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境农村公路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保境农村公路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境农村公路施工方案.doc(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 制 依 据一、任务依据依据三亚市交通局与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承担的勘察和设计工作。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7、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8、 公路工程地质勘测规范(JTJ 06498);9、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10、
2、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11、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1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1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14、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15、 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00698);1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17、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1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19、 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20、 公路工程集
3、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22、 公路交通标志板(JT/T 2792004);23、 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交通部门【2004】372号);24、 关于印发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公路设计(试行)原则的通知(琼交规财【2005】320号);2010年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桥梁(第九标段)施工组织设计一.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2010年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桥梁(第九标段)建设单位:三亚市交通运输局工程地点:海南三亚总 工 期:100日历天。质量标准:合格。(一)工程概况第九标段概况:由广西队路口至碳场公路、保镜队至加路队公路和玉盘村至米粒村公路桥
4、组成。其中:广西队路口至碳场公路全长1.44公里;保镜队至加路队公路全长0.8公里;玉盘村至米粒村公路桥全长0.05104公里。1、三亚市广西队路口至碳场公路全长1.44公里,路线起点接广西路口水泥路。本公路工程为三亚市2010年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主要目的是改善乡村之间的交通环境,使其间道路路面硬化。原路地势平缓,路面均为砂土路面,部分路段路面坑洼不平,行车舒适性差,路基宽度较小。全路段没有桥梁,新增涵洞4道。2、三亚市保镜队至加路队公路全长0.8公里,路线起点接道宁至保镜队公路。本公路工程为三亚市2010年农村公路通畅工程项目,主要目的是改善乡村之间的交通环境,使其间道路路面硬化。原路地
5、势平缓,路面均为砂土路面,部分路段路面坑洼不平,行车舒适性差,路基宽度较小。全路段没有桥梁,新增涵洞3道。3、玉盘村至米粒村公路桥(桩号K6+480)工程概述:本桥位于三亚市南岛农场玉盘村至米粒村农村公路上,新建桥梁中桥一座:桥长54.04m,桥梁全宽6.5m,净宽6.0m,上部结构采用2-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下部采用柱式桥墩、U型桥台扩大基础。水准高程系采用BM2点的假设高程。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与公路建设的关系,本桥按标准水位桥设计,根据桥位处水文站提供的资料,桥位处五十年一遇洪水的设计流量为:88.754m3/s,设计流速为2.23m/s,设计水位
6、为98.396m。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桥梁场地范围内的地形起伏不大,场地地貌单元属花岗岩风化丘陵区河流冲洪积阶地。河流流速缓慢,水位高程约97.702m,洪水期最高水位高程达97.896m.桥位内地层分布较稳定,连续性好,未发现有构造断裂的痕迹。桥址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类别为类,特征周期为0.30s,场地稳定,可作为桥基持力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1、地形、地貌该标段工程位于公路自然区划7区,地处海南岛南部,属于平原微丘区,地形平坦,相对高差小。2、地质沿线地质主要由砂砾土组成。3、地震根据1990年版海南省地
7、震烈度区划图,本公路工程所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05。4、气候三亚市气候独特,属于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25.4,气温最高为七月,平均温度28.4,气温最低为1月。年平均温度21全年日照时间达到2563个小时,全年平均降雨量1279毫米。其气候特点有利于公路工程施工工期的安排。5、水文(1)、三亚市广西队路口至碳场公路没有重要的河流经过,全路段以4道涵洞作为排水通道。路线设计高程已充分考虑水文资料。(2)、三亚市保镜队至加路队公路没有重要的河流经过,全路段以3道涵洞作为排水通道。路线设计高程已充分考虑水文资料。 (二)路线设计1、道路主要技术指标1.1公路等
8、级:四级公路(参照使用)1.2设计行车速度:20Km/h1.3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级1.4地震基本烈度:度1.5一般路基宽度:5.1、6.5米两种2、平面设计根据投资规模及业主的要求,结合原来公路现状,平面线型设计维持现状,利用现有的公路路基。本公路工程路线全段均不设置平曲线半径。3、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时。为了节省投资,保证路面补强加铺的均匀性,减少路面摊铺量,除部分浸水路段抬高路基、排水不畅路段进行少量填挖以利排水之外,在不影响美观和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对道路纵断面作了较为详细的拟合,以尽可能利用原有路面作为改建路面的结构底层。本公路工程主线共设置竖曲线19个,平均每公里6个,竖曲线占路
9、线总长39.567%;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882.600米/个;凹竖型曲线最小半径960.990米/个;最大纵坡7.862%/1处。A线共设置竖曲线9个,平均每公里5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长37.093%;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1060.633米/个;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729.622米/个;最大纵坡6.075%/1处。B线共设置竖曲线2个,平均每公里8个,竖曲线占路线总长53.846%;凸型竖曲线最小半径2379.690米/个;最大纵坡2.843%/1处,竖曲线半径的设置均满足会车距的要求。(三)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1、路基标准横断面布置本项目主线、支线路基宽度为:5.1、6.5米两种;2、路面横坡设
10、计路面横坡为双向2%横坡,路面双向2%横坡施工困难时可设置为单向2%横坡,施工时弯道路段必须向弯道内侧倾斜,其余路段建议向有利于排水的路基一侧倾斜。3、路基、路面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3.1过沟在路堑段均设边沟,排泄路面及边坡泾流.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相同.边坡纵坡小于0.3%或流量较大时,采用加深边沟。边沟纵坡一般与路线纵坡相同。终点接桥涵点或天然山沟,把汇流引向路基之外。3.2路面排水路面泾流由横坡向两侧边沟汇流排泄.3.3路基防护工程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保护生态平衡,全线填方或挖方路基均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护.防护工程主要有边沟植草、植草护坡、护脚墙、挡土墙等。(四)桥涵设计桥
11、设计本桥按标准水位桥设计,根据桥位处水文站提供的资料,桥位处五十年一遇洪水的设计流量为:352.5952m3/s,设计流速为2.46m/s,设计水位为100.981m。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桥梁场地范围内的地形起伏不大,场地地貌单元属花岗岩风化丘陵区河流冲洪积阶地。河流流速缓慢,水位高程约96.811m,洪水期最高水位高程达100.481m.桥位内地层分布较稳定,连续性好,未发现有构造断裂的痕迹。桥址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场地类别为类,特征周期为0.30s,场地稳定,可作为桥基持力层,宜进行本工程建设,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盖板涵(1)盖
12、板明涵上部1、明涵顶上标高通过涵台高度调整。(2)盖板明涵、暗涵下部1、涵台利用盖板及涵底铺砌作为上、下端的支撑,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承受太背水平土压力的竖梁进行计算。2、为使涵台与盖板连接起到支撑作用,涵台顶面做成椅背式台帽与盖板顶面齐平抵紧。3、盖板涵的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得低于0.25MPa。 (五)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沿线设置交通标志板及护栏柱.二、施工部署(一)项目管理组织1 项目法施工实行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效、安全、文明为目标,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
13、要素,精心组织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质量保证体系控制下,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项目经理部的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程进度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及每月(或周)施工进度计划。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等。2 组织
14、项目经理部2.1工程实行项目法管理,设一项目经理部,工程全线分2个区,下设4个作业组,每个作业队受项目部直接管理. 2.2项目部下有技术负责人1名,技术负责人由专业性较强的工程师担任,负责工程的一切技术工作。2.3配备4名施工员,2名质检员、2名安全员,测量员4名,材料管理员、资料员和机电工各2名,同时建立以工地负责人为组长,各班组长为组员的质安管理小组,以此基础组建起保证工地正常运转的管理机构,确保现场各项施工管理工作一步到位,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项目经理部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产决策,对各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
15、动态管理。2.4作业人员的配备:施工员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思想素质好的工人。施 工 管 理 机 构 图项目经理部施 工 部后 勤 部测 量 组施 工 组质 检 组计划统计组测 量 组施 工 组质 检 组计划统计组材料供应组机械设备管理组财 务 组安全保卫组第三施工班组第二施工班组第一施工班组第六施工班组第五施工班组第四施工班组现场施工管理机构配备 表 2-1部门岗位职 责项目经理部工程部项目经理1名负责全线施工管理,对外联系接洽,对内指挥协调技术负责人1名主要负责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项目负责人1名负责本工程全线施工管理,对外联系接洽,对内指挥协调质检员2名负责本工程的二级质量检查与监督
16、以及内业资料收集整理工作施工员4名负责及对各施工班组的施工管理并负责周月等计划进度统计工作工部安全员2名负责本工程的安全技术等工作测量员4名负责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资料员1名负责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班组班组长4名负责工程的施工合 计20人 (二)工程施工顺序安排测量放线 路床整形 路基压实 铺设碎石路基 摊铺砼路面 安装标志牌、钢筋混凝土护柱、 验收交付使用1.设计中新路基本按旧路位置设计,施工进埸时应对现状道路进行详细测量,并与设计对照,如有大偏差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进行调整。2.由于工期限制,全路分两段同时开工。3.为避免压实的路基给雨水破坏,当路基压实了一部分后,基层紧跟着进入铺设。4
17、.在基层铺设好后,路面也进入施工。 (三)工期安排 本工程根据招标要求100天内需完成全部承包内容。我司根据工期安排计划用100天完成,由此做好施工劳动进场计划十分重要。为了使工程速度快、质量好,施工中计划采用二区二班制生产,连续、穿插、平行的流水施工方法。各项工期计划只能缩短,不能拖超工期。在施工上若有个别客观原因影响而超用工期的,应突击加班,增加机械、人力补上,不得影响下道工序工期,施工期及用工计划上为穿插及连续性施工,从机械到劳力的应用上,应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提高生产工效,缩短工期,提前完成。具体工期安排见进度表。(四)施工目标1. 质量目标:质量必须合格。2. 工期目标:总
18、工期100日历天。3. 安全生产目标:杜绝死亡事故发生,安全事故(轻伤)频率控制在6以下。4. 社会效益目标:各方评价优良,让业主满意、放心。 (五)劳动力、机具安排1.施工劳动力进场120人,其中土方工40人,泥工(含铺筑)60人,钢筋、支模工20人。2.本工程设计中要求采用重型压实机械,由于工程线路较长,决定采用压路机进行道路压实作业。故进埸二部压路机、四部装载机、四部挖掘机、二部推土机、二部拌合机、一部平地机等进行土方施工、路基整形及压实、基层铺设。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见(施工设备一览表)三、施工准备工作(一) 施工技术准备: 1、作好调查工作 为了顺利组织施工和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
19、计,针对以下内容作出调查: (1)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排水管槽工程的施工,需要详细掌握地质、地形情况,如地质条件等,以便于采取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2)地上、下情况的调查:为了确保本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应对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的位置、地下构筑物、高压输变电线路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和走向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便在施工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保(防)护。施工时,还要积极采取环保措施,降低施工噪声和粉尘污染,防止扰民及妥善解决污水处理等问题。2 技术力量保障工程施工前,按施工部署中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在我公司主管领导的主持下,把关规范、技术交底工作。 3 施工现场控制网点的测量 (1)水准
20、点:进场后,立即进行角桩控制点的复核、保护工作,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水准点的布设(应设置在相对固定点),并用浇筑水泥混凝土等方法,作好引桩等保护工作。 (2)组织测量:进场前施工人员根据现场角桩点定出沟槽中线、道路中线、边线,桥涵桩位,以及各检查井的位置,以便进场后能立即开展施工。 (二) 物资供应准备 1 材料准备 施工材料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影响较大,材料申请计划及时拟出,并报材料供应部门及时备料。材料备料遵循“有计划、保质量、按进度”的原则,材料选择时遵循“多联系、比质量、择优质”的原则。做好后勤保障工程,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创造必要的条件。 (1)本工程的主要材料为钢筋、水
21、泥、碎石等,根据施工方案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中的工料分析,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料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2)组织材料按计划进场,并做好保管工作。材料进场具体情况详见施工材料进场计划表(表14-6)。 2 施工机具准备 (1) 根据施工方案中确定的施工方法,对施工机具配备的要求、数量以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2) 由本企业内部负责解决的施工机具,根据需用量计划组织落实,确保按期供应。施工机具进场详细情况详见施工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表(表14-8)。 (3) 机械和工具准备:根据施工现场的资源需求量计划,本工程的大型机械主要为冲孔钻机、装载
22、机、挖掘机、汽车式起重机等机械设备,施工前认真做好进场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必要的保养工作。 3 运输准备 (1) 施工前,应安排施工顺序计划,综合考虑施工运输机械进场安排。 (2) 根据上述三项需用量计划,编制运输需用量计划,并组织落实运输工具、本工程计划考虑现场运输所需的机具如:双轮手推车、5t自卸车、1t翻斗车等。 (3) 按照上述3 项需用量计划明确的进场日期,联系和调配所需运输工具,确保材料、构配件和机具设备按期进场。 (三)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根据施工场地的特点,来建盖各项临时设施,做好施工平面部署(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1 搭设临时生产、生活设施: 从现场情况来看,在拟施工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公路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