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土壤监测工作总结.doc
《2022年土壤监测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土壤监测工作总结.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土壤监测工作总结2022年土壤监测工作总结二八年土壤监测工作总结醴陵市土壤肥料工作站土壤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农业基础工作,是土肥站的一项最基本的公益性职能,是土肥事业的核心。大田土壤监测是在农户自主耕作的条件下,定田定期调查了解其施肥状况、产量水平以及测定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等,研究土壤的肥力动态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日趋紧张的土壤资源、保护不断下降的土壤地力、培肥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第一手最宝贵的资料。我市共有耕地57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我市土壤监测工作始于1990年,在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株洲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导下,已持续监测18年。
2、现将二八年监测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1、布点:全市共计25个大田土壤监测点,其中15个水稻监测点,1个粮食作物(玉米)监测点,4个经济作物监测点和5个蔬菜作物监测点。分布在醴陵的东、南、西、北10个乡镇13村18组,总面积124.04亩。2、土种:选择了我市有代表性的6个土种,其中红黄泥田6个,紫泥田3个,麻沙泥田3个,黄泥田2个,河沙泥田9个,红壤2个。二、监测结果1、种植利用情况今年我市有8个监测点的耕作制度为稻闲,7个监测点为稻稻闲,1个监测点为春玉米秋玉米-冬闲,1个监测点为苗木,1个监测点为西瓜-冬闲,2个监测点为葡萄,5个监测点为种植蔬菜。2、产量情况15个种植水稻的监测点稻谷
3、平均产量为551.68kg/亩,其中早(中)稻平均产量为565.68kg/亩,晚稻平均产量为537.67kg/亩。此外,玉米(鲜棒)产量为735.75kg/亩,西瓜产量为2022kg/亩,葡萄产量为2182.8kg/亩,茄子产量为3560kg/亩,百合产量为1077.5kg/亩,菜藕产量为2690kg/亩,芋头产量为1800kg/亩。3、施肥水平和结构有机肥施用实物量:水稻:据全市15个水稻监测点资料统计,今年平均每亩(全年)有机肥施用实物量为175.3(其中早、中稻122kg,晚稻53.3kg)。其他作物:苗木: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0;玉米: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2100kg/亩,其中猪粪
4、尿1800kg/亩,秸秆300kg/亩;西瓜: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0;葡萄: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1750kg/亩,其中猪粪尿1500kg/亩,人粪250kg/亩。茄子: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2200kg/亩,其中猪粪尿2022kg/亩,人粪200kg/亩.百合: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2200kg/亩,其中猪粪尿2022kg/亩,秸秆200kg/亩;菜藕: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0;芋头:有机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1000kg/亩,猪粪尿1000kg/亩。无机肥施用施物量:水稻:每亩化肥全年施肥量为63.64kg/亩,(其中早稻66.5kg/亩,晚稻60.7kg/亩),单质肥料中氮肥用量为16.97
5、/亩,磷肥用量为11.79kg/亩,钾肥用量为7.29kg/亩,复混肥每亩用量为30.57。其他作物:苗木: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140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15kg/亩,磷肥施用量为110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15kg/亩;玉米: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220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65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55kg/亩,复混肥施用量为100kg/亩;西瓜: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110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30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30kg/亩,复合肥施用量为50kg/亩。葡萄: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220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2.5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
6、17.5kg/亩,复合肥施用量为200kg/亩。茄子: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98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32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16kg/亩,复合肥施用量为50kg/亩。百合: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65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2.5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12.5kg/亩,复合肥施用量为50kg/亩。菜藕: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77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12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15kg/亩,复合肥施用量为50kg/亩。芋头:化肥年施用总实物量为72kg/亩,其中单质氮肥施用量为12kg/亩,单质钾肥施用量为10kg/亩,复合肥施用量为50kg/亩。纯养分量:水稻:每
7、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12.17、1.24、7.38,其纯N:P:K=1:0.1:0.61.其他作物:苗木: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6.9、5.24、7.47;玉米: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26.67、2.35、18.89,其纯N:P:K=1:0.09:0.71;西瓜: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20.3、1.09、17.85,其纯N:P:K=1:0.05:0.88;葡萄: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35.85、6.51、26.06,其纯N:P:K=1:0.18:0.73;茄子: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32.0、3.71、18.43,其纯N:
8、P:K=1:0.12:0.58;百合: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19.07、3.57、19.45,其纯N:P:K=1:0.19:1.02;菜藕: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12.02、1.09、10.38,其纯N:P:K=1:0.99:0.86;芋头:每亩单季施肥折合纯N、P、K分别为16.82、2.27、11.46,其纯N:P:K=1:0.14:0.68。三、问题与对策从今年的监测结果来看,目前我市存在着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2022年我市监测点(特别是水稻)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这与农民“重无机轻有机”有关,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施用比例日趋失调,这样必将会造成
9、土壤有机质入不敷出,从而导致土壤有机质亏缺,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亦将发生质的变化(如土壤板结、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超标等),耕地质量的持续下降将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农民的增产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针对近年来农民对增施有机肥不够重视的这种现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应对。而在当前,分析农民轻视有机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大多数传统有机肥脏、臭、体积大,施用起来费时费工费力;二是农民对有机肥的认识片面,不了解有机肥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认为化学肥料是最好的,不仅施用方便,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而大部分家庭劳力外出务工,因而不愿意多投工投劳
10、施用有机肥。目前,可以大力推广的新措施有以下:一是政府行为推广经济绿肥,打破绿肥早已绝迹这种局面(我市已多年罕见绿肥),使农民能一举多得;二是推广机械化收割水稻,使水稻秸秆能直接还田,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更省工省时省钱,还合理利用了稻草,亦可谓一举多得;三是政府补贴推广商品有机肥,解决农民“施有机肥难”的问题;此外,政府还应该积极利用现代化宣传工具宣讲增施有机肥的益处、举办相关的技术培训以及办点示范等,促进农民增施有机肥。2、施肥结构不合理,N、P、K比例严重失调科学研究表明,生产稻谷从土壤中带走的纯N:P:K=1:0.23:1.18,而监测统计数据表明,我市2022年平均施用纯N:P:K=1
11、:0.1:0.61,这仍是N、P、K比例的严重失调,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土壤磷钾收支不平衡,出现普遍的缺磷少钾现象。归其原因,主要是农民的施肥观念未转变,重氮轻磷钾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培训,想农民之所想,花大力气摸清本地耕地地力家底,准确掌握耕地养分在新时期的变化情况,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简化施肥程序,方便农民合理施肥。3、监测条件保障问题土壤监测工作的核心主要是全面掌握土壤肥力变化动态,即物理性状与化学性状的变化,而决定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有人为因素和监测硬件因素,且土壤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必须不间断坚持的工作(英国洛桑草原试验站已经有1
12、00余年以上土壤监测、肥料试验的历史),而农业部门自身经费十分紧张,在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方面存在很现实的困难。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对土壤监测和耕地质量建设的扶持力度,更一步完善监测设施,以期适应新时代土壤监测,更好的保护和利用耕地,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4、基本农田保护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农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应分工合作,行使职能职责,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扩展阅读:2022年大田土壤自然监测工作总结二五年大田土壤定位监测工作总结醴陵市土壤肥料工作站二五年十二月土壤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农业基础工作,是土肥站的一项最基本的公益性职能,是土肥事业的核心。大田土壤监测是在农户自
13、主耕作的条件下,定田定期调查了解其施肥状况、产量水平以及测定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并统计分析等,研究土壤的肥力动态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日趋紧张的土壤资源、保护不断下降的土壤地力、培肥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科学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第一手最宝贵的资料。我市共有耕地57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我市土壤监测工作始于1990年,在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株洲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的指导下,已持续监测16年。现将二五年监测情况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1、布点:今年,我们对全市监测点进行了调整,将监测重点放在有代表性的点上,在神福港镇江边山村增加了旱土监测点1个,共设有重点监测点7个。7个监测点分布在醴陵的东、南、西、北5乡
14、镇5村6组,总面积10.82亩。(详见附表1)2、土种:选择了我市有代表性的5个土种,其中红黄泥田2个,紫泥田1个,麻沙泥田1个,黄泥田1个,河沙泥田2个。二、监测结果1、种植利用情况今年我市7个监测点有1个种植春玉米秋玉米,其它6个监测点为稻稻冬闲。(详见附表2)2、产量情况6个种植水稻的监测点稻谷平均产量为514.4公斤/亩,较2022年增产5.5公斤。其中早(中)稻平均产量为476.8公斤/亩,较2022年增产8.3公斤;晚稻平均产量为559.5,较2022年增产10.1公斤。(详见附表3)此外,玉米(鲜棒)平均产量为734.5公斤/亩,较2022年增产35.5公斤/亩。3、施肥水平和结
15、构有机肥:水稻:据全市6个水稻监测点资料统计(如附表1),今年平均每亩(全年)有机肥施用量为765.3(其中早稻353.3,晚稻412),比2022年增加36.1/亩(其中早稻施用量减少48.4,晚稻增加84.9),总用量比2022年增加了4.9个百分点。其他作物:平均每亩有机肥施用量为970,总量比去年减少16.6个百分点。无机肥:水稻:每亩化肥年施用量为133.5kg(其中早稻71.5kg,晚稻62kg),比2022年增加8.8kg,(其中早稻增加3.7kg,晚稻增加5.1kg),增加7.0个百分点。单质肥料中氮肥用量为24.92/亩,较2022年减少了3.33,下降11.8个百分点;磷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土壤 监测 工作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