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过关检测试卷新人教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级语文上册第23课《隆中对》过关检测试卷新人教版1.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隆中对一. 文学常识隆中对选自_(朝代) _所著的 _ 。二. 字音字形好_为乐_毅诣_ 屏_人度_德量力存 x _ 帝室之 zh?u_ d n_食壶浆倾 tu _ 三. 核心知识点1. 词类活用(在横线上写出原词、活用的类型并解释)(1)箪食壶浆 _ (2)先主器之 _ (3)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_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_ (5)贤能为之用:_ 2. 古今异义(在括号内分别写出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遂用猖蹶(古义: _ 今义: _)(2)凡三往(古义:_ 今义: _)(3)孤不度德量力(古义: _ 今义: _)(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义:_ 今义: _)(5)将军宜枉驾
2、顾之(古义: _ 今义: _)(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义: _ 今义: _)(7)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义: _ 今义: _)(8)抑亦人谋也(古义:_ 今义: _)(9)此人可就见(古义: _ 今义: _)(10)时人莫之许也(古义: _ 今义: _)(11)遂用猖蹶(古义:_ 今义: _)3. 一词多义(在括号内解释加点的词)(1)信:谓为信然( _)信义著于四海(_)欲信大义于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 2 天下( _)
3、(2)因:因屏人曰( _)高祖因之以成帝业(_)(3)遂:由是先主遂诣亮( _)然操遂能克绍( _)遂用猖蹶( _)(4)诚:此诚不可与争锋(_)诚如是( _)(5) 已: 然志犹未已(_)自董卓已来 (_)已历三世(_)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_)(6) 谓:谓为信然(_)谓先主曰(_)君谓计将安出(_)(7)然: 谓为信然(_)然志犹未已( _)( 8)用 : 遂用猖蹶( _ ) 贤能为之用( _) 此用武之国(_)(9)以:以弱为强者( _)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_)以迎将军者乎( _)(10) 为:好为梁父吟(_) 谓为信然(_) 贤能为之用(_)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_)以弱为强者( _)
4、(11)于: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_)欲信大义于天下( _)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_)4. 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原字、通假后的字并解释)(1)欲信大义于天下_ (2)自董卓已来_ 5. 特殊文言句式(在横线上写出下列句子的特殊文言句式类型)(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_ (2)时人莫之许也_ (3)君与(之)俱来_ (4)每自比于管仲、乐毅_ (5)亮躬耕(于)陇亩_ (6)欲信大义于天下_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 3 (7)曹
5、操比于袁绍_ (8)贤能为之用_ 6. 句子翻译(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_ (2)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_ (3)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_ (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_ 四. 文章理解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四. 曹操: _ 原因: _ 孙权: _ 原因: _ “荆州、益州:_ 原因: _ 诸戎、夷越:_ 原因: _ 隆中对一. 西晋陈寿三国志二. 好(h o)为乐( yu) 毅诣(y)屏(b n) 人 度(du?)德量力存恤( x)帝室之胄( zh?u)箪( d n)
6、食壶浆倾颓( tu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 - - - - - 4 三.1. (1)箪食壶浆:箪:名词作动词,用箪盛饭壶:名词作动词,用壶盛浆(2)先主器之:名词作动词,器重(3)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外,名词作状语,对外;内,名词作状语,对内。(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5)贤能为之用:贤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2. (1)遂用猖蹶古:失败;今:嚣张。凶猛而放肆。(2)凡三往古:总共;今:平凡。(3)孤古:古代王侯的
7、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今:孤单。(4)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古:可以把(它) ;今: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5)将军宜枉驾顾之古:拜访;今:照顾、看。 (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古:大概;今:危险、输。 (百战不殆)(7)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古:一天天;今:太阳或日子。(8)抑亦人谋也古:而且;今:压抑,或者。( 9)此人可就见古:接近,趋向;今:就是。(10)时人莫之许也:古:承认;今:允许,赞许(11)遂用猖蹶古:因为;今:使用3. (1)信:谓为信然:确实信义著于四海:诚信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2)因:因屏人曰:于是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凭借(3)遂: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然操遂能克绍:
8、终于、最终遂用猖蹶:因此(4)诚:此诚不可与争锋:加强肯定语气,的确、实在。诚如是:如果( 5)已:然志犹未已:停止。自董卓已来:通“以”。已历三世:已经。今操已拥百万之众:已经。(6)谓:谓为信然:说谓先主曰:对 , 说君谓计将安出:认为(7)然:谓为信然:这样然志犹未已:然而,但是(8)用 : 遂用猖蹶:因此贤能为之用:利用此用武之国:运用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 5 (9) 以:以弱为强者: 凭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用以
9、迎将军者乎: 来(10)为:好为梁父吟动词,吟诵谓为信然判断动词,是贤能为之用表被动,被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动词,作为以弱为强者动词,成为(11)于: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连词,跟、和欲信大义于天下介词,在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介词,向4.(1)欲信大义于天下 ( 信, 通“伸”,伸张 ) ( 2)自董卓已来 ( 已, 通“以”,表时间的界限 ) 5.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判断句)(2)时人莫之许也(宾语前置句)(3)君与(之)俱来(省略句)(4)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介宾后置句)(5)亮躬耕(于)陇亩(省略句)(6)欲信大义于天下(介宾后置句)(7)曹操比于袁绍(介宾后置句)(8)贤能为之用(被
10、动句)6. (1)这客人你可以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招他来。将军应当屈尊去拜访他。(2)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3)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4)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四. 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原因:诸葛亮看出了曹操的军事优势(“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和政治优势( “挟天子而令诸侯” ) ,因而作出“不可与争锋”的结论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原因:孙权不仅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国险”) ,而且内部团结紧密(“民附”和“贤能为之用”) ,其地位也比较巩固。他跟曹操集团之间的矛盾很大,据此,诸葛亮又做出了“可以为援而
11、不可图”的结论。“荆州、益州:夺取、占领荆州、益州原因: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在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益州也是个险要的地方,它“沃野千里” ,是个天然的粮仓,在经济上具有重要价值。能够占领这样的战略要地,并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霸业”自然就有了根基。接着又引用汉高祖凭借益州这块根据地夺取天下的历史经验,进一步论证了夺取益州的必要性。与此同时,他又看到刘表、刘璋这两个集团的弱点,指出刘表必然“不能守” 住荆州, 而刘璋的内部也极不稳固(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 ,这恰恰给刘备提供了可乘之机。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在政治上有一定的号召力。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 6 诸戎、夷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原因:跟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建立巩固的战略后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