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最新读后感精选心得体会.doc
《《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最新读后感精选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最新读后感精选心得体会.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最新读后感精选心得体会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最新读后感精选心得体会:批评家敬文东的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一书终于被我慢悠悠但认真地读完了。这之前,我曾自我安慰式地对他说,我看书很慢,可看一本顶人家看三本。这当然是玩笑话,中间也有被个人写作、家庭琐事等不断纷扰的原因。而这本书,确实给我付出的时光带来丰厚的回报,和极为丰富密集的思考和重要的警醒。敬文东曾说,他眼中的文学批评“既不臣服于文学创作,也不负责指导文学创作它平行于文学创作”,这是我第一次阅读他的批评专著,我觉得从他批评的独特角度、对诗人文本的深度解析等方面,可以说他坚持甚至做到了忠于他对文学批评所提出高标准的写作定位。这本
2、书读来引人入胜但又时常令我想放一放,这也是为何读它花去了我不少的时间的原因它需要我调动更多有关文学创作、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个人生活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回忆与思考,以帮助自己理解和审视他书中的言论。在阅读方面,我一直要求自己秉持开放的态度,但又不放弃保持怀疑的原则。一本书之所以带给我愉悦,除了书中精妙的论述与思想,审视和验证它们所必须经历的思考过程也尤为重要。坦白说,开始读它,并不习惯书中占了很大篇幅的注解。它总令我分神,当我读完当页的注解,思绪已跟着飞走了,而且我会跑去找注解中所提到的比较陌生的书或人物来阅读。等绕了一圈回来,几乎忘了之前正文读到哪儿了,这让我既欢欣又懊恼。儿子的阅读速度一向
3、很快,他要我试着不要去理那些注解,先把正文读完,有需要再回头去查。后来证实,这建议十分有效。阅读敬文东之初,曾对其文旁征博引有所疑惑:为什么他常对一个观点要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化角度进行全方位的解读与论证(这恐怕是他的文章区别于他人的重要特征),而这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看似不够自信,也稍显啰嗦,更有炫耀之嫌。后来得知他原本是个理科生,在一个访谈中他说,“在回望来路时,我希望自己能看到事项的生长点在何处,它曾经历了哪些波折,哪些游弋和犹豫。”众所周知,理科生做事素来逻辑缜密,访谈中的话又清晰地道出了他的内心,他希望以自身成长的轨迹为论述的展示视角,并使读者既明白他的观点也明白形成他观点的脉络。我想,
4、这或许和他从事了多年的教育工作也有些许关联。书的副标题是“欧阳江河与新诗的词语问题”,显然是借对诗人欧阳江河新诗的分析为核心内容展开论述的。欧阳江河是我国新诗写作这一百年来最为重要的诗人之一。独特的诗歌风格与写作思维,值得任何一位诗评家仔细研读,是有志于诗歌批评的写作者无法绕过的研究对象。敬文东与其同为蜀人,对其多些关注是很自然的事。尽管在阅读本书之前,已在微信平台上读了些敬文东的文字,对其批评风格有了些了解,但那些文章毕竟不长,各种批评维度的展示都不如这本九万字的论著来得清晰。我读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用“震撼”或“吃惊”来形容,倒不是没读过和它一样犀利睿智的批评语言,而是在当下中国批评界,尤其是
5、对名人的作品的批评,已经很少能见到像他这样大刀阔斧的态度。无论是对欧阳江河诗歌文本所获的成就的高度赞誉,还是对其文本问题的深度批评,他都以旁若无人却又极其恳切自信的态度来对待的。可以想象,写作的时候,除了倾尽全力去表达,他心无旁骛,丝毫不受外物的干扰。对诗人的赞誉他不吝笔墨,绝不含糊,不见丝毫矜持。譬如,对欧阳江河的诗歌玻璃工厂,说其“展现出非凡的敏锐与才华。他很清楚,如何处理物,如何处理叙事性的现代场景,尤其是如何处理围绕物和叙事性场景组建起来的现代经验经由如此这般高质量,尤其是高难度的思考,欧阳江河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更新了对新诗的理解。”而一旦他批评起来,那也真是刀刀见血,这里就不列举了,
6、确实看得我心惊,诗人要有多强大的内心,才经得起这不留情面的文字中国人说话的“传统美德”是,话说三分好,点到为止。尤其当今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和气共同进步的现实氛围下,无论什么界,都越来越少有人愿意毫无保留地上阵,见血见肉。我之“震撼”“吃惊”便出于此。然而细读本书的人,不难感受到他批评背后对诗歌、对诗人的火热诚挚之心,说其是“爱之深责之切”也不为过。整个阅读期间,我渐渐理解到他所说的批评文本的独立性,以及作为一个批评者内心所必须拥有的强大自信与坚定的孤独这种孤独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不被理解或认同的寂寞或困扰,而是清楚对所要完成的事须独自肩负起使命感的那种心境。本书随着欧阳江河的诗学之问,即“堪与新
7、诗相匹配的词语究竟长相为何”而展开,而敬文东也认为“词语问题大有可能成为新诗面临的基础性问题,甚或根本性难题”。书中诸多深刻观点值得研思,尤其对从事新诗写作的人,尽管他说,诗歌批评不对文学创作负责,但这不等于写作者不从中受益。公文素材库而我想,受益最大的应该还是书中的研究对象,虽然自己的文本被批评家像外科医生那般解剖,然而谁能否定,这样的解剖不是可以获得最多真相的途径?医生有极大的可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当然,也不能排除书中会因种种原因而存在一些误解。但即便是误解,也可以推动诗人进行深刻的反思与追问。更何况,对于一个进入诗歌史的诗人而言,任何人的批评都不可能是一锤定音或盖棺定论,它只可能成为帮助
8、人们深入了解或理解诗人、诗人的文本以及诗歌本身的重要文献。从这个角度而言,批评家与诗人虽不互为依附,但他们的确互为成就者。诗歌创作相对于批评论著,更多地涉及并需要调用诗人的潜意识,这和诗人们常说的“灵感”、神来之笔”的感受十分类似,几乎每个诗人在写作时都能遇见这样的情况。很多时,诗当中的一些句子,诗人无法说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有点像是水到渠成,又更像是从天而降。虽然诗人不是也不可能完全靠潜意识来完成一首诗,但不能否认的是,它总或多或少地占据了一首诗的一部分,或说它的出现令诗人获得了去写一首诗的动力或在完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批评家们是善用理性思维的人,对于人的心理活动、知识与环境背景等诸
9、方面对人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是他们写作的常规性的训练与必要的知识储备。因此诗人自己不能破解之处也许在评论家那儿确实不难解析。这也是为什么,有时作者对能够深入理解自己的作品、甚至对作品所指进行了有效能指的延伸的读者或批评家甚为感动和欣慰,觉得自己遇上了知音。对能指出自己“隐藏”起来的一些情绪和感受的人,也会感到吃惊,如同自己的秘密被人发现了无论这种秘密之前是故意设置的还是经由潜意识发挥的。本书从欧阳江河的诗学之问切入,尝试通过对他诗歌文本的深入探讨,对引起“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的变化因素、过程和结果进行阐释。最初这令我想到了诗人韩东曾提出的著名论断“诗歌到语言为止”。不可否认,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而
10、语言更小的组成单位便是词语,诗人的思想、感受固然重要,但诗歌作为优先表达审美或说通过审美情趣来表达内心的一种艺术文本,挑选和组织怎样的词语来表达所感所思,对一首诗而言确实是性命攸关的。词语的运用、结构的编排等是一首诗形式美的有机构成,是诗歌技巧的体现,决定了一首诗是否能在呈现出艺术气质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内涵。尼采认为,形式对于艺术家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只有当一个人把一切非艺术家看作形式的东西感受为内容、为事物本身的时候,才是艺术家”,而词语在诗歌中具有构建诗歌形式与承担诗歌表达的双重身份,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书中提出“词语的一次性原则”,即书名中的“唯一之词”,其意是,一首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从唯一之词到任意一词 唯一 任意 最新 读后感 精选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