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已排版7 .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已排版7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已排版7 .docx(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 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全部人力资源方案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方案的统一;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了实 现企业的进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依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应进行 预 测 , 制 定 相 宜 的 政 策 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应和需求达到平稳,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勉励员工的过程;2.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战略规划:依据企业总体进展战略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 政策和策略的规定,使各种人力资 源具体方案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 关键性规划; 组织规划;制度规划:包括 人力资
2、源治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治理等内容;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 构成,流淌 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应猜测和人员供需平稳等;费用规划: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治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 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的掌握;3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治理活动系统 的关系 :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治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 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 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他仍 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治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治理活动;4.工作岗位分析的概念: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 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
3、条件和环 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 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争论, 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5.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畴和内容以后,应依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养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 究 成果 , 按 照 一 定 的 程序 和 标准 , 以文 字 和 图 表 的 形 式加 以 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
4、等人事文件;6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工作岗位分析为聘请, 选 拔 , 任 用 合 格 的 员 工 奠定 了 基础 ; 工 作 岗 位 分 析 为 员 工 的 考评,晋升供应了依据;工作岗位分析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工作岗位 分 析是 制 定 有 效 的 人 力资 源 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应和需求猜测的重要前提;工作岗位分析是工 作岗位评判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 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 度的重要步骤;工作岗位分析仍 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 范等人事文件,充分明白本岗位在 整个组织中的位置和作用,明确自 己工作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 和职务晋升路线,以及今
5、后职业发 展的方向和愿景;7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书面资料任职者报告同事的报告直接的观 察岗位分析的资料仍可以来自于下属,顾客和用户等;8 岗位规范的概念:岗位规范亦称劳动规范,岗位规章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养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9 岗位规范的主要内容:岗位劳动规章员工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范岗位员工规范10、工作说明书 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 质和 特 征 、 工 作 任 务、 职 责 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11 、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1. 基本资料 2. 岗位职责; 3. 监督与岗
6、位关系; 4. 工作内容和要求 5. 工作权限 6 劳动环境和条件; 7. 工作时间 8 资格 9. 身体条件10. 心理品质要求 11. 专业学问和技能要求 12. 绩效考评 12 、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分 :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掩盖的范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 明 书不 仅 要 解 决 岗 位 说明 书 的 问题,仍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 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
7、和环境条件下做?” 3 、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 原就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 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 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就,统一制定 并发布执行的;13 、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 :(一)预备阶段本阶段的具 体任 务 是 : 了 解 情 况, 建 立 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畴、对象和方法;1 、依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 业各 类 岗 位 的 现 状 进行 初 步 明白,把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2、设计岗位调查方案;(1)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2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 单 位 ; ( 3 ) 确 定 调 查 工 程 ;( 4 )确定调查表格和
8、填写说明;39 / 34( 5 )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3 、为了搞好工作岗位分析,仍应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预备;4 、依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如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 5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把握调查的内容,熟识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如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体会;(二)调查阶段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依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仔细细致的调查争论;(三)总结分析阶段本阶段是岗位分析的最终环节;它第一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化细致的分析 , 最 后
9、, 再 采 用 文 字 图 表 等形式,作出全面的归纳和总结; 14 、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需要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地岗位调查,并起草出工作说明书的初稿;企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分别召开有关工作说明书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修改提出具体看法;15 、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就: 1、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就;2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就; 3 、责权益相对应的原就16 、 改 进 岗 位 设 计 的 基 本 内 容( 一 ) 岗 位工 作 扩 大 化 与 丰 富化1. 工作扩大化(1)横向扩大工作( 2 )纵向扩大化2 工作丰富化( 1)任务多样化(2)明确任务的意义( 3
10、)任务的整体性( 4)赐予必要的自主权(5)留意信息的沟通与反馈; 工作扩大化是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而工作丰富化是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的充实,使岗位的工作变得丰富 多 彩, 更 有 利 于 员 工 的身 心 健康 , 促进 员 工 的 综 合 素 质逐 步 提高,全面地进展;(二)岗位工作的 满 负荷 ( 三 ) 岗 位 的 工时 制 度(四)劳动环境的优化17 、改进工作岗位设计的意义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服的条件下从事劳动活动在生理上,心理上的需要;18 、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 (
11、一) 传统的方法争论技术,是运用调查争论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系统的观看、记录和分析,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寻求构建更为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包括: 1 、程序分析; 2 、动作争论;(二)现代工效学的方法,是争论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微小动作、作业环境、疲惫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三)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对企业的岗位设计来说,除了上述可采纳的两种方法之外,最具现实意义的是工业工 程 所阐 明 的 基 本 理 论 和基 本 方法;其次节企业劳动定员治理1 、企业定员的基本概念:企
12、业定员,亦称劳动定员或人员编制;企业劳动定员 是 在一 定 的 生 产 技 术 组织 条 件下,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肯定素养要求,对企业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2 、企业定员的作用: 1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方案的基础; 3 、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 、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养; 3 、企业定员的原就:(一)定员必需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为依 据 ; ( 二 ) 定 员必 须 以 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1 、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2、供应兼职; 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
13、三)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和谐企业内人员的比例关系包括: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例关系;基本生产工人和帮助生产工人的比例关系;非直接生产人员内部各类人员以及基本生产工人和帮助生产工人内部各工种之间的比例关系等;(四)要做到人尽其才, 人事相宜;(五)要制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六)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4 、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 :某类岗位用人数量= 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方案工作任务总量 / 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 )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 方案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 效率出勤率) 定员人数 = 生产任务量(件)工时定额 /工作班时间 定额完成率出勤率定员人数= (
14、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 定额) /年制度工日 8定额完成率 出勤率定员人数= (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 年制度工日8 定额完成率出勤率( 1方案期废品率)(2 )按设备定员:定员人数 =(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它主要适用于机械操作为主,使用同类型设备,采纳 多机床看管工种;(3 )按岗位定员:设备岗位定员班定员人数=共同操作的各岗位生产工作时间的总和/(工作班时间 -个人需要休息宽放时间)工作岗位定员;主要依据工作任务、岗位区域、工作量,并考虑实行兼职作业的可能性等因素来确定人数;这种方法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 企业,仍
15、适用于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 4)按比例定员某类人员的定员人数 =员工总数或某一类人员总数定员标准(百分比)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企业食堂工作人员,托幼工作人员、 卫生保健人员等服务人员的定员;( 5)按组织机构、职责范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治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5 、定员标准的概念 :定员标准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肯定范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6 、企业定员标准的分级1. 国家劳动定员标准2. 行业劳动定员标准 3. 地方劳动定员标准4. 企业劳动定员标准7 、劳动定员标准按综合程度分类: 1. 单项定员标准2. 综合定员标准 8、
16、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就1. 定员标准水平要科学、先进、合理2. 依据要科学3. 方法要先 4. 运算要统一5. 形式要简化6. 内容要和谐9、定员标准的编写依据:劳动定员定额标准书面格式应严格依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就的要求编写;劳动定 员 标 准 应由 以 下 三 大 要 素 构成在: 1. 概述 2. 标准正文 3. 补充第三节 1、制度化治理的概念: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册和谐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治理方式,就是制度化治理;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抱负的行政组织体系”;2 、特点 : 1 ,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益和责任,并且把这些权益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 而制度化; 2
17、,依据各机构,层次不同岗位权益的大小,确定起在企业 中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指 挥链或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固 定下来; 3 ,以文字形式规定岗位特征,提出员工应具备的素养,才能等要求,明确通过考察成员经正式考 试 或教 育 训 练 而 获 得 的技 术 资格,对组织中的成员进行选择;4, 在实行制度治理的企业中,全部权与治理权相分别; 5 ,治理人员在实施治理时有3个特点:一是因事设人原就,每个治理人员只负责特定 的工作;二是每个治理者均拥有执 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益;三是管理 者 所拥 有 的 权 利 受 到 严格 的 限制 , 要服 从 有 关 章 程 和 制度 的 规定; 6 ,治
18、理者的职务是治理者的职业 , 他有 固 定 的 报 酬 , 具有 按 资格,才能晋升的机会,他应忠于职守,而不某个人;3 、优点: 1 ,个人与权益相分别; 2 ,制度化治理以理性分析为基础,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的表达; 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 4 、制度规范的类型: 1 , 企业 基 本 制 度 ; 是 企 业 的 “宪法”,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有根本 性 质 的, 规 定 企 业 形 成 和组 织 方式,打算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2, 治理制度 3 ,技术规范4,业务规范 5 ,行为规范 5 、企业人力资源治理制度体系的构成:基础性治理制度 和员工治理制度劳动人事基础管理方面的制度包括
19、:组织机构和设置调整的规定;工作岗位分析与评判工作的规定;岗位设置和人员费用预算的规定;对内对外人员招牌的规定;员工绩效治理的规定;人员培训与开发的规定;薪酬福利规定;劳动爱护用品与安全事故处理的规定;对员工进行治理的制度包括:工作时间的规定;考勤规定,休假规定 , 女工 劳 动 保 护 与 计 划生 育 规定,员工奖惩规定,员工因私出境规定,员工内部沟通渠道的规定, 差旅费治理规定,员工佩带胸卡的规定,员工合理化建议的规定,员 工越级投诉的规定;6、人力资源治理制度体系的特点 : 1、表达了人力资源治理的基本职能;由录用、保 持、进展、考评、调整五种基本职 能构成; 2 、表达了物质存在与精
20、神意识的统一; 7 、人力资源治理制度规划的原就 :( 1 )共同进展原就;( 2 )适合企业特点;(3 )学习与创新并重;(4 )符合法律规定;( 5 )与集体合同和谐一样;(6) 保持动态性; 8 、制定人力资源治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 1)从企业具体情形动身;( 2 )满意企业的实际需要;( 3 )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 4 )留意系统性和配套性;(5) 保持合理性和先进性;9 、 人力资源治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提出人力资源治理制度草案广泛征求看法,仔细组织争论逐步修改调 整,充实完善10 、制定具体人力资源制度的程序1 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治理制度的缘由,在有力资源治理中的位置和作
21、用2 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治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人员的责 任,权限,义务和要求作出具体的 规定 3 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治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就4 说明本项人力资源治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纳数据采集,汇 总整 理 , 信 息 传 递 的形 式 和 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作出简要,准确的说明和说明5 具体规定本项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如何时提出方案,何 时确定方案,何时开头实施,何时 个体检查,何时反馈汇总,何时总 结上报等) 6对本项人力资源治理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中径
22、,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的要求7 对本项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就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如薪酬嘉奖,人事调整,晋升培训等)的贯彻实施作出明确规定8 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治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就规定 9 对本项人力资源治理活动中员工的权益与义务,具体程序和治理方法作出明确 具体的规定 10 对本项人力资源治理制度的说明,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 关问题作出必要的说明第四节 1、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要求1 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2 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精确性3 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可比性2、人力资源治理费用审核程序:人力资源费用
23、预算是企业在一个生产经营周期(一般为一年)内,人力资源全部治理活动预期费用支出的方案;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 算 时 , 第一 要 检 查 工 程 是 否齐全 , 尤 其 是那 些 子 工 程 ; 在 审核时,必需保证这些工程齐全完整,留意国家有关政策的变化,是否涉及人员费用工程的增加或废止;特殊是应当亲密留意企业在调整人力资源某种政策时,可能会涉及人员费用的增减问题,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使其得到充分表达,以获得资金上的支持;总之,工资工程和基金工程必需严格加以区分,不能混淆;在审核费用预算时,应当关注国 家 有 关 规定 和 发 放 标 准 的 新变化,特殊是那些涉及员工利益的资金治理、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重点总结已排版7 2022 人力资源 管理 三级 重点 总结 排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