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一下册科学知识总结.docx
《2022年初一下册科学知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一下册科学知识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一下册科学学问总结第一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一节 感觉世界1人的感觉;(1) 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如温度、气味、颜色、声音,等等;(2) 人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舌、鼻及皮肤等;人类具有不同的感觉器官,所以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不同刺激,并产生不同的感觉;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殖具有重要的作用;(3) 生物的感觉器官能够感受不同刺激的缘由在于: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谢的缘由在于: 感觉器官中有不同的感受器;2. 皮肤的感觉功能;(1)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多种感觉功能;(2) 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
2、3) 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4) 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耗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锐程度是不同的;3. 嗅觉的形成过程;环境中物质的气味刺激鼻腔中的嗅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 ,嗅神经将物质的气味刺激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从而形成嗅觉;嗅觉特点:嗅疲惫;嗅适应;嗅觉敏锐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4. 舌和味觉;(1) 舌具有味觉功能,可以感知酸、甜、苦、咸等各种味道;舌感觉的过程是:舌乳头一味蕾一味觉细胞;(2) 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等各种刺激的敏锐程度不同:对苦味最敏锐的区域是舌
3、根,甜味是舌尖,酸味在舌两侧的中间部位,咸味就在舌两侧的前部;(3) 味觉感受器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殊敏锐;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味觉、嗅觉等各种感觉亲密相关;其次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因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 声音的传播;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形式:声波;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传播介质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固态物质中传播得最快,液态其次,气态最慢;在空气中150C ,传播速度为 340m/s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实质:把声源的振动传播出去;遇到障碍物,声波将发生反射,形成回
4、声;第三节 耳和听觉1. 耳的结构和功能;结构 功 能外 耳廓 收集声波耳 外耳道 声波进入外耳道后撞击鼓膜结构 功 能鼓膜 产生振动中鼓室 与咽鼓管连通耳听小骨 骨性传导、放大振动内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把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耳 前庭 内有位觉感受器半规管 内有位觉感受器2. 听觉的基本学问;(1) 听觉的形成: 声波通过耳廓一外耳道一鼓膜一听小骨一耳蜗一听神经一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2) 听觉的减弱与丢失:人的听觉与人的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听觉才能越弱,直到丢失;鼓膜、听小骨受到损耗或发生障碍会造成传导性耳聋;耳蜗、听觉中枢和与听觉有关的神经损耗会造成神经性耳聋;(3) 人的听觉:
5、人类的听觉才能是有肯定限度的,可以听到频率在20 赫到 20 000 赫之间的声音;据此,人们将低于20 赫的声音称为次声,超过20 000 赫的声音称为超声;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为赫兹;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畴不同; 3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我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响度: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强弱叫响度;距离声源越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声音的响度用分贝来表示,分贝是声音大小的单位;音色:曾叫音品,是人们对声音质的感觉;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外形以及发声的方法等有关;4噪声;狭义上讲凡无规章的、 杂乱无章的振动所发出的
6、声音,均属于噪声; 从声波对人的干扰讲, 凡是环境中不需要的声音都可判定为噪声;预防噪声: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耳朵处减弱;第四节光和颜色1. 光源; 正在发光的物体;2. 光传播的特点;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匀称物质 固体、液体、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 空气中次之,水中最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 10 千米秒;3. 光的色散;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组成;物体的颜色:透亮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的颜色打算的;其他色光被吸取 不透亮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的颜色打算的;其他色光被吸取 白色物体可反射全部颜色的光,黑色物
7、体就能吸取全部颜色的光; 4光线;在科学上,人们往往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路线与方向,称为光线,其中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反射;(1) 定义: 光从一种匀称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匀称的物质时,光会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发生传播方向的转变,从而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的现象;(2) 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 分类:依据反射面的情形不同,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漫反射使我们从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物体;光在反射时间路可逆;(4) 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等大,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下册 科学知识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