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铁路客运专线信号工程施工技术页脚内容25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云桂铁路云桂线(云南段) 施工合同段:YGTJ-8标 编号:致 铁四院(湖北)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监理四标项目部:我单位根据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已编制完成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标段一分部路基、桥梁、隧道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附: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标段一分部路基、桥梁、隧道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 期 专业监理工程师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总监理工程师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注:本表一式4份,承
2、包单位2份,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 YGTJ-8标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标段一分部路基、桥梁、隧道四电接口工程施工方案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4月8日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目 录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1一、工程概况:4二、编制依据:4三、施工方案:53.1路基预留接口施工方案53.1.1综合接地施工工序流程53.1.2埋设位置及技术要求53.1.3施工要点:63.1.4路基与桥梁贯通地线连接83.1.5路基地段接地体、接地端子设置83.1.6贯通地线的连接93.1.7接续保护:103.1.8注意事项:113.1.9
3、接地电阻测试123.2路基工程电力、通信、信号、电气化等过轨管预埋133.2.1工序流程133.2.2过轨管型号及预埋位置133.3桥梁预留接口施工143.3.1综合接地系统工序流程:143.4梁及墩预留电缆上、下桥锯齿型槽口及槽道173.4.1技术要求173.4.2施工要点173.5隧道预留接口施工183.5.1综合接地及防闪络接地工序流程:183.5.2接地极施工193.5.3二衬接地钢筋施工203.6接地端子的埋设213.6.1纵向接地钢筋、电缆槽处接地端子施工213.6.2隧道拱顶接地端子施工213.6.3隧道综合洞室接地端子施工223.7隧道贯通地线施工223.8隧道接地钢筋的焊接2
4、33.9隧道综合接地电阻检测233.10隧道过轨管埋设施工243.10.1技术要求243.10.2施工要点24一、工程概况: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YGTJ-8标段一分部承建施工起止里程为D2K687+400D2K698+350,全长10.95km。分部所辖主体工程主要包含:隧道3座,分别为上村隧道、小团山隧道、老笑三号隧道,合计8285延长米。其中上村隧道全长6645延长米,为我单位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云桂铁路(云南段)级风险隧道;桥梁7座,分别为巴江双线大桥、洗洒海1号双线大桥、洗洒海2号双线大桥、秧田冲1号双线大桥、秧田冲2号双线大桥、小团山1号双线中桥、小团山2号双线大桥,合计1400
5、.859延长米。区间路基(含过渡段)共计11段,合计1253.457延长米,其中挖土石方设计15.1万方,路基填筑7.1万方。二、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各项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高速铁路各项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3.新建铁路云桂线(云南段)各项工程设计图纸4.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5.云桂铁路云桂线(云南段)标段四电接口工程作业指导书三、施工方案:3.1路基预留接口施工方案路基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四电”过轨管线及集水井排水管、声屏障基础等。3.1.1综合接地施工工序流程回填40mm细粒土压路机碾平压实铺设100mm填料敷设贯通地线接地电阻测试回填4
6、0mm细粒土人工夯实分支引线及横向连接线施工路基回填到位机械切槽3.1.2埋设位置及技术要求3.1.2.1贯通电缆的选材及埋设位置:综合接地贯通电缆采用复合外护套贯通地线,贯通地线的规格主要有铜截面积35mm2(云桂铁路与昆明枢纽联络线,云桂铁路正线)。3.1.2.2路基综合接地线埋设位置:路基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基床底层内,埋深符合设计要求,两侧各设一根。每侧贯通地线每隔50m左右(以路基接触网基础位置为准)及公跨铁、人行天桥处各引出一根分支线,左右两侧贯通地线每500m进行横向连接一次。综合地线示意图如下:3.1.3施工要点:路基面碾压平整:路基基床底层AB组填料按正常填筑工艺
7、施工至轨面设计高程符合设计要求,进行路基面的碾压平整,并经检测合格,基床底层填筑至高于贯通地线埋设高度的+60mm处。测量定位:在检测合格的路基面上测设纵向贯通地线埋设位置,撒白灰标识。监理人员对其位置进行检查。成槽:沿白灰线用切割机械在填筑面开挖出约60mm深、宽度略大于贯通地线直径的小槽。清除槽内虚碴及碎石块等坚硬凸出物,达到设计标高且平整无突变起伏,满足铺设贯通地线的要求。监理对成槽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电缆埋深。铺设综合贯通地线: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向小槽内回填40mm厚的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然后敷设贯通地线, 再回填40mm厚的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 ,进行人工夯实,地线敷设采用电缆支架
8、,人力拉引。贯通地线接续原则上除配盘长度外不得出现人为接头,困难区段端头间隔200m, 贯通地线端头处裸铜导体进行密封防腐处理,贯通地线应处于平顺不受力状态。监理对接头质量进行检查,接头质量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路堤地段在埋设贯通地线时,先将分支引接线引至路堤边坡并预留出回折长度,然后进行上层填筑施工。引入电缆槽的回折在路基填筑完成后,进行电缆槽开挖施工时,在相应回折位置人工或用小型机具开槽施工,施工方法同贯通地线埋设。硬质岩路堑地段贯通地线埋设,在切割安装电缆槽时,同时切割0.2m0.2m的小槽,铺设贯通地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在需要横向连接的位置,同时横向切割出0.2m0.2m的小
9、槽,铺设横向连接线,槽内回填细粒土并人工夯实。分支引接及横向连接线的埋设:贯通地线通过分支引接线侧向水平引至路基边坡,沿护肩底以及电缆槽底引至接触网支柱基础上的接地端子。分支引接线的埋设:分支引接线埋设工序与贯通地线相同,一端与贯通地线C型压接,另一端与接触网支柱基础上预制的接地端子栓接;在引接线中部适当位置再与电缆槽侧壁预制接地端子尾端C型压接;每个接触网支柱、跨线建筑物及桥梁与路基、隧道与路基过渡段处各埋设一根分支引接线,材质同贯通地线。两侧贯通地线间的横向连接:长度超过1000m的路基地段,每间隔500m左右将上下行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为5001000m的路基地段,在路基段中间将上下行
10、贯通地线连接一次;长度小于500m的路基地段,不考虑贯通地线的横向连接;横向连接线的规格、埋设深度、埋设工序及工艺与贯通地线相同。引接线与综合贯通地线用两个“C”形连接器以压接方式连接,压接采用12t的专用压接钳(见附图)并进行检验标定。监理对压接效果进行检查,合格后予以确认。人工夯实:综合贯通地线及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敷设完后,回填40mm粒径不大于5mm的土壤,人工用小型冲击夯夯实。监理对夯土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夯土密实。保护层施工:在夯实完成后,经监理确认,在地线位置上部铺设不小于100mm厚的A、B组填料。用压路机碾平压实,进行正常的路基填筑施工。3.1.4路基与桥梁贯通地线连接在邻近
11、过渡段的路基通信信号电缆槽侧壁处预留接地端子,并预埋分支引接线将接地端子与贯通地线连接。桥梁地段的贯通地线沿通信信号电缆槽敷设至路基段,采用L形连接器将贯通地线与路基段通信信号电缆槽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3.1.5路基地段接地体、接地端子设置路基地段利用接触网支柱基础作为接地体使用。在施作接触网支柱基础时,在基础沿线路方向起点侧面预制接地端子,接地端子的连接钢筋要求与基础内结构钢筋和至少两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可靠焊接;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及无砟轨道板等设施接地;接地极通过分支引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参照通号(2009)9301-31g)每个接触网基础处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侧壁预制接地端子,供接触网支
12、柱基础(接地极)及轨旁设备接地连接。电力电缆槽接地端子原则上约1000m设置一处,小于1000m的路基段不考虑,大于1000m的路基等分设置,间隔以不大于1000m为原则;接地端子与接触网支柱间距应不小于20m,供电力设施接地,接地端子尾端应与分支引接线压接。3.1.6贯通地线的连接3.1.6.1直通连续:贯通地线接续所需的工具、材料应符合要求。将需要接续的贯通地线端头用锯弓进行修复平整处理,然后将复合外护套剥去100mm左右。选择与铜缆芯相配备的两只C形压接件和配套压模,两只C形压接件间距为45mm50mm。配备的C型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电缆插入C型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
13、接头外0.5cm左右。C型接头直通接续。3.1.6.2“T”型连接:贯通地线接续所需的工具、材料应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将需要接续的主干线贯通地线端头用刀片剖开复合外护套长度大约100mm,把需要接续支线端头剖开同样100mm左右,并且进行修复平整处理。配备的c型铜接头放入液压钳中固定,把需要接头的两端电缆插入C型铜接头的凹槽中,伸出铜接头外0.5cm左右。两只C型铜接头间距在30-35mm左右。C型接头“T”型接续对接续好的缆芯进行防水防腐处理,施工完毕报监理确认。在埋设纵向贯通电缆时将分支电缆引全路基边坡并预留出回折长度。3.1.7接续保护:操作要点: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与路基综合贯通地线接头
14、采用自紧防腐胶带缠裹进行防腐处理时,胶带缠裹应密闭。质量要求:接续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1.8注意事项:(1)综合接地贯通地线随路基工程同步施工,施工中注意对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施工完毕、填筑一层路基后,测试其接地电阻值。(2)贯通地线接续及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采用压接方式,用液压钳冷挤压后采取防腐处理措施。(3)贯通地线采用小型开槽机械或人工挖沟、人工敷缆;回填时加强防护,尤其是对分支电缆的保护,并保证不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贯通地线埋设于信号电缆槽的正下方,施工时要注意避开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敷设地线时防止沿地面拖行时损坏外包铅。敷设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
15、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扣等现象。在达到接地电阻要求、并完成地线分支引出后,及时覆盖中粗砂。(4)当路基基层底层AB组填料填筑至轨面设计高程下约1.75m时,应安排两侧的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埋设。为确保综合地线的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在接地电缆铺设时,上下必须铺一定厚度的细粒土,以增加导电性,贯通地线在分割过程中造成的裸铜导体端头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潮气进入。(5)综合接地贯通地线随路基工程同步施工,施工中注意对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及横向连接线施工完毕、填筑一层路基后,测试其接地电阻值。(6)贯通地线接续及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与贯通地线连接采用压接方式,用液压钳冷挤压后采取防腐处理措施。(7)贯
16、通地线采用小型开槽机械或人工挖沟、人工敷缆;回填时加强防护,尤其是对分支电缆的保护,并保证不损坏、危及路基的稳固与安全。贯通地线埋设于信号电缆槽的正下方,施工时要注意避开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敷设地线时防止沿地面拖行时损坏外包铅。敷设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扣等现象。在达到接地电阻要求、并完成地线分支引出后,及时覆盖中粗砂。(8)当路基基层底层AB组填料填筑至轨面设计高程下约1.75m时,应安排两侧的综合接地贯通地线埋设。为确保综合地线的接地电阻满足设计要求,在接地电缆铺设时,上下必须铺一定厚度的细粒土,以增加导电性,贯通地线在分割过程中造成的裸铜导体端头进行密封处理,防止
17、潮气进入。3.1.9接地电阻测试1、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可参照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铁运200626号)。综合接地电缆埋设后,进行接地电阻测试,确保综合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并填写“路基地段综合接地接检查记录表”,电阻测试按500m检测一点。综合线接地电阻测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ZC系列(ZC-8、ZC-9、ZC-28,ZC-29)接地电阻测试仪(简称地阻仪)。 图2-1、图2-2是ZC系列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体时接线图。接地电阻值测试的准确性,与地阻仪测量电极布置的位置有直接关系,按测量电极的不同布置方式,有直线布极法和三角形布极法等。首选直线布极法,受测试场地限
18、制时,还可以将测试电极布置成三角形,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同时电压及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增大。使用地阻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应将地阻仪平放,调整G的指针至零位。然后将倍率调整旋钮S放在较高挡位,慢摇发电机GR,同时转动测量度盘C,使指针至零时测量度盘C示数乘以倍率调整旋钮倍数之积即为接地电阻值。若C转至读数最小而指针不为零,这时应将倍率调整旋钮S换到较小倍率档后继续调整测量度盘C直至指针正好为零,这时测量度盘C示数乘以倍率调整旋钮倍数之积即为接地电阻值。对于地网,应当改变测试极棒的布放方向和测试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接口 工程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