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模板.doc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模板.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方案一、 评价目的: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防职业病,保证生产运行中的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从而达到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二、 评价依据: 1、 任务依据(本项由建设单位提供):1)主要任务依据: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委托书;用人单位已有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最近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报告书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阶段设计审查的文件及资料内容近3年职业卫生检测和健康监护资料用人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职业卫生有关资料,用人单位生产运行相关资料 2)参
2、考依据:安全评价资料及环境评价资料2、 国家标准及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2002年3月)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2005年7月)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7号,2012年6月)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8号,2012年6月)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49号,2012年6月)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
3、家安监总局令第51号,2012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生部卫法监发200263号)高毒物品目录 (卫生部卫法监发2003142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GBZ/T 189)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 160)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GBZ/T192)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4、GB50019)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 3、企业依据提供的工作程序、组织、时间安排等(详细内容见后)与本院签订工作合同书,并提供各种需要的资料文件后,本院即可开始进行评价。三、职业卫生现场调查: 1、生产过程的卫生学调查:了解生产工艺的全过程,确定生产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工艺上的分布。主要了解以下因素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了解原料、半成品、中间产品、产品和废弃物的名称、生产和使用数量、理化特性、劳动者接触方式和接触时间等。2)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工频电场、微波、放射线等
5、)了解分布、劳动者接触时间及方式等。3) 环境因素(微小气候、采光、照度等)2、作业环境的卫生学调查:依据设计及其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的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要求、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卫生设施等方面的卫生防护措施的落实及变化情况进行调查。3、职业卫生管理调查:主要调查以下内容: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设置及运行情况;2)职业卫生规章、操作规程的完善情况;3)职业健康教育、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测定、健康监护的情况;4)职业卫生资料的归档情况。四、现场监测:1、测试方法: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执行,下面列举出各职业病有害因素的检测标准、方法及
6、我院相应配置的检测仪器设备。表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方法举例检测项目检测、分析方法备注粉 尘滤膜称量法、焦磷酸法、滤膜溶解涂片法等GBZ/T1922007空气中有毒物质依据计量认证证书附表“限制范围或说明”栏中确定的方法进行监测分析GBZ/T160-2004(2007)噪 声仪器直读法GBZ/T 189.82007手传振动仪器直读法微小气候仪器直读法采光照度仪器直读法表2、 检测仪器设备一览表检测项目仪器名称数量(台)粉 尘CCZ-20A型粉尘采样仪5GQC-2型个体粉尘采样仪5噪 声2200型脉冲式声级计2NoisePro DLX个体噪声剂量计2SP-DL-2实时频谱及噪声分析仪1振
7、 动Quest VI410多通道噪声振动分析仪1微小气候DHM-2型通风干湿球温度计2TES610温湿度仪26004型热球式份风速仪2采光照明TES-1330型数字式照度计1一氧化碳GXH-3011A型便携式红外线一氧化碳分析仪1一般毒物QC-4型空气采样器5GQC-2型个体空气采样器102、测试条件:在建设项目试运行时期,按设计满负荷生产状况运行3、测试频次:根据生产工艺、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性质、变化情况以及危害程度分类等实际情况,按相应的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执行。4、测试时间:选定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评价职业接触限值时,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并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定短时间接触
8、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评价职业接触限值时,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并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5、职业病危害因素测试点的设置:粉尘测试点:a.测尘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工作地点;b.测尘位置应选择在劳动者经常活动的范围内,采集工人的呼吸带水平的粉尘,有气流影响时,一般应选择在作业地点的下风侧或回风侧,移动式产尘点的采样位置,应位于生产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地点,或将采样器架设于移动设备上。有毒物质测试点:a.测试点应设在有代表性的劳动者接毒地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但不影响劳动者的正常操作,且避免生产过程中待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b.选择的测试点必须包括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病 危害 现状 评价 方案 模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