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提示.docx
《2022年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提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提示.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源公共治理学期末复习提示(训练治理)(本科) 一、复习时应留意的问题 :期末考试是对一学期学习成果的检测 , 要想取得好的成果 , 主要依靠于平常的仔细学习和摸索 , 而不是期末的突击复习;所以大家要留意平常的读书,参加课程争论、并仔细完成好形成性作业;期末复习只是在一学期的学习的基础上 针对自己的不足 , 进行补偿性的学习 . 其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据复习提示梳理重点、难点学问,强化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建立本课程的学问框架体系;2. 针对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漏洞 , 如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 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或困难 , 要找老师解决;3. 充分明白期末考试的题型和要求,多作
2、练习,知道如何解答论述题和进行案例分析;二、各章复习提示第一章公共治理学导论1. 公共治理的含义是 : 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 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治理的社会活动;其要点为:( 1)公共治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公共治理的客体是公共事务;( 3)公共治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公共治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2. 公共治理是在公共行政的基础上提出并进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公共治理(公共行政)的进展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0 世纪 80 岁月开头的全球性的行政改革运动即“新公共治理”运动,是公共行政向公共治理转型的开始,公共治理进展的趋势是政府公共政
3、策化和公共治理的社会化;3. 公共治理模式的基本特点 : ( 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 , 重在公共利益上;( 2)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治理与资源治理相统一,重在解决问题上;(4)结果治理与过程治理相统 一,重在结果治理上;( 5)治理所追求的公正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正上;( 6)公共组织的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相统一,重在外部治理上;( 7)服务治理与管制治理相统一,重在服务治理上; 8 治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4. 公共治理与企业治理的区分:( 1)目的不同;公共治理的目的是为社会供应非营利性的成品和服务,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其目的
4、是公益性的; 而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 2)限制因素不同;公共治理是代表公共权力的的;其整个过程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包括公共组织的权益、职责、活动方式等;而法律对企业只是外部制约因素、其原动力是追求最大利润;(3)物质基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础不同;公共治理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税收,其财务预算与支出属于公共财 政,须公开化;而企业的物质资源来自自身的投资,其资金的使用由其自主的 权益,无须社会监督;( 4)治理人员的选拔方式不同;公共治理在人员的聘用上留意政治才能和政治倾向,有职业化、终身化的去向;而企业用人主要是依 据本企业的详细目标和个人才能;( 5)绩效评估不同;主要表达在对治理效能评估的
5、标准上的不同;5. 公共治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大家对它不熟识,所以不仅应知道它是争论什么内容的学科,仍要清晰它的形成和进展脉络,这样才可从整体上有所把握;请留意以下两点:(1) 由于公共治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进展起来的,因此要清晰公 共行政学的形成和进展; 1845 年法国科学家安培提出建立一门治理国家的科学的设想,被认为是行政学产生的胚胎;1887 年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发表行政之争论主见政治与行政分别,明确提出将行政治理作为一门学科来争论;1926年美国出版了怀特的行政学争论导论、威洛比的公共行政学原理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2) 要清晰公共治理学的产生和进展,知道公共治理学与
6、公共行政学的关系和区分;从 20 世纪 70 岁月开头西方国家兴起了一场公共行政改革运动,这场改革被称为:“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的“新公共治理运动”;公共治理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公共治理学以争论公共治理的问题为核心, 融合了相关学科的学问,突破了传统行政学的学科界限,涉及了以往行政学所未涉及的很多领域和主题,为社会治理供应了新的模式;其次章公共治理的主体及其行为特点1. 公共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依据公共治理理论,政府虽然是特地的公共治理机构,但却不是惟一的机构;在政府之外有着自治和半自治的公共治理机构来承担公共治理的职能;随着公共治理职能的转移,政府就更多地侧重于公共
7、政策的制定与监督,政府对公共权力的垄断也将被打破;2. 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建立并爱护社会和市场秩序;( 2)供应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3)调控宏观经济并保持稳固;( 4)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安排;( 5)爱护自然资源和环境;3. 转型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转变治理理念,为全社会供应服务;( 2)改革企业制度,实现政企分开;( 3)加强法制建设, 形成公正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 4)实行宏观调控 , 稳固经济进展;( 5)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 提高工作效率;4. 政府失效也称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主体和机制等方面存在本质上的缺陷,而无法
8、使资源配置的效率达到正确的情形;这一理论对人的假设,包括政府公务员,都是经济人假设;由此,这一理论认为在政治决策过程中,人的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一切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经济行为;政府行政过程中的目的确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判定得到质疑;政府失效理论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1)单纯依靠市场和过多依靠政府干预都是行不通的,必需两者相互制约、和谐,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进展;(2) 既然在进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治理和干预,就必需明确界定政府管理的范畴、权限,同时积极培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自身而不是靠政府去发挥作用;(3)在进行经济改革的同时也必需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
9、,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体制的改革的顺当进行;( 4)加强各项法律、法规的建设,使政府的决策过程和治理过程都能纳入正常的监督系统或机制之中;5. 我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仍不够发达 , 目前我国的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体主要由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构成;自20 世纪 90 岁月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为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供应了进展的空间,非政府公共组 织得到了快速地进展;非政府的基本特点是有: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特地性;非政府公共组织活动的特点具有:广泛性、针对性和中介性;6. 形成非政府公共组织与政府组织的良性互动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 题;( 1)精简政府机构,形成小政府、大
10、社会的合理局面;(2)转变非政府组织建立的方式,由下而上的建立公共组织;(3)营造人民群众广泛参加解决社会问题的氛围,并逐步形成社会机制;7. 公共治理主体已呈多元化的趋势,公共治理者的角色发生着深刻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现代公共治理者提倡全新的理念;主要表达在:由以权力为中心转向以道德为核心;由以掌握为目标转向以服务为宗旨;由一元治理模式转向多元治理模式;第三章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 政府进行公共治理主要是应用公共政策的实践过程, 也就是通过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过程的治理;公共政策是指肯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 的环境中,为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就;公共政策的特点有
11、:( 1)利益的挑选性;( 2)目标的指向性;( 3)权威的约束性;( 4)功能的多极性;( 5)动态进展性;公共政策的类型可分为:元政策、基本政策和详细政策;2. 政策规划的主体主要包括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构;政策规划的原就是:公正原就、受益原就、系统原就、权变权责和优化原就;政策规划的程序是:确定目标方案、拟定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和择优政策方案;3. 政策执行是指执行主体通过特定的组织形式 , 实行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政策目标的过程;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主要有 :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模式;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自上而下理论模式从传统的行政理论动身, 强调行政组织的集权
12、和有层级 , 认为上级负责制定政策 , 下级负责执行政策;从政府的政策打算动身,考察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实现时间、实现成效等问题,并分析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之间的关系,这些是值得确定的;但自上而下理论模式也表现出了较大的缺失;(详见教材 96 页)自下而上的理论模式就认为政策执行机关应有肯定的自主空间,重视政策执行过程中各级组织的互惠和沟通;重视执行过程中机关组织间的互惠性与裁量权,重视彼此看法的沟通与沟通是值得确定的,但与自上而下的模式相比就过多地重视了边境而忽视了中心;更为恰当的公共政策执行模式是:吸取以上两个理论模式的特长,针对详细的实际情形,实行不同的策略;4. 公共政策的合法化包括政策的
13、合法性和政策的法律化两个层面的问题;政策的合法性要解决的是政策的制定程序及内容要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的规 定;政策的制定符合法定的程序,这是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化要求,没有程序的保证,政策就可能成为极少数人的个体行为,使政策失去民意;除程序合法外,政策的内容也要合法,即要符合现行政治法律结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政策的法律化要解决的是政策立法问题;政策的法律化包括制定、修 改、废止、补充、认可、审查法律等活动,由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及部分司法机关来完成;5. 公共政策的评估障碍表现在如下几方面: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往往会显现目标模糊、分散、冲突等现象,给政策评估带
14、来困难;政策成效的多样性;由于影响政策成效的因素很多,有时难以预料政策成效的真正性质,因而,政策评估的精确性经常受到限制;政策资源的阻滞性;政策资源从广义来讲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多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都可能影响政策评估的成效;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政策是针对政策问题制定的,政策问题是极其复杂的;一个政策问题可能包含另外的未被发觉的政策问题,不同的政策问题又可能相互交错;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给政策评估带来了极大的难度;6. 政策评估是指政策评估专业人员依据肯定的价值标准,运用科学的评估技术和方法,对政策方案的内容、执行情形、执行结果的估量与评判;其特点是政策评估是对目标价值的评估;是依据事
15、实的评估;是对政策实施过程的评估;其功能是:有利于提高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利于促进政策的实施进程;有利于检测政策实施的成效;7. 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是事实标准和价值标准;其主要障碍是:政策目标的不确定性;政策成效的多样性;政策资源的阻滞性和政策问题的复杂性;第四章公共组织治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源1. 公共组织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 , 以治理社会公共事务 , 供应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公共组织可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公共组织;其基本特点是政治性;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和系统性;2. 公共组织结构的类型可一般可分为:直线式;职能式;直线- 职能式; 矩阵式四种结构;3. 治理层次
16、与治理幅度的关系:争论说明,治理层次与治理幅度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呈反比关系;治理层次多,就每一层行政机构的治理幅度就窄;反之,治理层次少,就每一行政机构的治理幅度就宽;治理层次和治理幅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结构;治理层次多、治理幅度窄的行政组织结构呈高金字塔型,是“尖型结构”;而治理层次少,治理幅度宽的组织结构就呈扁金字塔型,是“扁平结构”;不同形状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4. 公共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主要有环境、技术、目标与价值观、治理职能的变化、组织成员的心理、专家看法等;公共组织变革的过程大致要经受以下几个阶段:对变革的认知;对组织现状的诊断;对变革目标和方案的确立;变革方案的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公共 管理学 期末 复习 提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