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级中考总结发言.doc
《2022级中考总结发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级中考总结发言.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级中考总结发言2022级中考总结发言中考是针对初中生进行的一次选拔性考试,因此,试题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考查基础与考核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考查初中语文学习中听、说、读、写的基本知识,又考核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以能力题拉开差距,以基础题引导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因此,夯实基础,考查能力,迁移运用,关注生活就成了考查的主要方向,也是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的方向。其特点如下:1教材为本,注重基础2同中有变,难度适中3关注生活,倡导爱心4综合考查,接轨高考二、分卷分题情况从05年至09年这五年来看,绵阳市的中考语文试题体现了两稳:难度比较稳定、题型比较稳定。总体来看,09年中考将说明
2、文阅读换成了议论文的阅读,并加大了对课文内容的考查。下面以09年语文中考试题为例,结合前四年的试题进行分析。第卷第卷,共24分,8道选择题。一大题: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5分。考查来源及目标:基础知识:语音、识字、成语的考查取材于教材,成语、病句的语境取材源于社会生活与热点。语音、识字、成语、病句的考查点,均源于课程标准。检测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1题:(09年)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摄取嗫嚅威慑蹑手蹑脚B抬杠贻误殆尽心旷神怡C抵抗报纸砥砺舐犊之心D横亘桓侯恒心颓垣断壁考查点:多音字、易读错字、形似字、同音字分析:这和高考对语音的考查形式完全一样,也和绵阳
3、05年中考题型一样。从这五年来看,本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第一,将字放在课文的原句里进行,第二,每个选项罗列四组语音,进行判别。第三,就是上题形式。考查范围全来自于课本。考查点:同音字、形似字、形近字、易写错字分析:这是对常见字的字形考查,这些句子全出自于课本(09年分别为:九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下废墟的召唤;八下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八上山米与白鹤)。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如上题所示;第二,是每一个选项罗列出四组词语,进行判别。复习建议:既然语音、字形的考查全来自于课本,所以,在语音、文字、词语的复习上,就务必以教材为准,重点关注课下注释、课后“字词积累”,按单元进行梳理,加强同音
4、字、多音字、形似字的辨析与运用的训练,并进行单元过关检测,每本书的过关检测,从这些重点字词的形音义三方面入手,争取做到个个过关,人人过关。3题:对成语运用的考查。(示例略)考查点:对课本中的成语和俗语的运用考查。分析:考查学生对成语和俗语意思的理解,以及对其的运用。成语和俗语范围几乎全出自于课本。甚至句子都源自于课本原文。近五年来,除了05年第3题是对近义词的选择外,其他四年都是对成语的运用考查,这也是和高考接轨的。考查内容主要是:对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对成语的范围的运用,对成语的情感色彩的运用等。如:(09年,D项):妈妈是个典型的“体育盲”,为了让她看懂篮球比赛,作为超级球迷的儿子,一遍又
5、一遍不胜其烦地给她耐心讲解比赛规则。其中,就是对不胜其烦和不厌其烦的区别,再如:(08年,B项)邻居张大伯经常故意说一些骇人听闻的话,使不知底细的人信以为真。骇人听闻:指内容真实可信,使人听了非常震惊。耸人听闻:内容夸大其词,或故意编造。这也是对近义词的辨析和运用;纵观绵阳近几年中考,成语的考查主要以这方面为主。复习建议:注重课下和课后积累中的成语、俗语意思的识记,理解以及运用,意思掌握了,运用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所以应加强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复习时可以将成语、俗语进行归类,并以课本为主,进行相关词语、特别是成语的针对练习。另外,也要对近义词进行相应的辨别练习。对病句的考查。(题例略)考查点:对
6、各种常见类型病句的判别。分析:近五年来,都考查了病句知识,形式就是选择题,(两年为有语病的选项,三年为没有语病的选项)具体的考查点为:成分残缺两次,否定词滥用两次,双面词两次,关联词语两次,搭配不当两次,滥用介词一次,表义不明一次。从这五年的考查来看,对病句的考查主要锁定在常见的病句类型。复习建议:要指导学生梳理造成病句的种类,尤其要指导学生分析形成病句的原因,加强对病句种类的分析与判断的训练,并进行病句判断、修改病句的过关检测,最好做到在平时常态化的练习。复习建议:以教材为准(包括名著),特别是名家名篇,要进行归类整理:作品、作家、主人公、国别、选自、主旨等。同时,古代的文学常识尤为重要,要
7、进行朝代、作品特色、作品内容的归类,最好以课下的注释内容为主,也不必过多的补充,增加学生的识记干扰。对学生要进行过关检测和识记抽查。二大题: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考查来源及目标:文言文阅读:材料源于教材九下(28出师表),试题的考查点包括:实词(6题)、古今异义(7题)、文章主旨、文章语言、思想内容、写作方法等的理解和概括(8题),以及文言翻译(9题),源于课程标准。检测考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分析:这五年,无一例外,材料都源于课本,符合课标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但也不排除“两段式”(一段课内,一段课外)的考查方式。前三年的材料讲究全篇的完整考查,而这两年转为对精典篇目的考查(甚至
8、是节选)。题型比较固定:三道选择,两题翻译。考查内容包括:对实词的理解、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词类活用等,句子的翻译侧重于对实词的准确理解,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运用。这五年考查的内容分别为:(05年)(七下)强项令;(06年)(七上)伤仲永;(07年)(七下)岳飞;(08年)(八下)桃花源记;(09年)(九下)出师表。从考查的篇目来看,重点还是对人物传记的考查。其中,第一道选择为实语考查,第二道主要为一词多义(06、07年)、古今异义(05、08、09年)的考查;第三道选择为对课文内容的考查,主要是四方面:主旨情感(内容结构)、品词析句、写作特点、评价感悟(作品认识)。复习建议:
9、既然以课内为主,所以指导学生按单元梳理教材是非常重要的。对文言文的复习,就一个字:背。我们可以让学生对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本书进行归类梳理。梳理的方面可从以下着手:1梳理课文的重点实词(主要是课下注释、课后题等常用的);2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归类梳理;3对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的梳理;4指导学生字字落实地翻译重点句段,尽量做到准确、通顺的直译;4重点课文要从上面分析的四个方面进行整理,让学生以理解为主。古诗词鉴赏。5分考查点:检测考生古诗词鉴赏基本的理解欣赏能力。分析:古诗词鉴赏的分值05、06、07年为6分,08年为7分,09年为5分。从06年起,内容基本固定为两道小题。从06
10、年说对古诗词鉴赏降低难度,真正开始的应该是从08年开始,降低了难度,近两年的诗词鉴赏主要从两方面考查:第一,对诗句进行描述,主要是景物;第二,结合诗句,分析情感。示例:(08年)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西江月辛弃疾(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所写的丰收景象。(2)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含情。请结合作品谈谈词人当时的心情。(09年)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在第二联中所写之景。(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思乡之情的。从上例可以看出,这两年诗词鉴赏的第一题都较简单,而第二小题比较难,是拉差距的题,它真正突出了一个
11、“鉴”字,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诗词,更要学会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才能做好本题。所以,除了让学生打好以上两方面的基础外,还应培养学生从写作特色和技巧方面进行训练,特别是结合诗词进行赏析。复习建议:诗词鉴赏的内容都来源于课本,所以,根据考查的重点,要对课本的诗词进行归类整理复习。第一,这五年的诗词鉴赏基本上都是选情景交融的诗词,(05年,春望;06年,山居秋暝;07年过故人庄),将那些每首有景物描写的,要让学生进行语言描述;第二,要理解诗词的主旨和情感;第三,要理解诗词的意境;第四,要理解诗词的写作特色;第五,要学会结合诗词,用写作特色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是不仅要知道“什么”,还要知道“如何写”的,这
12、是难点,也是重点。11题,综合学习。10分。考查点: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能力。分析:这一道题,一般集口语、语言综合性学习、名著为一体。这也是从形式到内容可以做到全新、灵活多变的一道题。纵观近五年,一般都是将富有地方特色、社会热点的内容与名著结合起来,从仿写、评价、概括、口语交际、提炼信息等多方面进行。05年,是对流行歌曲的评价;06年,是以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主的活动,一是仿写仿陋室铭怀稼先爷爷,另外是给活动加恰当名称;07年,是以卧龙中学文学社利用假期开展了一次在绵阳“探寻三国文化”的考察活动,将名著、典故、评价合为一题;08年,较为特殊,以社会热点的地震为主题,进行仿写和名著
13、考查;09年,是以“李白其诗其人”为综合性学习,进行了“话李白”“品李白”“评李白”的考查。复习建议:针对绵阳中考的以上特点,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老师们应指导学生认真梳理各册教材单元中的口语训练、综合性专题学习、教材附录知识,指导审题、答题思维与技巧,规范答题习惯,并进行各册分类过关检测;第二,恰如其分地将绵阳的文化历史(包括名人、名事、名地)和极具地方特色的内容与综合学习结合起来,进行训练;第三,应将综合学习进行不同类的训练,内容和形式都应灵活多变;如:仿写、续写、连词成句,提炼信息,概括内容,评价材料,转图为话,新闻专项等,尽可能让学生多见题型。而对名著的复习,最好以书本附录为主,进行梳
14、理归类。四大题:默写积累。共10分。13题:10分,考查来源及目标:完全取材于6本教材,考查点源于课程标准。检测考生对优秀诗文的积累情况。考查点:对优秀诗文的积累。分析:除了08年,特殊情况,只考了直接性默写外,其他四年,一般都是64形式,即6道直接默写,4道理解性和语用性默写;从内容来看,一般又是91形式,即9道古诗文默写,1道现代文默写,而在古诗文中往往又有2道古文的默写;一言以蔽之,就是只要6本书要求背诵的,都纳入了考查范围。复习建议:1.会背就会写。要求学生务必在背诵的基础上,正确、正楷地默写。2.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生的别字比错字更多,原因主要是死记。3.特别是对古诗文要进行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中考 总结 发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