏出因素:
4、储蓄(S) (二)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Y=C+I 消费取决于什么?投资呢? 1、消费函数:C=C0+cY C0代表自发消费,cY代表引致消费 c代表边际消费倾向(MPC) 2、消费曲线: C=C0+cY C C0 O Y储蓄曲线的导出: C Y S S=S0+sY Y 3、 两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 代数法:因为Y=C+I =C0+cY+I 所以均衡Y=(C0+I)/(1-c) 几何法: 总供求法: C E Y=C0+cY C0 Ye Y储蓄投资法: I、S S=S0+sY I Y -C0 YeI练习练习:已知某经济社会投资不论在任何国民收入:已知某经济社会投资不论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
5、是水平上都是200亿美圆,均衡的国民收入等于亿美圆,均衡的国民收入等于1500亿美圆,边际储蓄倾向等于亿美圆,边际储蓄倾向等于1/3,求:自发消费,求:自发消费C0,及引致消费及引致消费cY答案:已知Y=(C0+I)/1-c I=200 c=1-s=1-1/3=2/3 Y= 1500 则cY=2/3*1500 =1000 C0=Y-cY-I =1500-(2/3)*1500-200 = 300 (三)乘数原理 1、定义: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2、公式及推导:简单乘数Kc=1/(1-c) 因为Y=(C0+I)/(1-c) 对C0求导 :DY/DC0=1/(1-c) 3、原理:P97
6、4、特点:静态乘数在投资当期以递减程度分散在各部门全部发挥作用。 动态乘数以递减速度分散在各期最后趋于零。5、乘数发挥作用的条件: 生产能力闲置 c长期稳定 自发需求 货币能适应需求增加二、三部门模型前提:不仅存在厂商与居民; 加入政府且只征个人所得税; GNP=NNP=NI=PI#=PDI Yd=Y-T+TR; 投资仍为外生变量。(一)三部门国民收入循环流量图产品市场厂商居民银行政府C IGTS要素报酬结论:总需求C+I+G决定国民收入 扩张经济 注入因素I、G 收缩经济 漏出因素S、T(二)三部门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 代数法:Y=C+I+G =C0+cY+I+G 则均衡Y=(C0+I+G)/
7、(1-c) 几何法: AE=C+I+G 总供求法 AE YeYGIC0S+TI+GI+GS+TYeY储蓄投资法:I+GIE(三)三部门时的乘数 推导:Y=C+I+G (1) C=C0+cYd (2) Yd=Y-T+TR (3) 将(2)与(3)代入(1)得 Y=C0+c(Y-T+TR)+I+G 整理得Y=1/(1-c)*C0-cT+cTR+I+G 对G、T、TR求导得: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c) 政府转移支出乘数:Ktr=c/(1-c) 政府税收乘数:Kt=-c/(1-c)政府增加政府增加G与与T相等时有乘数作用吗?相等时有乘数作用吗?(四)财政政策开启宏观经济的一把钥匙什么是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