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10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 第10章课件.ppt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帕森斯的结构功能论本章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帕森斯社会学理论的思想来源、理论特点和学术地位,然后对其社会行动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社会现代化理论作了评述,深入分析帕森斯关于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模式和社会发展四个环节等方面的论述,对其理论贡献与理论局限也作了评析。关键概念 社会行动;模式变量;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社会发展一、学术背景 帕森斯出生于美国,父亲是一位公理会牧师。在阿默斯特学院读书期间,帕森斯主攻生物学,立志在医学方面有所造诣。 1927年,帕森斯在海德堡大学完成了关于韦伯、桑巴特和马克思等人的资本主义理论的博士论文,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由欧洲返回美国后,帕森斯在哈佛
2、大学度过了50多年的教学生涯。他是哈佛大学社会学系的创始人,并担任了社会学系第一任系主任。 战后的美国虽然就总体趋势而言进入了平稳发展时期,但是在许多社会层面仍然存在种种矛盾冲突。帕森斯创立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学,正是直面这些理论任务而展开了理论建构。 帕森斯能够在宏阔的理论视野中从总体联系上回答各种社会问题,这与他广泛而批判地继承了欧洲各种社会学传统直接相关。 对帕森斯来说,使他受益最深的社会学思想莫过于以韦伯和齐美尔为代表的德国社会学理论。同时还应看到,马克思和狄尔泰对帕森斯的影响也很大。 对待实证主义社会学,帕森斯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他把实证主义区分为两种类型:功利主义的实证主义和反理性
3、的实证主义。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功利主义的实证主义,站在边际效用经济学的立场上强调个人行为都以获得最大效益为目的,帕森斯认为应当把人类行为的终极目标和直接目标做出区分:直接目标作为具体行为目的是对直接利益的追求,但是不应当把以价值理想为根据确立的终极目标同直接目标对立起来。帕森斯实质上强调了眼前利益追求同价值理想追求的统一。 对于帕累托为代表的反理性主义的实证主义,帕森斯同意对人们社会行动的根据开展内在的深层追问,但是他不同意帕累托关于人们绝大部分行为是受本能无意识支配的观点,他认为人们的大部分行为是有着明确的主观取向的自觉活动。 在批判实证主义的同时,帕森斯也批判了唯心主义。 帕森斯认为,唯心
4、主义又以不同于实证主义传统的方式强调了行动的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它的主要缺陷是忽视了社会行动同其环境因素的关系,进而把社会行动简单地归结为思想文化的表现或外化,导致了社会学研究的抽象形式化。二、社会行动理论 在对韦伯、马歇尔、迪尔凯姆和帕累托等人的批判性研究中,帕森斯阐述了他的社会行动理论。 像韦伯那样,帕森斯认为分析社会行动最重要的是指出其意向性,即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通过分析各种社会行动的一般性主观意向,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变量,进而为研究社会行动问题提供概念框架和方法论原则。 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是社会现实最小的和最基本的单位,每一单位行动的基本构成都包括手段、目的、条件和规范等要素。
5、 因为社会行动都是有特定目标的,指向某种目标的社会行动都发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情境既包含行动的社会环境也包含行动的自然环境,而这两种环境中的某些因素是被行动者当作手段来利用的,所以行动者要在目的和手段方面展开价值评价或价值选择。 根据对社会行动的这些分析,帕森斯提出了研究社会行动的“目的手段条件”原则,即在目的、手段和条件的联系中把握社会行动。 帕森斯批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唯心主义社会学都在目的同手段与条件的分离和对立中研究社会行动。无论是功利主义的实证主义,还是非理性的实证主义,都否定了社会行动的目的性。 功利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目的仅仅是直接内含在情境中的因素,即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中的利益因素,因
6、此是完全受制于环境的目的,它不仅不能使行动者获得主动性和创造性,反而会使行动者陷入环境中,淹没在直接的物质利益中,说到底是瓦解了人的目的性。 至于非理性主义的实证主义,则干脆直接地否定了社会行动的目的性,目的性是意识层面的自觉性,而无意识本能则是非自觉的、人类活动中的自然性。 唯心主义社会学,即以韦伯和齐美尔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社会学,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仅仅强调社会行动的理想目标和价值选择,而否认物质环境或自然条件以及行动者的生物特性对社会行动的限制,帕森斯认为,社会行动的目的应当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通过各种手段同客观因素发生相互作用,才能获得真实的价值与意义。 从“目的手段条件”的统一性原
7、则出发,帕森斯概括了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社会行动总是受到某些人们共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的制约,人们把这些共有规则结合到自己的行动手段中,并同客观条件发生作用,由此而实现了目标手段条件的结合。 帕森斯建立了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理论。 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起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社会行动依据其主观取向的一般性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类型,即所谓行动的模式;其二,社会行动模式的基本内容主观取向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因环境或条件的不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即主观取向是变化的因素变量。 帕森斯又从具体上升到一般,在他提出的“动机取向”和“价值取向”概念框架中分析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 帕森斯关于动机取向和价值取向
8、的划分类似于韦伯关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划分,但二者又有很大不同。 就两种划分的共同性上看,动机取向与工具理性一样直接指向客观现实,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与效率;价值取向与价值理性一样,超越了直接功利的追求,体现了强烈的主观性和理想性。 但是在韦伯那里,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主要是就社会行动的根据而言的;而在帕森斯这里,动机取向和价值取向不仅包含着行动者如何选取行动根据的含义,而且还都包含着事实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评价三个方面,并且这三个方面因社会行动展开的领域和所处的条件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变量关系。 动机取向是行动者以直接利益为争取目标的主观要求。按照动机取向来开展的社会行动的特征是:追求利益的最
9、大满足和代价的最小付出。动机取向的这些基本规定性在事实认知、情感体验和价值评价方面都得到了体现。 在认知方面,动机取向表现为行动者对其所处情境的关注,形成具有客观性的事实性知识;动机取向的情感方面是指行动者对他所处的情境所做出的情感反应;动机的评价方面是指行动者对行动的情境、手段和结果所做出的判断与选择,此时判断与选择的根据是行动者的个人利益需求。 价值取向是行动者对超越直接功利的道德目标和理想信念的追求。价值取向在行动者的认知、欣赏和道德三个方面体现出来,这三个方面同动机取向中的认知、情感和评价基本上处于同质对应关系。 在认知方面,价值取向规定行动者对关于情境的各种认识与解释的态度接受还是拒
10、绝;在欣赏方面,价值取向表现为行动者情感投入;在道德方面,价值取向为行动者提示着评价不同行动类型的一般性标准。 总之,价值取向展开的三个方面都具有超越直接功利的主观理想性。 帕森斯认为价值取向的三个方面表明了内化于个人心理结构之中的文化模式,分别对应于不同的文化系统。 价值取向的认知方面与文化的信仰系统相对立,欣赏方面与文化的符号化系统相对应,而道德方面与文化的价值系统相对应。这种对应式分析说明,人们在不同文化领域中开展社会行动,发生作用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 帕森斯进一步指出,在不同领域价值取向类型不同,不等于某种价值取向抵消了其他价值取向。 帕森斯不仅对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做了分类,对社会行动
11、的情境也做了分类。他首先把情境划分为社会的情境与非社会的情境。社会的情境是行动者在行动中与之互相作用的个人或集体;非社会的情境是行动者面对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 无论是社会的情境还是非社会的情境,都是社会行动者面对的活动对象,或社会行动中的客体。这说明,帕森斯从社会行动的主观取向和客观对象两个方面进行了划分,其划分的目的在于使社会行动的研究进入更具体的层面。 一般说来,模式变量关系到社会行动主观取向和客观情境的特殊性,因而随着主观取向和客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帕森斯用五种对应性的范畴来概括社会行动的模式变量:()情感与情感中立;()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先赋与自致;()
12、专一性与扩散性。 情感和情感中立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行动中,在情感上是互相投入、互相从对方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还是避免情感投入与直接的满足。 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关系到行动者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还是从集体利益出发,或者说是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还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涉及行动者是按社会的一般性伦理规范支配自己的行动,还是按某些特殊规范支配自己的行动。一般性规范对较大范围甚至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有效,而特殊规范仅仅在某些个别群体中才有效 先赋与自致实质上是人们对他人的评价原则问题。先赋是根据他人的先天规定或先天关系做出的评价;自致是根据他人的后天能力与业绩做出的评价。 专一性
13、与扩散性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行动中,在互相接触和情感交流方面是单一封闭的,还是多元开放的。 帕森斯概括的这些模式变量,实质上是五种矛盾关系,是行动者在不同的主观取向、不同的行动情境中面对的矛盾选择。这些呈现为对应关系的选择可以被独立使用,进而能够组合成其他类型的对应关系。 为了使复杂的模式变量分析变得清楚一些,帕森斯对模式变量的组合做了进一步分类,即通过鉴别主观取向是关于行动者自己的需求还是关于对他人的态度,区分出动机取向的模式变量和价值取向的模式变量。这个图表是把个人的动机取向同价值取向交叉在一起所做的分析。如果个人的主观取向是专一性的,那么在动机取向中的情感方面则是部分满足或特殊的具体需求的满
14、足。其他方面也可以依次作出分析。 角色期望的价值成分分析也可以用于对较大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系统的价值系统分析。比如美国占主导地位的实用主义文化精神,提倡的是自致的普遍主义角色期望,因此,美国是一个自致的普遍主义社会。 德国纳粹党鼓吹的法西斯主义精神,则是先赋的特殊主义价值观念,所以,纳粹德国是一个先赋的特殊主义社会。中国封建社会伦理纲常关于人际关系的种种限定,是典型的先赋普遍主义角色期望。三、社会系统理论 人们一般认为帕森斯的社会学理论有两个基本构成,一个是前面讨论的社会行动理论,另一个是同社会行动理论有很大区别的社会系统理论。 帕森斯关于社会行动的理论同关于社会系统的理论是有内在联系的,并且后
15、者是在前者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是前者的深化与扩展。 各种模式变量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交往行动中的密切联系;而能够对这些十分复杂的联系做类型划分,又说明社会联系是存在层次性和结构性的。 而在社会系统层面来分析这些结构或联系,关注的则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功能,即各种社会构成或社会子系统怎样相互作用,发挥出哪些功能。这也就是人们又把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称为“结构功能理论”的缘故。 帕森斯把结构功能理论的基本战略概括为两点:第一,识别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第二,分析满足这些功能要求的特殊社会结构。这就意味着结构功能理论起码应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进行功能分析,即揭示社
16、会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基本功能。 另一方面要进行结构分析,即要研究存在哪些社会结构以及这些社会结构应该怎样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或发挥社会系统的基本功能,这里仍然有实然性分析与应然性分析的两层含义。 结构是由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构成的,结构功能分析就其内容或分析对象而言,势必要研究结构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从宏观层面讲,社会构成要素是集体与组织,而维系集体或组织的最稳定、最重要的关系则是社会制度。帕森斯认为集体的特殊规定性和制度的普遍一般性,并且集体存在于制度的限制中,制度通过集体的联系表现出来。 关于结构功能分析的战略和对结构功能分析涉及的基本内容的概括,都触及社会系统的矛盾关系和矛盾运动。帕森斯的
17、目的就是寻求社会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性。 当帕森斯把寻求社会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性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任务时,他首先又把社会系统存在结构功能的协调一致性作为自己理论研究的前提。 在他看来,无论社会系统多么复杂,也无论社会结构关系中存在何种冲突,都必须存在最低限度的一致性。只有以一定相关性而联系起来的不同社会结构具有最低程度的一致性,不同层面的社会结构才能被作为系统来研究,否则关于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研究就无从谈起。 帕森斯通过文化观念和价值系统的内化与制度化来论述社会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内化是指社会层面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被社会行动者认同并结合到自己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中,亦即社会的文化模式和角色期望被转
18、化为人格系统。 帕森斯认为,内化到个人心理结构和行动模式中的价值规范是经过制度化这个中介的。因此,内化实质是制度化的具体化,制度只有得到个人的认同才能获得深刻的根基,社会才能真实地实现制度化。 内化进入了人格系统,而制度化则展开于社会系统。如果内化到人格系统中的原则与规范,是一些原先就已制度化的原则与规范,而被内化到人格系统后不断地、持续地得到社会其他成员的广泛赞同,那么这就意味着实现了新的制度化,社会系统也就在新的层面上形成新的一致性。 可见,内化与制度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并且正是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即内化与制度化的持续进行,不断地创造和维持着社会系统的一致性。 制度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形
19、成和发挥作用的,有多少社会结构就有多少种社会制度,并且因不同社会结构在社会系统中所处地位不同,相应的社会制度发挥作用的程度也不同。基于这种观点,帕森斯首先识别了社会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因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明确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制度。 帕森斯认为的基本结构包括:亲属结构;工具性的成就结构和分层;地域、力量和权力系统的整合结构;宗教和价值的整合结构。 帕森斯在讨论社会基本结构时,实质上已经论述了最基本的社会制度。那些长期存在并发挥基本作用的社会结构,一定有得到社会成员认可的、稳定的社会制度在其中。从帕森斯的论述可以看出:结构靠制度来维系存在,制度靠结构来发挥作用。 帕森斯进一步的论述是:各种社会结构
20、及其相应的社会制度,在社会系统中不是平等并列的,总是有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处于支配地位,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结构,它体现着民族的价值观念取向。四、A-G-I-L框架 提出框架的基本立足点是:无论是整个社会行动系统,还是构成社会的小群体、家庭和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都具有一些最基本的共同的结构,这些结构在其运行中既要求着也发挥着某种特定的功能。 这种框架可以被用来研究各种社会系统、子系统或社会结构的功能。 适应,即社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功能。包括对环境给系统的限制和压力的顺应,以及对环境的积极改造。适应是社会系统同周围环境的多层面能量交换,通过这种交换社会系统得以获得维持其存在
21、的资源与能量。 目标达到,即社会系统确立总目标的功能。确立目标同适应功能的关系是动机与手段或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整合,即协调社会系统各组成部分,使它们达到某种程度的团结而进行有效的合作。 潜在的模式维持,即根据某些规范与原则,维持系统行动秩序与活动方式连续性的功能。 框架既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然性概括,即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都客观地具有这四种基本功能;又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应然性判断,即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要保持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就必须协调地、有序地发挥这四种基本功能。 因此,框架既可以用来分析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实际存在状况,又可以用来指导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 在帕森斯及其同事们看来,
22、框架可预测社会系统运动及其功能发挥的阶段性。社会系统运动的动因在于内部的紧张,而内部紧张又与外部环境压力有关。 社会成员在受内外各种规定性限制的系统中,不仅有实然性的认知,而且有理想性的要求。理想要求同系统现存状态一定存在某种不一致,当社会成员根据理想要求采取社会行动时,社会系统就开始了运动,各种结构功能也就发挥了作用。 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的秩序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结构功能发挥的顺序性。 首先发挥作用的功能是适应功能。社会系统只有适应了外部环境的压力,并动员内部力量从环境中获取维持系统存在的资源,才能保证系统存在下去。此时,系统实质上处于经济活动充分发挥作用的阶段。 而要动员系统内部力
23、量或社会成员,必须确立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系统总目标,否则系统的适应功能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于是系统进入目标达到的功能阶段。 在系统目标实现之后,系统运行进入整合阶段。当系统总目标达到后,系统内部的紧张状态开始缓解,不仅系统的总目标实现了,而且社会成员的利益需求和角色期望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宽松的系统环境使成员获得了沟通情感、建立情感依附关系的条件。 当上述三个阶段依次达到之后,社会系统将进入潜在的模式维持阶段。这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把适应、目标达到和社会整合三种功能所实现的结果形成某种秩序保存下来、延续下去,系统连续运动和不中断的发展才能成为现实。 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秩序性的另一方面的
24、表现是各种功能发挥的协调性。 就社会大系统内部构成看,主要有四个子系统: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它们分别承担着适应、目标达到、社会整合、潜在模式维持的功能。 子系统一定存在于母系统之中,因此,四种子系统及其功能也在同一个系统中发挥作用。 帕森斯还进一步论述了各种结构功能的等级关系。从社会行动系统的角度上看,四种结构功能又分别是有机体行动、人格行动、社会交往和文化活动等不同社会行动的功能。帕森斯把四种社会行动分别称为行为有机体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 社会系统论和社会行动论的区别不过在于观察或论述的角度不同:社会系统论侧重于社会的结构分析;而社会行动论则侧重于行动者的
25、行动类型分析。框架不仅可以从宏观上分析社会系统和社会行动系统,而且还以用来分析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甚至子系统的子系统,只要有由制度关系维持着的内部结构性,那么它就可以看作一个子系统,、四种结构功能就可从中被识别出来。五、结构分化和社会发展 框架还揭示了社会发展动力与过程的理论模式。 他从社会结构的分化入手,把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解释为框架的展开过程。随着历史的演进,、四种结构功能逐步分化,促进了社会行动专业化、组织化和高效化,最终迎来了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社会。 像斯宾塞、迪尔凯姆和韦伯等人那样,帕森斯把社会结构分化看成是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帕森斯把社会发展过程概括为五个阶段四个环节
26、,这五个阶段是:原始阶段、原始社会后期及古代社会、中间阶段、温床社会、现代社会;四个环节则是这五个阶段的过渡和联系。 除了作为最初状态的原始阶段是未分化的社会以外,其他四个阶段都代表着一种主要结构功能的分化,并且结构功能分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也越来越发达。 第一个环节: 从原始阶段到原始社会后期及古代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整合功能是社会的主要功能,它在分化中得到了展开和强化。 在原始阶段,亲族关系和宗教控制着整个社会,社会团体的功能是整合。原始社会的整合功能保证了结构分化产生于一个坚固的社会统一体之中,以致阶层出现不会使社会分裂。 在一个整合体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阶层和
27、阶层分化。 第二个环节:从古代社会到中间阶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目标达到功能逐渐从社会系统中分化出来,成为政治系统的结构功能而发挥越来越强的作用。目标达到功能的分化与加强,是通过建立阶层制度、发展政治控制、政治与宗教分离等环节来完成的。 在第二环节初期,首先出现的阶层划分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个阶层,亲族统治转变为政治统治,神权统治代替了族权统治,最后政教分离。 政教分离是政治系统功能强化的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它标志着政治系统真正获得了独立运行的能力。 第三个环节:从中间阶段到温床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三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潜在的模式维持功能分化是社会结构功能分化的主要内容,
28、模式维持功能是文化系统的结构功能,是行动规范、原则和价值理想等普遍化为文化模式后对社会发生的作用。因此,模式维持功能的分化与发展,实质是文化系统的分化与发展。 在帕森斯看来,西方宗教文化和政治文化必然要最终发展出科学文化和大众文化,亦即“世俗文化”。 第四个阶段:从温床社会到现代社会是社会发展的第四个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适应功能伴随着经济系统从社会其他子系统中分化出来而得到了充分发展,适应功能真正成了社会行动能量最大的结构功能并开始发挥强大作用,人类社会由此而步入现代社会。 虽然经济活动始终存在,但是只有到了现代社会,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子系统都实现了结构功能分化,经济活动和适应功能才获得了相
29、对独立性,才真正开始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功能而发挥作用。 帕森斯认为,一旦经济系统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系统存在,它就获得了空前的能量,它按照自己的原则迅速提高适应能力,在对环境的顺应与改造中为社会获得物质能量,并且也获得了加速自己发展的动力。经济系统和适应功能的分化与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是一个社会各种基本功能都得到了明确分化,进而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推动整个社会系统动态协调发展的现代社会。 帕森斯认为,美国是现代社会的典型。他指出:“美国新型的社会共同体比其他任何因素更能证明我们确定美国处于现代化最新阶段的领先地位是有道理的。” 这就说明,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都是以美国社会为模本的,他所希求的社会分化、功能协调和社会现代化,不过是要求世界各民族都以美国为榜样、按照美国的发展模式来重新设计、重新建造。思考题: 怎样理解帕森斯对各种社会学传统的吸收与综合? 怎样理解帕森斯论述社会行动的统一性原则? 帕森斯是如何论述社会行动的动机取向和价值取向的? 如何理解和评价帕森斯关于社会行动模式变量的论述? 如何理解和评价帕森斯关于社会系统结构功能模式的论述?其理论意义和局限性如何? 怎样评价帕森斯关于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观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