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培训教材.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内部控制培训教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控制培训教材.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三讲第十三讲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芮明杰教授芮明杰教授 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1目录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概述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三、控制的过程三、控制的过程2(一一)、为什么需要控制?、为什么需要控制? 现实中几乎所有的计划都不可能完全顺利地得以实施,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组织内部因素的变化。 企业的内部资源状况或人员行为的结果与计划中的条件或假设不符。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 控制工作的目标就是要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和偏差,并且采取纠正措施,使得计划能够得到执行。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
2、控制概述3狭义的控制:狭义的控制: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针对出现的偏差采取纠正措施。广义的控制:广义的控制:还包括在必要时修改计划标准,以使计划更适合于实际情况。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概述4(四四)、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内部控制的基本内容对人员的控制对人员的控制对信息的控制对信息的控制对绩效的控制对绩效的控制对作业的控制对作业的控制对财务的控制对财务的控制一、一、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概述5比较器输入偏差信号输入控制信号目标值扰动输出反馈信号施控装置受控装置反 馈 装 置(b)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五五)、控制的系统、控制的系统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
3、部控制概述6(六六)、 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的目标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在现代管理活动中,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1 1)限制偏差的累积:)限制偏差的累积:一般来说,工作中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小的偏差失误在较长时间里会积累放大并最终对计划的正常实施造成威胁。因此有效的管理控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地获取偏差信息,及时采取有效矫正措施。2 2)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环境的变化:制定出目标到目标实现前,总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组织内部的条件和外部环境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需要构建有效的控制系统,帮助管理人员预测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机会和威胁作出正确、
4、有力的反应。 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概述7( (七七) )、内部控制的特点、内部控制的特点: :1 1)目的性:)目的性:内部控制无论是着眼于纠正执行中的偏差还是适应环境的变化,都是紧紧围绕组织目标的;2 2)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准确性、及时性、经济性3 3)整体性:)整体性:包括两层意思:一是从控制的主体看,完成计划和实现目标是组织全体成员的职责,二是从控制的对象看,管理控制覆盖组织活动的各个方面;一、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概述84 4)动态性:)动态性:组织不是静态的,决定了控制标准和方法不可能固定不变,应动态,以提高适应性及灵活性;5 5)人性:)人性:管理控制本质上是由人来
5、执行而且主要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9二、管理控制的基本模式二、管理控制的基本模式根据控制标准设定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根据控制标准设定的方法,可以将控制过程分为三类:为三类:程序控制:控制标准是时间的函数;程序控制:控制标准是时间的函数;跟踪控制:控制标准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跟踪控制:控制标准是控制对象所跟踪的先行量的函数;量的函数;自适应控制:控制标准是过去时期已达状态的自适应控制:控制标准是过去时期已达状态的函数。函数。10根据控制对象、时点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分根据控制对象、时点的不同,内部控制可以分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为前馈控制、同步控制和反馈控制。内部控制的基本模式内部
6、控制的基本模式前馈控制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反馈控制同步控制同步控制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11输入输入转换过程转换过程输出输出前馈控制前馈控制预计问题预计问题同步(现场)控制同步(现场)控制纠正工作中问题纠正工作中问题反馈控制反馈控制事后纠正事后纠正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12时间空间产品工作规划与设计加工制造成品控制目标管理日常工作管理危机管理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三种控制方式应用对象三种控制方式应用对象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13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14(二二)、现场控制(同步或同期控制)、现场控制(同步或同期控制)工作进行中所实施的控制
7、(如管理者亲临现工作进行中所实施的控制(如管理者亲临现场),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场),主要有监督和指导两项职能:监督:按预定标准检查工作;指导:针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经验指导下属改进工作,或与下属共同商讨矫正偏差的措施。优点:优点:有指导职能,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缺点:缺点:受管理者时间、精力、业务水平的制约;现场控制的应用范围较窄;容易在控制者和被控制者之间形成对立情绪。 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15(三三)、反馈控制(事后控制)、反馈控制(事后控制)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不合在工作结束或行为发生之后进行的控制(不合格产品进行修
8、理),注意力集中于工作或行为格产品进行修理),注意力集中于工作或行为结果上,纠正今后活动。是实际管理工作中最结果上,纠正今后活动。是实际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控制类型。常用的控制类型。优点:优点:在周期性重复活动中,可以避免下次活动发生类似问题消除偏差对后续活动过程的影响可以提供员工奖惩的依据。最大弊端:最大弊端:实施矫正措施前,偏差、损失已产生。二、控制的基本模式二、控制的基本模式16(一一)、控制过程的基本构成、控制过程的基本构成控制过程的基本构成控制过程的基本构成确定控制标准确定控制标准采取管理行动采取管理行动衡量与分析衡量与分析三、三、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17三、三、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
9、程18( (二二) )、 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控制标准的实质和要求1 1、标准是一种作为规范而建立起来的测量标尺或尺度。、标准是一种作为规范而建立起来的测量标尺或尺度。控制标准是控制目标的表现形式,是测定实际工作绩控制标准是控制目标的表现形式,是测定实际工作绩效的基础。效的基础。制定控制标准是控制工作的起点。2 2、有效控制标准基本特征:、有效控制标准基本特征:1)简明性;2)适用性;3)一致性;4)可行性;5)可操作性;6)相对稳定性;7)前瞻性。 三、三、 控制的过程控制的过程193 3、控制标准的制定要求、控制标准的制定要求(1)要使控制便于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衡量,当出现偏差时,能找到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部 控制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