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ppt 21).pptx





《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ppt 2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ppt 21).ppt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我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基于技术分析获利能力的实证研究内容简介1.前言2.样本选择和技术规则的具体设定3.检验技术规则预测能力的方法和实证检验结果4.技术规则预测能力与市场有效性关系实证分析5.结论和启示1.前言 多年来,市场有效性问题一直是证券市场研究的热点之一。 市场有效性可以分为三个程度:弱态有效性、半强态有效性和强态有效性,其中研究最多、争议最大的是市场的弱态有效性。 弱态有效性是指交易者无法利用股票的历史价格预测未来价格。具体而言,如果现行价格充分反映了股票历史价格序列中包含的全部信息,投资者就无法通过技术分析获得长期而稳定的超额利润,这时就认为市场具有弱态有效性。v近年来经济
2、学界关于中国股市有效性的研究有很多,但对中国股市是否呈现弱态有效性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v例如:俞乔(1994)通过检验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宋颂兴、金伟根(1995)与周四军(2003)的研究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弱态有效性成立。v在国内的这些研究中,通常采用随机游走模型和序列自相关模型等方法进行检验,无可避免地带有联合检验问题,极大地损害了实证结果的现实解释能力。 针对前人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从弱态有效性的定义入手,通过考察中国投资者是否可以通过技术分析获得长期而稳定的超常利润,来讨论中国股票市场是否达到弱态有效性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讨论市场弱态有效性,可以直接在定义水平上进行检验
3、,避免了理论理解上的分歧和序列自相关等传统检验方法带来的联合检验问题。v所谓技术分析,是指通过观察市场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它的未来走势。v早期对技术分析的研究多数认为技术分析不具备获利能力。但近期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一些简单的技术规则具有可观的获利能力(如等(1992)、和(1995)和(1999)。这些结论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了极大地挑战,引起了金融研究者的广泛兴趣。 有效市场的支持者认为,技术规则具有预测能力并不等同于市场不具备弱态有效性,至少三个原因可能导致技术规则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 1.异步交易 异步交易会导致技术规则显现出虚假的预测能力。 2.交易成本 技术分析往往需要频繁交易,交易
4、成本的存在足以抵消它的超额利润。 3.时变的均衡期望回报 均衡期望回报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这可以很好地解释技术规则的预测能力。 那么,如果这三个原因不能完全解释这种超额利润的那么,如果这三个原因不能完全解释这种超额利润的获取获取,则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本文则认为中国股票市场还没有达到弱态有效性,本文即是以该思路为指引展开研究的。即是以该思路为指引展开研究的。2.样本选择和技术规则的具体设定v样本选择 本文采用1990年12月19日到2003年12月30日的上证指数(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利用指数回报定义 = - ,由上证指数的样本数据计算得到3210个指数回报数据。这些指数回报
5、数据的均值为0 085%,标准差为0 0287,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 056。v技术规则的设定 本文将针对两个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规则移动平均线规则和交易范围突破规则(支撑位和阻力位)进行讨论。tP1tPtRv移动平均线的信号由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相对位置变化移动平均线的信号由短期均线和长期均线的相对位置变化产生。产生。v这种规则最简单的形式是当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的上(下)方某个范围(例如1%)外时,产生买(卖)信号;当短期均线在长期均线的某个范围内,则不产生信号。如果这个范围缩小为零,则每一个交易日或者是“买信号”日,或者是“卖信号”日。因为在这种规则下,投资者的证券持有期处于不断地变化中,因
6、此称它为持有期可变的移动平均规则(简称)。v中国股票交易者主要关注5天(周线)、30天(月线)和250天(年线)的技术指标,因此本文讨论了这三个时间设定下技术规则的表现情况。常用的时间设定为15、130、1250、530、5250,其中前一个数字表示短期均线的时间长度,后一个数字表示长期均线的时间长度。在此基础上,再分别考虑是否存在1%的限制,因此持有期可变的移动平均规则共有10种交易策略。v支撑位支撑位阻力位规则阻力位规则又称为交易范围突交易范围突破破()规则规则,在价格向上突破阻力位(局部最大价格)时产生买信号,在价格向下突破支撑位(局部最小价格)时产生卖信号。它的基本思想是投资者倾向于在
7、以前价格变动的(局部)最高值处出售手中的股票,这种卖压会阻止价格在阻力位继续上升;一旦价格突破了阻力位,说明这种阻力已经消失,因此这种突破可以被视为一种买的信号。为了与前面的讨论一致,局部最值定义为前5天、前30天和前250天中的最值。记录信号产生后10天内的回报,忽略这10天内的其他信号,再考虑有无1%的限制,因此该技术规则有6种交易策略。3.检验技术规则预测能力的方法和实证检验结果检验技术规则的预测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检验技术规则的预测能力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v步骤一:利用股指每日收盘价确定技术信号。根据上面对规则的设定和-1日收盘时的信息(如有无发生穿越),技术规则确定第二天(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态有效性的检验ppt 21 中国证券市场 有效性 检验 ppt 2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