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1、2章.pptx
《货币银行学第1、2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银行学第1、2章.pptx(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考核方法平时成绩占平时成绩占20%。期未考试占期未考试占80%题型:题型:名词解释、单选、多选、判断与名词解释、单选、多选、判断与辨析、计算、案例分析、论述辨析、计算、案例分析、论述 第一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从讨论货币的概念入手,来探明货本章从讨论货币的概念入手,来探明货币的起源,阐述货币的职能和分析货币的币的起源,阐述货币的职能和分析货币的定义。主要内容包括:定义。主要内容包括:货币的起源与职能货币的起源与职能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货币的计量货币的计量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货币的起源与本质一、货币的起源一、货币的起源1、货币是
2、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2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3 3、货币形式的演进、货币形式的演进实物货币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金属货币(铜、银、金铜、银、金)信用货币信用货币 纸制货币纸制货币(银行券;纸币)(银行券;纸币) 存款货币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
3、算的活期存款。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二、货币的本质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能够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货币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1 1、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职能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充当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2 2、流通手段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
4、品的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价值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讨论:货币流通规律讨论:货币流通规律(一)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一)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1 1、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运动形式为:商品其运动形式为:商品货币货币商品。商品。2 2、货币流通、货币流通: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是指由商品流通所引起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
5、动过程。运动过程。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为商品形态的变化服务。手段为商品形态的变化服务。3 3、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关系 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服务于商品流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并服务于商品流通。通。 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前提。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和前提。商品流通的范围、规模、结构和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范的范围、规模、结构和速度决定货币流通的范围、规模结构和速度。围、规模结构和速度。 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反作用。在商品与货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具有反作用。在商品与货币的交换过程中,
6、货币与商品的运动方向相反;币的交换过程中,货币与商品的运动方向相反;货币的形态始终不变;货币流通可以超越商品货币的形态始终不变;货币流通可以超越商品流通的范围。流通的范围。(二)货币流通规律:(二)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商品流通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的规律。是指商品流通所决定的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内容是: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是: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M= PQV。 如果考虑到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情况,则分子如果考虑到货币执行支付职能的情况,则分子项的商品价格总额可调整为:项的商品价格总额可调整为:商品的价
7、格总额商品的价格总额赊赊销商品价格总额销商品价格总额+ +到期应支付总额到期应支付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额。(三)纸币流通规律(三)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它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流通规律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殊流通是指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殊流通规律。其基本内容是:规律。其基本内容是:1 1、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所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需要的金属货币量2 2、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货币需要
8、流通中货币需要量量纸币发行总量纸币发行总量3 3、贮藏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当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化身而保存起来时,执行贮藏手段职能。贮藏手段职能。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足值货币,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必须是处于静止状态的货币。4 4、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态,进行价值的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存在
9、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支付手段职能是在存在债权债务关系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下发挥作用,加大了发生危机的可能性。5 5、世界货币职能:、世界货币职能: 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世界货币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一世界货币可作为国际间的一般购买手段;一般支付手段;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般支付手段;财富的一般转移手段。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的范围、层次与计量货币的范围、层次与计量 ( (一一) )为何要划分货币层次?为何要划分货币层次?作用不同作用不同(二)划分的依据:(二)划分的
10、依据:流动性流动性 ( (三三) ) 如何划分?如何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流通中的现金;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M2=M1+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储蓄存款 M3=M2+其他金融机构存款其他金融机构存款 M4=M3+L第四节第四节 货币制度货币制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对货为了更好的发挥货币的作用,就需要对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规范。这种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政府通过立规范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政府通过立法将其确定下来,便产生了货币制度。法将其确定下来,便产生了货币制度。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货
11、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一、货币制度的定义一、货币制度的定义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本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为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为币制币制。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方面:1 1、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材料 货币材料是规定用何种材料制成货币,货币材料是规定用何种材料制成货币,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它是整个货币制度的基础。本位币:本位币: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是一个国一国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
12、该国的家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是该国的基本通货基本通货。特点特点:具有无限的清偿资格:不论支付额多大,对方都要具有无限的清偿资格:不论支付额多大,对方都要接受接受是最后的支付手段:任何交易或债务只要用本位币是最后的支付手段:任何交易或债务只要用本位币来支付就算偿清。对方无权要求改用其他的形态来来支付就算偿清。对方无权要求改用其他的形态来支付。支付。 货币的货币的本位制度的名称本位制度的名称取决于本位币币材的名称取决于本位币币材的名称用黄金作为币材用黄金作为币材-金本位制度金本位制度用银作为币材用银作为币材-银本位制度银本位制度同时用黄金和银作为币材同时用黄金和银作为币材-复本位制度复本位制度不
13、以一定量的金银来表示货币基本单位的价值标准不以一定量的金银来表示货币基本单位的价值标准-纸币本位制度纸币本位制度2 2规定货币单位规定货币单位随着本位币币材的确定,必须相应的规定货币随着本位币币材的确定,必须相应的规定货币单位。单位。包括两个内容:包括两个内容:(1 1)规定货币的名称。)规定货币的名称。(2 2)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如:)规定单位货币的价值。如:19341934年年1 1月规定月规定1 1美元含金量为美元含金量为0.8886710.888671克。克。3 3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主币就是本位币。辅币是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主币就是本位
14、币。辅币是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 (1 1)针对金属货币流通而言)针对金属货币流通而言自由铸造:自由铸造:公民可以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铸币公民可以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铸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也可以熔化。厂请求铸成本位币,也可以熔化。限制铸造:限制铸造:只针对辅币而言,只能由国家垄断只针对辅币而言,只能由国家垄断铸造。铸造。(2 2)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有限法偿:有限法偿:即有限的支付能力,每次支付超过即有限的支付能力,每次支付超过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如:商用票据,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如:商用票据,支票等。支票等。无限法
15、偿:无限法偿:即无限的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即无限的支付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如:人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如:人民币民币4 4、储备金制度、储备金制度黄金储备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集中黄金储备是货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集中于央行或国库。于央行或国库。在信用货币流通下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国际支付的在信用货币流通下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国际支付的储备金。(世界货币)储备金。(世界货币)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二、货币制度的演变(一)银本位制(一)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以白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二)金银复本位制(二)金银复本位制 :是以金、
16、银两种金属同时:是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作为货币金属,金币、银币都可以自由铸造的货币制度。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 双本位制双本位制: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金币与银币的比例关系由国家用法律确定。确定。 跛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双本位制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双本位制与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在双本位制中,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在双本位制中,
17、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不同但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三)金本位制 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金币本位制金币本位制:以金铸币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以金铸币为本位币,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国境。铸造、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国境。 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制: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指国内不铸造、也称为生金本位制。指国
18、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不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重量黄金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只能有(或纸币)来流通,而银行券(或纸币)只能有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不能自由兑换条件的向发行银行兑换金块,不能自由兑换n 金汇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也称为也称为虚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 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不使用金币,而是流通银币或银行券。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银币或银行券不能在国内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外国兑换成黄金。黄
19、金。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1944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年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联合国联联合国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全球范围的体系,是一种全球范围的金汇兑本位制度金汇兑本位制度。规定:规定: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把各国货币作为依辅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制度把各国货币作为依辅货币。货币。19731973年美国宣布与黄金脱钩,金汇兑本位制解年美国宣布与黄金脱钩,金汇兑本位制解体。体。(四)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第一、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
20、货币发行。第一、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第二、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第二、货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第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实施管理。第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实施管理。第四、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第四、货币供应量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五)我国的货币制度(五)我国的货币制度:1 1、我国货币的总称是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流、我国货币的总称是人民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行使货币的各种职能,具有无限偿还能力。通,行使货币的各种职能,具有无限偿还能力。 名称:人民币名称:人民币 单位:元单位:元 主币:元主币:元 辅币:角、分辅币:角、分2 2、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计划发、
21、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计划发行和经济发行。行和经济发行。3 3、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4 4、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第二章第二章 信信 用用 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信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信用。 信用信用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说来,它是是借贷活动的总称,一般说来,它是以以偿还为前提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偿还为前提条件的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本章的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 信用的形式 信用工具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第一节 信用概述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一、信用的含义与特征(一)什么
22、是信用?(一)什么是信用?原义:信任原义:信任现代意义的信用现代意义的信用:借贷活动的总称,是以偿还:借贷活动的总称,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它体现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借出叫授信,它体现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借出叫授信,接受叫受信,债务人依诺还债叫守信。接受叫受信,债务人依诺还债叫守信。(二)信用的本质特征(二)信用的本质特征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相对于商品交换而言,在信用活动中,一定数相对于商品交换而言,在信用活动中,一定数量的有价物从贷方手中转移到借方手中,并没量的有价物从贷方手中转移到借方手中,并没有同等价值的对立运
23、动,只是有价物使用权的有同等价值的对立运动,只是有价物使用权的让渡。所以,信用是让渡。所以,信用是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信用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信用是以相互信任为基础的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连的范畴信用是与商品货币经济紧密相连的范畴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产生(一)信用的产生信用是从属于信用是从属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范畴,它的产生同的范畴,它的产生同货币货币的的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发展
24、密切相联。的发展密切相联。第一第一,信用最初产生于商品流通过程中。,信用最初产生于商品流通过程中。第二第二,信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商品和货币的,信用产生的社会根源是商品和货币的不均衡分布。不均衡分布。第三第三,信用产生于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信用产生于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二)信用的发展1、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本的形式。 定义:定义:人行及高法院规定,高于同期贷款利息人行及高法院规定,高于同期贷款利息4倍倍以上
25、的贷款,且不计复利。目前大体为超过年息以上的贷款,且不计复利。目前大体为超过年息25%的贷款。的贷款。 特点:特点:利率畸高、信用不发达或信用程度太低、利率畸高、信用不发达或信用程度太低、常与黑恶势力相勾结常与黑恶势力相勾结2、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借贷资本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是货币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贷放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借贷资本的借贷资本的来源来源: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生产经营中的闲置资本;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货币储蓄等。本;用于积累的剩余价值;货币储蓄等。 借贷资本的特点:(1 1)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资本。)借贷资本是一种所有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银行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