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篇 病毒学 第三十二章逆转录病毒.pptx
《《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篇 病毒学 第三十二章逆转录病毒.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篇 病毒学 第三十二章逆转录病毒.ppt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重点难点熟悉了解掌握1.逆转录病毒的特性;2.HIV的形态、结构、复制周期及传播途径;3.HIV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1.HIV的微生物学检查;2.人类嗜T细胞病毒的致病性。 逆转录病毒科的病毒分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第一节1. 1981年,美国科学家Michael S. Gottlieb报道报道5 5例卡氏肺囊虫肺炎,例卡氏肺囊虫肺炎,“Gay Cancer”2. 美国疾控中心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
2、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即艾滋病3. 1983年,法国科学家LucMontagenier等分离到病毒,命名为等分离到病毒,命名为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4. 1988年12月1日定为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发现一、概述一、概述(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分型1. HIV-1:全球流行,容易发生变异,是导致AIDS的主要病原体,病毒感染后导致严重免疫缺陷,最终死于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2. HIV-2:主要在西非和西欧局部流行(三)HIV/AIDS在我国的流行特点1. 性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男-男
3、同性恋的性传播比例上升明显2. 局部地区和特定人群疫情严重 3. 感染者陆续进入发病期,AIDS死亡人数增加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1. HIV病毒颗粒呈球形2. 中等大小,直径约100nm120nm二、生物学性状HIV-1病毒颗粒结构(复旦大学陆路教授提供)二、生物学性状(二)病毒的结构1. 包膜病毒,含两种刺突(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2. 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p24)3. 核心含有2条完全相同的+ssRNA(约9.2kb)4. 核心还包括逆转录酶(RT)、整合酶(IN)和蛋白酶(PR)5. gp120糖蛋白与受体CD4分子及辅助受体(CXCR4 / CCR5)分子结合
4、,为中和性抗原,较容易发生变异6. gp41为跨膜糖蛋白,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较少发生变异二、生物学性状(三)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及编码蛋白gag5vifpolenv前体蛋白p55,切割为: 衣壳蛋白p24 内膜蛋白p17 核衣壳蛋白p7主要构成病毒的衣壳前体蛋白p150,切割为: 逆转录酶p66/p51 整合酶p32组成病毒的核心前体蛋白gp160,切割为: 胞膜糖蛋白gp120 胞膜糖蛋白gp41组成病毒包膜及表面刺突+ssRNA(9.2kb)LTR3LTR基因组基因组编码蛋白编码蛋白vprrevvpuneftatHIV-1基因组结构及其主要编码蛋白二、生物学性状HIV-1基因组及
5、其编码蛋白基因编码蛋白及功能结构基因gag先编码前体蛋白p55,经蛋白酶剪切为基质蛋白p17、衣壳蛋白p24、核壳蛋白p7pol编码产生蛋白酶p11、逆转录酶p51、RNA酶H(p15)、整合酶p32env编码前体蛋白gp160,随后裂解为gp120(吸附靶细胞)和gp41(介导膜融合)调节基因tatTat(p14),反式激活转录因子,激活HIV基因的转录revRev(p19),促进部分剪接和未剪接的病毒mRNA从核转运至细胞质nefNef(p24),增强病毒的复制和感染性;抑制感染细胞凋亡;下调感染细胞MHC-I类分子的表达vpuVpu(p16),介导CD4分子降解,促进病毒装配、成熟和释放
6、vprVpr(p15),促进病毒DNA转运至细胞核vifVif(p23),在某些类型细胞中,增强病毒感染能力二、生物学性状(四)病毒的感染与复制1. 吸附:HIV-gp120 + CD4分子-靶细胞2. 穿入:gp41介导HIV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3. 脱壳:脱去病毒衣壳,释放RNA于细胞核中4. 生物合成:细胞核中进行转录,细胞浆中进行翻译5. 组装释放: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装配形成核衣壳,从宿主细胞释放时获得包膜,形成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子代病毒体,感染其它宿主细胞二、生物学性状(五)抗原变异与型别1. HIV-1型和HIV-2型的病毒核苷酸序列差异超过40%2. HIV病毒容易发生变异,疫苗
7、研制困难l HIV的逆转录酶无校正功能lenv基因最易发生突变l gp120表面抗原变异有利于病毒逃避免疫清除二、生物学性状(六)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1. 0.5%次氯酸钠、5%甲醛、2%戊二醛、70%乙醇处理1030min,可灭活病毒2. 煮沸100,20min可灭活病毒3. 在2037环境下可存活15天4. 在冷冻血制品中,68加热72h才能灭活病毒三、致病性(一)传染源1. HIV感染者2. HIV携带者(二)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1. 性传播:同性、异性2. 血液传播:输血或血制品、器官移植、人工授精、 药瘾者共用注射器等3. 母婴传播(垂
8、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三、致病性(三)临床表现:艾滋病潜伏期长(几年至十几年),临床病程分为1. 急性感染期:出现类似流感的非特异性症状,一般约23周后症状自行消退;急性期血中HIV抗体可能尚未转阳,可检到HIV抗原p24作早期诊断2. 无症状潜伏期:潜伏长达数年至数十年,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伴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血中HIV抗体检测显示阳性3. AIDS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出现发热、盗汗、疲乏、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和淋巴结肿大等4. 典型AIDS,即免疫缺损期:机会感染及肿瘤三、致病性(三)临床表现:HIV感染结局三、致病性(四)免疫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微生物学第二篇病毒学 第三十二章 逆转录病毒 医学 微生物学 第二 病毒学 第三 十二 逆转录 病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