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二政治总复习提纲.docx
《2022年初二政治总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二政治总复习提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二政治(下册)政治基础学问总复习提纲第一课 国家的主人 广泛的权益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1 、我国国徽图案的含义及整个国徽图案表达了什么?( 见课本 P4- 虚线框内其次段)答:( 1)我国国徽图案的含义是:四颗小五角星围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就表达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我们宏大祖国首都北京的象征;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红色互为衬托对比,表达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颜色和传统,既庄重又富丽;( 2)整个国徽图案表达了: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
2、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我国的国家性质包含哪几层意思?(见课本 P4-1)答:(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国家性质揭示了三层意思: A:我国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 B:我国政权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 C: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3 、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范畴)是什么?敌人(范畴)又包括哪些人?(见课本 P4 1、P5 1 ) 答:( 1)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范畴)是:包括工人、农夫、学问分子、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
3、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敌人(范畴)包括: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4 、什么是阶级斗争?我们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斗争的目的是什么?(见课本 P51 )答:( 1)阶级斗争 是指广大人民同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之间的斗争;( 2)我们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斗争的目的 是: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位置不被动摇,爱护国家的长治久安;5 、什么是公民权益与公民基本权益?(见课本 P5 2 )答:公民权益是指宪法和法律 确认并赐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公民 基本 权益是指 宪法 规定的公民权益,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益;6 、公民(国民
4、)、人民二者的区分各是什么?( 见课本 P5 2、6-1)答:( 1)含义不同: 公民 (国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过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益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 区分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2)范畴不同:公民的范畴大,它包括人民和敌人;( 3)享有的权益不同:凡是公民享有的权益,人民都可以享有;但人民享有的权益,有些公民不肯定享有;7 、我国公民的权益保证体制是什么?( 见课本 P7-1)24 / 16答:( 1)一般保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和他人的保证;( 2)法律保证:以宪法为核心 、以立法保证和司法保证为主要内容 的
5、权益保证体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保证;8 、什么是立法保证和司法保证?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怎样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见课本P7-3 )( 1)立法保证是指将公民的权益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爱护;(或者懂得为:国家通过制定法律 来爱护公民的权益);( 2)司法保证 -是指 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证公民的权益;司法保证主要由各级人民法院来完成;( 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要求 复原被侵害的权益 ,赔偿造成的缺失 ;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益(其次框题)1 、公民权益的广泛性表达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我国公民的权益是广泛的?)(
6、见课本 P9-1 )答:(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2)公民的 基本 权益主要分为 十大类 : 公平权; 政治权益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判、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社会经济权益;训练、科学、文化权益和自由;妇女的权益、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爱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爱护;环境权;2 、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益?(见课本 P101、2、P11-1 、2) 答:( 1)公民行使权益时,要敬重他人的权益;( 2)公民行使权益时,不得损害国家的、
7、社会的、集体的(即公共的)利益;( 3)要法律范畴内行使权益;(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益;其次课 我们应尽的义务一、公民的义务(第一框题)1 、什么是法定义务? (见课本 P14-1 )答: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需履行的义务;(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2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益的同时必需履行义务?(见课本 P15-2 、P16 1)答:( 1)从获得与付出的关系来看:享受权益是获得,履行义务是付出,付出后才会有所获得,绝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只享受权益而不履行义务;( 2)从权益与义务的关系来看:权益与义务具有一样性,每个人既是享受权益的主体,有时履行义务的主体;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
8、翁的责任感,自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3)从履行义务的作用来看: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爱国的重要表现;3 、我国公民应履行哪些主要的基本义务?(在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哪些?)(见课本 P16-1 ) 答:( 1)爱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爱惜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敬重社会公德;( 3)爱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依法服兵役和参与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等等;4 、什么是道德义务?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作用)是什么?(见课本 P17-1 )答:( 1)道德义务是指社会成员依据社会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没有强制性 )( 2)履
9、行道德义务的意义(作用)是:既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又能够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5 、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是什么?(见课本 P17- 相关链接部分)答:( 1)二者亲密联系;很多道德义务一旦被国家认可为法律规范,即成为法定义务;( 2)二者也有区分:产生的方式不同;法定义务是由国家规定的;道德义务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执行的方式不同;法定义务是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确保履行;道德义务靠舆论、习惯和社会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6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见课本 P17-2 )答: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 字) 二、忠实履行义务(其次框题)1
10、、要想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我们应如何忠实地履行义务?(见课本 P18、19、21-1 ) 答:( 1)法律勉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需去做;( 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2 、为什么法律勉励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见课本 P18 1、P19-1 )答:( 1)法律提倡和勉励做的,不仅有益于社会文明和进步,而且也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达;( 2)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相互补充;这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 、为什么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需去做?(见课本 P18 2、P21-2 ) 答:( 1)这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
11、表达;( 2)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法制观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4 、为什么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应坚决不做?(见课本 P21 1)答:( 1)这不仅是为了爱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是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表达;( 2)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是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制裁;一、生命和健康的权益(第一框题)第三课 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1 、人身权益的含义、内容及位置各是什么?(见课本 P24 1、P25 1)答:( 1)含义:是指公民人身和与人身直接有关的权益;( 2)内容: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3)位置:它是公民 最基本、最重要 的权益;2 、什么是人格权和身份权?各自
12、包括什么内容?(见课本 P25 1)答:( 1)人格权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益;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2)身份权是指人们基于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等;3 、人身自由权的含义、内容、位置各是什么?(见课本 P25 2)答:( 1)含义:是指公民的人身和意志由自己支配和掌握,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害的权益;( 2)内容: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打算,或经人民法院打算,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或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位置:人
13、身自由权是人身权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人身自由是公民参与各种活动,充共享受其他各种权益的基本保证 ;4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内容、位置各是什么?(见课本 P26 1)答:( 1)含义:是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益;( 2)内容: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生命权 是公民爱护其生命安全利益的权益;表现为生命安全爱护权;健康权 是公民爱护其身体健康,即生理机能正常运行、具有良好心理状态的权利;身体权 是指公民爱护其身体完整的人格权;)( 3)位置:生命健康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位置;也是人们生存和进展的基本权益,是公民参与一切社会活动、
14、享受其他一切权益的基础;因此,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最重要的人身权益;5 、法律为什么要捍卫公民(特殊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怎样爱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我国法律对爱护公民(特殊是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作出了什么规定?(见课本 P26 2、P27 1)答:( 1)缘由: 生命健康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位置 ;也是人们生存和进展的基本权益,是公民参与一切社会活动、享受其他一切权益的 基础;因此,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最重要 的人身权益;未成年人是祖国的将来和期望,由于年幼、才能欠缺和体会不足,生命健康权较简单受到侵害;爱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
15、健康权赐予了特殊的爱护;( 2)怎样维权? 当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受害人有权恳求国家爱护;可以到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停止侵害、复原名誉、赔偿缺失,甚至要求精神赔偿;任何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 法律作出了如下规定 : 禁止虐待、抛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禁止用工单位非法招用未满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支配未成年工(已满16 周岁未满 18 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的劳动;非法使用童工是严峻摧残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殃及民族兴盛大业的违法行为,法律严惩这种行为;我国的 宪法、刑法、民法通就、治安治理惩罚法等法律法规,都
16、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加以爱护;二、同样的权益同样的爱惜(其次框题)1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或: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主要表现是什么?)(见课本 P28 1) 答:( 1)我们有权珍爱生命,爱护健康,积极锤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焕发向上的精神;( 2)有权在患病时准时医治,复原健康,增强体质;( 3)当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时,有权依法防卫和恳求法律爱护; 2 、什么是正值防卫? (见课本 P28相关链接内容中的其次段)答: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实行的禁止不法侵害的防卫行为;3 、损害(侵害
17、)生命健康权造成的危害是什么?(见课本 P29 1)答:( 1)一个人假如由于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定会给亲属伴侣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缺失,仍会引发老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如公民损害自己的身体,如乞丐为博取他人怜悯而自残,必定造成更大的社会负担;因此轻生或自残等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4 、怎样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见课本 P30 1、2,P31 1)答:( 1)每个公民都要切实履行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即使是大义灭亲也不答应;不得有意或者过失造成他人受伤、生病;( 2)对于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行为人要依法受到相
18、应的制裁;( 3)我们要关爱生灵、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远离暴力,做一个既遵守法律又乐于助人的人;第四课 爱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第一框题)1 、人格尊严权的含义、位置(即人格尊严权与人格权的关系)及详细表达(内容)各是什么?(见课本 P35 1、2)答:( 1)含义:指公民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位置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敬重的权益;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2)位置(即人格尊严权与人格权的关系):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的核心)( 3)详细表达(内容)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2 、羞辱(侵害)人格需承担道德和法律责任;(或者说:公民的人格尊严权是受法律爱
19、护的)(见课本 P35 2)3 、名誉的含义及其作用(影响)各是什么?(见课本 P35 3)答:( 1)含义:是指社会对某公民的品德、才能、信誉等方面的客观的社会评判;(名誉集中表达了人格尊严);( 2)作用: 一方面 ,客观公正的社会评判可以使我们获得精神上的满意,有良好名誉者不仅可获得社会更多的敬重,而且仍可获得经济利益;另一方面 ;不好的名誉将会使人精神反常痛楚,而且经济上也会遭受缺失;4 、侵害名誉的危害性是什么?(见课本 P363)答:侵害名誉的行为 不仅 践踏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且 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破坏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5 、名誉权的含义、主要表现各是什么?(此问请务必与
20、第3 问区分开来)(见课本P38 1) 答:( 1)含义:是指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判排除他人侵害的权益;( 2)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爱护权;(名誉利益支配权 我们每个人有权益用自己的良好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 名誉爱护权 我们有权爱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值的贬低,有权在名誉受侵害时, 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6 、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哪些?这些行为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见课本 P382、 P391)答:( 1)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主要有: 公然谩骂他人; 大庭广众之下讽刺、嘲笑、讥讽他人; 往他人身上泼脏物; 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等诽谤行为;( 2)侵害名誉权的
21、行为需承担的后果:侵权者轻就受到舆论的声讨;严峻的要承担法律责任;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益(其次框题)1 、肖像的含义、制作方法、位置各是什么?(见课本 P40 1) 答:( 1)含义:是指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再现;( 2)制作方法:可以用绘画、雕塑、剪纸、照相、摄像等各种方法再现某个人的音容笑貌;( 3)位置: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标志之一;也是人格尊严的重要内容之一;2 、肖像权的含义、详细内容各是什么?爱护肖像权的意义是什么?(见课本 P41 1) 答:( 1)含义: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 2)详细内容: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 肖像制作权 是指公民有权打算是否答应
22、他人给自己画像、照相或录像的权益; 肖像使用权 是指公民有权打算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的权益; 肖像获酬权 是指公民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猎取酬劳的权益;不过,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猎取酬劳方面须又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3)意义:就是为了爱护公民的肖像不被丑化或非法利用;为了公民的人格得到最起码的敬重;3 、侵害肖像权的详细表现主要有哪些?侵害肖像权的危害又有哪些?公民应怎样爱护自己的肖像权?( P412) 答:( 1)详细表现主要有: 公民的肖像权不容侵害,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例如: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就构成侵权; 恶意毁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政治 复习 提纲
限制150内