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学案例新人教版1.pdf





《2022年九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学案例新人教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心声》教学案例新人教版1.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心声教学案例一、教学设想:心声是当代作家黄蓓佳的一篇儿童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浅近,但却和故乡、我的叔叔于勒 这样的名家大作一起编入了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中。如果只对小说进行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和语言品味,这不仅是对文本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课堂资源的浪费。所以,我决定抓住重点,突出特点,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通过对小说表现手法的探讨来把握人物形象,并理解“心声”的多重含义,即小说的主题思想。(二)通过对文本重要内容的分析和阅读实践体验“共鸣”对阅读的促进作用。二、过程描述(一)在预习的基础上交流阅读初感。设置此环节目的是了解学生原有阅读水平和阅读倾向,并为下面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2、通过交流,发现学生已经能对小说进行“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等方面的技术分析,不过还存在人物分析片面、主题理解单一等诸多不足之处。(二)细读课文,寻找共鸣点。学生在阅读时, 不仅要关注认知的对象,还应关注认知本身。 如何利用积极的阅读心理,唤醒学生, 唤醒文本, 使阅读成为一项由情感和理智共同参与的求知审美活动,以真正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享受,是这堂课我想要探索的一个点。“细读课文,寻找共鸣点”,也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具体深入的了解,而不是一鳞半爪的粗浅印象,以避免下面的教学活动成为脱离文本的架空行为。活动开展前, 我自己作了如下示范,让学生有本可依:请同学们翻到96 页
3、,看文中这样一句话: “可是,仍然只有一个李京京,这个声音沙哑的李京京。”身为老师,我完全理解程老师的心情,也十分同情她当时的处境。她是一个走上教学岗位没几年的青年教师,这堂课也许是她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堂公开课,她太想成功了。可是学生们的表现太使她失望了,她不得不请李京京这个她拒绝过的学生挽救局面。她真是无可奈何啊!教师示范之后, 要求学生边看课文,边把自己产生的共鸣记录在课文相应的地方。十分钟后交流。从学生交流的情况来看,与主人公李京京产生的共鸣较多,同情、理解、赞赏都有。这很正常。 我们能理解同一阶层的人,而不同阶层的人之间则会产生隔阂,正如鲁迅先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4、-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2 生在故乡里写到的杨二嫂、闰土与“我”的彼此隔膜,其实就是隔在不同阶层之间的一堵厚厚的墙。 如果我们的共鸣只能停留在这种自然状态上,而不能展开更深更广意义上的对话,那么阅读的价值将受损,阅读的能力也无法提升。所以,下面的教学环节,在完成既定教学内容的同时,努力在这方面作了引导。(三)分析京京的心理,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多重含义。(以下是部分环节的教学实录)师:从同学们刚才的交流中,我发现大家跟京京的共鸣最多,这是因为作者主要运用心理
5、描写来塑造京京这个人物形象。通过心理描写, 作者把京京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想法都直接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使我们能够读懂京京的心声。请同学们把课文中所有京京的心理描写找出来,再跟同桌讨论一下,看看可以归纳成几类。生 1:京京的心理有两块比较集中的内容,一是京京回忆童年生活,思念乡下爷爷;二是对朗读万卡的强烈渴望。其他内容就比较杂,我一时归纳不出来。师: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生 2:我感觉有的是京京对老师不让他读课文的不解,有的是京京遭到同学误解时的委屈,有的是京京看到赵小桢怯场时的同情,有的是京京对万卡的理解。师:请每位同学选择一两处认真研读,看看这些心理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从中可以看出京京是个怎
6、样的孩子。(因为有前面“寻找共鸣点”的阅读活动垫底,此环节进行得非常顺利。)生 3:我从京京对爷爷的思念中看出京京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只好从回忆中寻找慰藉。生 4:公开课上,连赵小桢都怯场了,京京却郑重地举起手,出色地朗读完课文,这表明他很勇敢。师:他一直很勇敢吗?生 5:以前的他并不勇敢,而是很胆小。公开课上他战胜了自己。师:所以, 这节公开课将成为京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从京京的成长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生 6: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放弃。(这实际上是作者想告诉京京这一类孩子的心声。 )生 8 :我看到京京想读课文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说明
7、京京是个执著的孩子。师:你说的“执著”怎么讲?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3 生 9:京京想读课文的愿望已经遭到两次打击,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不正表明他的执著吗?师:你说的两次打击指哪两次?生 10:一次是被程老师以“嗓子沙哑”为由一口拒绝,还有一次是指出赵小桢朗读错误时遭到同学的误解和嘲笑。师:这两处也有京京的心理描写,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生 11:说明老师对京京不公正,不给京京表现自己的机会;同学对京京的不尊重,不理解。师:
8、同学对京京不尊重不友好,京京呢?他是怎样对待同学的?从中你又能看出京京是怎样一个孩子?生 12:京京是个善良的孩子。生 13:老师,我觉得作者把京京写得这么善良不真实。如果是我,不可能这样宽容大度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人物,对课文写法大胆质疑,我马上予以肯定。另一位学生又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生 14:我觉得作者把京京写得这样善良是有道理的。因为京京从小在乡下生活,还保持着乡下人的纯朴本性,不会像城里小市民那样尖酸刻薄势利。(显然这位学生已经在联系学过的文章了。触类旁通正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他的回答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赞许。)我顺势作了引导:你的分析很有道理,作者在京京身上
9、寄托了美好的愿望人,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不过你对小市民的看法有点偏激,要知道, 小市民也有小市民的苦处。比如杨二嫂、 胡屠户、菲利浦夫妇, 作者在讽刺揭露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物的同情,我们要读懂作者的心声。当我们憎恨人物丑陋的言行或敬佩人物高尚的品质时,如能追问“他为什么会这样” ,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从阅读中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师:刚才有位同学说老师不给京京表现自己的机会,京京想读课文是为了表现自己吗?生 15:课本 95 页写着:“他真想念。不是想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这说明他只是想借朗读课文宣泄自己的感情,传达自己的心声。师:什么心声?生 1
10、6:想得到家庭的温暖。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4 生 17:我想京京是因为太喜欢这篇小说了,他觉得别人那样读是对文章的糟蹋。师:也可以这么说。那么为什么京京的朗读能获得成功呢?生 18:这是因为京京与万卡同呼吸,共命运,感同身受,他虽然嗓子有点沙哑,但他是用心去读的,投入了全部的感情,所以他的朗读征服了大家。师:听了京京的朗读,谁最感动?生 19:我认为是赵小桢,你看她都哭了。师:赵小桢的抽泣有几层含义?生 20:一是被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声 2022 年九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12 教学 案例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