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doc(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一、任务的由来灰岩矿位于王益区王益乡石坡村,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2008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为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因不合理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规范矿山企业采掘生产,加强地矿行政管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和正常建设。委托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二、方案编制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的目的是: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影响评估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
2、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进行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保护和治理恢复的措施,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达到有效防治矿山地质灾害,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为矿山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主管部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督,为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据此目的提出以下主要任务:1、阐明矿山及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2、基本查明矿山因采矿引起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包括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规模、发育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及危险性大小)、对地形地貌及人文景观的破坏和影响、对含水层的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生活用水)和影响、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和影响
3、、对重要交通设施的破坏和影响以及已采取的措施和治理效果;3、对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评估,包括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4、根据矿产资源开发方案或开发计划、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5、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措施和监测方法;6、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包括工程部署、防治工程经费估算、保证措施和效益分析。三、方案编制的依据 本次工作主要以国家、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和技术规程以及矿山工程技术文件等为依据,主要包括:(一)政策、法规及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7)土地复垦规定;(8)陕西省环境保护条例;(9)陕西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10)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二)技术标准、规程、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223-2009);(2)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3)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国规字第103号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2
5、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200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
6、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三)技术文件与资料(1)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报告(2011.12); (2)陕西省市王益区地质灾害防治区划,西安西科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3月;(3陕西省区域地质志(1:50万),陕西省地质矿产局,1989年;(4)陕西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1:50万),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2000年;(5)陕西省滑坡、崩塌、泥石流分布图及说明书(比例尺1:50万),陕西省地矿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队,2000年。四、方案的适用年限根据陕西省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资料,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范围0.0609km2,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内矿体呈层状产出,厚
7、度大而且稳定,。经生产开采取样分析,矿石品位较均匀,有益成分高,有害成分低,岩石力学强度大,经估算,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保有资源量为312.5万吨,能满足已有的年生产15万吨建筑石料生产线15年的矿石需求,但根据矿山现在的额开采规模,可生产3-4年。因此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时限为4年,即2012年1月016年1月,方案编制基准年为2012年,方案实施过程中4年后应进行修订。五、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一)技术路线本次工作的技术路线是在充分收集和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建设项目区主要的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地面调查,经综合分析研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8、复方案的编制。接受委托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范围确定、评估级别划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及部署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的编制图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程序框图(二)工作方法本次对金桥建材有限公司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遵照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9)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1、充分搜集、利用区内已有地质资料,通过现场踏勘,初步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的范围、级别和调查区范围。2、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3
9、、对上述成果综合整理、系统分析研究后,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4、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措施和部署方案。本次评估工作野外调查配备了GPS定位仪、数码相机及测量工具等设备,取得了丰富的野外第一手资料,室内报告编制阶段的数据整理、资料统计、计算、图件编制和复制等工作采用计算机技术,以提高成果的精度和确保质量。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量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工作,从2012年1月至2012年2月完成,先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共五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3人。根据本次工作的任务,首先搜集了与本次评估工作相关的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报告。在此基
10、础上,对评估区进行了1:2000地质环境调查,调查区域为矿区及采矿活动影响区,完成调查面积约0.0609km2,最终编写文字报告1份,电子版1份,附图3张。完成主要工作量见表0-1。 工作内容分项名称单位数量资料收集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报告份3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份1矿区资料份21:2000地质环境调查矿区面积km20.0609调查面积km20.146崩塌处3不稳定边坡处1照片张50访问人数人6室内工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份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份1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图份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份1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概况(一)矿山地理位置石坡永博建
11、材有限责任公司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位于位于陕西省市王益区王益乡的石坡村境内,矿区面积为0.0609km2,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在2008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点距市约19km,交通较为便利(图11)。图11位置图矿区范围: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王益分局划定的矿区范围批复,金桥建材有限公司砂岩矿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930米至962米标高。矿区面积约0.0609平方公里。矿区范围坐标见表1-1。表11 划定矿区范围坐标表编号北京54坐标西安80坐标XYXY13878612.7636591943.5323878612.763659210
12、5.5333878720.7736592123.5343878658.7636592303.5453878456.7636592245.5463878484.7636591943.53(二)社会经济概况市王益区位于市中部。总面积162.2平方千米,总人口21.8万人。是市经济、金融、文化、商贸中心。现辖黄堡、王家河、王益三个乡镇和红旗、桃园、七一、青年路四个街道办事处。王益区地理位置优越,区内公路成网,交通便捷,扼关中、陕北交通之咽喉,西铜和铜黄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区辖范围内有铜川矿务局、陕西煤炭建设公司、陕西省东风机械厂等省、市属大中型企业20多家 王益区自然资源丰富,煤炭、石灰石、耐火粘土等
13、颇具优势的10多种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蕴藏巨大的开发潜力。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降水适中,雨热同季,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盛产小麦、玉米、油菜、苹果、核桃、花椒、柿子、桃、杏等农副产品。(三)土地利用现状桐城市王益区金桥建材有限公司隶属陕西省市王益区所辖山区丘陵地带,矿区范围内村庄分布,矿区所占土地均为天然草地,植被良好。二、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一)矿山开采历史矿山始建于80年代末。当时为民采,年开采量约13万吨。主要用于建筑用渣石,在2008年底将原来的五个采矿证进行了整合,石坡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是正在开采的矿山,该矿山采矿证编号为C61120089089,有效期限为2010年1
14、2月15日至2011年12月15日,历年开采经营资料统计如下表:年份2007年以前2005-2007年2008-2011年开采量(万吨/年)133080回采率(%)/9774损失率(%)/3.026矿山综合回采率79%左右,没有非正常损失储量,截止到2012年,保有可采储量312.5万吨。(二)矿山生产现状矿山为高台段开采,自然斜坡溜矿,机械装车、载重汽车从采场运至加工车间,矿山现有开采工作面2个,目前开采的矿石当天全部运走,无积存。(三) 相邻矿山分布及开采现状矿区包含在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灰岩矿矿区内。该矿始建于1963年,由原来的六个小型采矿场整合而成,批准开采灰岩矿,采用露天开采,
15、生产规模为130万吨/年,矿区面积为0.812km2。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一)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1、建设规模灰岩矿矿区面积约0.06092。设计开采矿种为灰岩矿,为露天采矿。采出后外运至料石场生产不同等级料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223-2009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报批稿)附录D、表D.1中石灰岩矿分类标准,确定该矿生产建设规模为“小型”。2、工程布局(1)采区、办公区、生活区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及现场调查,灰岩矿采区地势较为平坦、开阔,离村庄较远,离公路较近,周围为荒地,扩展较为方便,能够满足年产8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的要求。办公及生
16、活区安置在矿区东南侧。(2)堆土场矿区采场内剥离物主要为上覆黄土和顶部风化层,基本无尾矿。剥离物利用汽车运至矿区东侧沟谷处顺坡堆放。(二)矿山批准的开采层位 矿山批准的开采层位为930标高以上的灰岩矿。(三)矿山资源储量及开采年限根据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报告资料,截至2012年,保有资源量为312.5万吨,据此,采区资源储量可满足该矿开采3-4年。(四) 矿山开采方式根据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告,设计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五) 矿山阶段或采区布置根据陕西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报告,目前矿山已经将962m标高以上的矿石开采完,下一步拟开采930-962m标高之间的矿石。(六)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及
17、处置情况矿山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矿区剥离出的上覆黄土和风化层,基本无尾矿,废弃物采用汽车运输就近堆放在矿区两侧侧沟谷处。堆土场地四周无工程措施。第二章 矿山地质环境背景一、自然地理(一)气候与气象本区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形成本区四季分明、(二)水文王益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铜川残塬长梁亚区,矿区山体主梁呈近东西向展布,地形北部高,西北低。海拔1277-1198m,相对高差77.0m。矿区范围内无地表水系发育,自然沟谷发育,以大同沟沟谷为主,向两侧发育小支沟,雨水随自然沟谷流入大同沟再汇入漆水河,平常河水干枯,汛期流量较大。二、地形地貌矿区位于陕北黄土高原南缘,铜川残塬长梁亚区
18、。地表植被发育,荒草丛生,植被覆盖率60%。现状调查,矿区内没有重要地质遗迹及人文景观等分布。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对南侧坡体原有地貌有所破坏,矿区地貌总体上处于自然状态,原有地形地貌景观未发生改变。 照片2-2矿区地貌三、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一)地层岩性矿区地层出露简单,主要为古生界中奥陶统马家沟组(02m)和新生界第四系黄土组成。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1、中奥陶统马家沟组(02m)分布在矿区内、外围,共分为8个岩性层:第一岩性层(O2ma):分布于采矿区外南侧及矿场底部,岩性为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第二岩性层(O2m a-1):分布于采矿区南北部,岩性为灰-灰黄色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第三岩性层(O2mb
19、):分布于采矿区南北部,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厚层状灰岩。第四岩性层(O2mc):分布于采矿区南部,岩性为深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第五岩性层(O2md):分布于采矿区中上部,岩性为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第六岩性层(O2me):分布于采矿区中上部,岩性为褐灰色条带状白云质灰岩。第七岩性层(O2mf):分布于采矿区中上部,岩性为灰色-浅灰色厚层状灰岩。第八岩性层(O2mg):分布于采矿区上部,岩性为深灰色厚层状灰岩。2、第四系(Q4)(1)、中更新统马兰组(Q2l)风积黄土,浅黄色,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底部发育古土壤层,厚度10m左右。矿区大面积出露。(二)地质构造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陕甘宁坳缘褶皱
20、束,铜川韩城断褶断的西南部边缘。该区褶皱和断裂构造不发育。褶皱:该区褶皱不发育,仅在评估区北侧发现一背斜构造,岩层总体倾向北西,产状34028,局部岩层倾角近似水平。断层:评估区断裂构造简单,未发现大的张性破碎带。(三)岩浆岩矿区内无岩浆岩出露。(四)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评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四、水文地质条件依据地下水的含水介质及赋存特征,矿区地下水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其特征如下:1、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富水性根据岩石裂隙的发育程度极不均一,山
21、上富水性差。2、黄土孔隙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于黄土出露地带和沟谷中,该类型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黄土孔隙、古土壤空隙中。五、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矿区内出露的地层岩性组合特征、结构类型和物理力学性质等,参考区域资料,将矿区内岩土体类型划分为岩体和土体。1、中-厚层状灰岩由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组成,中厚层状,呈浅灰灰白色,亲水性差,透水性、含水性好,强度较高,工程地质条件较好。2、单一结构黄土由第四系黄土组成。以浅黄色粉土为主,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可塑硬塑,含植物根系、钙质结核及钙质条纹。中等压缩性,承载力特征值一般在160180kPa。六、矿体地质特征砂岩矿矿床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矿体分
22、布稳定。采矿证范围内分布的矿层为中厚层状,开采深度为930962m。矿体为中厚灰岩,矿体成浅灰色深灰色,矿体出露长度250m,平均厚度36m,矿层产状近似于水平产状,略向北西方向倾斜,倾向为355-360,倾角为5-28,矿层出露标高为930962m,矿区多有出露,砂岩矿品位变化小,质量较稳定。顶部局部风化,风化面呈土黄色,顶部覆盖有黄土。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区包含在铜川声威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灰岩矿矿区内。该矿始建于1963年,由原来的六个小型采矿场整合而成,批准开采灰岩矿,采用露天开采,生产规模为130万吨/年,矿区面积为0.812km2。在开山取石过程中对矿山周边环境存在污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山 地质 环境保护 治理 恢复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