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九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苏教版.pdf





《2022年九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苏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九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苏教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2016-2017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2)(一)子仪大度汾阳王宅在亲仁里,大启其第,任人出入不问。麾下将吏出镇来辞。王夫人及爱女方临妆,令 帨汲水,役之不异仆隶。他日子弟列谏,不听,继之以泣,曰: “大人功业隆赫,而不自崇重,贵贱皆游卧内,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公笑谓曰 : “尔曹固非所料。且吾马食官粟者五百匹,官饩者一千人,进无所往,退无所据。向使崇垣扃户,不通内外,一怨将起,构以不臣,其有贪功害能之徒成就其事,则九族齑粉,噬脐莫追。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诸子拜服。鱼朝恩尝修具邀公,或言将不利公,其下愿裹甲以从。子仪不许,但以家僮数人往。
2、朝恩曰 : “何车骑之寡 ?”子仪告以所闻。朝恩惶恐曰: “非公长者,得无致疑。”( 选自智囊 ) 【注释】汾阳光:郭子仪,封汾阳郡王。伊、霍:伊尹,商汤之臣;霍光,受汉武帝顾命辅佐昭帝。皆是历史上的名相。尔曹:你们。崇垣扃户:围墙高立,门户紧闭。鱼朝恩:宦官,恃宠骄横,后为唐代宗下令缢杀。【阅读指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郭子仪: “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人欲而人不非之。 ”这二句评语,古往今来的文臣武将梦寐以求其一而不得,郭子仪却当之无愧地囊括了。选文的两个事例分别表现了郭子仪的光明磊落、平易近人、宽宏大量、坦诚相见。他的洞察世事、为人之谋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诸多
3、有益启示。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大启其第( ) (2)麾下将吏出镇来辞( ) (3)鱼朝恩尝修具邀公 ( ) (4)或言将不利公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以袅拥覆 B.某等以为虽伊、霍不当如此 C. 构以不臣 D.子仪告以所闻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今荡荡无间,四门洞开,虽谗毁欲兴,无所加也! (2)非公长者,得无致疑。4. 结合文章内容。谈淡郭子仪的过人之处以及带给你的启示。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16 页 - - - - - - - - - - 2 ( 二) 甲乙相善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赀财皆为所干没,始悟其奸,稍稍谯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甲不胜愤,乃投牒诉城隍。夜梦城隍语之曰: “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甲曰 :“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 :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而绐谁耶?渠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可无庸诉也。 ”(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官抚军: 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干没: 吞没。谯: 责备。反噬:反咬一口。绐(d i):同“绐”,哄骗,欺骗。渠: 他。自
5、贻伊戚: 自作自受。【阅读指津】有些人喜欢事事迎合别人的心意,而他们常有险恶的用心。他们往往损人利己,令人害怕。但有些人却对这种险恶的人深信不疑,结果养虎为患,自食恶果。本文的甲被乙的唯命是从所迷惑,重用此人, 结果反受其乱。 故事蕴含的道理很能发人深思 : 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听听反面的声音呢?要知道 : 对手存在的价值是更好地完善自己 !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甲延乙理家政 ( ) (2)惟其言是从( ) (3)甲不胜愤( ) (4)夜梦城隍语之曰( ) 2. 下列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 及官抚军及郡下,诣太守B. 乙险恶如是是以谓之文也C.始悟其奸不能名
6、其一处也D.渠恶贯将盈而计其长曾不盈寸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2) 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而绐谁耶? 4. 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3 ( 三) 蹇叔哭师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 :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
7、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 :“孟子 !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公使谓之曰 :“尔何知 ! 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 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 “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选自左传 ) 【注释】杞子: 秦国夫夫。管,钥匙。蹇叔: 秦国老臣。远主: 指郑君。悖(b i) 心: 违逆之心,反感。孟明:秦国大夫,姓百里,
8、名视,字孟明。奈国元老百里奚之子。西乞: 秦国大夫 , 姓西乞, 名术。白乙 : 秦国大夫, 姓白乙, 名丙。这三人都是秦国将军。拱 : 两手合抱。崤(xi o): 山名 . 在今河南洛宁西北。夏后皋: 夏代君主。名皋,夏某的祖父。后,国君【阅读指津】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的势力,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 “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人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 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本文的蹇叔在分析了敌我情况之后,认为秦师必败, 蹇叔料事如神, 秦军后来果然在崤山大败而归,兵未发而先哭之,实在是事前就为失败而哭,蹇叔确实是先知。1. 解释下列加点的
9、词。(1) 若潜师以来 ( ) (2)穆公访诸蹇叔 ( ) (3) 公辞焉( ) (4)晋人御师必于崤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劳师以袭远以辱二三子B. 公使谓之曰尔墓之木拱矣C.余收尔骨焉虽鸡狗不得宁焉 D. 出师于东门之外晋人御师必于殽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4 (2)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
10、吾不以一眚掩大德。4. 同为“哭师” , 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 ( 四) 卫鞅变法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令既具, 未布,恐民之不信, 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 莫敢徒。 复曰 :“能徒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徒之, 辄予五十金, 以明不欺。 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默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选自史
11、记商君列传) 【注释】孝公: 秦孝公。卫鞅: 人名,即商鞅。虔: 人名黥 ( q ng): 古代的一种刑罚,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阅读指津】卫鞍,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先秦法家代表人物。卫鞅应秦孝公求贤令人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商鞅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其在秦执政二十余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本文写的是卫鞅变法前的准备和变法后执行的力度。为了取信于民,他悬木设赏; 为了推行新法,他从太子下手。最终使秦国走向强大,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孝公既用卫鞅 ( ) (2)恐民之不信( ) (3)令行于民期年( )
12、 (4)行之十年 ( ) 2. 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明日,秦人皆趋令 B.复立楚国之社稷 C. 于是太子犯法 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2)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4. 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5 ( 五) 郑同论兵郑同北见赵王。 赵王曰 :“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 ?”郑同曰
13、:“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 ”赵王曰 :“寡人不好兵。 ”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 :寡人不喜。 臣曰 :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 ; 欲宗庙之安,壤地不削,社稷之血食乎 ?王曰 : 然。 今有人操随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 ”赵王曰 : “寡人请奉
14、教。 ” ( 战国策赵策三 ,有删改 ) 【注释】传士: 博学之士。狙: 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许由: 尧舜时代的贤人。不受 : 不接受尧的禅让。社稷之血食 : 社稷之神得到祭祀。孟贲: 与后面的 “荆庆”,都是战国著名武士。【阅读指津】高洁的道德完人许由只能呆在世外,世上的人如果要做许由,那么只有隐居的一条路。如果要呆在人类社会,要在世上建功立业,必须抛弃掉道德上迂腐的肤浅之见。在这个人欲横流的世界上,如果仅有王道和仁义,而没有谋略和兵法,那么伤害、侵略就会随之而来,国将不国, 一切都会不安全。兵法谋略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保证道义的完善。策士郑同用有钱人没有保护措施会被人杀害这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了
15、兵法、谋略、防人之心必须存在的道理。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 亲尝教以兵( ) (2)臣故意大王不好也( ) (3) 外无弓弩之御( ) (4)郑同北见赵王 (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人必危之矣B. 王若无兵猛浪若奔C.告以理则不可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D.说以义则不听入则无法家拂士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 (2) 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4.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郑同的性格特点。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16、- - - - - - - - -第 5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6 ( 六) 好显人品【甲】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娇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 ?”曰 : “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 “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 :“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乙】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
17、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工,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弱翁与僚属部曲拥立,望其榜,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公颜真卿书。弱翁顾谓曰 : “似此字画,何不刻石?”即令刻石。传者以为笑。 (选自钟弱翁好为人师) 【注释】守 : 镇守,做知州。一过: 一遍。囊琴 :用袋子装着琴。部曲: 侍从兵士。放意 : 随【阅读指津】詹懋举跟一个木匠学琴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文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表现了木匠琴艺的高超。钟弱翁自己书法不好,却喜欢四处卖弄,并且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结果他有眼不识泰山,在
18、不知情的情况下,贬低颜真卿的书法,发现真相后又赞赏有加,给人以笑柄。同是爱好,有人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有人显摆而贬低自己,孰优孰劣,一目了然。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偶召木工 ( ) (2)即老人所贻( ) (3)必除去之 ( ) (4)使僧梯取之(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詹予以金今以献公 B. 因请观之受工之直而已 C. 乃鲁公颜真卿书乃悟前狼假寐 D. 传者以为笑自立名为重书之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 (2) 弱翁顾谓曰 : “似此字画,何不刻石?”4. 詹懋举喜琴,钟弱翁好字,而两人的品性有
19、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7 ( 七)骆统传记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 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 拜辞上车, 面而不顾, 其母泣涕于后。 御者曰 :“夫人犹在也。”统曰 :“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 “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
20、 ”姊曰 : “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 【注释】适 : 改嫁。适母 : 古代称父之正妻。黄武: 三国时东吴君主孙权的第一个年号。【阅读指津】骆统为三国期间的名人,其效力在孙权帐下。选文第一段主要写了关于骆统的两件事:骆统母亲改嫁, 他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 第二件事,家乡闹饥荒,为了资
21、助乡邻,他减少了( 自已的 ) 饮食,感动了嫡母和姐姐,把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第二段简要交代了骆统的军事功绩和官职变化以及他的英年早逝。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事适母甚谨 ( ) (2)其姊仁爱有行( ) (3)母亦贤之( ) (4)统与严圭共拒破之( ) 2. 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乃自以私粟与统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数问其故文多故不悉载A. 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 (2) 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 4.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
22、评价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为了不让母亲担忧,八岁的骆统在与母亲分别时强忍着不回头,可见他年少懂事。 B. 骆统十分孝顺,尽管母亲改嫁,但他侍奉母亲一如既往。 C. 骆统总是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粮食分施给别人,因此声名显扬。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8 D. 骆统参与军事行动,先后打了两次胜仗,多有战功,显示了较高的军事才能。( 八) 东坡还宅建中靖国元年,坡自儋北归,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
23、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邵为坡买一宅,坡倾囊仅能偿之,后择吉日入新第。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听之,曰: “异哉,何其悲也! 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钦?吾将问之。”遂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其故,妪曰: “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 而吾子不肖, 遂举以售诸人。 吾今日迁徒来此,百年旧居, 一旦诀别, 宁不痛心 !此吾所以泣也。 ”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 : “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坡自
24、是遂回毗陵,不复买宅,而借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选自梁溪漫志) 【注释】儋北: 地名,在海南省。屋券: 房契。毗陵: 地名,现常州一带。【阅读指津】绍圣四年,年已62 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 今海南儋县) 。他在这里办学堂,兴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跟从苏轼学习。元符三年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 年 8 月 24 日) 卒于常州。本文写的是苏轼寄居常州时买人旧宅,结果巧遇旧宅老主悲戚痛哭,于是, 他把宅子还给人家,连钱都没要; 自己却寄人篱下。由此可见苏轼人品之高洁。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坡倾囊仅能偿之
25、( ) (2)宁不痛心 ( ) (3)访山水为乐 ( ) (4)竟不索其直(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吾将问之上使外将兵 B. 坡问其故坡亦喜其人 C.(坡) 徐谓之曰徐喷以烟 D. 后择吉日入新第后天下之乐而乐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 (2) 问其故居所在,则坡倾囊所得者也。4. 本文表现了苏东坡哪些美德?请结合本文加以分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6 页 - - - - - -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九级 语文 上学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训练 苏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